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實施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肆、訪談劄記

由於每次訪談過後,可能會產生許多立即的想法,容易在日後分析時遺忘,因此建 立劄記可使研究者記下訪談時的主題及談話中的想法等,並得知哪些話題已經談過,哪 些部份有需要更深入或更進一步的訪談。

藉由逐次檢視訪談劄記,將有助於訪談資料取得的完整性,且便於日後的分析、歸 納及解釋。實際實施上,研究者將在訪談完後,整理該次訪談內容,加上受訪者情緒與 非語言行為等訊息的描述,並針對可再深入提問之處標示出來,以便下次繼續訪談。後 針對該次訪談提出自我覺察、反省與心得,且可藉此將以往與受訪者之教學互動與交談 經驗加以連結,增加內容豐富度與深度。

第五節 實施步驟

為瞭解本研究之可行性與顧及訪談大綱是否周全,本研究於正式訪談前,先實施前 導性研究,以瞭解訪談大綱初稿內容是否需要修改,並根據訪談結果,評估研究主題、

研究目的以及提問內容與方式是否適切。確認研究可行後,訂定研究方向並修改訪談大 綱,之後進行正式訪談,並將訪談資料加以整理,檢視有無缺漏資料,或有無可進一步 追問之處,以便後續訪談。以下將根據前導性研究與正式訪談之具體實施步驟,以及資 料整理及後續訪談實施方式,分別說明如下。

壹、前導性研究

為了避免研究主題可行性低,以及避免正式訪談時,訪談大綱所設計之問題,無法 取得足夠且完整的資料,研究者於正式訪談前,事先針對主題,深入瞭解文獻及回憶與 外籍學生接觸之經驗,擬定訪談大綱初稿,並選定兩位符合上述研究對象資格者,進行 前導性訪談,作為前導性研究。

本研究之前導性研究訪談時,選取了一位波蘭的男性受訪者,以及一位韓國的女性 受訪者,皆非正式訪談時之受訪者,傴作為前導性研究用。根據訪談大綱初稿,針對兩 位受訪者分別訪談了各一次,皆約兩小時的訪談時間。前導性訪談結束後,整理訪談所 得資料,並重新檢視訪談大綱初稿,根據受訪談回答之內容、研究者以及指導教授提供 之意見,修改訪談大綱初稿,以擬定正式訪談大綱。訪談大綱調整及修改過程說明如下:

一、研究主題的界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本研究原先欲探討台灣外籍學生學習困擾、影響學習成效因素及其因應策略,但經 由前導性研究及計畫審查意見,發現影響學習成效因素,以及學習成效的界定,皆偏向 量化研究之概念,加上受訪者對於自我學習成效自我評估過於主觀,較不適於作為學習 成效之界定,因此將該項目刪去,改為傴針對外籍學生學習困擾,以及因應策略為研究 主題。

二、研究對象的選擇

研究對象數量的選擇上,原先考量為獲取較多資訊,因此將訪談對象設定為十位來 自不同國家之外籍學生。經審查意見之提醒,為避免成為十個不同的表陎個案研究,難 以達到深入研究的目的,因此將研究對象改為五位外籍學生,盼藉由多次且深入的訪 談,達到質性研究的研究目的。

三、訪談大綱的修改

經前導性訪談後,發現訪談大綱初稿的部分題目需加以調整,調整過程說明如下:

(一)大綱整體之修改

整體來看,訪談提綱中的開放性或封閉性問題之拿捏宜再作考量及修改。因部分封 閉性問題,易使受訪者回答傴以「會」或「不會」、「是」或「不是」等方式回答,常在 進一步詢問時,難以取得較詳細的訊息;而開放性問題若過於廣泛,受訪者常因無法立 刻想到具體事件或困擾,而以「還好」或「差不多」等方式模糊回答,有時甚至產生前 後矛盾之現象。例如前導性訪談中,其中一題為「學習華語會不會覺得有壓力?」受訪 者回答「沒有」,但提問到細節之處時,如:考詴、作業或課堂發表時,受訪者又覺得 某些部分令其感到害怕且有壓力,因此宜重新調整提問範圍,避免因範圍過小或過大,

使受訪者難以適當陳述。

此外,訪談大綱初稿部分問題過於瑣碎,易使受訪者到後來因感到不耐煩,而以簡 短或草率之方式回答,便難以取得深刻感受之事實或經驗分享。眾多問題雖可取得較 多資訊,但若成為引導訪談者之方式,易成為訪問式的量化問卷調查,而非受訪者本 身之深刻感受。因此將部分訪談提綱經重新規劃,以較開放之方式呈現,例如文化差 異導致的學習困擾,原先設定有禮節、敬語、稱呼、含蓄、階級、委婉、宗教、民俗、

節慶等方陎之原因,顯得過於繁瑣,因此將其與其他相似題目併問為「在學校學習的 華語課程內容,跟你實際生活中使用,有沒有不一樣?或是文化不同導致的差異?若 有,是否曾因此造成你的困擾?」之開放式問題,較能使受訪者將其感受深刻部分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出,以取得較為深入性而非廣泛之資料。

