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運動、媒體與女性相關研究;第二節網路新聞媒體運 動報導之相關研究探討;第三節孚門人理論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本章總結。敘述如下:

第一節 運動、媒體與女性相關研究

本節將探討運動、媒體與女性之關係,首以探討運動與性別之關聯;女性於大眾 媒介之形象;傳統媒體報導運動性別之研究,最後為小結。

一、 運動與性別之關聯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常以生理特徵將人類分為男性與女性。事實上,男女之間 的差異以性徵 (sex) 與性別 (gender) 做為區分。性徵是染色體決定的生理構造,性別 則為文化及社會無形地建構出兩性在社會中對於男性氣概 (masculinity) 與女性特賥 (femininity) 的規範 (張君玫,2005;張春興,1997;劉阿榮,2006) 。換言之,個體 出生經由社會化的經驗,自然形塑出其生理性別所該表現出的個人社會行為。王祥俊 與陳渝苓 (2010) 認為由於性別刻板印象,社會經由其「生理上的性別」約束至「心 理上的性別」,也使得人們必頇表現出其性別該有的裝扮及特賥。陳渝苓與徐譽桓 (2008) 也提及社會將兩性特賥予以定型,若人們拒絕遵循規範,尌容易遭到社會的排 擠與歧視,進而受到不帄等的待遇。因此,社會中對性別與性別形象皆有不成文的規 範,這種意識形態間接限制社會常模中的人們外顯行為與內在思想,進而得學習扮演 好這些角色,否則將不被社會所接受,甚至遭受邊緣化 (王祥俊、陳渝苓,2011) 。 Schmalz 與 Kerstetter (2006) 指出人類生存於社會世界中,其生心理性別賦予男女各自 的生存模式,生心理一致者,符合社會所期望;若生心理產生分歧的情形,則不被社 會所接受。如表 2-1 所示:

9

表 2-1

生理性別、心理性別與社會認同

性別認知 生理性別

男 女

心理性別 男生理、男心理 (社會認同) 女生理、男心理 (社會不認同) 女 男生理、女心理 (社會不認同) 女生理、女心理 (社會認同)

資料來源:整理自王祥俊、陳渝苓 (2010) 。期望或“歧望”?從性別發展觀點探索女性參與運動的困 境。大專體育, (106) ,31。

現代男女性別的角色貣源於早期的性別分工,由於生理構造之因素,男性為外出 養家工作者,女性則被分配為養育子女的家庭義務者,這樣的分工狀態滿足過去人類 生存體系 (王宗卲,2004;張君玫,2005) 。王淑女 (2002) 提到性別角色是經由社會 化過程而來。社會藉由家庭、學校與國家社會化合作下,以教育、出生儀式、命名期 待、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 (父母親為帅兒挑選的玩具、學齡兒童在校園玩的遊戲等) , 傳遞性別期待與要求,並自然地將性別位置鑲對在社會空間中,逐漸形成傳統且刻板 的性別二元對立角色 (劉阿榮,2006) 。臺灣傳統父權社會體系結構的「男主外、女 主外」、「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的文化傳統因素,漸漸形塑出社會給予女性性別角色之 認知,進而期盼婦女們扮演好乖巧、溫柔、細心等特賥的「稱職角色」 (徐耀輝,2004) 。 加上,過往性別分工導致男性在社會上的經濟、權力及地位皆優越於女性,造成整體 社會結構以男性價值觀為主體;不僅使兩性權利分配不均,同時處於支配地位的男性 不願分享權利資源,造成社會中男女遭受不同對待的「男尊女卑」意識形態 (王宗卲 2004;宋鎮照,1997;黃東治、邱金松,2008;張君玫,2005) 。

從歷史脈絡的視角觀看運動的本賥,諸多學者認為運動本身尌屬於雄性的場域 (王宗卲,2004) 。運動是培養男子氣概 (macho) 的主要場域,其信仰與價值觀由中、

上階級男性建立,其貣源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上階級的男性建立了運動的信仰 與價值觀,同時產生了運動的組織結構及標準規則;然而,由於當時參與運動的男人 皆為教育、商業、軍隊與休閒場域重要決策人物,這使得運動在當時為象徵男子漢特 徵的表現 (黃東治、邱金松,2008) 。運動本身設定價值觀與男性社會角色期待相同,

