• 沒有找到結果。

1970 年代國民黨政策調整與愛國風潮

第二章 美麗島事件前國民黨與黨外之衝突

第二節 1970 年代國民黨政策調整與愛國風潮

(一)、國民黨政策的革新

1970 年代,是台灣社會快速變遷與轉型的年代。與先前戰後初期已有相當 大的不同,美麗島事件前的社會風氣轉變、經濟、政治概況,應做一番介紹,了 解在時空背景下的狀況,有助於釐清與探討這一段歷史,方能清楚國民黨在 1970 年代所採取的種種措施與行動。

此前最大政治事件,為 1960 年所爆發的雷震案。當時的雷震反對蔣介石總 統三度連任,發起聯合非國民黨籍的人士意圖組成政黨,但立即遭到取締鎮壓。

相關人士接連被捕,嚴重打擊國民黨以外的勢力。至此以外省籍菁英為主的政治 事件告一段落,政治寒蟬的氣氛依然持續,到了 1970 年代開始轉變。要深究這 一現象的轉變,便不得不提國際情勢、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出新的環境。

國際情勢的大轉變,衝擊到台灣的政治情勢。1971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該 年 10 月 25 日,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中華民 國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區逐出去的提案進行表決。結果以 76 票贊成、35 票 反對、17 票棄權、3 票缺席中通過此案。30至此中華民國喪失了代表全中國的地 位,將會引起國民黨政府宣傳代表全中國口號的動搖。在外交挫敗與國際情勢的 轉變下,國民黨政府在 1970 年代的變革,可以說從 1972 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 說起。

當年恰逢蔣介石總統老病,權力核心已轉移至蔣經國身上。台灣社會當時所 面臨的問題,包括國大代表人口老化的問題,立法院的情形一樣類似,人口死亡 外加出缺的名額增多,不可免需要進行增補選,特別是台籍人士的名額因此增多,

30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P314。

24

因為設籍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才有資格參選。31在這時候,台籍人士獲得更多藉 由選舉參政的管道。32除了選舉以外,蔣經國 1972 年出任行政院長時,開始讓 內閣增加許多台籍人士。這樣的舉措使國民黨統治絕大多數本省人時相對增加其 合法性。

這一政策被稱為「本土化政策」,連同他本人,24 名閣員有 8 名台籍人士。

這 8 名分別為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行政院政務委員連震東、李連春、李登輝、

內政部長林金生、交通部長高玉樹、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台北市市長張豐緒等人。

33由此可知國民黨政府開始採取逐漸本土化的策略,尤其是讓台籍政治菁英也獲 得從政機會。即便如此,像高玉樹被延攬入閣,也不見得是心甘情願,甚至多有 抱怨之詞。34《聯合報》對此還發表一篇評論:

「第一是如果我們所期望的,這次的人事調整幅度較大,而同時及於台灣 省政府及台北市政府,有利的象徵了我們所說的『新階段的行政院』的 意義。

第二是進一步啟用與徵招了本省籍俊彥,擔任國家重要政務,如副院長、

內政部長、交通部長、台灣省主席、台北市政府,都是當前國家行政的 重要據點。現概由本省人士出任,固是恢宏地方志士之氣,共赴國難之 道;亦有力的顯示了台灣復興基地的時代意義。...台灣省政府由省 籍人士首任主席,尤可激發本省同胞為桑梓服務,提供貢獻。

第三是新閣人事的安排,或則見新人的延攬,或則表示人才的新發掘,

或則是人與事的新配合,又或則是對專家學者的重視,一開始便有一種 新觀感,一種新氣象的功效。

31《中華民國 58 年增選、61、64 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台北:中選會,1989 年),P1-6。

32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P336。

33 葛永光,《蔣經國先生與台灣民主發展 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幼獅,2008 年),P85。

34 陶涵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P339。林忠勝,《高玉樹回憶錄》(台 北:前衛,2007 年),P172-173。《高玉樹回憶錄》對此有詳細說明,高玉樹對蔣介石總統頗多讚 賞,對蔣經國則認為他是情報出身,對高玉樹不喜歡。出任交通部長,高玉樹個人觀感是明升暗 降,國民黨拔除他在台北市的舞台。蔣經國稱十大建設有六項是交通,需借重長才,高玉樹無法 推辭。

25

第四是新閣人士不少為由地方出任中央要職者,如高玉樹、林金生、李 登輝、張豐緒氏,都是由政府拔擢長才的行動。尤其張豐緒氏由一縣之 長而躍任台北市長,更見政府破格啟用人才的至意,也反映了蔣院長的 求新求行決心與魄力。」35

以上便說明了蔣經國執掌政權後的新政策,蔣經國本人對台灣社會中潛伏的 省籍衝突有所察覺,1970 年代台灣社會面臨巨大變化之際,他對此做出新的應 對方式。直到他去世為止,此一方針依然持續進行。像是林洋港從 1978~1981 年間接任省主席時,省政府的台籍閣員從謝東閔時期的 59%到 70%。36雖然國民 黨政府開始大量任用台籍人士,但這不代表完全的接納本省籍人才。筆者認為這 如同往後他的政治改革一樣,都是具有附帶條件性的。郝柏村對於蔣經國的用人 政策曾說:

