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歷程和反應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學生歷程和反應分析

42

表 4-2-1 前測時學生出現重覆圖形統計表

項目 實驗組(30人) 控制組(30人) 總人數

圖形重覆總個數 264 285 549

平均每人圖形重覆個數 8.8 9.5 9.15

研究者統計學生作答時重覆的圖形在實驗組共有264個圖重覆,而控制 組共有285個圖形重覆,共有549個重覆,60個學生平均每個人在作圖時會 畫出的重覆圖形有9.15個。

從兩組的前測作答時可以發現60個學生中,只有約18個學生,是有策 略的運用,但由學生的回饋中可知這些學生擁有自己對於解題的想法,但 是還沒有思考出整體的架構,只表示可能是這樣做的,但詢問其是否能找 出全部的解時,都微笑或是表示目前並不可能找出全部的解,尚未思考的 很完整;然而其餘的學生卻都表示是「亂排的」、「用猜的」,並無特定 的策略可言,部份學生的想法如圖4-2-1~圖4-2-4

1. 阿峰的想法(圖4-2-1):阿峰並未表明先找一個圖形是如何而來,這 個圖形的產生根據研究者的觀察是隨意拼出的,當無法找到時就停頓 了,以致於最後是想到就畫。

圖 4-2-1 阿峰前測的想法

2. 小盈的想法(圖4-2-2):小盈提到了塊和排的概念。

圖 4-2-2 小盈前測的想法

3. 小怡的想法(圖4-2-3):小怡已有由簡而繁的認知,知道從少片的組 合延伸到多片的組合。

圖 4-2-3 小怡前測的想法

4. 阿緯的想法(圖4-2-4):在排六個方塊的圖形時,他已想到用五個方

44

圖 4-2-5 累加排列學生的做法

圖中顯示兩個方塊的組合只有一種(圖中紅色圈圈部份),再加一 個方塊變成三個方塊的組合有兩種(圖中藍色圈圈部份),再以這三個 方塊組合的兩種圖形為基礎再加一個方塊組合成四個方塊(圖中綠色圈 圈部份),其組合有五種,再以此類推增加一個方塊的情形。

假如學生懂得基本圖形再增加一個方塊組合時,可觀察其組合的圖 形,若發現組合後的圖形有些在經過旋轉及對稱後會造成組合圖形的重 覆性,在最後驗證階段將會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2. 逐減排列:由欲排的多方塊組合,先排成一列,再逐步減少一個方塊,

來作移動,看看組合的狀況,如圖4-2-6。

圖 4-2-6 逐減排列學生的做法

圖中說明排列過程是先將要排的方塊組合排成一列。兩個方塊組 合,是先將兩個方塊排成一橫列,再拿一個方塊移動,看看圖形的組合 發現有一種(圖中紅色方塊的部份)。組合三個方塊時是先將方塊排成 一橫列,再拿一個方塊移動,看看圖形的組合發現有兩種(圖中藍色方

塊的部份)。組合四個方塊時也是先把四個方塊排成一橫列,再拿一個

46

在實施多方塊組合教學後研究者也發現在教學後學生的學習並未因 為課程的結束而停止,有些學生會來詢問是否網路上有相關的知識,也會 來詢問有關多方塊的問題。有學生在感想與心得中提到:「不好找,很容易 就又重覆了,我覺得操作時間再久一些可能會有更好的方法解答才對,假如找到了以 後應該會方便做一些事。」,研究者分析後認為可能因為這次的教學只有兩 節課的時間,如果延長時間加深學生探討多方塊的解題策略,甚至讓各組 學生於實驗後討論,也許學生可以發展更多不同的解題策略與思考樣式。

(三)多方塊數學電子軟體教學時學生產生新的數學思維

在教學中,研究者發現在實驗組的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進行討論,討論 中也不會害怕自己已經組合完成的圖形因討論時不小心動到而散開,所以 討論時比較熱絡,有更多的時間花在討論上,在學生教學中的學習單中發 現,實驗組的學生有提到對稱圖形如何簡化,及運用自己創造的符號進行 討論。實驗組學習單中有四個人寫到如何可以減少比對圖形的方法,但在 控制組中卻沒有學生提到有關對稱圖形的想法。下面的說明可顯示學生在 解題中出現新的思維。

1. 學生在學習中會自己使用符號來思考對稱圖形,如圖4-2-7。

圖 4-2-7 學生的符號

圖形中有中間的四個圖斜線的方塊,其四周圍分別填入圈圈、三角 形和叉叉的圖形,而相同的圖形位置表示加入一個方塊時會產生相同的 五個方塊組合,也就是說以四個直立方塊加上一個方塊變成五個方塊的 組合只需要拼在圈圈、三角形或是叉叉各一個地方就夠了。這樣可以減 少拼塊的時間,及減少重覆比對檢驗是否有重覆圖形的時間。

