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體育課程規劃

在文檔中 (空白頁) (頁 73-80)

第三章 課程規劃

3.3 學校體育課程規劃

大部分學校已將「規劃 - 實施 - 檢討」(即 PIE)過程融入學校體育課程規劃之 中,而「五階段循環課程規劃」12可進一步完善上述的規劃過程,以達至學校課程 的目標。學校亦可採用「五階段循環課程規劃」辨識現有的基礎、重要議題及校 情,以規劃體育課程,並與下一循環的規劃緊密聯繫。規劃的過程不一定以線性或 單向進行,可因應各階段的情況和需要,或需返回先前的階段作重新調整和部署

(有關詳情,請參閱《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第二章及《中學教育課程指引》第二 冊)。

在設計學校體育課程內容時,學校宜注意下列元素:

3.3.1 學校情境分析

學校情境分析旨在讓學校透過其發展動力、經驗和需要,以及社會轉變對學校體育 發展的影響,以協助學校訂定課程規劃的方向、優先次序及主要關注事項。學校宜 檢視及靈活地規劃課程,並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以︰

確保學校體育課程的規劃和實施貫徹學校的願景和使命;及

達至學習目標,並配合學校的關注事項。

3.3.2 學生為本

因應學生的需要和志向,教師應:

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並將學生分組作合作學習或個人化學習。

給予每位學生機會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讓他們盡力做到最好。

在選擇體育活動和提供活動選項時考慮學生的意見,以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

12 課程規劃包括以下五個階段:階段一:情境分析;階段二:課程規劃與資源運用;階段三:課程

實施;階段四:持續監察;及階段五:檢討與評鑑。

62

3.3.3 選材及活動內容

在體育學習領域課程中,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寬廣而均衡的體育學習經歷,教師應在 第一學習階段教授基礎動作技能,並在第二至第三學習階段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展及 應用四類活動範疇中至少八項不同的體育活動的基本技能。在條件許可下,教師應 教授下列活動: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基本體 操、舞蹈及體適能(請參閱表 3.1)。

表 3.1 體育活動舉隅

學習階段 活動範疇 活動

第一學習階段 基礎活動

第二至第三 學習階段

田徑 徑項、田項、越野賽跑等

球類

隊際運動︰

籃球、足球、排球、手球、欖球、投球、曲棍球、

壘球、棒球等 執拍運動︰

羽毛球、乒乓球、壁球、網球等 體操 基本體操、教育體操、彈網等 水上運動 游泳、拯溺等

舞蹈 西方土風舞、中國舞、體育舞蹈、創作舞、爵士舞 等

體適能 體適能活動(例如循環訓練、阻力訓練、心肺功能 訓練,以及耐力訓練)

戶外活動 遠足、露營、野外定向、獨木舟、賽艇、風帆等 其他活動 跳繩、足毽、高爾夫球、保齡球、國術、單車、冰

上運動等

63

表 3.2 提供了學校體育課程的選材準則,以協助教師選材。教師可權衡各活動項目 的得分,並將得分最高的活動項目作優先考慮。此外,在選材和評估過程中,教師 亦可考慮學生的意見。

表 3.2 選材準則計分表 活動項目

舉隅 *評分

選材 準則

徑 籃 球

羽 毛 球

基 本 體 操

獨 木 舟

足 球

循 環 訓 練

繩 欖

球 游 泳

西 方 土 風 舞

教育目標 願景和使命 關注事項 校內設施 校外設施 安全性 趣味性 連貫性 普及性 活動強度 教師專長 學生能力 延伸價值 總分

*評分︰1 – 十分低 2 –低 3 –高 4 –十分高

64

當準備特定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時,教師應︰

參考教育局編訂的教學資源,例如《基礎活動導引》(2007)、《體育「學習成果 架構」》(2005)及《體育學習領域六大學習範疇課題概覽》(2013);

在組織相關的學習活動時遵照安全指引,如專業資格、行政措施、管理措施、

環境與設施及教學方面的考慮(有關詳情,請參閱最新修訂的《香港學校體育 學習領域安全指引》、《戶外活動指引》、《課外活動指引》及教育局和相關體育 機構所發出的相關通告、信件或資訊);

考慮校情,如教師專長、學生能力,以及可使用的體育設施;

確保不同學習階段之間能暢順銜接;

考慮體育活動的普及性與發展趨勢,及其延伸價值,以便促進全人發展;及

在課程持續發展下恰當地涵蓋主要課程更新重點。

3.3.4 推行模式

體育課程不應局限於體育課。學校的管理層和體育教師應攜手合作,組織不同形式 的校內及校外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以下是學校可採用的不同 模式︰

 日常運動

早操及/或課間操可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團隊精神、責任感、堅毅意志,以及承擔 精 神 等( 詳情 請參 閱 由 課 程發 展處 體育 組編 訂 的 《 中、 小學 早操 及 課間 操 》 (2003))。

