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之力學迷思與力圖分析解題特徵之關聯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學生之力學迷思與力圖分析解題特徵之關聯

一、 極具「運動學迷思」的學生,將不屬於力的概念視為力的比例偏低

數名學者(Hestenes, et al., 1992;Thornton & Sokoloff,1998)都認為學生會將「運 動」視為一種力,但本研究根據「力圖分析評量」中,學生的作答與晤談結果,發現 具有「運動學迷思」的學生,會將運動視為作用力的情形反而偏低,尤其在斜拋運動 中,多數學生都能正確判斷物體在空中僅受到向下作用的重力,與運動方向無關。

蔡興國等人(2011)則認為學生會將「合力」視為一種力,合力為所有作用力作用在 一物體上相互抵銷或疊加後所產生的結果,並非如同重力、繩子張力、正向力一樣為 力的來源。不少學生在作力圖分析時會將合力也視為作用力的一種並納入考量,導致 最後畫出不正確的力圖。但本研究根據「力圖分析評量」中,學生的作答與晤談結 果,四名極具「運動學迷思」的學生未曾在力圖上額外標註合力,意即極具「運動學 迷思」的學生也並未如同文獻所述,將合力額外視為作用力。

二、 極具「運動學迷思」的學生,對於加速度方向的判斷有著極大的障礙

張慧貞(2007)曾指出學生容易誤判加速度的方向,且容易忽略由加速度逆推得合力 的逆向因果關係。本研究中「力圖分析評量」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極具「運動學迷 思」的學生,常常無法正確判斷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且更不用說從加速度推得合力方 向的逆向因果關係,學生連從合力推得加速度方向的正向因果關係也都忽略了。

且多數學生所判斷的加速度,多半與速度方向相同,推測學生可能是直接將速度 與加速度混淆之故。晤談中也有學生認為:加速度使得物體在運動方向上的速度產生

改變,因此運動方向上應該要有個加速度。

三、 僅具「衝力迷思」的學生,在粗糙面及直線運動的題目中較易受迷思影響

Clement(1982)認為,學生會假設物體在運動方向上會有個作用力,用以維持物體 的運動,是為「衝力迷思」。原以為不少具備「衝力迷思」的學生會認為運動方向上會 有個「衝力」用以維持物體的運動。但在晤談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學生並非在所有情 境下都認為物體在運動方向上會有個作用力,以第10 題為例,將 A 木塊置於粗糙的 B 木塊上,推著B 木塊等速前進,三位學生都認為在水平面上會有作用力影響,且難以 接受此時無須水平作用力,由此可見此迷思在直線運動上影響之劇。

但在「力圖分析評量」第8 題,具有「衝力迷思」的三位學生,對於等速度在光 滑平面上滑行的木塊,均表示是看到了「光滑」二字,利用慣性定律判斷物體所受之 合力為零,推斷沒有水平方向的推力。因此推測,並非全如Clement(1982)年所認為,

學生在任何時刻都會假設運動方向上有作用力,學生可能會因為關鍵字或特殊情況,

而排除運動方向上的作用力。且自「力圖分析評量」第15 題至第 20 題的斜拋或圓周 運動中,具有「衝力迷思」的三位學生,均能正確判斷受力方向,表示在運動軌跡為 曲線的運動中,學生似乎不受此迷思影響。

四、 少數極具「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迷思」的學生,會將反作用力視為「平衡力」

Whiteley(1996)曾指出,學生會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於同一物體上,因而誤以 為有多餘的力作用在物體上。但在「力與運動物理觀念評量」中,極具「作用力與反 作用力迷思」的學生共有7 人,此 7 人卻只有一位學生(晤談學生 5 號)在「力圖分析評 量」中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標示於同一物體上,其它6 人則完全沒有類似的情形。此 與 Whiteley(1996)所描述的情形不同,作用力與平衡力混淆的比例極低。反觀在「力與 運動物理觀念評量」中,不具「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迷思」的學生共有13 人,卻不只一 人曾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標於同一物體上。

至於為何研究結果與Whiteley(1996)所描述的情形不同,研究者額外統計了 46 名 學生在「力圖分析評量」中,將「反作用力」與「平衡力」混淆的題目,扣除前面所 提的晤談學生5 號,其它人將「反作用力」與「平衡力」混淆的情形,分散於各題且 發生的次數非常稀少,部分題目僅有一人發生混淆的情形(且都不同人),只有少數集中 於第6 題(3 人)、第 9 題(2 人)、第 11 題(5 人),如圖二十八所示。

圖 二十八 學生較易將「反作用力」與「平衡力」混淆的題目

三個題目共通的特性為,題目都出現至少2 個物體,如第 6 題的手和板擦、第 9 題的兒子和媽媽、第11 題的 B 木塊和 A 木塊,且兩物體相對位置均為左右,而非上 下分部。另外14~17 題,扣除晤談學生 5 號,則完全沒有人將「反作用力迷思」運用 在這幾題中,因此研究者推斷,題目中若出現超過一個以上的物體,則學生比較有機 會將「反作用力」視為「平衡力」。

觀察九年級國中教材,各版本課本對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與「平衡力」並未 做詳細的區別,難免會使得部分學生誤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歸類到「平衡力」。

但既然作用力與平衡力混淆的比例極低,教師們在教學時,只需進一步做釐清及強調 兩者之間的區別,應可使學生不致於受到此迷思影響。

五、 極具「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迷思」的學生在力圖分析時,並不會受到優勢原則影響

Hestenes 等人(1992)指出學生主要力學迷思概念之一為優勢原則:速度較快的一 方,或質量較大的物體會有較大的作用力,但本研究中,從晤談內容及學生所作的力 圖分析中,發現學生在進行力圖分析時,都不會受到「優勢原則」此迷思概念的影 響。目前推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學生在進行力圖分析時,幾乎都只討論一個物體的 受力情形,不需要同時去比較兩個物體的受力大小,因此就不會被「優勢原則」所影

等速度運動 等速度運動

A B

第 6 題 第 9 題 第 11 題

響。

六、 極具「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迷思」的學生,在分析力圖時,並不會將作用力忽略

Savinainen 等人 (2005)指出,力是一種交互作用,兩物體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時,

必同時產生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學生常忽略其中之一的存在。本研究在分析學生的力 圖分析時,並沒有發生學生將作用力忽略的情形,推論原因,可能是題目在設計上,

只要求學生一次(一題)只判斷一個物體的受力情形,並不需要同時判斷兩個物體的受力 情形。但往往學生可能忽略的力,都是作用在其它物體上的反作用力,恰巧本評量並 未要求學生分析同一題裡其它物體的受力情形。因此最後結果與Savinainen 等人 (2005)的研究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