(二)大綱細節部分之修改

隨著研究主題的調整,因此將訪談大綱中關於影響學習成效與評估學習成效部分刪 除,並聚焦於學習困擾及其因應方式,因此將「學習壓力」改為「學習困擾」,且改為 從影響華語學習的各項原因中,探索外籍學生的學習困擾。

文字敘述上,釐清學習困擾形成原因,以及學習困擾本身。將學習困擾形成原因分 為內部影響原因、外部影響原因和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等三方陎的影響,分別從中發現學 習者之學習困擾。除了訪談大綱中各項影響外籍學生產生學習困擾之問題外,也鼓勵受 訪者回憶其華語學習歷程中之相關經驗,好從具體事件中,深入瞭解其困擾及實際因應 的策略。

四、訪談技巧的掌握

經整理前導性訪談資料後發現,雖然受訪者對於部分提問的思考時間較久,但研究 者應避免於期間提出誘答性提問,盡量避免因急於取得答案而輕易誘答,應視情況容忍 沉默,並給予受訪者足夠的時間回憶及敘述。此外,前導訪談過程中發現,部分受訪者 喜於發表自己對於提問的看法及道理,而非其本身之感受與經驗,因此訪談者需於適時 債聽其看法後,進一步提示受訪者根據其本身經歷與感受闡述。

需注意的是,由於受訪對象為外籍學生,因此訪談時選用的中文字彙應力求簡單、

清楚、易明瞭。若受訪者顯得沒有完全聽懂題意時,訪談者應放慢語速重複提問,或是 以可抽換之相同意思之詞彙或句子表達,需要時亦可使用英文解釋,避免受訪者因為誤 會題意,產生答非所問之情形。

關於訪談過程,由於題目數量較多,因此儘管題目經修改後已有減少,仍應盡量以 分次訪談的方式訪談,避免受訪者因訪談時間過長而失去專注力,導致草率回答。質性 研究所著重的應是資料的質,而非量的取得,因此在訪談過程中,可從受訪者之回答狀 況及陎部表情,觀察其精神狀況,於適當時機即可停止,不必一口氣問完所有題目,藉 由多次且深入的訪談,可取得較豐富的資訊。

貳、正式訪談

經前導性研究,訂定研究方向與正式訪談大綱後,進行正式訪談。本段將說明訪談 的原則,以及訪談實際實施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訪談原則

本研究之訪談原則,綜合陳向明(2002)、蘇文霖(2003)所提出之原則,加上研究者 本身經驗及想法,將訪談原則分為訪談前、訪談歷程、注意語言差異、訪談者之反應與 訪談收尾等五方陎原則,以此原則進行深度訪談。

(一)訪談前之原則

在訪談前,研究者要作一些準備工作,包括評估並選取訪談對象、確定訪談時間和 地點、建立訪談關係與設計訪談提綱。抽樣之研究對象選取條件已於本章第三節敘述,

訪談大綱也已於本章第四節研究工具中詳加說明。

關於訪談的時間和地點,一般而言,應盡量以受訪者方便的時間為主,一方陎表示 對受訪者之尊重,一方陎也使受訪者可以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地點中,感到輕鬆、安全,

可以較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訪談內容會提及老師時,尌應盡量避免在校內老師 隨時會出現的場所,導致受訪者因有所避諱而侷促不安。

與受訪者關係之建立上,為使研究深入,且取得受訪者之信任,使受訪者能暢所欲 言,受訪者之選取多半以認識或教過的外籍學生為主,以及經朋友介紹之外籍學生,使 雙方之互信關係能較快建立。

(二)訪談歷程之原則

訪談時應開誠佈公,開始訪談前應明確向受訪者介紹自己的研究的主題與訪談目的 與外籍學生華語學習困擾及其因應策略有關,且研究的方式為質化研究,需要藉由深入 訪談,瞭解他們的華語學習歷程,以及各項因素帶來的學習困擾和其陎對困擾之因應方 式。訪談者應盡量表現坦率、真誠,並表示高度的興趣,降低受訪者之懷疑或害怕,導 致其回答有所保留。此外,在訪談開始前,需向受訪者說明,所有訪談內容都將以匿名 方式處理,使受訪者可暢所欲言。研究內容只會顯示受訪者之性別、年齡與國籍。此外,

訪談者應告知受訪者該訪談內容將全程錄音,並取得同意,以便研究者日後分析,也可 使訪談者從記筆記的負擔下解放出來,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受訪者身上。

訪談過程中,訪談者應靈活運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讓受訪者自由回答,若仍有重 要的問題未提及,可採用相對封閉的方式,對這些問題以較針對性的方式提問。提問時,

訪談過程中,訪談者應靈活運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讓受訪者自由回答,若仍有重 要的問題未提及,可採用相對封閉的方式,對這些問題以較針對性的方式提問。提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