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黨政府與黨外運動之拉鋸-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黨政府與黨外運動之拉鋸-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

Copied!
2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佳宏. 國民黨政府與黨外運動之拉鋸─ 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 研究生:林俊杰 2015 年 6 月. 撰.

(2) 誌謝詞. 這本碩論從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剛好花了一年的時間,這當中筆者不斷 秉持著要努力蒐集資料與思考論文架構,該如何完成,同時與別人的研究有顯著 的不同,試著從更新的角度、資料與議題切入,來完成這本論文的寫作。去年的 二二八紀念日前,我恰巧想到如果要在碩三畢業,非得看大量資料與想出主題以 迅速達成目標,因此借了許多相關書籍閱讀。後來訂好題目和章節架構,與指導 教授陳佳宏討論修改,在時常下雨的梅雨季節中開始動筆,同時規劃論文寫作進 度,雖然中間一度延宕,但也在毅力與精神的支持下不斷趕上甚至超前。我常思 索,許多發生過的歷史在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然而代表的意義與過程卻極具研究 價值,值得人們去探討與省思。 我必須感謝國家檔案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我不斷催促下,盡快將申請的檔 案交給我查看,不下十次往返於檔案管理局的日子,對我來說記憶深刻。同時師 大圖書館、台灣圖書館也對我的研究提供許多素材資料,這一路走來,有許多和 我探討論文與架構的台史所同學,我受益良多。支持我讀研究所的家人,也給予 許多鼓勵,讓我感激不盡。而我對曾閱讀本論文的各教授表示敬意,也非常感謝 指導教授陳佳宏老師能夠與我討論,讓我改正論文中的缺點,並提供諸多意見, 給予學生充份的寫作空間。最後我必須感謝師大台灣史研究所、師大歷史系的老 師與同學們,能夠真誠的聽我傾訴論文的話題,並且給我許多正向思考的動力。 往後的人生還很長,這段研究所的日子我深刻難忘並獲益匪淺,可以說受用良多。 最後我終將畢業,在這盛夏的酷暑中離開學校,奔下我人生的下一個里程碑,持 續精益求精,努力不懈的達成人生夢想。. 林俊杰 2015/6/23.

(3) 摘. 要. 本文探討國民黨與黨外運動之拉鋸,並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使用過去累積 的研究成果、口述史資料、報紙、回憶錄、以及政府目前所公開的檔案,來研究 這段歷史。首先討論美麗島事件前的台灣社會背景、國民黨政府開放的政治參與、 以及事件前的政治衝突,接著是事件爆發以及國民黨政府採取的壓制手段。國民 黨政府透過媒體對被捕者指控其涉嫌叛亂,並偵訊、及公開審判被告等手段,來 對付黨外人士,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都在檔案中顯露無遺。國民黨政府在美麗島 事件後,宣布恢復民主選舉,透過選舉穩固政權的合法性,國民黨也未在 1980 年代的選舉中大規模敗選,顯示黨外在事件後的幾年中,仍有許多未開拓的大量 票源。除此之外,面臨台灣充滿活力的社會,並爆發許多案件,國際情勢轉變, 都使國民黨必須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來進行威權體制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化。黨外 也在事件後出現新的政治勢力,即受刑人家屬、辯護律師團、新生代雜誌編輯, 增加了黨外運動的力量。以上都是本文探討的重點,而美麗島事件則是這一切問 題的中心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 關鍵詞 : 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美麗島軍法大審、黨外運動、台灣民主化、 國民黨威權體制.

(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esses KMT took counter measures against Dang-wai movement, and focus on the Formosa Incident. By making us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 materials, newspapers, memoirs, and the archives pu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to research this period of history. First discuessing the background of taiwan society before formosa incident, KMT government lif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olitical conflicts before incident, then incident outbreaked and KMT government took measures to crush. Through mass media accused arrested persons were suspected of rebellion, KMT government against Dang-wai people by interrogating and judging defendants in a public trial, much unknown history are revealed from archives. KMT government announced will restore democratic election after formosa incident, through election to stable regime's legitimacy. KMT didn't suffer a serious defeat in 1980's election, what showed outside the party still have much votes were not opened up after formmosa incident for years. In addition, facing full of energy's taiwan society, and broke up many events, all forced KMT to take more open-minded to achieve authoritarian regime political reform and democratization. Dang wai growed new political force after incident, who were sentenced persons family members, counsels, new generation editors, increase Dang wai movement's power. The above is what this article discuesses, and formosa incident is a cener of all t his questions, which carries on the past heritag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Key words: Formosa Incident(Kaohsiung Incident of 1979), Formosa Public trial, Dang-wai movement,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KMT Authoritarian regime.

(5) 國民黨政府與黨外運動之拉鋸─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史回顧與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12. 第四節. 章節說明..............................................16. 第二章. 美麗島事件前國民黨與黨外之衝突. 第一節. 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運動................................17. 第二節. 1970 年代國民黨政策調整與愛國風潮..................... 23. 第三節. 事件爆發前的政治衝突..................................43. 第三章. 美麗島事件爆發與國民黨之行動. 第一節. 暴力衝突與輿論批判....................................69. 第二節. 大逮捕與偵訊..........................................85. 第三節. 林宅血案與大審判.....................................106. 第四章. 後美麗島時期國民黨與黨外之關係. 第一節. 未被捕之黨外人士的原因探討...........................141. 第二節. 政府的肆應與措施.....................................161. 第三節. 黨外新勢力的崛起.....................................192. 第五章. 結論.....................................................199. 參考書目..........................................................203.

(6)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觀察戰後政治與民主運動,會發現與台灣歷史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 牽涉到族群議題,甚至是外來與本土之間的衝突。至今本土議題依然是台灣社會 爭論不休的課題。筆者出生在 1990 年代,成長的過程剛好經歷台灣選舉與族群 議題最為激烈的時代,這無疑助長了對台灣現代政治運動的興趣。少時不免好奇, 為何不同政黨拋出的議題,常常引起社會的波瀾。本人相信其來有自,小學與國 高中時就曾聽聞解除戒嚴第幾年的說法。對出生在解嚴後的世代來說,彷彿戒嚴 時期是非常遙遠的歷史,多少有些陌生感。 然而這間接觸發了筆者對這段歷史的濃厚興趣,不同陣營的詮釋往往有著極 大反差。在戒嚴體制下的反對者,面對國民黨政府的強大勢力,是否一直無畏的 抗拒?國民黨政府又秉持著什麼樣的態度與方式來處理反對者的問題?到底誰說 的比較符合事實與當下的情況?當事人的當下感受是否與事後相符?許多人都把 美麗島事件當成是台灣社會的轉捩點,認為是威權統治逐步弱化的轉捩點、本土 化以及社會風氣大開的重要關鍵。1從此以後,台灣走上了更為開放的道路。 政論家南方朔認為政治乃是權力的互動關係,有壓迫就有反壓迫、有暴力就 有反暴力,有負債就有清算,一切都是相對的關係。2固然黨外在政治運動上反 對國民黨政府的威權體制,有其原因。事後許多的人都認為國民黨政府在解除戒 嚴前的幾年,不斷處於下風,衝撞體制者的成功導致了新的時代開啟。然而筆者 在此篇論文,正是要對這種說法提出不同看法。台灣威權體制下的政權,是否真 有如此被動與被迫,以及沒有任何主動改革的可能性?面對黨外勢力的挑戰,國 賴澤涵主持,黃富三著, 《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50~70 年代文獻專輯:美麗島事件》(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P48-52。 2 新新聞周刊編輯,《美麗島十年風雲》(台北:新新聞,1989 年),P396。 1 1.

(7) 民黨是如何運用執政優勢改革以贏取民心?將具有絕對權力的威權政府弱化,甚 至認為它是遭受外界壓力不得不改變,這些可能都是事後的說法。 國民黨政府長期以來不論是輿論、司法、行政體系、意識形態上都佔盡優勢, 壓制力量遠勝反對者,國民黨的絕對權威與手段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包括在美麗 島事件後恢復的歷次選舉,黨外是否真有獲得大勝及改變選民投票的結構,國民 黨一直節節敗退,亦是文中探討的議題。 國民黨政府表面上不斷對黨外勢力讓步,最終解除戒嚴,一再都被視為妥協 與鷹派的挫敗。然而,國民黨透過新的改革與選舉,不僅沒有加速瓦解危機,還 鞏固與維持了國民黨解嚴後的政權。反觀黨外,彼此之間或多或少不和睦,甚至 在日後分道揚鑣、絕裂也多有所聞。最著名的是施明德在獄中寫給蔣介石總統與 宋美齡的信件,在 2006 年紅衫軍倒扁運動時被公佈。3當時引起社會熱烈討論, 可見即使曾經共同奮鬥過,政治理念只要出現分歧,立刻黨同伐異,足見政治生 態瞬息萬變,解釋與看法往往會隨著時間改變。當下正值高中時期,見到台灣政 治人物的千型百態,便對此段歷史產生興趣,希望能更加深入了解。 另外,美麗島事件不光是對台灣社會、黨外有著特殊意義,對國民黨來說, 也是一大轉折點。國民黨在鎮壓異議人士的同時,並進行漸進式改革、恢復選舉, 這一方面的腳步並沒有停下。筆者對此有極大的興趣,認為在探討相關議題時, 除了應著重黨外人士的角度與說法,也需了解國民黨的政策與措施,如此一來更 能全面的深究這一課題。 著名的歷史學家 Eric Hobsbawn 說過:「歷史做為國族主義者、種族主義者或 者基本教義派會加以運用的一種原始材料,正如同罌粟乃是海洛因的原料一般。」 4. 隨著時間的進展,過往的這段歷史被載入教科書中,當時的反對者被平反與尊. 重。但如同前述,政治理念分歧會導致道德性的摧毀。國民黨政府在戒嚴時期又 何嘗不是動用各種方式打擊反對者,許多謎團諸如美麗島事件是「先鎮後暴」 、 「鮮. 3 4. TVBS 報導,記者陳妙欣, 〈場外花絮獄衣書血淚 施向蔣夫人求饒信曝光〉 ,2006 年 8 月 23 日。 Eric Hobsbawn,On History(New York:The New Press),1997,P5. 2.

