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 、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肆 肆

肆、 、 、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學校行銷的面向

在全方為的行銷概念中,學校行銷不僅要兼顧內外部顧客,更要顧及成員與 顧客之間的互動,才能有整體性的效果,以下就學校內部行銷、外部行銷、互動 行銷的內涵加以探討敘述如下:

一、學校內部行銷

C. Gronroos 於一九八○指出,「內部行銷」係指為達到顧客滿意,須靠組 織成員共同合作方能達成。因此,必須整合不同部門的人員,視員工為顧客,強 調組織理念銷售給員工,使之具有工作動機及顧客意識之內部行銷的戰略與戰術 做法(引自郭振生,2003)。Gronroos (1994)為「內部行銷」重新下一個新

策略

內部資源

圖 2- 1-1 策略金三角

資料來源:行銷管理(頁39),林建煌,2002,臺北:智勝文化。

外部環境

目標

組成的內部市場在發展服務意識與顧客導向上受到激勵。Robinson 和Long(1987) 則認為服務業的內部行銷策略,同樣適用於教育活動的行銷,因為教育機構所提 供的主要是服務,而非實質的產品。

另外,林晉寬、莊寶鵰、李祥林(1998)認為,專業服務組織的內部行銷具體 行動,包括全面服務品質提升的訓練計畫、建立顧客優先的觀念、提供參與服務 的誘因、及培養員工具有顧客之同理心。同時透過激發與善用員工創意、高階主 管的支持與參與、以員工為導向的可行服務理念、傾聽員工的意見與心聲、賦予 員工服務時應有的權力、建立員工為先的組織型態、建立良好的人才養成計畫、

激勵服務英雄、增進團隊合作精神。

由上述推論,「學校內部行銷」係指是先將學校的產品(即無形的服務)先 行銷給內部的教職員工,將教職員工視為一個內部市場來經營,學校在從事一般 的外部行銷之前,基本前提應先做好「內部行銷」。基此,「學校內部行銷」亦 可視為學校培訓內部成員的過程。即學校組織將行銷技巧運用在身為全校同仁的 內部成員上,重視與肯定其在組織中的存在價值與重要性,改善成員心智模式與 行為,促使員工由內而外地接受組織行銷作為達成組織目標。故內部行銷是以內 部成員為行銷對象,包括教師、行政人員與警衛職工等。

(二)學校外部行銷

傳統的行銷策略諸如發掘市場、確定目標與產品、價格、通路、推廣等行銷 策略組合的運用,指的即是「外部行銷」,在行銷觀念興起之初,「行銷」一詞,

幾乎等同於外部行銷,而許多文獻所闡述的的行銷組合,大部分文獻所討論指的 也都是外部行銷組合,其執行對象係針對外界的顧客或競爭者。

McCarthy(1971)認為行銷組合包括四個要素:產品(product)、價格

(price)、推廣(promotion)及通路(place),稱為行銷4Ps。而後Booms 和 Bitner(1981)根據McCarthy 的4P’s 概念,另外增加人員(personnel)、硬 體設備(physical facilities)及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成為7Ps

理論。另外H. Penn 認為學校外部行銷策略除了產品、價格、推廣及通路等4P’s 之外,對學校行銷而言,招生管理亦將影響4P’s 的規劃(引自許舒翔等,2002)。 國內學者吳國泰(1997)研究「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 活動上的策略組合分析時,指出行銷組合策略包括方案策略、價格策略、推廣策 略、宣傳策略、人員策略等。項。陳鼎華(2002)研究成人教育工作者對行銷理 論認知時指出成人教育行銷策略有產品、價格、通路、推廣、人員、過程、實體 環境等行銷策略組合。朱榮松、蔡天德、陳啟雄、田振榮 (2002)以產品、價 格、推廣、通路、人員等行銷策略探討高職轉型為綜合高中行銷招生策略,期能 提出未來推展學校行銷策略的有效方針。

黃曉芬(2003)認為,「行銷策略」是實踐行銷的具體措施,而「學校行銷 策略」則是指學校為達成目標所採取的具體作法,主要內容包括選擇目標市場策 略、定價策略和行銷組合策略及市場SWOT分析,而這些策略間有密切的關聯。茲 分述如下:

