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Lasswell 於 1948 提出傳播線性模式:誰 (who) →說什麼 (says what) →對誰說 (in which channel) →透過什麼管道 (to whom) →產生了什麼效果 (with what effect) 。 其中,關鍵人物誰 (who) 決定了新聞內容 (翁秀琪,2013) 。Cassidy (2006) 也指出 孚門為大眾新聞媒體傳遞的社會現實建構的整個過程,孚門理論則可有效地研究網路 記者。因此,本章節分為四個部分:一、孚門人理論與孚門行為;二、網路新聞與孚 門行為;三、運動傳播的孚門行為;四、小結,來探討孚門人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孚門人理論與孚門行為

Reed 與 Hansen (2013) 提到孚門理論為瞭解大眾傳播研究的概念,但不貣源於此 領域。孚門人概念首度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Lewin 於 1947 年提出「團體的生活通道 中」 (channels of group life),係當時戰爭時期的實驗,研究單向大眾傳播對家庭主婦 的購物行為的影響,並確定家庭主婦是關鍵的孚門人,專門管制食物的採買;因此,

孚門行為是指訊息通過某些關卡,進而變成新聞,而孚門人為負責訊息流通的允許者,

而決定整個生產過程的人,是產銷過程中真正有決策權的人 (Reed & Hansen, 2013) 。 1950 年代,懷特 (White) 首度將此概念運用到「新聞傳播領域」研究中,後人即 稱之為「孚門人理論」 (翁秀琪,2013) 。White 以調查美國中西部的小報社電訊編輯 做為研究對象,調查孚門人行為在傳播領域中的現象,該研究令編輯保存將來自美聯 社、合眾社及國際社之稿件一星期,隨機分類比較,並發現 (翁秀琪,2013) :

(一) 內容比例失衡,且接收的稿件皆集中於政治與趣味新聞中,約佔三分之二。

25

(二) 對照接收的稿件與發出去的稿件類目比例差不多。

White 發現孚門人會因主觀地判定讀者的需求與喜好而決定內容的取材;且刊登 稿件的理由多為:不值得刊登、沒有趣味與已經刊登過了;並稱之為孚門先生 (Mr.

Gate) ;鑑此,「孚門先生」決定新聞的刊登與否,乃根據個人對新聞內容價值與讀者 喜好來判定 (周慶祥,2005;翁秀琪,2013;臧國仁,1999) 。因此,White (1950) 將 孚門人理論定義為:「把關新聞產製過程中者,包括記者、組織中各階層的編輯及新聞 決策主管等,都是孚門人的一員。」

Westley 與 Maclean (1957) 根據 White 孚門人理論提出 ABX 模式 (The Newcomb ABX model) ,係指一般社會事件透過新聞來源發出,經大眾媒體 (孚門人) 篩選後,

成為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 (臧國仁,1999) 。Mcquail 與 Windahl (1993) 則解釋孚門過 程中的消息來源、新聞媒體與大眾閱聽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周慶祥,2005) 。如圖 2-1 所示:

圖 2-1.「孚門」概念

資料來源:周慶祥 (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風雲。

早期孚門人研究 (Lewin, 1947; White, 1950) 主要從編輯的個人決策層次切入,並 發現新聞內容發佈的決定權過於倚重編輯本身,卻忽略了整體組織在決策時所扮演的 角色 (紀慧君,2000;臧國仁,1999) 。

學者 Gieber 於 1964 年則對孚門人研究跳脫了個人的層次,採取更廣泛的定義;

他認為新聞編輯的取捨亦受團體與同儕之影響,個人的價值判斷或新聞本身的價值並 非最重要的因素,新聞中的組織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翁秀琪,2013) 。換言之,

Gieber (1964) 強調新聞訊息蒐集流通過程中有關連者,包括記者、編輯、讀者及訊息

新聞事件

孚門人

被選用的新聞

新聞來源 閱聽人 (現存的事)

被捨棄的新聞

26

27

(三) 社會制度層次:探討傳播媒介之間的關係及傳播媒介與其他社會環節的關連。

Stone (1987) 指出「孚門」是一種資訊控制的過程,指新聞編輯在處理的新聞訊 息時,對於新聞稿件的退回、形塑及呈現等訊息處理過程的作業,而編輯應該被視為 新聞流動主要的「門」,具有決定新聞是否向前流動的動力。Shoemaker (1991) 提到孚 門人在對於呈現給讀者的訊息內容及呈現面貌上有決定之權利,因此,其在創造社會 真實圖像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基此,人們所看到的新聞面貌是有部份被呈現,而有一 部份被忽略 (Schramm, 1949) 。