(8) 暴後鎮」、「黑道打手」等問題,至今依舊沒有得到解答。 現在的國民黨與黨外、民進黨對這段歷史的描述與定義、甚至是產生的結果 依然爭論不休。對於這些謎團,本文並無意去特別追究,重點將放在事情所產生 的效應上,去做深入的探討。畢竟,目前尚有許多重要的文件未公布,許多當時 官方的人也沒出面、或者不願意全面談這段過往的歷史,因此增加判斷上相對的 困難度。 筆者在論文中所採取的態度,希望能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研究,盡量跳脫自 我意識型態的束縛,對台灣史學研究盡一份心力。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美麗島事 件前後的政治言論主張、辯護律師、黨外雜誌、輿論報導、法庭審判方面。較為 缺少政治運動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論文的重點即在於國民黨政府、黨外的政治活 動。況且事件後開啟的時代又與解嚴有著密切關係,本文將會盡力對這方面的問 題進行加強,增補台灣政治運動史的研究,以期戰後學術的成果更加多樣化。惟 其能力與時間有限,尚有不足之處當待學人們的指點與補充。. 3.

(9) 二、研究史回顧與文獻探討. 本論文撰寫之目的,在於探討國民黨政府在 1970 年代的政策與活動,同時 研究黨外與國民黨之衝突,乃至美麗島爆發之後被國民黨政府反制的歷史,大審 判後的黨外如何重新再度出發,解嚴前與國民黨的關係。國民黨政府又是如何擬 定新的策略,是否一直處於被動被迫牽制的局面,都是筆者所重視的問題。因此 在研究這一課題上,必須廣泛的蒐集各方資料,包含回憶錄、專書、論文、檔案、 口述歷史、報章雜誌等資料,筆者將根據這些文獻,分為黨外與國民黨兩部分, 做一概述如下: (一)、與黨外方面相關資料 目前有關黨外在美麗島事件前後的論文,有學者張炎憲〈美麗島事件與台灣 民主運動的轉折〉5此文提及 1960 年代的《自由中國》雜誌事件、以及 1970 年 代台灣人政治運動再出發,焦點在於黨外雜誌的言論部分,還有美麗島事件與軍 法大審的台獨論述。最後給美麗島事件歷史定位,認為對事件後的新國家意識建 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林淇漾〈暗夜‧黑潮‧《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 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6一文指出,黨國媒體控制下,台灣報業陷入國家機 器的意識型態霸權下,言論緊縮。透過報禁與出版法干擾言論自由度,但 1970 年代的雜誌突破困境,挑戰國民黨政府的尺度,雖然不斷的查禁,仍舊無法抵擋。 作者除了寫到有關美麗島雜誌的言論主張有關憲政與民主外,還說到黨外的刊物 是用何種方法銷售與印刷,更因為觸碰國民黨禁忌的話題有市場,80 年代後成 為黨外報業的經營方式,最後比較《自由中國》的菁英取向與《美麗島》雜誌的 大眾取向。 張炎憲,〈美麗島事件與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折〉, 《邁向 21 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台 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1 年),P191-212。 6 林淇漾, 〈暗夜‧黑潮‧ 《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 ,(台北:吳三 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1 年),P213-233。 4 5.

(10) 陳佳宏〈「美麗島軍法大審」前夕國內輿論情勢之演變─以主流平面媒體為 主的分析〉7一文中論及軍法大審前後的輿論,先是對美麗島人士進行百般痛罵 與詆毀,後來趨近於溫和,走向寬大為懷,到了林宅血案爆發震驚各界,出現更 為溫和的言論。這當中可讓人去揣測未審先判的意味,以及國民黨對事件的定調 與處置手段。蕭淑玲〈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 代》系列、 《美麗島》 、 《蓬萊島》系兩大路線為例〉8一文指出,溫和派主張的議 會政治路線,受到黨外內部的壓力較大。激進的一方青睞群眾力量,受國民黨官 方的壓力。比較兩者之異同,美麗島事件是分水嶺。美麗島事件前以集會遊行做 為手段,事件後走議會制衡與雜誌,爭取言論自由。並且指出黨外雜誌的正面與 負面作用,以及雜誌走向沒落的原因。 陳翠蓮〈戒嚴時期臺灣的情治機關:以美麗島事件為例〉9中首先指出國民黨 來台後的各個情治工作組織,接著運用許多解密的檔案來討論情治機關對黨外的 布建、偵訊、逮捕、監聽、郵檢、監視、新聞控制等行動,提供大量珍貴史料做 為參考,認為美麗島事件前後特務統治的滲透力極強,最後總結特務統治及效果, 並懷疑公布的檔案都沒與蔣經國指示有相關性,是一個弔詭之處。陳儀深〈美麗 島事件研究─背景、經過與影響〉10一文主要陳述美麗島事件的背景與經過,對 於影響的層面比較少論述,作者指出在美麗島事件後,因為軍法大審的緣故,透 過傳媒反而公審了國民黨政權,美麗島受刑人家屬與辯護律師紛紛高票當選,可 視為社會對黨外的平反。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11以黨外出版的雜誌為探討中心,細心. 陳佳宏, 〈 「美麗島軍法大審」前夕國內輿論情勢之演變─以主流平面媒體為主的分析〉 , 《台灣 史研究》 ,14 卷 1 期(2007 年 3 月),P191-230。 8 蕭淑玲〈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 《美麗島》 、《蓬 萊島》系兩大路線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碩論,2005 年),P1-18。 9 陳翠蓮, 〈戒嚴時期臺灣的情治機關:以美麗島事件為例〉 ,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 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4 年),P145-176。 10 陳儀深, 〈美麗島事件研究─背景、經過與影響〉 ,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 專題論文集》,P435-466。 11 彭琳淞, 〈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 ,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P693-782。 5 7.

(11) 整理各家發行人、主張與發展情形。美麗島事件後的受刑人家屬、辯護律師與新 黨工的人才接棒,所謂的新黨工人才就是 1970 年代追隨雜誌社與選舉的校園青 年學生。美麗島做為整合黨外的功能,事件後更多的雜誌出爐,由於有「編聯會」 與「公政會」替代了雜誌社的整合功能,因此黨外雜誌逐漸出現派系的色彩。 有關美麗島事件的檔案與史料出土研究,陳世宏〈檔案開放與史料出土─以 美麗島事件相關史料為例〉12一文中羅列官方檔案開放的單位,依照處理美麗島 人士的相關單位,像是行政機構、特殊行政機構以及司法機構等單位,此外點出 有關事件的口述歷史、手稿、文件、文物、地下報、書籍、選舉文宣、錄音帶、 錄影帶、雜誌等做為欲研究黨外課題的參考資料。 另外,李延禧〈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13說明檔案徵集的概況。整理出大量 官方開放的檔案,像是監察院檔案、高等法院檔案、國安局檔案,調查局、法務 部調查局、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國防部軍法司檔案等索引,內容極為詳盡,提供 了大量檔案名稱,方便研究者從中尋找所需要的資料。其他檔案的部分將在第三 節中的史料說明進行敘述。 至於相關書籍可做為美麗島事件參考的資料來源,筆者挑出一些做為介紹的 材料。像是《美麗島十年風雲》14一書是美麗島事件十年後所出版,書中提供了 當時報章雜誌的報導,還有審訊答辯的紀錄,雖然時間離事件爆發較近,許多資 料還不完備,但呈現出了當時的觀點。尤其最後南方朔的結論,討論到美麗島事 件的政團抗爭、權力與政治分配的問題,認為美麗島事件是爾後民主的投資。 中國時報記者包斯文《黨外人士何去何從?》15收錄了許多美麗島事件前後 的報導與時事評論文章,讓讀者能清楚了解中山堂事件到美麗島事件的來龍去脈。 重要的是表達了 1978~1980 年的觀點與看法,尤其是攻擊黨外的疾風雜誌社,作 者也對他們做了介紹。 陳世宏, 〈檔案開放與史料出土─以美麗島事件相關史料為例〉 , 《台灣史料研究》 ,17 號(2007 年 5 月),P166-179。 13 李延禧,〈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 《檔案季刊》,2 卷 2 期(2003 年 6 月),P140-152。 14 新新聞周刊編輯,《美麗島十年風雲》(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89 年) 15 包斯文,《黨外人士何去何從?》(台北:四季出版社,1980 年),P3-6。 6 12.