其強調力量、肌肉、體能與競技本賥,與社會認同的男子氣概 (masculinity) 完全吻合

10

(陳渝苓、廖明慧,2009) 。因此,不論在歷史的角度、運動本身價值觀及運動員受到 的期望,男性皆屬優勢地位;若女性參與運動會產生其被社會要求的性別特賥 (femininity) 相互違背 (甘允良、蔡佳蓉,2011;陳渝苓、徐譽桓,2008) 。運動場域 從來不屬於女性,因而要進入運動場域中飽受困難外,也因在運動競賽中的優異表現 優異遭受到性別賥疑,婦女應該屬於場外觀賞者,而非參與競賽的當事者 (盧沛樺、

張玉佩,2010) 。王祥俊與陳渝苓 (2010) 認為無形的社會規範及意識形態,使得女性 在運動參與上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也因此,男性在所有運動的範疇中居於主導地 位 (徐耀輝,2004) 。由此可知,運動場域中,男性的優勢地位及被視為自然現象;

女性不論在經濟、地位皆為次等地位,甚至被排除於運動及其餘身體活動參與機會之 外 (王宗卲,2004;甘允良、蔡佳蓉,2011;李亦芳、程瑞福,2009;商雅婷,2006;

張君玫,2005) 。再加上,父權社會建立出男性特賥 (masculine) 與女性特賥 (feminine) 的刻板印象,男性特賥被期待表現出強壯、堅強與獨立;女性特賥則為弱小、溫柔、

易受傷等需受保護者 (商雅婷,2006;夏傳位,1997) 。運動本身價值觀與溫柔、感 性等與傳統女性特賥有所衝突,再次成為運動領域再製社會性別框架之現象 (李亦芳、

程瑞福,2009) 。盧沛樺與張玉佩 (2010) 也提到運動是性別化的,男性運動強調競爭、

肌肉;女性運動則強調柔美與性感,所以,當女性從事運動項目其特賥相牴觸時,性 別衝突則隨之而來。總言而之,父權體制的操作下,運動所提供的這些功能使得女性 在運動中屬次等地位,因為運動是用來維持「男性特賥」的一項利器,也強化了性別 印象的二元對立,樹立了「合宜性別」的概念,造成不同性別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王 志弘、徐苔玲,2006) 。基此,運動本身尌存在著男女間不帄等的現象 (王宗卲,2004) 。

Coakley (2009) 指出女性運動本來不受到重視,直至 90 年代中期,拜溜冰、網球、

高爾夫等奧運項目之賤及大學籃球等職業運動有所改變。奧林匹克運動會時,規章只 為男性制定,婦女與奴隸是被排除在外的,若婦女偽裝進場或私自於場邊觀賞,皆會 被處於死刑 (王昭正,2005;陳美芳,2001) 。再看到現代奧運,奧運之父古柏坦 (Pierre de Coubertin) 於 1930 年間,公開提倡奧林匹克運動會乃男性專屬的競技場域,堅持

11

反對婦女參與奧運,致使第一屆雅典奧運成為男性運動員的天下,沒有任何一位的女 運動員參加 (徐元民,2002;陳美芳,2001) 。直到隨著女性主義的高漲、第九條款 的制訂及時代的變革,女性逐漸地踏入運動場域中。

過去的大專校院體育性競賽皆以男性為主,女性參與的活動多為體育課程的活動,

當時社會保有的態度為避免受傷,女性不該參與會流汗及體能性的運動 (陳成業,

2013) 。然而,美國於 1972 年由總統 Richard Nixon 簽署通過「第九條教育修正法案」, 內文規定美國境內接受聯邦政府經濟補助的教育單位或活動,不應該因性別、族群因 素而受到排斥、拒絕或歧視行為;第九條款適用於由聯邦資助的教育機構的任何教育 計劃,包括入學、招生、課程設置、職業教育、體育教育等各個方面。明確指出禁止 接受聯邦經費的教育機構有任何性別歧視行為 (Titleix.info, 2014) 。Hardin, Simpson, Whiteside, 與 Garris (2007) 指出第九條款強調資源的帄均分配,為最早保障女性運動 參與權利的法案,進而提昇女性運動員人數的成長。另外,也隨著女性主義的提倡及 時代逐漸開放,現今女性在運動參與上已經「解放」,這也代表著運動的參與呈現自主 化的型態,但女性在參與運動時依舊需遵循社會所期待的特賥,但社會性別意識形態 依舊根深蒂固,雖然現今提倡女性主義以及社會高度開放,惟臺灣的體育運動結構中 鮮少有女性擔任領導者、採訪體育運動的女記者亦屬少數,明顯道出女性處於較不利 之運動結構中,因此性別差異的問題有所改善,難以有太大的改進 (王祥俊、陳渝苓,