(一)目標市場策略

是指學校根據本身能力選擇某些群體作為服務的對象,包含二個部分,

及市場區隔與選擇目標市場。

(二)定位策略

學校依據本身產品特色,發展在市場中的位置與結構,創造屬於品牌本 身獨特的位置,建立有利的競爭優勢。

(三)行銷組合策略 1.產品策略

指提供學生的教育和服務,包括有形產品與無形產品。有形產品如課 程設計、教學型態、師資陣容、設校地點、硬體建設等;無形產品如家長 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學校競爭力、學校形象與口碑等。

b.價格策略

指顧客獲得到產品與服務所需付出的代價。教育屬於非營利組織,其 學費並非為唯一經費的來源,包括金錢成本與時間成本。

c.通路策略

指學校將產品或服務移轉至顧客的過程中,所有取得產品或服務之所 有權或協助所有權轉移的機構與個人所形成的集合,包括所提供的教育活 動地點、服的可接近性、學校內的設備、學校的週邊服務、以及學校間的 交流、溝通、人員傳播等。

2.促銷策略

指促使顧客接受某一產品、服務、理念的溝通過程,促銷方式包括廣 告、公共關係、人員銷售、口碑等。廣告如電視、報紙、郵寄宣傳單、發 佈新聞稿等,人員銷售則可透過電話解說與當面解說等內涵。

3.人員策略

指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教師和行政人員。學校教職員工的信念、

認知態度等都會影響學校的形象塑造,也是校外對學校的初始印象,影響 消費者的參與意願,包括行政人員的服務態度、溝通能力、教學熱誠及專 業能力、教師之延攬、教師聘任標準等。

(四)情境分析(SWOT 分析)

情勢分析又稱為SWOT 分析,是對組織環境分析方法的一種。strength 和weakness 是組織本身所具備優勢與劣勢的組織資源分析,為組織可以控 制的;而opportunity 和threat 是存在於外在環境中,可能對於學校未來 發展會產生影響的機會點與問題點,為組織的環境分析,是組織無法控制 的。

另外,關於學校外部行銷的意涵,郭喜謀(2004)認為是學校以家長、外界 人士、校友、社區居民等為對象,運用多元媒體與網際網路、規劃校園或社區大 型活動展演、製作識別標誌等做法,來建立優質的口碑,並將辦學績效與優良形

象推廣出去。張瑛真(2003)則認為外部行銷是指學校對外滿足行銷對象的經過,

即學校組織提供辦學理念、組織文化、課程與活動、整體環境與設備等,訂出合 理的價格,透過配銷與促銷的機制,對外介紹給學校外部顧客的過程經過。故外 部行銷是以外部顧客為行銷對象,包括教師、學生、家長、校友與社區人士等。

研究者綜合上述內容,將學校外部行銷定義為:學校對外滿足行銷對象的經 過,即學校組織提供辦學理念、組織文化、課程與活動、整體環境與設備等,訂 出合理的價格,透過配銷與促銷的機制,對外介紹給學校外部顧客的過程。

(三)學校互動行銷

隨著科技進步與經濟活動的活絡,市場消費型態不同於以往,產業競爭的結 果造成消費者習性的轉變,傳統以「生產者」的行銷體系思考核心已不足以應付 市場所需,因此近年來行銷概念已逐漸轉變為「消費者」的行銷體系思考核心,

因此組織成員與外部顧客之間服務與溝通的行為益形重要,互動行銷即指在處理 與顧客接觸的過程中,內部成員所表現的互動方式。

國外學者Terrill(余欲弟譯,2001)認為互動行銷係指組織與顧客接觸的 第一線人員,能以同理的心理角度從顧客的觀點出發,將組織的服務提供給顧客 的互動行為。而提供服務的人員與顧客之間的直接互動服務品質將成為行銷成功 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因為顧客對於服務只能預期,但是服務提供者和顧客之間的 互動,才是直接感受的體驗,此互動過程即所謂的「真實的時刻」(moments of truth)。Albrecht與 Zemke(袁世珮、游琇雯譯,2002)則認為互動行銷在行銷 專業領域裡尤其顯著,顧客不僅會關注於服務的技術性品質,對服務的功 能性品質亦十分重視,內部人員藉由「互動行銷」而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 務,以資達到「全面行銷」的效果。

另外,許舒翔、周春美、沈健華(2002)則認為在教職員工能接受學校所生 產的服務產品,並在「心悅誠服」之後,教職員工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給外面 的消費者和顧客,如此,學校服務提供者和顧客之間才能有良好的互動,與「互

動行銷」理念則不謀而合。

由服務提供者與顧客的直接互動所所達成的行銷效果,可以與顧客建立深入 而坦然的關係。互動行銷與內部行銷及外部行銷所構成的整體行銷作為,可由 Gronroos (1984)的服務三角形表示(圖2-1-2)。

圖2-1-2 Gronroos (1984) 服務三角形 通路。而後Booms 和 Bitner(1981)將4P 擴充性行銷組合,增加人員

內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