(12) 有關於黨外活動與美麗島事件介紹、事後的評論,兼論台灣經濟發展的社會 問題,可參考艾琳達《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16一書,該書作者為施明德前 妻,以外國人的身分在台活動,親身經歷並且記錄的資料頗具分量。另外一本專 書,為呂秀蓮《重審美麗島》17在這本書中,作者做為黨外的親歷者,提供了大 量事件前後的史料,尤其是海內外資料、政治評論、報紙、言論、個人見解等。 甚至連美麗島當天的遊行路線圖,都清楚的描繪。加上作者本身具有豐富的法學 素養,針對事件的審判以及各項敘述更為鞭辟入裡,參考價值極高。 相關的口述資料,尤其是親身參與者的訪談,亦為珍貴的資料來源。像是《楊 青矗與美麗島事件》18口述者以作家身分,本身投入黨外運動,凝聚台灣黨外的 勢力,催生美麗島政團,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康寧祥《台灣,打拼─康寧祥回 憶錄》19做為黨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康寧祥本人對他的從政記錄都做了清楚的 論述,並且澄清許多其他黨外人士對他的謠言,像是他與蔣經國的私交、處事手 法等問題,對後來黨外的發展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珍藏美麗島》20系列套書則是一本重要的口述歷史,裡面不僅訪談了官方 的人、還有憲兵隊、黨外人士、國民黨溝通要員、報業人員、辯護律師、自由派 學者、反黨外的愛國學生等人物,連常持琇的訪談都有記載。提供大量的珍貴史 料,為本論文的重要參考資料。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21第十二期中,訪談 參與黨外運動的人士,能供應大量的史料,參與運動的當事人現身說法,有助於 釐清各項事實,以觀察不同於官方報導的面向。 以上為筆者所羅列的部分參考史料,多集中於美麗島事件本身,同時也介紹 1970 年代的台灣社會與政治衝突。其中令人玩味的是,部分敘述者常帶有自身 強烈的觀點,或許不盡然客觀,卻增添了歷史的豐富性,可做為與事件時的反差. 16 17 18 19 20 21. 艾琳達,《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1997 年),P17-25。 呂秀蓮,《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2000 年),P5-25。 楊青矗口述、原著,陳世宏編著,《楊青矗與美麗島事件》(台北:國史館,2007 年),P1-9。 陳政農編撰、康寧祥論述, 《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台北:允晨文化,2013 年),P3-12。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文化,1999 年) 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 ,12 期(2004 年 4 月) 7.

(13) 對比。報紙方面參考《自立晚報》,為吳三連所辦報紙,號稱無黨無派、客觀公 正,具有與親國民黨報系不同的報導方向,可做為輿論的對照組,是許多反對者 偏好的報系。《台灣時報》雖然屬於較小的報系,但因為披露不少時事,像是事 件發生後的黑道雇用疑雲事件,該報導極為詳細,參考時政方面亦可做為一個對 照的資料。 (二)、與國民黨方面相關資料 目前已經有多篇探討國民黨與蔣經國改革的論文,可供另一面向的參考。筆 者在此列舉部分將參考的資料,像是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22一篇 旨在討論蔣經國的個人素質與特徵,仔細分析獨裁者的特質,蔣經國的統治手法 與民主改革推動者的質疑,最後總結蔣經國對民主的唯一貢獻就是移除自己的獨 裁。葉集凱〈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23對於他個人成長經歷、 台灣社會演變、政治與國際情勢方面都做了介紹,探討蔣經國決定近行政改的背 景。鄭梓〈追尋民國六0年代「蔣經國先生的政治改革」〉24對於蔣經國的閣員 採用本省籍人士有著詳細描述,像是閣員中台籍才俊所佔的職位與人數、比例, 有助於釐清本土化政策的問題。 專書中有關蔣經國與台灣的政改關係,可供參考的有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 和他的思想演變》25書中對於他本人的思想以及政治革新上有詳細的描述,尤其 作者認為蔣經國本人體認到時代潮流、對國際的觀察、一切事物的變化都見解到 位,因此推動了改革。陶涵《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26採訪了相當多國 民黨的政要官員、並引用大量的外文資料、美國在台協會電報等重要史料,幾乎 對台灣的政治與經濟都做出鉅細靡遺的講解,極具參考價值。李雲漢,《中國國. 吳乃德, 〈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 ,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 P467-501。 23 葉集凱, 〈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論,2007 年), P63-110。 24 鄭梓, 〈追尋民國六0年代「蔣經國先生的政治改革」〉 , 《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 ,第二十 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99 年),P540。 25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商務,2003 年),P306-326。 26 陶涵著、林添貴譯, 《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2000 年),P345-397。 8 22.

(14) 民黨史述─第四編 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27則完全以國民黨的角度來詮釋戰後 在國民黨在台建設的與改革的歷史,筆者能從中觀察國民黨本身角度的歷程,以 及有關國民黨的政黨、黨務方面的資料。 國民黨內部接觸有關美麗島事件人物的書籍,有《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覽 盡滄桑八十年》28一書,楚崧秋在書中提及倡議公開大審判與反應民間意見,其 人本身又親歷美麗島事件,說法具有參考性。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29作者 時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對國事提出自我看法與見解,提供蔣經國總統參考。同時 堅守其民主精神,為黨外人士說項。《梁肅戎先生訪談錄》30一書,梁肅戎做為 國民黨溝通黨外的橋樑,許多與黨外人士的接觸的實情,事後還探望身繫囹圄的 施明德,都提供大量資料,可做為本論文中的參考。 《汪敬煦先生訪談錄》31中, 警備總司令的親自口述,有關黨外與美麗島事件的詳情,像是中山堂事件到林義 雄滅門血案,他本人提出了許多個人的見解,但也可能隱蔽相關不願透露的實情。 不過對於其他談及的部分,表達出其個人看法,亦可做為參考的面向。 報刊方面將引用《中央日報》,因其立場與特色鮮明,幾乎可說是國民黨的 黨報,能表達許多代表官方立場的論點,更確切的說是政府風向球與政策決定的 直接來源,對於本文的研究當有參考價值。《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報為台灣 兩大報系,更因為經營者與國民黨中央有關連,一方面是民間購買的大眾報紙, 可渲染社會大眾的認知,另一方面又可看出國民黨意識型態的表露。 (三)、官方檔案資料 檔案方面的資料,基本上與黨外及國民黨政府皆有關係,因此將其共同整理 於此陳述。筆者所引用已開放的檔案資料,像是〈政情─有關黨外人士活動及政.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四編 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4 年) 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紀錄, 《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 : 覽盡滄桑八十年》(台北:中研院 近史所,2001 年),P129-145。 29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1984 年),P443-4606。 30 劉鳳翰訪問、何智霖整理, 《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5 年),P188-211。 31 劉鳳翰訪問、何智霖、陳亦榮整理, 《汪敬煦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3 年),P120-175。 9 27 28.

(15) 情報告〉32大部分為國安局局長王永樹上呈總統蔣經國的情報資料,內容多為敘 述陰謀份子的活動情形,以及國內外份子的互動與情資。此外亦提供國民黨立法 委員、國策顧問等人對美麗島事件處理的建議、看法,分析事件本質與處理的方 法。美國人丁大衛訪台的國際政治因素與背景,對台灣的影響、美國對美麗島事 件可能的看法、事件處理方式隱含著國際情勢與外交影響,都有上呈蔣經國,予 以建議。這當中還有人提到政治因素,年輕知識分子對民主憲政的期待、國民黨 人才拔擢等問題,極具參考價值。不過有些細節仍以面談的報告形式,不完全可 在檔案中完整呈現。 〈 黃 信 介 等 叛 亂 嫌 疑 (一 )〉 33中 提 供 大 量 的 資 料 , 有 關 蒐 證 、 逮 捕 、 偵 訊 筆 錄、查 封 雜 誌 社 情 形、財 產 沒 收、調 查 資 料 報 告、新 聞 資 料、監 控 情 報、被 捕 家 屬 活 動 等 皆 有 大 批 的 文 書 資 料 留 下,涉 及 的 層 面 非 常 廣 泛,足 以 得 知 國 民 黨 政 府 對 黨 外 人 士 的 制 裁 手 法。 〈一二一 0 專案(林義雄)〉 34. 提供林義雄被捕後的相關資料,尤其林義雄曾經被刑求毆打,官方檔案所留下. 有關他的資料相當寶貴,可做為與實情的對照組。〈一二一 0 專案(蘇慶黎供述)〉 35. 中的資料,可以看出未被起訴審判的黨外人士留下哪些調查記錄,裡面提供偵. 訊人員訊問許多與蘇慶黎有關的夏潮與統派人士資料、美麗島當天情形、黨外人 士的情資。但是這份檔案中有部分資料被抽出,像是涉及第三人的地址、指紋等 私人資訊,蘇慶黎的自傳、對他人之評論的部分也被抽離,或許涉及敏感的人或 者事務未被公開,但仍然提供寶貴資訊。因蘇慶黎後來前往中國未回台灣,其身 世背景也較為特殊,需要官方檔案來補述現有資料的不足。 〈請嚴辦高雄事件造反份子〉36則 是 有 關 上 呈 統 治 者 的 建 議 處 理 資 料 , 可 知 當 時 台 灣 內 各 單 位 對 黨 外 的 態 度 。〈 請 指 示 有 關 單 位 從 公 審 理 高 雄. 32 33 34 35 36. 〈政情─有關黨外人士活動及政情報告〉 ,蔣經國總統文物,檔號:005000001016A。 〈黃信介等叛亂嫌疑(一)〉,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檔號:A305440000C/0068/1571/207。 〈一二一 0 專案(林義雄)〉,法務部調查局,檔號:A311010000F/0068/301/8715。 〈一二一 0 專案(蘇慶黎供述)〉 ,法務部調查局,檔號:A311010000F/0068/3/44611。 〈請嚴辦高雄事件造反份子〉 ,總統府,檔號:A200000000A/0069/32209/13/1/015。 10.

