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童體位評估之相關研究

本節依據與本研究有關的部份,探討學童體位評估方式、我國學童體位情形 及其相關之研究文獻,內容敘述如下

壹、學童體位評估方式

目前評估兒童體位較常使用的方法為重高指數(Weight for lengh index,WLI) 及身體質量指數(Bady Mass Index,BMI)兩種,陳偉德(1996)認為學童身高超過 90 百分位或低於 10 百分位時,使用重高指數(WLI)評估兒童體位可能會有誇大其肥 胖或瘦小程度之情形。有關台灣地區 3 至 18 歲兒童種高常數如表 2-1,而重高指 數(WLI)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分)÷重高常數。

表 2- 1 台灣地區 3 至 18 歲兒童重高常數

重高常數 重高常數 重高指數評估肥胖之準則

足歲 男 女 足歲 男 女 重高指數 體重狀況

3 歲 0.156 0.157 11 歲 0.278 0.267 0.80 瘦弱 4 歲 0.168 0.163 12 歲 0.293 0.291 0.80~0.89 過輕 5 歲 0.177 0.174 13 歲 0.316 0.310 0.9~1.09 正常 6 歲 0.191 0.186 14 歲 0.335 0.318 1.10~1.19 過重 7 歲 0.205 0.198 15 歲 0.351 0.329 ≧ 1.2 過胖 8 歲 0.219 0.213 16 歲 0.365 0.327

9 歲 0.241 0.227 17 歲 0.368 0.327 10 歲 0.254 0.245 18 歲 0.374 0.331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09 年 12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schoolnurses.org.tw/index.php?htm=sna3a07.php&sel=4)

另一種常用評估學童體位方式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多數學者認為 BMI 值 與身體組織含量的相關性很高,在男性相關達 0.85,女性相關達 0.89,與身高的 相關性則低,另以 BMI 來表示兒童肥胖較能反應身體脂肪,亦較能預測兒童是否 發展為肥胖成人,認為是評估體內脂肪含量的理想方法(林正介、劉秋松、賴明美、

李采娟 1998;賴美淑,2000;張維揚,2003)。因此本研究乃採身體質量指數(BMI) 計算,以區分兒童體位,計算方式如下

所得 BMI 值依表 2-2 將兒童體位分為過重及超重體位、適中體位及過輕體位 3 組 進行討論:

表 2- 2 7-15 歲學童 BMI 標準值 過重及超重體位

(BMI≧ )

適中體位 (BMI 介於)

過輕體位 (BMI≦ )

年齡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7 18.6 18.0 14.7-18.6 14.4-18.0 14.7 14.4 8 19.3 18.8 15.0-19.3 14.6-18.8 15.0 14.6 9 16.7 19.3 15.2-19.7 14.9-19.3 15.2 14.9 10 20.3 20.1 15.4-20.3 15.2-20.1 15.4 15.2 11 21.0 20.9 15.8-21.0 15.8-20.9 15.8 15.8 12 21.5 21.6 16.4-21.5 16.4-21.6 16.4 16.4 13 22.2 22.2 17.0-22.2 17.0-22.2 17.0 17.0 14 22.7 22.7 17.6-22.7 17.6-22.7 17.6 17.6 15 23.1 22.7 18.2-23.1 18.0-22.7 18.2 18.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2009 年 12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體重(kg) 身體質量指數(B M I) =

身高2(m )2

貳、我國學童體位情形及其相關之研究

由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所收集資料瞭解我國自 1980年到現在已完成5次全國性的營養健康調查。第一次全國營養調查於1980-1981 年間進行,由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科黃伯超教授主持,並動員各大專院校之營養 系學生參與調查家戶的飲食攝取狀況及學童的體位。第二次全國營養調查於 1986-1988年間進行,分別由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李寧遠教授、台北醫學院保健營 養系謝明哲教授及靜宜大學營養系高美丁教授主持,同樣由各大專院校之營養系 學生參與調查家戶的飲食攝取狀況及學童的體位。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於

1993-1996年間執行,由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科黃伯超教授及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 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研究員主持,本調查因加入生化值的評估,故又稱為「第一次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不同的是本次訪查人員都接受過相關專業訓練,調 查對象為全國4歲以上的民眾,分年齡性別層,進行飲食、營養、健康狀況的整體 調查。第四次調查在1998-2002年間,由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研 究員協同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協調全國各地衛 生局營養員、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招募之訪查員執行,調查目的在於評估台灣 地區 65 歲以上老人及國小學童的飲食、營養、健康狀況,即為「第二次國民營 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並彙整成「老人營養現況」及「國小學童營養現況 」兩 部分。第五次全國營養調查在2005-2008年間,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中央研究院執 行,以做為評估國人飲食現況,制訂營養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簡稱為「2005-2008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惟「2005-2008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對象為學齡前兒童、青年