 大型體育活動

遊戲日、水運會及陸運會為學生提供重要的學習機會,學校應採用全校參與模式,

讓學生在籌辦活動中擔當不同的角色,以豐富他們的體育學習經歷。

 體育聯課活動

學校普遍都會組織校隊訓練、興趣小組及體育聯課活動,為學生提供體育課程的延 伸學習。

65

 戶外活動

遠足、野外定向、戶外教育營,以及水上運動可協助學生面對挑戰及豐富他們的生 活體驗。

 跨課程學習活動

透過跨學習領域的協作中的專題研習週或運動月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這些活動可幫 助他們聯繫想法與概念,並學習從多個角度觀看事物(請參閱圖 3.1 跨學習領域活 動 - 運動月)。

3.3.5 資源運用

學校可利用不同的設施和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例如租用社 區體育設施、聘請教練及參加由各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組織所舉辦的各種運動活 動(詳情請參閱本指引第六章 6.4.1 節)。

3.3.6 加強價值觀教育

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是體育課程的目標之一,學校應加強價值觀教 育及強調培育學生七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詳情請參閱本指引第二章 2.2.4 節)。

在體育學習領域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以奧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強」來追求 卓越。透過體育活動可培養學生奧林匹克精神,促進他們互相了解,並建立友誼、

團結及公平競爭的精神。以奧林匹克運動會為題作專題研習,更可讓學生學習宣揚 愛與和平的重點,例如奧林匹克五環是標誌著五大洲團結,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運 動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聚首一堂。

66

圖 3.1 跨學習領域活動 - 運動月

(來源:元朗官立小學)

67

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及能力的理解,教師應:

發展學生反思的能力,讓他們在比賽情境中恪守信念,學會辨識、釐清、評鑑 和貫徹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的認識,例如運動的價值和理 念、參與運動比賽的禮儀,以及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

教師可讓高中學生討論具爭議性的運動議題,例如「運動禁藥」、「運動中的種族歧 視」、「運動與賭博」,從中反思運動相關議題。

教師亦可透過以下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與運動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

賽後與學生檢討有關價值觀的課題;

分享著名運動員故事的讀後感;及

進行包含價值觀元素的專題研習,例如公平、堅毅及尊重。

有關基本法教育,學校可透過舉辦不同運動相關的活動,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 同,例如:

在運動項目中舉行升國旗禮和奏國歌儀式;

提名學生參加運動相關的內地交流計劃;及

尋找機會讓學生參與內地奧運精英代表團訪港表演及交流活動。

3.3.7 推動 STEM 教育

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的發展與改善當代社會的生活質素息息相關。

在 STEM 教育活動中,綜合和應用知識和技能的經驗均有助學生促進全人發展。

透過不同的體育活動和跨學習領域活動,學校可將 STEM 教育融入體育課程。在設 計學與教活動時,體育教師可與科學、科技、數學等其他學習領域的教師進行跨學 習領域的協作,以促進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和技能。根據校情、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以及教師的專長,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以專題研習和環境導向形式的學習

68

(有關 STEM 教育在體育的舉隅,請參閱本指引第四章示例 4.1(排球 – 扣球))。

3.3.8 加強資訊科技教育

隨着科技的進步,學生能透過互聯網獲得不同的學習資訊,並隨時隨地與同儕和教 師溝通。教師應利用電子裝置與應用程式,創造一個互動的學與教環境。例如教師 可拍攝影片,並分享至電子平台進行動作分析和提升技能,從而將學生的學習延伸 至體育課堂以外。在加強體育電子教育時,教師應採用更貼近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法 和評估,培養他們自主學習。透過電子資源,例如電子教科書、電子裝置、電子數 據庫,學生能訂立個人目標以監察自己的學習進度,並能在自我評估後,調整個人 學習計劃。

學生應發展資訊素養,學習如何有效及有道德地處理體育資訊,並評估信息的效度 和信度。教師應提供指引予學生在體育活動上如何符合道德並合法地使用資訊科 技,例如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和互聯網上的知識產權及在數碼環境下合法下載資訊

(詳情請參閱本指引第四章 4.2.5 節)。

3.3.9 加強開拓與創新精神

學生具備開拓與創新精神能將嶄新的構思付諸實行。在學校課程中培養學生的開拓 與創新精神,重點是幫助他們在態度、技能及知識等方面的發展,這亦有助他們的 個人發展及將來努力的方向。透過參與運動訓練和比賽或組織體育活動,學生可養 成堅毅、抗逆力、獨立自主、責任感及願意承擔合理風險等開拓與創新精神的特 質。學校應提供機會給學生參與校內體育活動的籌辦工作,例如陸運會、水運會,

以及班際運動比賽,以加強他們的責任感和實現他們的創意。

3.4 不同學習階段之間的順利銜接與多元出路

在文檔中 (空白頁) (頁 73-8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