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完全觀測(Full Observation)條件下試驗結果與分析

第四章 SSI 系統識別結合損傷探測分析之地震模擬試驗驗證

4.3 完全觀測(Full Observation)條件下試驗結果與分析

本系列振動台試驗係以 White Noise 與 El Centro 地震為擾動,

PGA=0.1g,以實測之各樓層加速度反應進行分析。結構之健康狀態係於模 型各樓層之強、弱軸方向均加設斜撐,如圖 4.6 所示。結構受損狀態則為 移除受損樓層弱軸方向之雙邊斜撐,因此鋼構模型仍維持平面結構之行為,

如圖 4.7 所示。

A. White noise

健康結構之反應歷時如圖 4.8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 圖 4.9(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9(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9(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結果歸納於表 4.2。

SRIM 與 SSI 皆成功分析出前三模態﹙低頻模態﹚與頻率,其中前兩 模態與 ETABS 特徵分析之模態相當接近。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 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此外,考慮之八種不同結構受損情況包括:

CASE A1 (1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10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11(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1(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1(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3。

由圖 4.11 與表 4.3 可看出,SSI 可成功分析出前三模態,SRIM 則可成 功分析出前四模態,且與 ETABS 特徵分析之模態相當接近;阻尼比方面,

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CASE A2 (2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12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13(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3(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3(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4。

由圖 4.13 與表 4.4 可看出,SSI 與 SRIM 皆可成功分析出前三模態,

且前兩模態與 ETABS 特徵分析之模態相當接近;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 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CASE A3 (3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14 所示,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15(a) 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4(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4(c)所 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5。

由圖 4.15 與表 4.5 可看出,SRIM 可成功分析出前三模態,SSI 則只能 成功分析出前兩模態;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 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CASE A4 (4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16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17(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7(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7(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6。

由圖 4.17 與表 4.6 可看出,SRIM 可成功分析出前四模態,SSI 則只能 成功分析出前兩模態;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 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CASE A5 (5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18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125

4.19(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9(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19(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7。

由圖 4.19 與表 4.7 可看出,SRIM 與 SSI 皆能成功識別出前三模態;

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 出阻尼比。

CASE A13 (1 及 3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20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21(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1 (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1 (c)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8。

由圖 4.21 與表 4.8 可看出,SRIM 可成功分析出前四模態,SSI 則能成 功分析出前三模態,且前兩模態與 ETABS 特徵分析之模態相當接近;阻 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 阻尼比。

CASE A15 (1 及 5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22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23(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3 (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2 (c)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9。

由圖 4.23 與表 4.9 可看出,SRIM 與 SSI 皆能成功識別出前三模態與 第五模態,且與 ETABS 特徵分析之模態相當接近;阻尼比方面,SRIM 可 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CASE A135 (1、3 及 5 樓受損):

結構地震歷時如圖 4.24 所示,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圖 4.25 (a) 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5 (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25 (c) 所示。結構參數識別之結果歸納於表 4.10。

由圖 4.25 與表 4.10 可看出, SSI 能成功識別出前三模態,SRIM 卻只 能識別出第一模態;阻尼比方面,SRIM 可成功識別出低頻模態之阻尼比,

SSI 則幾乎無法識別出阻尼比。

將 SRIM 與 SSI 識別之參數分別以狀態空間 DLV 損傷識別法與直接位 移法﹙DDM﹚進行破壞診斷分析之結果歸納於表 4.11 與圖 4.26~4.33。茲 針對各個案例之分析結果討論如下:

CASE A1 (1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26。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其 1 樓之 WSI 值趨近於零,2 樓之 WSI 值﹙0.018﹚亦落在PD指標內,因此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2 樓﹙誤判 2 樓為破壞樓層﹚。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其 1 樓之 WSI 值趨近於零, 2 樓之 WSI 值﹙0.062﹚亦落在 PD 指標內,因此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2 樓﹙誤判 2 樓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 1 樓之 WSI 值為 0.150,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1 樓發生破壞。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一樓之 WSI 值為 0.054, 3 樓之 WSI 值為 0.123,皆在PDD指標內,因此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3 樓﹙3 樓誤判為 破壞樓層﹚。

CASE A2 (2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27。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其 2 樓之 WSI 值為 0.018,故 研判結構應於 2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127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其 2 樓之 WSI 值﹙0.004﹚與 1 樓之 WSI 值﹙0.007﹚趨近於零,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2 樓﹙1 樓誤 判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 2 樓之 WSI 值為 0.061,4 樓之 WSI 值為 0.175,皆落在PD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2 樓與 4 樓發生破 壞﹙4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 2 樓之 WSI 值為 0.161,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2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CASE A3 (3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28。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3 樓之 WSI 值為 0.018,落在 P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3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 3 樓之 WSI 值為 0.010,1 樓之 WSI 值為 0.024,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3 樓﹙1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 3 樓之 WSI 值為 0.013,1 樓之 WSI 值為 0.145,皆落在PD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1 樓與 3 樓發生破 壞﹙1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各樓層之 WSI 值皆無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無破壞﹙3 樓誤判為健康﹚。但 3 樓之 WSI 值為 0.225,