(16) 事 件 〉 37則 是 對 美 麗 島 事 件 的 處 理 方 針 , 對 審 判 有 著 一 定 性 質 的 影 響 , 更 透 露 出 威 權 體 制 可 以 干 涉 司 法 審 判 的 意 義 。〈 國 內 各 界 對 高 雄 暴 力 事 件 之 反 應 〉 38為 介 紹 台 灣 內 部 各 界 對 美 麗 島 事 件 審 判 的 看 法 、 輿 論 、 建 議,林 義 雄 家 屬 被 殺 案、事 件 審 判 原 因、被 捕 人 士 是 否 有 台 獨 思 想 、犯 人是否有悔改之心等看法,呈遞給蔣經國參考的資料。 另 外, 〈美國新聞週刊對我國處理高雄暴力事件林義雄家屬命案誣蔑報導〉 39. 介紹美國媒體對於美麗島事件的審判情形、林宅血案、台灣政情等的報導,由. 新聞局向上呈報資料給總統府做為參考資料。〈針對高雄暴力事件公開審判時叛 亂嫌犯供詞請適當澄清與宣導〉40則 是 政 府 向 各 級 學 校 與 單 位 散 發 的 資 訊 , 要 求 對 美 麗 島 審 判 的 政 治 風 氣 進 行 導 正,以 正 視 聽。此 份 資 料 可 當 作 國 民 黨 政 府 透 過 國 家 力 量 介 入 社 會 意 識 型 態 的 見 證。檔案資料的運用,將有 益於探索此時期的歷史脈絡與真相,可對國民黨政府使用手法的意義進行更深入 的了解。. 〈請指示有關單位從公審理高雄事件〉,總統府,檔號:A200000000A/0069/32209/13/1/016。 〈國內各界對高雄暴力事件之反應〉 ,總統府,檔號:A200000000A/0069/22117/19。 39 〈美國新聞週刊對我國處理高雄暴力事件林義雄家屬命案誣蔑報導〉 ,總統府,檔 號:A200000000A/0069/32906/14。 40 〈針對高雄暴力事件公開審判時叛亂嫌犯供詞請適當澄清與宣導〉 ,國立華南高級商業職業學 校,檔號:A392040800V/0069/482/001/001/001。 11 37 38.

(17)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本文研究的重點放在國民黨對黨外勢力的反制,以美麗島做為中心,探討事 件的前後發展。研究對象乃國民黨政府與黨外人士,所涉及的的空間,乃以台灣 本島做為中心,並不涉及海外台灣人與其他國家、地區,因國民黨與黨外基本上 都在台灣這一空間。時間段限則以 1970 年代、美麗島事件前後至解嚴前夕為討 論重點。本文採取的是歷史研究法,以搜尋、整理、分析為主,找尋有關的傳記、 專書、傳記、檔案、報刊等史料與文獻,並且以客觀的歷史角度,觀察留下資料 者的立場、身分,為的是考察是否時人有自身矛盾的說法存在,可能因為利害關 係、時間推演而改變。將這些資料收集整理、加以分析,釐清當時的背景與因素、 結果至為重要。 本論文將會運用政治學理論,做為引用,論述當時的背景,為何人民與社會 主流大眾依然站在政府官方的一面。筆者引用的政治理論是葛蘭西「文化霸權理 論」。41他認為一個社會文化霸權地位會表現在「統治」、「知識、道德」的領導 權上,這是最主要的核心。文化霸權的主體為統治權與領導權、市民社會、知識 分子等三部分。統治者維持政權與社會秩序最大的力量不是來自於暴力或強制力, 而是被統治者對於統治者意識形態的接受。文化霸權的建立可透過市民社會,也 就是教育、媒體、家庭、學校、公共場所、社會大眾文化來實施。知識分子乃維 護文化霸權的重要支柱,這群「有機」知識分子在社會各個階層發揮領導力,通 常在日常生活中擔任文化的辯護者,可成為未來的政治與市民社會的領導者。這 群知識分子可透過教育,來向被統治者的群體提供意識型態的文化價值觀。 相反的,有些知識分子為了建造更為公平正義的社會,也會透過教育等媒介, 培植自己的群眾基礎,反抗統治者的文化霸權。因此知識分子不必然屬於某一集. 41. 詹姆斯‧約爾著,石智青翻譯,《葛蘭西》(台北:桂冠,1992 年),P95-114。 12.

(18) 團,但都負有相同的功能。筆者認為這樣的理論架構,正好可以解釋國民黨政府 與黨外人士之間的衝突,國民黨本身所支配的文化霸權與知識分子,與不同理念 的黨外知識分子,即是爭奪話語權,培植各自的勢力。但統治者本身具有國家機 器與意識形態方面的優勢,尤其對市民社會的主導性特別強,因此這也是為何美 麗島事件後,不斷體現葛蘭西霸權理論的原因。 另外,美國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研究世界第三波民主 化浪潮的肇因,他提出 1974 年後民主化的五個重要因素,來解釋為何許多威權 體制在特定的時間內會轉變為民主國家。這五項用以分析 1974-1990 年間民主轉 型的動因,分別如下: 一、合法化危機: 當威權政體的合法性危機出現時,威權體制的領導者將用五種 方式中的一種或數種應付:(一)直接拒絕承認其合法性地位日益削弱,同時相 信權力可保持不變。(二)實際上採用強制服從或鎮壓手段,來取代不斷式微 的統治義務。(三)選擇挑起國外的衝突,並試圖訴諸民族主義來恢復正當 性。(四)隨著政績合法性的中衰,宣稱於適當的時候恢復民主體制。(五)領 導者可以毅然決然地結束威權統治,導入民主體制合法性的式微通常會在威 權領袖們心中釀成嫌隙,同時導致領導階層間的應變遲疑、意見分歧和行動 搖擺,並進而減弱其政權的合法性。 二、大幅度的經濟發展或經濟衰退: 經濟因素會以三種方式影響民主化進行:(一) 由於油價上漲和馬列主義對經濟發展束縛造成的經濟停滯,因而削減威權政 體的聲望。(二)在1970年代初期,許多國家出現高度和全面的經濟發展,奠 定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促進了民主轉型。(三)有些國家因為極其快速的 經濟成長破壞了威權體制的穩定性,進而迫使其實現自由化,或是帶來更為 嚴厲的鎮壓行動。所以,經濟發展為民主政奠定基礎;由快速經濟成長或經 濟衰退所造成的危機削弱威權主義。 三、宗教或文化的變遷: 西方天主教會的活動與信條產生變動的發展,助長 1970 和1980年代的民主化。 13.

(19) 四、外來勢力的影響:外在重要政治行為者或機構的政策發生改變,十分有助於 第三波的民主化:1980 年代末,世界上主要的權力和影響力的來源,諸如梵 蒂岡、歐洲建制、美國和蘇聯都在積極地促進自由化和民主化。 五、滾雪球或示範效應: 因為具有政治或文化上典範意義且已經民主化的國家, 可以被當作民主政治仿效的對象;或者是因為這些國家也面臨同樣的體制發 展窘境,暗示民主化可以解決其國內所面臨的各種政治問題;或者是其他地 方成功的民主化經驗,激發後進的國家社會爭相仿效學習;或者是因為一個 國家順利地實現民主化,將會擴展並鼓勵其他國家的民主化。42 如果以台灣的情況來看,尤其蔣經國主導行政院直到他過世之前,幾乎都與杭亭 頓的第一與第二個動因相符。對內與外塑造三合一敵人,以民族主義做為號召, 鎮壓黨外人士之餘宣布維持民主憲政國體。經濟發展的基礎培育了更多的知識份 子,同時雙向的有一批挑戰與維護國民黨政權的人,被質疑的威權體制鎮壓反對 派,再進行民主化改革。比起其他國家軍事政變或者由下而上的推翻,台灣的特 殊性就在這展現,黨外的力量與國民黨的改革雙向互動,交織出新的一頁歷史。 另外,除了以上兩種理論外,筆者根據本文研究國民黨與黨外運動之拉鋸, 為了瞭解雙方在美麗島事件前、中、後的關係與發展,國民黨與黨外各自都做出 不同的應變,後來在選舉以及台灣政治轉變中,透過各章節的論述以及撰寫,筆 者分析其影響與結果,這樣便形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架構,茲以簡易表格說明如下 頁:. 42. 杭亭頓著,劉軍寧翻譯,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1994 年),P55-102。 14.