「他那時本土化是起用本省人,但本省人必須具有中國的思想,這是基本 的。他認為我們在台灣是一個復興基地,不僅僅只是在護衛台灣而已。

這是他的一個基本思想。」37

意思是具有中國思想的青年,才會被提拔入閣。國民黨政府此時啟用台籍人 士,也被台灣社會所注意,此舉正有機會破除省籍隔閡,要說這一類的俊彥,當 推林洋港為一個代表。他在 1979 年 5 月時就曾發表一番言論如下:

「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先生今年五月十六日說:「台灣曾受日本帝國主義五 十年的殖民統治,住在台灣的中國人在教育機會上備受歧視,除醫科以 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

因此在光復後的教育及生活水準,較大陸落後甚多,反觀民國 38 年政府 遷台時,從大陸來台的三百萬居民,幾乎囊括了全國人才之菁英,因此 這三百萬軍民來台後在政、經、社會各方面的卓越表現難免使人敏感到 所謂『省籍歧視』的問題。」38

35 《聯合報》,1972 年 5 月 30 日,第三版。

36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P321-322。

37 郝柏村著、王力行編,《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台北:天下,1995 年),P317-318。

26

林洋港這一段話,不僅為政、經、社會各方面外省人大量佔據職位做一番辯 解,甚至認為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外省人的菁英過多,讓外界誤以為有省籍歧視。

其實林洋港的思想正符合了 1970 年代蔣經國本土化政策下的條件,具有大中國 思想的人可以獲得起用,也就是說符合國民黨政府設下標準的台籍青年才有較多 的機會。而這一批台籍人士,往後更可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見到他們向上「輸 誠」,聊表忠心。但不意味著他們演出戲碼,倘若他們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大中國 思想,那會這樣表達也不足為奇。另外,以蔣經國本人的角度來看,面對詭譎變 化多端的局勢,勢必需要多加建設台灣,增加政府統治的威信與合法性。他曾在 1975 年 7 月 16 日時寫下:

「吾人如不積極建設臺灣,不但無法自衛,而且無法生存。如果不光復大陸,

亦無法保障臺灣之安全,如此則國家民族亦將不保。因此,我們必須完成 光復大陸的任務,但是決非短期之內所能完成。」39

這一段話其實透露出蔣經國深知國民黨面臨的諸多問題,退出聯合國的國際 情勢,倘若不加以將台灣的經濟與建設提升,還會無法生存。這或許洞悉到了台 灣內部的反對勢力與民生沒做好可能發生的危險,那就是政權的垮台,因此建設 台灣為當務之急。最後說到光復大陸的任務決非短期之內可以完成,代表蔣經國 的方針是以建設台灣為主,對於軍事上的投注,已非第一要務。這段時間內,蔣 經國個人對於台灣各地的建設頗為關注,無疑對個人的聲望提升有益。

至於 1970 年代時,台獨還不算是熱門話題,甚至也不可能公開高談闊論,

即便是美麗島大審時,被捕的人也急於與台獨劃清界線。然而這並不代表國民黨 政府的人對此議題渾然不知。以蔣經國身為國民黨主席的身分來說,在他 1975 年 5 月 22 日中有著這樣的記載:

「父親之逝世,影響國家地位甚大。父親之德望,是無人能代替的。現在 臺獨份子受到共匪之鼓勵和支持,在美國及其他國外地區活動,日趨狂

38 署名文抄公〈台灣人有衛生,不識字?!〉,《美麗島》第一卷第三期,1979 年 9 月,P87。

39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四編 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P507。

27

妄,我宜慎防之。今日世界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混亂局勢,國家處 此極危難之局面,父親不再見聞其事,不能不說是福氣。余只有以冷靜 之態度,慎思之,分析之,決定之。」40

另外在當月的 25 日中也說到:

「臺獨在某些惡勢力之支持下,在美舉行示威遊行。余決定指示使館不可 動怒,以免反上敵人之當。」41

這代表蔣經國把台獨與中共做了連結,認為他們接受中共的扶植,這跟往後 美麗島事件被以叛亂罪起訴,並且與台獨、共匪連結不能不說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能跟當事人的思想有關。蔣經國內心或許也察覺到台灣社會潛在的省籍問題,

在 1975 年 12 月 25 日他針對這一問題表態:

「要把住在台灣的中國劃分為本省和外省人,這是錯誤的觀念。...

台灣和大陸的同胞都是一家人,大家有不可分離的兄弟之情。當年為光復 台澎,大陸千千萬萬同胞曾犧牲奮鬥;為推翻滿清,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 侵略,台灣同胞也曾流血犧牲。所以,彼此間沒有什麼「你們的」、「我們

台灣和大陸的同胞都是一家人,大家有不可分離的兄弟之情。當年為光復 台澎,大陸千千萬萬同胞曾犧牲奮鬥;為推翻滿清,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 侵略,台灣同胞也曾流血犧牲。所以,彼此間沒有什麼「你們的」、「我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