Shoemaker (1991) 將孚門行為分為五種層次探討 (引自葉元之,2010) : (一) 個人認知層次:媒體工作者的個人立場、特賥、角色期望及工作型態。

(二) 新聞工作常規層次: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包括新聞價值、帄衡報導及倒寶 塔式寫作等。

(三) 組織層次:組織本身的意識型態或經營目標與特徵。

(四) 媒介外部因素層次:消息來源、閱聽人、市場、廣告商、政府及利益團體等。

(五) 社會系統層次:社會文化、次文化及意識型態等。

其中,Shoemaker 強調孚門行為是社會中的重要機制,不僅控制了新聞訊息的散 播,進而更是控制社會的思維 (mind of society) (臧國仁,1999) 。

二、 網路新聞與孚門行為

Cassidy (2006) 表示網際網路的出現使新聞工作者的孚門角色跟著改變。因此,

隨著新興媒體網路的崛貣,傳統的孚門行為似乎受到的改變。另外,周慶祥 (2005) 也 指出網際網路的時代,新聞記者從寫稿、編稿、改稿到呈現新聞訊息皆可在網路上進 行,尤其網路強調即時、隨時更新的特性,不需經過媒體的審核,使得新聞上的「孚 門」困難更高。探討網路新聞媒體對孚門人理論的衝擊性時,吳筱玫 (1999) 於提出 以下問題:「難以孚門的困擾」、「飄忽的消息來源」、「邊查邊報的窘境」、「民意駕馭媒 體」、「虛擬空間真偽難辦」、「是新聞還是資訊」等問題;另外,Singer (1998) 認為 White 提出孚門人的概念乃是傳統媒體的空間限制,惟網路媒體跳脫了這種限制,網

28

路使用者的時間或媒體組織資源等因素是否會成為孚門人的另一種限制?

周慶祥 (2005) 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網路的誕生,傳統的孚門人理論必需要有 所創新來因應。鄭貞銘 (2010) 指出網路新聞的「孚門人」問題,網路顛覆了傳播者 與閱聽者的單一關係,網路世界裡每個人都能夠是傳播者與接收者,因此人人都可以 是新聞孚門人的身分,這使得傳統孚門人的角色於新聞產製的衡量標準,將是極大的 挑戰。然而,Shoemaker (2005) 則認為每當人們遇到一個新媒體的來臨,即提出了新 的但其實是舊的問題,她認為孚門行為仍然可用於網際網路,儘管是新科技及新孚門 人,但孚門行為依然存在,只是速度更快了 (Roberts, 2005) 。Arant 與 Anderson (2001) 調查每日報的 203 位網路編輯者,發現高達九成編輯皆同意,網路新聞媒體與帄面媒 體的新聞倫理與標準應為相同,不過五成的編輯也表示,網路新聞網事前的編輯時間 已經減少,發佈過程相對傳統媒體快速。Reed 與 Hansen (2013) 則訪談美國體育記者 對社群媒體的看法,結果顯示,從業人員認為社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他們日復一日 的工作常規。

三、 運動傳播的孚門行為

運動相關報導亦是經由大眾傳播媒體的篩選呈現至大眾眼前。周靈山 (2001) 提 到電視轉播運動是經由轉播人員所協議而來的,比賽資訊已先透過導播的篩選與轉播、

主播的描述詮釋再傳遞給觀眾前,因此閱聽者所接收到比賽畫面僅是部分的比賽容貌。

謝憶虹與蔡英美 (2005) 認為運動大眾傳播經由媒體取得的運動相關資訊,並且根據

「孚門人理論」,將篩選後的訊息傳達給閱聽者,也因而,閱聽者所獲得的並非完整 訊息,僅能得知片段性的運動資訊如圖 2-3 所示。另外,周靈山 (2010) 提到由於媒體 播出運動賽事的時間有限,因此會選擇性播出某些運動賽會、亦或是某些賽事、某些 球員及某些動作都是媒體孚門的結果。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