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適應的理論及高職生的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適應的理論及高職生的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一、 適應的定義

Piaget(1980)認為適應(adaptation)就是個體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

或基模(schema)為因應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Kaplan 和 Stein(1984)

則將適應視為個體為了克服或掌握生活所遭遇的挑戰,而運用各種技能與策略試 圖應付、熟練或超越生活挑戰的歷程(引自廖思涵,2005)。Atwater(1990)認 為 adjustment 一詞則可用以解釋個體應付處理環境的歷程,而且此歷程是動態的、

持續不斷的,因此使用 adjusting 一詞較 adjustment 更為貼切。國內學者張春興

(1989)將適應界定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

王以仁、林淑玲與駱芳美(1997)歸納國外各學者對適應的看法後,認為適應是 指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是一種人與環境相互順應的雙向歷程、是人對於生活 具有自主的控制力,適應的本質是動態而非靜態的歷程。

高犁雀(2001)進一步將生活適應定義為個人面對自己、他人及外在環境事 物的一種反應,亦即一位擁有健全身心的人,遇到挫折或壓力時,能改變自己內 部的心理狀態,也能改變外在環境來維持本身的和諧與平衡的一種雙向動態的歷 程。生活適應的內涵常因個體之年齡及環境而略有差異。在國中階段主要為個人 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及同儕適應(林偉傑,2008;廖思涵,2006;莫麗珍,

2003;劉燕饒,2000;賴靜瑩,1998)。高中階段增加了社會適應(陳李綢、蔡順 良等,2006),而大學階段的生活適應主要為學習適應、目標適應、情緒適應及 社會適應(楊正誠,2002;李坤崇,1987)。

綜上所述,適應係指個體的生活適應,是個體與他人、外在環境不斷的互動 中 , 所 主 動 採 取 的 適 切 因 應 行 為 ( 因 應 策 略 ) 或 動 態 的 雙 向 歷 程

(two-way process),藉以追求滿足其身心理需求的和諧平衡狀態;範圍涵蓋了個 體與外在環境(含家庭、學校、社會等),主要有個人適應、情緒適應及家庭適 應三方面。同時隨著身心發展及年齡,其關注的焦點延伸至人際、同儕適應及社

17

會適應,並在各發展階段學習確立不同的生涯目標以追求自我實現。

二、 生活適應的理論

由上述可知生活適應是個體發展中重要的一環,但學者們對適應的詮釋不 一,以下針對與本研究相關部分簡述。

心理動力論學者主張良好的適應能讓個人獲得最大的滿足,並能降低自己的 害怕、焦慮、罪惡感,以及懲罰。Freud(1856-1939)認為個體早期所遭遇的問題 與困難如無法獲得解決,會產生緊張與焦慮,進而影響其人格發展與日後的適應,

而且越早期的問題影響力越大。Adler(1870-1937)則認為個體適應的本質在於處 理與克服自卑感,而個人適應與否良好則端視於其面對自卑感的反應。Jung

(1875-1961)則認為個體的人格由意識及潛意識兩個層面所構成,當其處於和諧、

統整的狀態時,即可稱為適應。

Erikson(1902-1994)提出「發展危機」的觀點,而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心理危 機(張春興,1994)。 Erikson 按危機的性質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 以前一階段為基礎,且有其發展任務與危機,若該階段的危機能獲得正向的解決,

則個體在該階段即產生良好的適應,且有助於解決下一階段的危機。但當自我不 斷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危機,日後仍要繼續處理這 些問題(Miller,1983)。高中生正處於 Erikson 所指的第五階段,其危機主要產 生在自我統合與角色混亂兩極之間,是八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關鍵時期。亦即要 面臨升學或就業的生涯抉擇,要順利形成自我統合誠屬不易。如能順利自我統合,

其人格將臻於成熟,而獲得安身立命的穩定感,反之將阻礙其日後之發展。

認知發展論學者則認為所謂的「適應良好」是指個人的思想合乎邏輯、理性、

能 合 乎 現 實 , 不 會 因 非 理 性 的 想 法 造 成 自 我 情 緒 與 生 活 上 的 困 擾 。 Piaget

(1896-1980)認為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 程。當個體適應時,將因環境的需要而產生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一種歷程 是同化(assimilation),指個體運用既有的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另一種歷程是

18

調適(accommodation),調適是在既有基模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識時,個體為了符 合環境的要求,主動修改其既有基模,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心理歷程。所謂適應 就表示個體能夠在同化與調適之間達到平衡狀態(張春興,1994)。

社會學習論學者 Bandura(1925)認為個體大多數的行為是經由觀察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 )和模仿(modeling)而習得,個體能從正向的學習楷模及 學習環境,學得正確的社會行為來適應社會生活。Hull(1884-1952)則認為學習 是有機體在進化過程中所產生,是適應環境所需的。個體能夠經由觀察學習及自 我調適來適應環境。因此,適應良好者在面對個人期望與外在環境的衝突時,能 做出適當的反應以滿足個人的需求,並擁有良好成功的人際關係(李孟儒,2001)。