非常接近PDD指標之破壞門檻。

CASE A4 (4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29。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4 樓之 WSI 值為 0.004,落在 P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4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 4 樓之 WSI 值為 0.010,1 樓之 WSI 值為 0.018,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4 樓﹙1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各樓層之 WSI 值皆無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無破壞﹙4 樓誤判為健康﹚。其 4 樓之 WSI 值為 0.289,

雖未達PDD指標之破壞門檻,但在各樓層 WSI 值中最接近PDD指標破壞門 檻。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4 樓之 WSI 值為 0.062,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4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CASE A5 (5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30。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5 樓之 WSI 值為 0.010,落在 P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5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 5 樓之 WSI 值為 0.023,1 樓之 WSI 值為 0.024,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5 樓﹙1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各樓層之 WSI 值皆無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無破壞﹙4 樓誤判為健康﹚。其 4 樓之 WSI 值為 0.284,

雖未達PDD指標之破壞門檻,但仍是各樓層 WSI 值中最接近PDD指標破壞 門檻的。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5 樓之 WSI 值為 0.173,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5 樓發生破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CASE A13 (1 及 3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31。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1 樓之 WSI 值為 0.009,2 樓 之 WSI 值為 0.004,3 樓之 WSI 值為 0.005,皆落在PD指標內,故研判結

129

構應於 1 樓、2 樓及 3 樓發生破壞﹙2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1 樓之 WSI 值為 0.008,2 樓之 WSI 值為 0.179,3 樓之 WSI 值為 0.013,故研判結構為 1 樓、2 樓及 3 樓,

故研判結構應於 1 樓、2 樓及 3 樓發生破壞﹙2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各樓層之 WSI 值皆無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無破壞﹙1 樓與 3 樓誤判為健康﹚。但 1 樓與 3 樓之 WSI 值雖未達PDD指標破壞之標準,但仍為最低。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1 樓之 WSI 值為 0.053,3 樓之 WSI 值為 0.091,皆落在PDD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3 樓,

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CASE A15 (1 及 5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32。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1 樓之 WSI 值為 0.005,5 樓 之 WSI 值為 0.012,皆落在PD指標內,故研判結構應於 1 樓與 5 樓發生破 壞,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 1 樓之 WSI 值為 0.003,5 樓之 WSI 值為 0.009,故研判結構為 1 樓及 5 樓,與實際之破壞位置相符。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各樓層之 WSI 值皆無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結構無破壞﹙1 樓與 5 樓誤判為健康﹚。但 1 樓與 5 樓之 WSI 值雖未達PDD指標破壞之標準,但仍為最低。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5 樓之 WSI 值為 0.202,落在PDD 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5 樓﹙1 樓為誤判健康﹚。

CASE A135 (1、3 及 5 樓受損):

各損傷識別分析之 WSI 值歸納於表 4.11 及圖 4.33。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1 樓之 WSI 值為 0.009,落在 PD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應於 1 樓﹙3 樓與 5 樓誤判為健康﹚。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LV 之損傷探測, 1 樓之 WSI 值為 0.053,2 樓之 WSI 值為 0.042,3 樓之 WSI 值為 0.096,5 樓之 WSI 值為 0.123,皆落在PD 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2 樓、3 樓及 5 樓﹙2 樓誤判為破壞樓 層﹚。

以 SRIM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2 樓之 WSI 值為 0.105,3 樓 之 WSI 值為 0.187,皆落在PDD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2 樓及 3 樓

﹙1 樓與 5 樓誤判為健康、2 樓誤判為破壞樓層﹚。

以 SSI 識別法搭配 DDM 損傷探測法,1 樓之 WSI 值為 0.053,2 樓之 WSI 值為 0.091,皆落在PDD指標內,故研判破壞樓層應為 1 樓及 3 樓﹙5 樓誤判為健康﹚。

B. El Centro 地震歷時

健康結構之反應歷時如圖 4.34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 圖 4.35(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35(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35(c)所示。結構參數識別結果歸納於表 4.12。

健康結構之反應歷時如圖 4.34 所示, ETABS 特徵分析所得之模態如 圖 4.35(a)所示,SSI 分析之模態如圖 4.35(b)所示,SRIM 分析之模態如圖 4.35(c)所示。結構參數識別結果歸納於表 4.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