2. 學生在學習中會思考到對稱及旋轉圖形產生的影響,如圖4-2-8。

圖 4-2-8 學生會思考到對稱圖形產生

學生已了解圖形的對稱問題有影響解題的快慢,針對稱問題提出了 解決方法,漸少了找解的時間,如圖4-2-9。

圖 4-2-9 學生會解決對稱產生的問題

研究者推論,實驗組學生會產生這樣的解題想法是因為實驗組的學 生有較多的討論,讓想法可以經過交流後產生,多方塊電子軟體教具使 用的便利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產生新的思維。

(四)多方塊數學電子軟體教學實施後學生解題策略的成長

研究者觀察學生在學習多方塊課程時,是很願意去嘗試的,每個人的 想法及分析歸納…等等的能力,在學習期間可以發現有些許的不同,但在 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是會從中獲得啟發,修改自己的解題策略。也發 現學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成果,如圖4-2-10。

48

圖 4-2-10 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分享

教學課程結束後,實驗組三十個學生在教學感想及心得中,有二十一 位同學非常希望能再使用電子軟體教學;八人並未表示是否願意再使用電 子軟體教學;有一人表示不願意(是因為被老師分到和不喜歡的人一組);

其他部分學生回應如下:

小 婷:好像去電腦教室上課我們班會比較認真~!!

小 均:要是以後要再去的時候我一定會再去的,因為實際操做比較能記著住。

阿 鴻:突然覺得數學好好玩喔,對解題也有很大的幫助,使我的東西不會太亂。

這種課程對我有蠻大的幫助,希望以後有多一點課程。

小 紜:我覺得學到了有關邏輯推理,空間概念類的能力,從最基本的圖形試著訑 所有可能的都排排看,到較複雜的圖形,這個過程當中同樣在考驗著數 理能力,還有專 注力和耐心,幾乎是缺一不可的,我也覺得這當中的 過程是非常地令人入迷。

小 憶:希望下次再有機會,能在電腦教室上數學,也希望能學到更多好玩的數學。

研究者觀察學生在這個課程中能夠啟發學生的解題思維。在後測時,

學生的努力運用自己的策略想把完全的解找出,看到學生認真的模樣,讓 教學者也充滿了期待,如圖4-2-11。

圖 4-2-11 學生後測時專注神態

雖然在後測的結果出來以後,60個學生之中只有一個找到完全的解,

50

表 4-2-5 傳統教具和數學電子軟體環境的比較

在傳統教具教學的環境 在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環境 1. 教室桌面太小,容納方塊數有限 1. 螢幕上可容納的方塊數較多 2. 組合出的圖形易散開 2. 方塊的組合可以合併並隨意拖拉 3. 組合方塊旋轉不易 3. 方塊可任意旋轉

4. 學生討論時操作不易 4. 學生討論操作方便

1. 傳統教學的環境桌面太小,容納方塊數有限;在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 環境,螢幕上可容的方塊數較多。如圖4-2-12所示,傳統的桌面有限,

學生要作拼塊會受到限制;而電腦可拼的方塊數較多。

圖 4-2-12 傳統和電子教具拼塊區域比較

2. 傳統教學組合出的圖形易散開;在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環境,方塊的 組合可以合併並隨意拖拉。如圖4-2-13所示,傳統教具會散開,而電 子教具組合的圖形可隨意拖拉,也可排列整齊。

圖 4-2-13 傳統和電子教具有無合併功能比較

3. 傳統教學的環境組合的圖形旋轉不易;在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環境,

組合的圖形可任意旋轉。如圖4-2-14所示,傳統教學的環境旋轉已組 合的圖形時,會怕圖形散開,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環境,組合的圖形 可任意旋轉,可供學生觀察旋轉圖形的變化。

圖 4-2-14 傳統和電子教具有無旋轉功能比較

4. 傳統教學的環境學生討論時操作不易,在數學電子軟體教學的環境,

學生討論操作方便。在電子軟體中,方塊可以討論的空間大,組合的 圖形亦拖拉、合併和旋轉,讓討論更方便。

在教學中,就如圖4-2-13 ,研究者發現控制組在拼方塊的組合時,小 心翼翼的將方塊組合,會害怕不小心動到之前完成的圖形。剛好在教學 中,吹了一陣風把同學所拼出的圖形吹得一團亂,學生出現了一陣驚呼,

從地上撿回自己的方塊,這也是讓研究者有很深刻的感覺。然而在拼五個 方塊的組合時控制組就有人抱怨,說明桌面太小,可能無法容納這麼多的 方塊數,在小組做討論時也較無法隨自己的意願旋轉圖形來進行說明自己 的想法,有時在看圖形時還必需起身旋轉。實驗組的學生卻操作的狀況良 好,很有自信心,沒什麼問題。

在教學課程結束後,實驗組三十個學生在感想及心得中,有二十二位 同學對於軟體操作是認為很簡單沒有困難的,其餘的七人並未表示操作的 困難度,而有一人表示困難,部分學生回應如下:

小 鳳:剛開始使用時候,會很不熟練,且很不習慣,但漸漸可以熟悉,且可以用 的很熟練,使用這個軟體很快就可以學會,且很快就能漸入佳境。

阿 哲:我覺得在操作此軟體並無困難,不過作圖空間可以再大一點。

阿 平:很好懂不困難很輕鬆的學習。

阿 平:很好懂不困難很輕鬆的學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