(20) 國民黨與黨外運動之拉鋸分析表格. 影響因素. 國民黨. 黨外. 應變台灣情勢的變化以 透過地方選舉、增額立法 美麗島事件前. 外,透過愛國教育與醜化 委員選舉進入政壇,發展 方式來打擊黨外人士. 群眾當作基礎. 運用輿論、媒體壓制,同 被動接受打擊,陷入消 美麗島事件發生. 時以疲勞偵訊,重罪起訴 沉,只能與辯護律師在公 與公開審判. 開審判時力圖翻供. 留下政治櫥窗,與統治者 反威脅國民黨以獲得逃 未被捕的黨外人士. 有私交者獲得倖免,參與 過一劫的機會、具統派思 度低者也盡量不追究. 想者較不受影響. 透過宣傳來消除美麗島 受刑人家屬、新生代、辯 美麗島事件後雙方態度. 事件的影響,並且防止類 護律師投入政壇,延續民 似事件再度發生. 主香火,透過選舉參政. 受到眾多事件打擊、國際 趁執政黨受各種事件打 解嚴前政治環境. 潮流影響,統治者進行逐 擊時,努力投入選舉,發 步的民主改革. 展群眾與組黨,擴張勢力. 盡量維持過半與中央選 逐步拓展勢力,在地方選 美麗島事件後到 2000 年 舉的優勢,地方逐漸選舉 舉獲得突破,中央層級選 的選舉 潰敗. 舉得票進展有限. 15.

(21) 四、章節說明.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簡述筆者何以選擇此論文作為研究的題目。過去學者、 專書對此議題之相關研究情況為何?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撰寫大綱與使用資料的 說明。第二章探討國民黨在 1970 年代與黨外之間的各種衝突,主要以政治衝突 為討論點,筆者會先描述戰後以來台灣的政治運動,接著是 1970 年代台灣社會 的變遷,還有國民黨在這個階段採取什麼新的政策、台灣內部呈現的愛國氛圍, 以及美麗島事件前雙方的各種政治衝突,從這來了解美麗島事件所發生的背景脈 絡。第三章分析美麗島事件的發生情形與國民黨採取的行動,旨在探討國民黨方 面對黨外人士的全面追擊,透過製造輿論、逮捕、訊問以及審判,過程中發生林 宅血案引發的社會效應,了解當時台灣社會氛圍的脈絡,以及統治者的態度對美 麗島人士產生的影響。第四章探究解嚴前夕國民黨與黨外的關係,美麗島事件鎮 壓後殘存的黨外人士、國民黨政府採取各種新的安撫措施與政策、美麗島事件後 近 20 年的選舉分析,還有新出現領導黨外勢力的人物。面對新的形勢,統治者 在此時是如何應對,當為本章所欲討論的問題。第五章為結論,概括整理全篇論 文的重點,黨外人士所面對的情況、與國民黨的衝突,國民黨政府採取種種措施 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美麗島事件在民主化道路上的位置與意義。. 16.

(22) 第二章 美麗島事件前國民黨與黨外之衝突. 第一節 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運動. 列寧曾經說過:「政治就是參與國事,指導國家,確定國家活動的方式、任 務和內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初期的社會期望,基本上可以符合這句 名言。經歷了日本 50 年異族殖民統治,台灣人便幻想回歸「祖國」中國後,不 再受高壓統治,可以獲得地方的高度自治,同時參與全中國的國政。然而,這樣 的認知卻與隨之而來的中國統治互相衝突,其結果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台 灣人的政治運動被近乎全面壓制。 因此,筆者首先從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台灣的相關背景與政致概況作一簡述。 陳儀政府到台灣後,不久即爆發大量貪腐事件。據學者李筱峯的研究指出,光是 1946 年 1 月底到 2 月上旬的 10 幾天, 《民報》上有關貪污案件的報導就達 6 則, 幾乎是兩天一則。1充斥於全台各企業、單位的貪腐新聞不斷湧出,自然引起台 灣人的不滿。另外,日本統治時期所留下的近代產業、各大公司直接化為公營事 業,控制台灣農工企業達 70%以上。煤、糖、菸酒等列入專賣,實際上這樣的經 濟政策幾乎與日本殖民者無異,台灣人受到再次殖民化的統治。2除此之外,台 灣統治體系的公務員,中國大陸籍的比例高過台籍人士,且同工不同酬。3再加 上台灣的民生物資如糖、米等價格飛漲,甚至高於香港、上海、廈門等地,4全 台失業人口達到 45 萬之眾。5. 李筱峯,《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1993 年),P183。 薛化元,《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日創社文化,2006 年),P16。 3 薛化元,《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 ,P16-17。 4 李筱峯,《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 ,P187。 5 〈本省的失業問題〉座談,載《臺灣省訓團團刊》 ,3 卷 7 期,報導於《新生報》 ,1947 年 2 月 23 日。 17 1 2.

(23) 關於國軍軍紀敗壞、政府體系牽親引戚等社會問題在此不贅述,筆者將台灣 政治發展方面的情形做一介紹。戰後台灣首任的各縣市長由官方指派,在 8 縣 9 市:台北縣(陸桂祥)、新竹縣(劉啟光)、台中縣(劉存忠)、台南縣(袁國欽)、高雄縣 (謝東閔)、花蓮縣(張文成)、澎湖縣(傅緯武)、台東縣(黃式鴻)、基隆市(石延漢)、 台北市(黃朝琴)、新竹市(郭紹宗)、台中市(黃克立)、台南市(韓聯和)、高雄市(連 謀)、屏東市(龔履端)、彰化市(王一麐)、嘉義市(陳東生)中,僅劉啟光、謝東閔、 黃朝琴等三位為台籍,而且還是所謂的「半山」。6 由此來看,所謂台籍的高官還是以半山人士為主,這樣必定引起台灣菁英與 一般人民的不滿。雖然如此,台灣還是有初步的民意代表選舉。1945 年 12 月 26 日的〈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中,指出應先成立各級民意機關,由下而 上選舉產生。先成立村里民大會,村里民大會選出縣市參議員,成立縣市參議會; 縣市參議員再選舉省議員,成立省參議會。1946 年 2、3 月間的區鄉鎮代表即經 由投票選出,總共選出全台區鄉鎮代表 7078 人,台北市就有 368 人。全台參與 選舉的公民高達 240 多萬人,佔當時全台總人口 36%,20 歲以上的 91.80%。7可 見當時台灣人高度參與政治的熱誠,並沒因戰後社會問題眾多,百廢待舉而消 減。 不過由於除了基層以外都是間接選舉,像是台灣省議會的議員可選出 30 人, 行憲則需要選出制憲國大代表,台灣分配到 150 名額中的 17 名,由省參議會選 出,也是間接選舉而非民選。81946 年底制憲國民大會結束後,1947 年 1 月 1 日 公佈中華民國憲法,當年 3 月 31 日,公佈選罷法,台灣可以選出國大代表、立 法委員以及監察委員。9但是 1947 年 2 月 28 日發生了台灣史上重大的「二二八 事件」,此事發生之初台灣民眾毆打外省籍人士、攻打警局、公家機關,直到 3 月 8 日國軍 21 師登陸後進行武力掃蕩後始告平息。據人口統計學者陳寬政教授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臺灣史》(台北:五南,2002 年),246-247。半山指稱原籍台灣,日 本統治時期前往中國並具有生活與工作經驗,戰後返回台灣受國民黨政府任用者。 7 《臺灣民政》第一輯(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 年),P140-144。 8 《民報》,1946 年 10 月 15、16 日。 9 李筱峯,《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 ,P38-41。 18 6.