(19-30歲)、壯年(31-44歲)、中年(45-64歲)及老年(65歲以上)等年齡層,而未將 國中小學同納入調查對象,故目前國中小學童體位數以「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 狀況調查2001-2002」結果做為參考。祝年豐在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

2001-2002台灣國小學童肥胖及其相關合併症流行病學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台灣學 童過重盛行率約15 %,肥胖盛行率約12 %。男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分別約為15.5 % 及14.7 %;女童過重盛行率及肥胖盛行率分別約為14.4 %及9.1 %。並發現台灣國 小學童過重或肥胖盛行率有明顯升高趨勢,其相關合併症也隨肥胖程度增加而有 明顯上升的情形,在男童約每三人有一人體重過重或肥胖;而女童約每四人有一 人為體重過重或肥胖。

Chu NF.(2001)及S Stender等人(2007)研究指出,我國在西方速食文化和業者的 催化與強力促銷下,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等食物不但成為國人的熱門食物,

更成為青少年主要食物來源。無形中增加熱量和脂肪的過度攝取,更產生營養攝 取不均衡現象,另運動量不足的情況,國人過重、甚至肥胖之盛行率在不同性別 及年齡層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且有年輕化的現象。潘文涵、章雅惠、陳正義(1998) 對於1993-199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結果,國人飲食習慣慢慢趨向高油 脂、高蛋白及低膳食纖維的飲食型態。此外,陳思遠(2001)對於現代化便利的交通 工具及電視或電腦為主的靜態生活型態,使得休閒生活相關體能活動的能量消耗 降低,使得身體活動量明顯減少,相對減少熱量消耗。國人在飲食熱量攝取增加 及體能活動能量消耗減少雙重因素影響之下,體重呈現明顯增加趨勢,而肥胖的 盛行率在不同性別及年齡層均有明顯升高現象。

因此若能給予學童有系統性的營養教育與體適能活動,並有正確飲食營養知 識、飲食態度與飲食行為,並定期配合身體檢查,以有效改善青少年肥胖問題。

從林薇、張美文 (1998)及李靜慧、林薇(1999)研究指出兒童肥胖和家庭生活方式、

飲食教養行為與習慣等均有密切的關係。李慧鶯(1996)藉由體重控制計劃介入國小 5、6年級肥胖學童之研究發現,體重控制介入對於學童肥胖指標、營養知識、態 度、行為均有正面影響。陳惠美(2002) 體重控制營對學童體位及生化指數之成效 評估結果,認為藉由正確的營養知識及體適能運動之觀念,可使肥胖學童體重獲 得適度控制,另在郭盈秀(2008)對南投縣國民小學體重控制教育與體重控制認知之

研究結果,運用體重控制教育課程可有效提昇兒童對於體重控制的認知,可達到 降低兒童體位不良之目的。

張熙幗(1999)對於兒童肥胖與家庭環境因素之關係探討研究發現,兒童肥胖與 家庭社經地位有其關聯,家庭社經地位高者,兒童肥胖的機率是家庭社經地位為 中低社經者的2.4倍。馬志豪(2009) 以問卷方式進行苗栗縣,台中縣,嘉義市三縣 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飲食行為、身體活動及家長健康知能對兒童肥胖相關性研 究,結果發現父母親BMI值越高者兒童的肥胖程度也越高,尤其是女生學童。

Walingo MK, Musamali B (2008) 研究發現在父母親支持學校營養午餐計畫的 肯亞學校,10-12歲學童參加學校營養午餐的營養攝取和營養狀態較未參加者好,

未參加學校營養午餐學童嚴重體重不足、發育阻礙情形高於參加的學童,且有比 較高的飢餓和缺席率,表示貧窮、營養狀態和教育有其關聯性。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調查及研究結果,我國體位不良學童有日益增加的趨 勢,如能透過家庭、學校導引學童正確的營養觀念,增加體適能運動,並改變學 童飲食行為,相信能降低兒童體位不良之目標。

而究竟台東縣國民中小學學生體位情形為何,是否如同上述研究調查情形,

也是本研究所要瞭解的目的之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