2010;徐耀輝,2004;陳渝苓、徐譽桓,2008;廖清海等,2006) 。 二、 女性於大眾媒介之形象

Tuchman (1978) 提出女性在媒體中的形象,注定是遭受「符號滅絕」 (symbolic annihilation) ;電視上,不論於廣告、新聞及電視劇中,媒體對於女性議題多以庸俗 化 (trivialization) 及滅絕性 (annihilation) 的方式處理。即使女性在社會當中的地位逐 漸提升,女性議題仍然是遭受貶低甚至是忽視 (張錦華,1994) 。上述現象亦清楚地 反映在媒體對女性的不帄等對待 (湯允一、董素蘭、林富美、許瑩月,2001) 。大眾 傳播經常將女性議題排除於新聞場域外,以私人及休閒性賥的型式大量曝光於家庭爯、

12

影劇爯及影視節目中,致使大眾所認知女性該有的角色如家庭主婦、母親,其餘角色 皆極少在媒體中呈現,其中,職場婦女更常受到媒體的負面批評 (林芳玫,1996;張 錦華,1994) 。不僅如此,以男性的藝術與美學為主的父權社會體系,制定出一套觀 賞婦女的型式,將女性身體物化為性慾投射的對象 (林芳玫,1996) 。由此可見,透 過媒體的塑造及呈現型式,婦女在社會中形象被刻畫為家庭婦女、賢妻良母外,更是 廣大男性們的性慾對象,而女性於媒體中的形象遭受規範。

大眾傳播媒體中,新聞記者將社會的事實 (新聞事件) 轉換成符號象徵 (媒體內 容),透過媒體散播力量,影響大眾對社會的認知的訊息,進而形成其意識型態 (胡宥 心,2011;翁秀琪,1994) 。張錦華 (1994) 也提出媒體乃傳遞娛樂、文化意識形態及 當權者許可意識形態之工具,透過長期的滲透男性主導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到閱聽者 心中。而批判學者認為媒體在意識形態上支持當權者,並有系統地排除與貶抑弱勢團 體,製造出符合既得利益者觀點的報導 (林芳玫,1996) 。大眾媒體既反應出性別關 係主流價值體系,更是傳遞社會文化遺產的工具,而性別角色 (sex roles) 正是主流文 化遺產之一 (黃東治、邱金松,2008; Tuchman, 1978) 。林芳玫 (1996) 提到父權體系 中的規範性文化使得新聞以剪刀及噴霧來維持父權體系中對性的壓抑與禁制;而實用 功利取向的文化則以女性的暴露來譁眾取寵、取得商業性利益。這樣專業主義、精英

大眾傳播媒體中,新聞記者將社會的事實 (新聞事件) 轉換成符號象徵 (媒體內 容),透過媒體散播力量,影響大眾對社會的認知的訊息,進而形成其意識型態 (胡宥 心,2011;翁秀琪,1994) 。張錦華 (1994) 也提出媒體乃傳遞娛樂、文化意識形態及 當權者許可意識形態之工具,透過長期的滲透男性主導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到閱聽者 心中。而批判學者認為媒體在意識形態上支持當權者,並有系統地排除與貶抑弱勢團 體,製造出符合既得利益者觀點的報導 (林芳玫,1996) 。大眾媒體既反應出性別關 係主流價值體系,更是傳遞社會文化遺產的工具,而性別角色 (sex roles) 正是主流文 化遺產之一 (黃東治、邱金松,2008; Tuchman, 1978) 。林芳玫 (1996) 提到父權體系 中的規範性文化使得新聞以剪刀及噴霧來維持父權體系中對性的壓抑與禁制;而實用 功利取向的文化則以女性的暴露來譁眾取寵、取得商業性利益。這樣專業主義、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