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旨在探討學習成效的意義,首先探討學習成效的概念,再彙整學習成效 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

一、 學習成效概念

學習成效係個體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或潛意識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

而成就則是指個人的天生遺傳基礎,加上後天環境努力學習的結果,最後成為個 人在某方面所表現的實際能力 (張春興,1996)。李明興 (2002) 認為學習成效是指 某科目經教師有系統、有計畫之傳授後,學習者對於該科目所獲得知識與技能程 度多寡來判斷學習成效。另外,趙德淵 (2009) 指出學習係指學生因經驗累積而使 個體行為或行為表現產生改變且維持長久的一種歷程,亦是一種「知識或技能」

的獲得結果,其範圍不僅僅限於知識的獲得,並包含情意與技能的養成。而學習 成效一般而言,是指在學習活動告一段落之後,對學習者實施各種可能形式的評 量測驗。李一聖 (2002) 認為體育課學習成效為學生於體育課程中學到的體育知識、

運動技能和運動精神與學習態度。整體而言,學習成效是個人經過練習、體驗或 經由有系統的教導後,產生行為、能力上之改變,形成實際之能力。其範圍包括 了認知、情意及技能。

Bloom、Englhart、Furst 與 Krathwohl 於 1956 年研究發展指出學習評量內容,

包含了三大面向 (引自王秋光,2004) : (一) 認知評量 (cognitive)

體育認知評量,一般所認同的是體育課程本身的內容,包括運動的概念、

運動技術分析、運動方式與練習方式。因此,認知評量是指預期教學後,在學 習者體育認知行為方面可能產生的改變,主要強調心智活動的歷程。根據帄時 所授體育運動知識以筆試或口試方式測驗成績。

(二) 技能評量 (psychomotor)

技能的評量是指預期教學後,在學習者體育動作技能方面可能產生的改變,

強調心理與動作聯合的學習。技能評量主要是評量學習者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 成效。

(三) 情意評量 (affective)

情意評量是指預期教學後,在學習者體育情意行為方面可能產生的改變,

強調個人對於人、事、物的感覺、情緒、態度、興趣、鑑賞等方面的學習。情 意評量一般皆以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及運動精神為主要評量範圍。學習態度包含 出缺席、創作能力、服裝儀容等;運動精神則包含負責、守法、服從、運動習 慣、人際關係等。教師可利用觀察法、社會計量法、自陳量表法、投射技術法、

問卷調查法及記述尺度法等方式,進行質與量的評量,提升體育的情意價值。

22

23

24

25

整理表 2-5 所述,使用的方法有準實驗設計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訪談法,茲 將學習成效相關研究依研究對象、研究變項依序說明,並進一步探討研究結果說 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學習成效相關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以大專院校學生為最多 (汪慧玲、沈 佳生,2013;林澤民,2009;許富淑,2010;郭梅珍、李書芬,2008;鄭金昌,

2011),其次為國小學童 (張奕華、許正妹,2010;黃思華、劉遠楨、顏蔻廷,

2010;葉秀煌,2011),其餘為國中學生 (陳榮章、王琦正、駱俊霖,2010;蕭 佳純、董旭英、饒夢霞,2009)。

(二) 研究變項

表 2-5 的相關研究全部以學習成效為主要變項,部分探討不同背景對學習 成效的影響 (林澤民,2009;許富淑,2010;郭梅珍、李書芬,2008;張奕華、

許正妹,2010) ,或搭配影響學習態度的研究變項如:特定教學法或課程 (汪慧 玲、沈佳生,2013;陳榮章、王琦正、駱俊霖,2010;黃思華、劉遠楨、顏蔻 廷,2010;葉秀煌,2011;鄭金昌,2011)、家庭教育資源與學習態度及班級互 動 (蕭佳純、董旭英、饒夢霞,2009)。

(三) 研究結果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將影響學習態度之因素分別區分為背景、特定教學 法或課程、家庭教育資源與學習態度級班及互動等不同變項做為探討,以下就 有關研究分述說明如下:

1. 背景

林澤民 (2009) 研究發現,體育課興趣選項學生其學習成效會受到性別、

年齡及授課地點的影響;許富淑 (2010) 研究顯示,大專選修游泳課學生中, 性別、喜好程度、每週游泳次數等背景因素會影響學習成效。而學習成效方 面以「情意」構面得分最高;郭梅珍與李書芬 (2008) 研究發現,家長管教方 式、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學習前技術見習次數、學生住家區域及重要他人的 態度 (包括家人與老師) 與學習成效有顯著正相關。而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呈 現顯著正相關。張奕華與許正妹 (2010) 研究顯示,影響課輔學童的學習成效 改變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 (包括家庭社會資本、家庭文化資本)、個人因素 (包括學習動機與態度、學習成功經驗) 及課輔班因素 (教師教學方法、良好 師生互動、合作的同儕互助關係)。

2. 特定教學法或課程

汪慧玲與沈佳生 (2013) 研究發現,合作學習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大專兒童 發展評量與輔導課程上之學習成效測驗的表現有顯著差異;陳榮章、王琦正、

駱俊霖 (2010) 研究顯示,同儕互動回饋策略對打擊能力低的學生的棒球學習 成效測驗成績顯著優於自我控制回饋組;黃思華、劉遠楨與顏蔻廷 (2010) 研

26

究指出,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創新合作學習模式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成效有 顯著提升;葉秀煌 (2011) 研究顯示,對低能力的學生而言,無論同儕互動回 饋或教師口語回饋皆能有效提升學習成效;鄭金昌 (2011) 研究發現:傳統式 教學、理解與傳統式整合教學,在排球高手技能學習成效優於理解式球類教 學。綜合以上研究顯示,特定的教學法與課程會影響學習成效。

3. 家庭教育資源與學習態度及班級互動

蕭佳純、董旭英與饒夢霞 (2009) 研究指出:家庭教育資源對於學習態度 以及學習成效確實有直接效果;不過家庭教育資源對學習成效的直接效果卻 為負向。推估此研究以學習態度為中介變項,學習態度會弱化了原本家庭教 育資源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而學習態度對於學習成效確實有直接正向影 響的效果。

綜上所述,不同的背景、教學法或課程、家庭教育資源及學習態度對學習成 效會產生影響。其中,汪慧玲與沈佳生 (2013) 所運用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運用 了大量同儕討論、操作、彼此教導的技巧,研究結果顯示,對大專生之學習成效 呈現顯著差異;陳榮章等 (2010) 及葉秀煌 (2011) 所做之研究皆顯示,同儕互動 回饋及教師口語回饋在學童學習棒球打擊及木球學習成效都呈現出顯著差異。同 儕及教師的回饋、教導皆屬於社會支持的重要範疇。而郭梅珍與李書芬 (2008) 研 究提到,重要他人的態度 (包括家人與老師) 會影響學習成效;張奕華與許正妹 (2010) 研究亦提出,良好的師生互動、合作的同儕互助關係及良好的學習動機與 學習態度皆會影響學習成效;蕭佳純、董旭英與饒夢霞 (2009) 研究更指出,家庭 教育資源會直接影響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以上影響學習成效之變項包含了家人 層面、同儕層面、教師層面,都包含於社會支持的範疇。因此,本研究欲深入探 究不同社會支持來源對學童學習成效產生之關係乃至影響。

27

社會支持

1.家人支持 2.同儕支持 3.教師(教練)支持

學習成效

1.認知面向 2.情意面向 3.技能面向

學習態度

1.認知層面 2.情意層面 3.行動意向層面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支持與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因此,本研究方法 之研究設計係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相關文獻加以探討,以問卷調查為主,

彙整相關資料後進行統計分析。下列就本章之研究對象、研究架構與假設、研究 方法、研究流程、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等,依序分別加以說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