人本論學者 Rogers(1902-1987)認為一個健康的人,其自我(The Self)與經 驗是協調的,是對經驗開放且沒有防衛的。而一個能夠自我實現、完全發揮功能 的個體,就是一個適應良好的人;不良適應的發生,並非個人沒有天賦成長傾向,

而是由於環境阻礙或自我防衛,因而無法自由發揮個人潛能,或由於缺乏環境的 激勵,個人才無法實現自我(陳郁齡,1999)。

綜合上述,適應是個體與外在環境相互作用的歷程,適應良好者能與環境維 持和諧平衡的狀態,其自我能夠統整以順應環境之變化,進而發揮潛能、滿足個 體的期望與需求;反之則將產生不適應的行為,出現挫折、逃避、自卑等負面情 緒及困擾。對青少年而言,陷入角色混淆的危機,則影響其升學或就業之生涯抉 擇,甚至人際適應、就業與婚姻;影響其適應的因素相當多元,不論是個人因素

(如生理、心理、早期經驗、個人認知等)或環境因素(如家庭、學校、文化、社 會等),如能在成長的歷程中適時得到支持與引導,都將有助於青少年突破困境,

獲致良好的適應。

三、 高職生的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綜觀各學者之論述,學校適應是生活適應的一環;是學生採用適當的因應行 為來處理學校中發生的事物後,所達到的一種個人與外在環境平衡、和諧的狀態。

19

吳武典(1997)進一步將學校適應分為「勤學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 係」、「同儕關係」與「自我接納」等五個面向。張春興(1999)則以學業成就、

遵守校規、社會關係與情緒人格等三個標準來評量學生之學校適應。許瑞蘭(2002)

則將學校適應定義為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為了因應自身的需求與人際互動的衝 突,採用問題解決的方式,來維持個人與學校生活間和諧關係的狀態。廖悅婷

(2012)整理研究青少年的學校適應的文獻後,將學校適應歸納為個人心理適應(表 達個人需求、了解自己、尊重別人、表達與管理情緒的能力與自我接納等)、人際 關係適應(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學業適應(學習表現與課程適應)、行為表 現適應(遵守校規)。

李敏英(2003)指出目前高職學生深感困擾的問題有「前途展望」、「自我 認同」及「學校課業」,且以「前途展望困擾」最嚴重;陳鴻永(2006)彙整高 職生所面臨的生活適應困擾問題類型主要有 11 類,其中學校適應困擾即佔 7 類:

學校課業困擾、前途展望困擾、個人心理關係困擾、社會心理關係困擾、社交與 娛樂困擾、生活與職業困擾、課程與教學困擾等。由此可見學校適應是高職生生 活適應中重要的一環。

由上述可知,高職生的學校適應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但針對高職技優生的 學校適應之研究則較少,因此本研究探討高職技優生的學校適應情形,期能提供 更適切的輔導措施以協助技職生達到更佳之學校適應。

四、 影響高職生學校適應的背景變項

根據研究青少年學校適應的文獻資料顯示,影響其學校適應的因素甚多,基 於高職生的發展階段、環境因素及輔導實務上的考量,以下將特別針對學生身分 (技優生、非技優生)、性別(男、女)、年級(一、二年級)、學校類別(公、私立) 及教育期望(升學、就業、無意見)等五個背景變項來探討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

(一) 身份與學校適應之關係

關於高職生身份與學校適應的關聯,國內研究大多將一般高職生(即非技優

20

生)與實用技能班(技優生佔多數)分開探討。劉子瑜(2006)研究發現高中職 學生生活適應問題依序為課業問題、就業前途問題、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

用錢問題、時間支配問題、食住問題。陳鴻永(2006)的研究指出高職生活適應 困擾學生的困擾問題類型,以「經濟生活與職業」、「個人心理關係」、「社交 與娛樂」、「學校課程適應」困擾問題較多。針對高職技優生學校適應的研究,

杜偉安(2003)針對高職體育技優生的研究發現,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體育班 與非體育班學生在學校適應上未達顯著差異;黃啟政(2004)研究中部高職實用 技能班學生發現,其最大的生活壓力來源為「生涯壓力」。部分研究發現實用技 能班學生學習困擾不高(林佳生,2007;林俊德,2005)。

如上述,國內研究大多將高職非技優生與技優生的學校適應分開探討,針對 兩者學校適應狀況之差異的研究較少,但目前技優生已是學校輔導工作不容忽視 的一群,因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兩者之學校適應狀況。

(二) 性別與學校適應之關係

關於性別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的研究,黃盛蘭(1997)研究指出高中職男生在 學校與教學方面的困擾多於女生,高中女生在求助態度比男生傾向積極;學業成

關於性別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的研究,黃盛蘭(1997)研究指出高中職男生在 學校與教學方面的困擾多於女生,高中女生在求助態度比男生傾向積極;學業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