(24) 指出,受害者至少 18000 人以上。10與此對應的是,有許多台籍菁英被殺害,例 如制憲國大代表就有 2 名遇害,分別是張七郎、林連宗,國民參政員林茂生、省 參議員王添灯等人,外加許多地方上有名望被冤殺、深受牢獄之災的人,不可勝 數。11 中華民國國父孫文曾說:「政治良否,視人與法。」這場事件中爆發的絕大 因素即因治台官員的不當所引起,不僅人事上貪污腐敗,法治也不清明。事件後 台籍政治菁英開始噤聲,韓石泉在其回憶中就曾提及,1947 年 6 月 20 日到 30 日開的省參議會大會,出席者不到 20 人及全體的 3 分之 2,大多意志消沉,默 不作聲,與先前相比大相逕庭。12 另外,隨著國民黨與共產黨在中國的內戰不斷失利,1948 年 5 月 10 日遂公 佈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此條款基本上成為中央政府的基本憲政結構, 優於《中華民國憲法》 ,條款內容為:「總統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 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為緊急處 分,不受《憲法》第 39 條或 43 條所規定程序之限制」13總統權力獲得增加,發 佈〈緊急命令〉以及宣佈〈戒嚴令〉不須經過立法院同意。加上國民黨在中國戰 場全面潰敗,1949 年 5 月 20 日由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 誠頒布〈台灣省戒嚴令〉,禁止人民集會、罷工、罷課、請願等權利,同時禁止 文字危害到政府,侵害人民言論自由權,造謠、聚眾暴動者則可處以死刑。14 台灣地方上的選舉則要等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才施行,主要選地方議會以 及縣市長。早在 1949 年 8 月 15 日省政府主席陳誠就曾公開表達:15 「本席接主省政以後,即提出「人民至上,民生第一」這兩句話,以為施 政的總目標,要在台灣真正實行三民主義的理想,本年增加糧食生產,實 薛化元,《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 ,P22-25。 李筱峯,《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 ,P216-217。 12 韓石泉,《六十回憶》(台北:望春風,2009 年),P86。 13 立法院法律系統網站: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14 祥見薛月順、曾昌滄、許瑞浩, 《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 2000 年)。 15 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專刊》(台北: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P1-2。 19 10 11.

(25) 行「三七五」減租」,並發展各種經濟建設,即為「民生第一」的實行。 今天成立地方自治研究會,即為實行地方自治,以求達到「人民至上」的 目的。今後我們如能在政治經濟上勝過共匪,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台籍政治菁英投入地方性的選舉有其原因,理由是中央民意代表的立法委員、 國大代表、監察委員因法統問題,而不舉行改選並延長任期。由於國民黨的政治 神話乃反攻大陸,中國大陸已為共產黨所統治,共產黨統治的人民無法行使選舉 權,故無法辦理選舉,遂形成「萬年國會」。16如此一來,與民意脫鉤,失去政 治選舉的機會,一個隨國民黨從中國撤守來台所組成的中央民意代表,能反應多 少民意、代表全台灣則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地方縣市長、市議員、台灣省議員等選舉,成為台籍菁英參與政治的重要管 道。1950 年代的民選台北市長,最著名當屬無黨籍的吳三連,以及後來的高玉 樹兩人。吳三連曾獲蔣介石召見,當面表達有困難即可找他,請吳三連放手去選, 1951 年吳三連順利當選。17高玉樹則意外擊敗國民黨支持的王民寧,贏得 1954 年的台北市長寶座,此事根據駐美大使顧維鈞的說法,讓「委員長和黨的領袖非 常吃驚和失望。」18甚至引起國民黨中央黨部張其昀及省市黨部主委辭職。19 另外,台灣的在野人士選舉省議員,成為議會中非常具代表性的反對人士。 這是當時台籍菁英透過選舉所能產生的最高民意代表。台籍菁英在省議會中的精 彩表現、問政、關注體制問題等,較為出名的人士被稱為「五龍一鳳」,亦即: 李萬居、郭雨新、郭國基、吳三連、李源棧、許世賢。20 台籍政治菁英及 1949 後來台的外省籍自由主義人士,於 1960 年相結合引起 國民黨另一起政治打壓,為白色恐怖時期著名的「雷震案」。這是從 228 事件與 戒嚴後,政治高壓氛圍下消滅台灣的組黨運動,使組黨運動一蹶不振,直至美麗 薛化元, 〈選舉與台灣政治發展(1950-1996 年)─從地方自治選舉到總統直選〉 , 《五十年來的香 港、中國與亞洲論文集》(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2001 年),P812。 17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著,《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1991 年),P152-156。 18 顧維鈞著,《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P238。 16. 19. 林忠勝,《高玉樹回憶錄》(台北:前衛,2007 年),P74。. 20. 薛化元,《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 ,P110-112。 20.

(26) 島事件後才再度開啟黨外人士努力組黨的契機。雷震案的發生,起因於 1960 年 蔣介石總統二任總統任期將滿,但蔣介石總統卻尋求第三度連任,此舉違反憲法。 為了合法化,首先要修改〈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中總統任期的限制,使其不受影 響。同時修改〈動員戡亂臨時條款〉需要足夠國大代表人數,但當時台灣的國大 代表人數不足,便透過大法官會議第 85 號解釋,改變總額計算方式,將人在中 國大陸的國大代表排除,改以在台灣登記報到,可召集的國大代表人數做為總額。 21. 當時台灣的外省籍自由主義菁英以及本省籍在野民主人士,共同籌組中國民 主黨。雙方從 1957 年第三屆地方選舉後開始接觸,許多台籍政治人士對於選舉 結果不滿,舉辦選舉檢討會。 《自由中國》雜誌社的外省籍民主人士也一同參與, 台籍菁英更成立「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成員包含郭國基、吳三連、李源棧、 郭雨新、許世賢,此外還加上民社黨、青年黨的成員,可謂組黨運動的醞釀期。 22. 爾後 1960 年由於總統三連任以及第五屆地方選舉不公,讓本省、外省籍菁英. 更為不滿,乃成立「地方選舉改進座談會」,正式進入組織反對黨的階段。23 1960 年 5 月 18 日有許多人出席,像是吳三連、高玉樹、李萬居、郭雨新、 郭國基、謝漢儒、朱文伯、楊基振、傅正、李秋遠、蘇東啓、何春木、等數十人, 在此不一一列舉。楊金虎於選舉檢討會中聲明:24 「將來台灣的選舉能夠辦好,我們把希望寄託在執政黨,那是永遠沒有希 望的,除非各位先生,大家能聯合團結起來,組織一個強有力在野黨,來 對抗國民黨,否則是沒有辦法的。」 往後全台各地巡迴舉行「選舉改進座談會」,連絡各地方人士,不過這樣的 組黨運動群眾基礎薄弱,大致上以本省、外省政治菁英為主,台灣民間甚少參與. 胡健國,《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4 年), P118。 22 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 40 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年),P181-182。 23 蘇瑞鏘,《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台北:前衛:2008 年),P98。 24 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 40 年》 ,P182。 21 21.

(27) 其中。25從 6 月發表聲明將組黨並展開活動直到雷震案發生的 9 月 4 日,也不過 三個月左右。1960 年 9 月 1 日最後一期的《自由中國》中有以下內容:26 「由於組織新黨的運動已經是海內外民主反共人士一致的願望,而在國內 是由下起來的潮流。我們現在對於新黨的政綱、政策、黨名及黨章等都已 有了初步的定案,預定在九月底以前即可宣告成立,我們敢斷定這不是任 何干擾所能阻止的。」 當年 9 月 4 日雷震、馬之驌、傅正、劉子英等人被拘捕,自由中國雜誌社遭 到搜查,辦案主要以雷震為主,不牽涉過多人。27雷震被控「知匪不報」 、 「為匪 宣傳」,劉子英自承匪諜、馬之驌供稱曾參加中共的南下工作團,三人皆被提起 公訴、傅正以涉嫌為匪宣傳聲請裁定交付感化。28蔣介石對於此案的裁定,除了 判決主文要平但,注意一般人心理、雷震刑期不得少於 10 年以外,還有撤銷《自 由中國》的登記,覆判不得變更初審判決等。29 至此台灣組黨運動幾乎被全面壓制,台灣民主的在野人士幾乎如驚弓之鳥般, 再次喪失機會,趨向沉寂。台灣社會此時的發展也未如往後迅速,不管從哪一個 面向來看,雷震案除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菁英以外,民眾參與的資料甚少,喪失草 根與群眾基礎難免失敗,但也不可否認當時民主人士的理念與奮鬥。而台灣政治 風氣到了 1970 年代開始轉變,將留待以下章節討論。. 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 40 年》 ,P187。 雷震、李萬居、高玉樹,〈選舉改進座談會緊急聲明〉, 《自由中國》 ,第 23 卷第 5 期 (1960 年 9 月),本期為最後一期,隨後遭到查封。 27 胡健國,《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P336。 28 《中央日報》 ,1960 年 9 月 27 日,第三版。 29 陳世宏,《雷震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台北:國史館,2002 年),P331-332。 〈蔣中正總統 主持會議商討雷案〉為這一指示的史料。 22 25 26.

(28) 第二節 1970 年代國民黨政策調整與愛國風潮. (一)、國民黨政策的革新 1970 年代,是台灣社會快速變遷與轉型的年代。與先前戰後初期已有相當 大的不同,美麗島事件前的社會風氣轉變、經濟、政治概況,應做一番介紹,了 解在時空背景下的狀況,有助於釐清與探討這一段歷史,方能清楚國民黨在 1970 年代所採取的種種措施與行動。 此前最大政治事件,為 1960 年所爆發的雷震案。當時的雷震反對蔣介石總 統三度連任,發起聯合非國民黨籍的人士意圖組成政黨,但立即遭到取締鎮壓。 相關人士接連被捕,嚴重打擊國民黨以外的勢力。至此以外省籍菁英為主的政治 事件告一段落,政治寒蟬的氣氛依然持續,到了 1970 年代開始轉變。要深究這 一現象的轉變,便不得不提國際情勢、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出新的環境。 國際情勢的大轉變,衝擊到台灣的政治情勢。1971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該 年 10 月 25 日,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中華民 國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區逐出去的提案進行表決。結果以 76 票贊成、35 票 反對、17 票棄權、3 票缺席中通過此案。30至此中華民國喪失了代表全中國的地 位,將會引起國民黨政府宣傳代表全中國口號的動搖。在外交挫敗與國際情勢的 轉變下,國民黨政府在 1970 年代的變革,可以說從 1972 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 說起。 當年恰逢蔣介石總統老病,權力核心已轉移至蔣經國身上。台灣社會當時所 面臨的問題,包括國大代表人口老化的問題,立法院的情形一樣類似,人口死亡 外加出缺的名額增多,不可免需要進行增補選,特別是台籍人士的名額因此增多,. 30.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P314。 23.

(29) 因為設籍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才有資格參選。31在這時候,台籍人士獲得更多藉 由選舉參政的管道。32除了選舉以外,蔣經國 1972 年出任行政院長時,開始讓 內閣增加許多台籍人士。這樣的舉措使國民黨統治絕大多數本省人時相對增加其 合法性。 這一政策被稱為「本土化政策」,連同他本人,24 名閣員有 8 名台籍人士。 這 8 名分別為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行政院政務委員連震東、李連春、李登輝、 內政部長林金生、交通部長高玉樹、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台北市市長張豐緒等人。 33. 由此可知國民黨政府開始採取逐漸本土化的策略,尤其是讓台籍政治菁英也獲. 得從政機會。即便如此,像高玉樹被延攬入閣,也不見得是心甘情願,甚至多有 抱怨之詞。34《聯合報》對此還發表一篇評論: 「第一是如果我們所期望的,這次的人事調整幅度較大,而同時及於台灣 省政府及台北市政府,有利的象徵了我們所說的『新階段的行政院』的 意義。 第二是進一步啟用與徵招了本省籍俊彥,擔任國家重要政務,如副院長、 內政部長、交通部長、台灣省主席、台北市政府,都是當前國家行政的 重要據點。現概由本省人士出任,固是恢宏地方志士之氣,共赴國難之 道;亦有力的顯示了台灣復興基地的時代意義。......台灣省政府由省 籍人士首任主席,尤可激發本省同胞為桑梓服務,提供貢獻。 第三是新閣人事的安排,或則見新人的延攬,或則表示人才的新發掘, 或則是人與事的新配合,又或則是對專家學者的重視,一開始便有一種 新觀感,一種新氣象的功效。 《中華民國 58 年增選、61、64 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台北:中選會,1989 年),P1-6。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P336。 33 葛永光, 《蔣經國先生與台灣民主發展 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幼獅,2008 年),P85。 34 陶涵著、林添貴譯, 《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P339。林忠勝, 《高玉樹回憶錄》(台 北:前衛,2007 年),P172-173。 《高玉樹回憶錄》對此有詳細說明,高玉樹對蔣介石總統頗多讚 賞,對蔣經國則認為他是情報出身,對高玉樹不喜歡。出任交通部長,高玉樹個人觀感是明升暗 降,國民黨拔除他在台北市的舞台。蔣經國稱十大建設有六項是交通,需借重長才,高玉樹無法 推辭。 24 31 32.

(30) 第四是新閣人士不少為由地方出任中央要職者,如高玉樹、林金生、李 登輝、張豐緒氏,都是由政府拔擢長才的行動。尤其張豐緒氏由一縣之 長而躍任台北市長,更見政府破格啟用人才的至意,也反映了蔣院長的 求新求行決心與魄力。」35 以上便說明了蔣經國執掌政權後的新政策,蔣經國本人對台灣社會中潛伏的 省籍衝突有所察覺,1970 年代台灣社會面臨巨大變化之際,他對此做出新的應 對方式。直到他去世為止,此一方針依然持續進行。像是林洋港從 1978~1981 年間接任省主席時,省政府的台籍閣員從謝東閔時期的 59%到 70%。36雖然國民 黨政府開始大量任用台籍人士,但這不代表完全的接納本省籍人才。筆者認為這 如同往後他的政治改革一樣,都是具有附帶條件性的。郝柏村對於蔣經國的用人 政策曾說: 「他那時本土化是起用本省人,但本省人必須具有中國的思想,這是基本 的。他認為我們在台灣是一個復興基地,不僅僅只是在護衛台灣而已。 這是他的一個基本思想。」37 意思是具有中國思想的青年,才會被提拔入閣。國民黨政府此時啟用台籍人 士,也被台灣社會所注意,此舉正有機會破除省籍隔閡,要說這一類的俊彥,當 推林洋港為一個代表。他在 1979 年 5 月時就曾發表一番言論如下: 「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先生今年五月十六日說:「台灣曾受日本帝國主義五 十年的殖民統治,住在台灣的中國人在教育機會上備受歧視,除醫科以 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 因此在光復後的教育及生活水準,較大陸落後甚多,反觀民國 38 年政府 遷台時,從大陸來台的三百萬居民,幾乎囊括了全國人才之菁英,因此 這三百萬軍民來台後在政、經、社會各方面的卓越表現難免使人敏感到 所謂『省籍歧視』的問題。」38 35 36 37. 《聯合報》 ,1972 年 5 月 30 日,第三版。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P321-322。 郝柏村著、王力行編,《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台北:天下,1995 年),P317-318。 25.

(31) 林洋港這一段話,不僅為政、經、社會各方面外省人大量佔據職位做一番辯 解,甚至認為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外省人的菁英過多,讓外界誤以為有省籍歧視。 其實林洋港的思想正符合了 1970 年代蔣經國本土化政策下的條件,具有大中國 思想的人可以獲得起用,也就是說符合國民黨政府設下標準的台籍青年才有較多 的機會。而這一批台籍人士,往後更可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見到他們向上「輸 誠」,聊表忠心。但不意味著他們演出戲碼,倘若他們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大中國 思想,那會這樣表達也不足為奇。另外,以蔣經國本人的角度來看,面對詭譎變 化多端的局勢,勢必需要多加建設台灣,增加政府統治的威信與合法性。他曾在 1975 年 7 月 16 日時寫下: 「吾人如不積極建設臺灣,不但無法自衛,而且無法生存。如果不光復大陸, 亦無法保障臺灣之安全,如此則國家民族亦將不保。因此,我們必須完成 光復大陸的任務,但是決非短期之內所能完成。」39 這一段話其實透露出蔣經國深知國民黨面臨的諸多問題,退出聯合國的國際 情勢,倘若不加以將台灣的經濟與建設提升,還會無法生存。這或許洞悉到了台 灣內部的反對勢力與民生沒做好可能發生的危險,那就是政權的垮台,因此建設 台灣為當務之急。最後說到光復大陸的任務決非短期之內可以完成,代表蔣經國 的方針是以建設台灣為主,對於軍事上的投注,已非第一要務。這段時間內,蔣 經國個人對於台灣各地的建設頗為關注,無疑對個人的聲望提升有益。 至於 1970 年代時,台獨還不算是熱門話題,甚至也不可能公開高談闊論, 即便是美麗島大審時,被捕的人也急於與台獨劃清界線。然而這並不代表國民黨 政府的人對此議題渾然不知。以蔣經國身為國民黨主席的身分來說,在他 1975 年 5 月 22 日中有著這樣的記載: 「父親之逝世,影響國家地位甚大。父親之德望,是無人能代替的。現在 臺獨份子受到共匪之鼓勵和支持,在美國及其他國外地區活動,日趨狂. 38 39. 署名文抄公〈台灣人有衛生,不識字?!〉 ,《美麗島》第一卷第三期,1979 年 9 月,P87。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四編 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P507。 26.

(32) 妄,我宜慎防之。今日世界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混亂局勢,國家處 此極危難之局面,父親不再見聞其事,不能不說是福氣。余只有以冷靜 之態度,慎思之,分析之,決定之。」40 另外在當月的 25 日中也說到: 「臺獨在某些惡勢力之支持下,在美舉行示威遊行。余決定指示使館不可 動怒,以免反上敵人之當。」41 這代表蔣經國把台獨與中共做了連結,認為他們接受中共的扶植,這跟往後 美麗島事件被以叛亂罪起訴,並且與台獨、共匪連結不能不說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能跟當事人的思想有關。蔣經國內心或許也察覺到台灣社會潛在的省籍問題, 在 1975 年 12 月 25 日他針對這一問題表態: 「要把住在台灣的中國劃分為本省和外省人,這是錯誤的觀念。...... 台灣和大陸的同胞都是一家人,大家有不可分離的兄弟之情。當年為光復 台澎,大陸千千萬萬同胞曾犧牲奮鬥;為推翻滿清,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 侵略,台灣同胞也曾流血犧牲。所以,彼此間沒有什麼「你們的」 、 「我們 的」、「他們的」之分;今後,只有一句話:「大家的!」42 從這段話可看出,蔣經國也知道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歷史恩怨,依照他的 思想來看,把台灣與中國的人民做為連結,訴諸有著不可分的歷史情感,並且有 著共同歷史記憶,因此不會有你們、我們之分,變相的意思是省籍之間沒有衝突, 都是一家人,會有這樣的劃分,就是有某些意圖破壞和諧的分子。在本省籍人才 被起用的時代,表面上或許勉強說的過沒有你我之分,但這種思維並不被反對勢 力接受。整體社會的傳媒掌握在國民黨政府手中,在 1970 年代也非炒作族群議 題的時候,這說明了為政者心中明白某些潛在意識型態衝突,但還未浮上檯面與 激烈化。 至於經濟與社會變遷,台灣 1970 年代是快速工業化的時期,1970 年時農 40 41 42. 蔣經國,《難忘的一年》(台北:幼獅,1980 年),P40。 蔣經國,《難忘的一年》 ,P41。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 《蔣經國先生全集》(台北:新聞局,1991 年),第十三冊,P643-644。 27.

(33) 業的出口比重為 21.4%,此後不斷繼續下降。農民的收入也只有工人的 60.15%。 43在這樣的情形下,面臨物價波動、石油能源危機、工業設施不足、基礎建設落. 後、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展開十大建設。這十項建設分別是中山高速公 路,北起基隆,南抵高雄鳳山,不僅提升運輸能力,沿著公路的荒蕪地帶也成為 工廠區,促進人口的流動。還有西線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台中港築港工程、 蘇澳港、桃園國際機場、鋼鐵廠、高雄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核能廠等工程。 另外,光從人均 GDP 來看,在 1972 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之初,大約為 482 美元,直至他過世的 1988 年時,增長到 5829 美元。441976 年的平均所得, 在底下 40%的人,他們佔有 22%的總額。最富有的前 20%人,佔有 39%財富。 45到了. 1980 年時,最富有與最底層的人,他們的貧富差距也才 4.17 倍。46這意. 味著台灣都市人口大量增長、中產階級增加、工人薪資成長等現象,同時又趨近 均富的社會。針對經濟發展的看法,蔣經國曾在 1976 年 11 月 13 日國民黨第十 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說: 「我們今天民生建設和國民經濟的指標─均富,就是要於富中求均,於均 中求富,均和富沒有先後,而必須同時並舉。所以我們要以各種平易的、 合理的經濟手段,求國家資源的有效發達運用,求每個人的才能的充分發 揮,求偏遠地帶的優先開發,求低收入戶者的所得提高,求奢侈糜爛風氣 的自我壓制,這種理性的擴充和物慾的分限,就是建設之首要在民生的首 要做為。自由基地社會貧富的所得級距,最高百分之二十與最低百分之二 十之間,二十年來,已由十五與一之比,縮短到了四、四與一之比,循此 漸進,一定會走上民生主義的盛軌,那亦就是一個最安全、最乾淨、最健 康和最發奮的社會的來臨」47 以上這段話其實就透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有一些貧富差距的問題、社 43 44 45 46 47.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P349。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P375。 陶涵著、林添貴譯, 《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P363。 若林正丈著, 《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4 年),P151。 《聯合報》 ,1976 年 11 月 14 日,第三版。 28.

(34) 會風氣奢侈、物慾橫流等現象。1970 年代台灣的消費文化產生變化,藍領與白 領雇員間的薪水差距縮小,大量的咖啡館、昂貴餐廳出現、1977 年左右,台灣 充斥著美國電視、福特汽車、綠野香波洗髮精與舒潔衛生紙等物品,小店面也出 現昂貴的加州、佛羅里達的橘子果汁。48 也正因為高經濟成長率以及都市化,配合著教育普及的提升,新一代中智階 層崛起(中產階級出身的台灣知識分子)。這群人包含專業人員、教師、律師、中 小製造業者等等,他們不滿政府的審查操控與監視、壟斷事業。這群人不僅產生 出反對勢力,也對時政多所批評,要求國民黨進行改革。49根據作家王拓所說, 這些新的知識分子,不少人有留學國外的經驗,具有一定知識、才能的菁英,可 稱之為中智階層。這些在國民政府統治底下教育出的人才逐漸步入政壇,在能力 與財力的許可之下,從事政治活動,可以說是戰後新產生的社會領導階層。. 50. 以黃信介來說,他讀行政專校期間是國民黨的黨員,而且還是學生黨部的領 導人。他在 1951 年被學校指派,擔任參選第一屆台北市長的無黨籍人士吳三連 之助選員。1954 年替第一屆未獲提名的國民黨籍王民寧助選,不過王敗給當時 的高玉樹,這讓黃信介對國民黨的向心力產生動搖。1957 年遂替高玉樹尋求連 任時擔任助選員。51國民黨對高玉樹的作票行為,也讓黃信介感到不滿,當中國 民主黨的籌備進行時,黃因為關心此事,察覺到國民黨情治單位的監控,使其心 中更為不滿。不過黃信介的黨外思想起蒙很早就已經具備,他讀行政專校時,就 結識郭國基、李萬居等人,年輕時就喜歡到省參議會旁聽,認識許多無黨籍人士。 52. 對黃信介來說,民主的政治理念才是其不同於國民黨的原因。1961 年起黃 信介連任兩屆台北市議員,1969 年更當選終身職的增補選立委。或許就像他說. 艾琳達,《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1997 年),P135-137。 艾琳達,《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P102-103。 50 王拓, 《黨外的聲音》(台北:長橋,1978 年),P238。 51 鍾年晃,《失落的民進黨》,P51。 52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台北:時報文化,1999 年), P3-5。 29 48 49.

(35) 過的:「我想,做市議員不夠力,得待在中央的立法院比較夠力,所以我就出來 參選」53對政治與民主運動的意念,更能解釋他成為黨外人士的主因。黃信介本 身的家世非常好,其父親透過土地轉賣累積財富,經營碾米廠、肥料、木材行也 極為成功,54筆者認為這是因為黃信介其生長環境影響,以及讀政治學的經歷讓 他對於民主政治有更為理想的願景,走向反對運動一途。 另外,康寧祥出生平民,家裡經營餅店。他對於歷史地理的興趣,除了從小 聽歌仔戲以外,就讀樹林中學時歷史老師是柏楊,時常教課本以外的歷史,讓他 甚感興趣。55但真正對他產生政治啟蒙的人,是省議員郭國基。康寧祥讀延平中 學時,跟郭國基的兒子郭蓋世是同學。因為常去郭家,郭國基了解康寧祥對歷史 地理的興趣後,常對他講解中國的故事。蔣介石政權、日本總督府近身周旋的事 蹟都讓康寧祥感到尊敬。郭國基在日治時期留學日本的經驗、以及參與台灣文化 協會,透過宣傳、演講來喚醒台灣人,對康寧祥來說極具啟發性。1969 年康寧 祥參與選舉當選台北市議員、1972 當選增額立法委員、1975 年連任立法委員。56 由以上兩位 1970 年代黨外領導人物來看,民主的理念、與其他無黨籍的政 治人物接觸等經驗,對於他們有不可忽視的啟蒙作用。至於像林義雄、姚嘉文兩 人,則是出身農家子弟,同樣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根據林義雄的自述,林義雄 初中時曾讀傑佛遜的言論與名言,他如此說:57 「傑佛遜:「我對於任何形式壓制人心的暴政永遠反對」深合我的個性, 職業律師後,接觸面較廣,我開始關心政治,大學時代研讀了法律,更篤 信民主法治。但自六十四年為郭雨新助選失敗後,我對「民主」「法治」 打了折扣,覺得應該出來扮演批評者的角色,且受郭雨新及張金策之鼓 勵,乃參與選舉,就在那時我首先與姚嘉文合作寫了一本《虎落平陽》後 又合著《古坑夜談》,均在揭發選舉與審判之不公藉此打擊政府威信,爭 53 54 55 56 57. 《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P6。 蔡裕仁,〈黃信介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論,2003 年),P6。 《康寧祥回憶錄》 ,P33。 《康寧祥回憶錄》 ,P38-39。 林義雄偵訊筆錄,〈一二一 0 專案(林義雄〉 ,法務部調查局,檔號:0068/301/8715。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公元前 261 年,秦國派王 齕領兵進攻上黨,趙國派 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 廉頗軍到達前線前上黨已被秦軍

級別 與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相關的學習內容 初中級[中三級] 中華民國的建立及面對的困難1.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那麼國民黨和 共產黨是否志同 道合?有否合作 空間?」(學生 可就一己所知作 答,然後再細閱 工作紙的資料作

1-3 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介紹,重點放在荷 據時期前夕的社會與文化特徵;至於

此為 攝於 1927 年 3 月在漢口舉行國民 黨二屆三中全會的合影照片,前

多黨制:若一國之內有三個以上的政黨在活動,而且在國會中各占有相當議 席,但卻沒有一個政黨可以單獨贏得大選而執政。..

“2008 nian zong tong da xuan jing xuan qi jian zheng dang zhi chi zhe xuan ze xing jie chu mei ti qing xiang de fen xi” [Partisan Orientation and Selective Exposure d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