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我們所製備的LCMO薄膜結構是c軸的正交晶系(orthorhombic),沒有平

面的軸向性,因此使用的激發-探測光調整為互相垂直,避免干涉現象的 產生,使樣品的訊號不受pump beam干擾。在本章節裡,我們將利用時間解 析激發-探測系統( pump-probe system )量測LCMO樣品,得到其瞬時反射率 變化隨延遲時間變化之結果,並做進一步的數據分析。

在pump-probe實驗,為了確定激發光以及探測光沒有對背景造成影響,

特別量測分別只有探測光束與只有激發光束的訊號。探測光束的反射光R值 的數量級為1.5V左右,探測光得到的變化量∆R約 10

-4

,可以看到只有探測 光照射的情況之下的∆R/R的數量級為 10

-5

(圖 5-1) ;而在只有激發光照射的 情況中,因為detector只有接受到探測光的反射光R值,此時把探測光檔掉 了,detector只收到背景光,R值約 10

-4

,變化量∆R數量級約 10

-5

,所以在只 有激發光的情況之下的∆R/R的數量級為 10

-1

(圖 5-1) 。從實驗結果可以得 到實驗的背景值均為定值,不會把訊號加到我們所要量測的實驗結果當中。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only probe beam

圖 5-1(a) 只有探測光的∆R/R

only pump beam

delay time(ps)

Δ R

/ R

Delta R/R

圖5-1(b) 只有激發光的∆R/R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delay time (ps)

Δ R

delay time (ps)

Δ R

delay tim e(ps)

Δ R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由上面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初步的看到幾個現象:

1. 振盪:

溫度300K 到 Tc 之間明顯看到訊號有振盪現象,如圖 5-4 所示。

2. 雜訊:

溫度到220K 以下,很明顯雜訊變大了。在 180K 到 120K 之間,快弛緩 行為( fast componemt )的訊號幾乎量測不到。

3. 變號: ∆R/R 在 247K 到 245K 的訊號由正號轉成負號。

4. ∆R/R 振幅:

溫度區間在300 K~120 K 從高溫隨著溫度的降低到接近 Tc,快弛緩行為

∆R/R 訊號的振幅漸漸增加。過了 Tc 到低溫,訊號的振幅則越來越小。

5. 溫度至100K 以下,可以觀察到與高溫區不同的物理機制逐漸顯現。此 訊號包含一個與之前不同的fast component,以及一個弛緩時間極慢的 slow componant。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R/R變號溫度(246 K)低於RT transition溫度,此 溫度差約 8K。

當雷射照射到樣品表面,在被照射的局部區間內電子瞬間吸收了雷射 光的能量,使得這區域內的電子溫度高於附近電子的溫度,因此在極短時 間內由電子與電子間的碰撞,使得局部電子間達到熱平衡狀態

( electron-electron thermalization )這階段約為數十飛秒等級的時間內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 femtosecond )完成;此時,熱能從溫度高的電子傳向溫度較低的晶格 ( electron-phonon thermalization ),使得電子和晶格的系統達到熱平衡的狀 態,這個階段約為幾個次皮秒( subpicosecond )的時間,藉由在弛緩過程中,

隨著電子,聲子,與自旋等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會有不同的弛緩時間,

在我們實驗中顯示快弛緩的部份 τfast<1ps。接著是電子自旋和晶格之間的 熱平衡( spin-lattice thermalization ),約幾十個 ps 到幾百個 ps。最後,有一 個約奈秒( nanosecond )以上的弛緩過程,為磁振子的弛緩過程( magnons relaxation )。本實驗中討論的重點放在電子-晶格的快弛緩的振幅變化。

振盪:

室溫到Tc附近的振盪現象為同調聲子振盪,本實驗室論文『利用飛 秒雷射脈衝在La

0.42

Ca

0.58

MnO

3

薄膜中產生與偵測同調聲頻聲子之研究』[26]

對此方面已有詳盡的探討,故不再論述。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delay time (ps)

Δ

R

(Tc~210K),電阻有很大的雜訊比( Giant radom telegraph noise ; RTN ),原因 來自於錳的clusters在兩個態之間做轉換[27]。

RTN來自於叫做fluctuator的兩個態(state)的互換,在鐵磁金屬相中,每 一個不同的態有不同的導電率( conductivity ),以致於造成導電率的不連續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跳動。圖5-7的左圖中顯示38K和156K是幾個two-level fluctuations (TLF)構 成,而在溫度180K以上則看不到RTN (因為此溫度以上La

0.7

Ca

0.3

MnO

3

未完 全成鐵磁態) ,fluctuation的過程如圖5-7的右圖所表示。此外,同年R. D.

Merithew 等人也發表了相同的現象,樣品為La

0.7

Ca

0.3

MnO

3

/STO,見圖 5-9[28]。

卻沒有 RTN ; 右圖表示 fluctuation 過程[27]。

圖 5-7 指出電阻變化率的 RTN 從 0.01%變動到 2%,但在溫度 180K 以上

圖5-8 指出 noise 的幅度在從 4K 到 100K 增加了 4 個 order,且 noise level 最大值的溫度和電阻率最大的溫度點不同[27]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 5-9 電阻與雜訊圖,虛線表示背景值;右圖表示在不同溫度值 存在不連續的 fluctuators[28]。

從以上可以推斷,當到達鐵磁金屬相時,其磁矩( magnetic moment )會 有微小的擾動,在鐵磁金屬態與次鐵磁金屬態( depressed state )之間的來回 轉移造成fluctuation,也就是磁性與電荷在不同程度的態之間互相轉換。在 pump-probe數據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溫度在235K以下,訊號開始出現擾動 (此稱之為雜訊),雜訊一直持續到120K。此雜訊出現的溫度範圍可由特性曲 線MT圖(或RT圖)得到證實:低於Tc(254K)是鐵磁金屬態與絕緣態(correlated polaron ; charge-ordered insulator )互相競爭的階段,到約220K以下才幾乎呈 現鐵磁金屬態 (見圖1-2),也就是當鐵磁金屬態開始幾乎完全互相連結時,

fluctuation才變的顯著。由產生擾動的溫度範圍與RT中鐵磁態的溫度相關,

可以推測pump-probe實驗中的雜訊變大是因為fluctuation,就此歸納出此激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 5-12 La

0.67

Ca

0.33

MnO

3

single crystal在零點時不同probe beam能量的反 射率變化量;右圖指在10K與60K時反射率變化量與探測能量關係圖[32]

圖 5-13 (Nd

0.5

Sr

0.5

)MnO

3

激發探測實驗數據顯示在相轉變溫度80K時的 振幅降至趨近零[33]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5-11顯示LuMnO

3

反射率訊號隨著不同的probe beam能量而變號,

800nm的反射率變化是正的;600nm的反射率變化是負的,此兩個相反的符 號表示這兩個能量剛好跨在錳的d-d transition的能量,當探測光的能量較低 於此能量時,訊號為正;當探測光的能量較高於此能量時,訊號為負。而 在本實驗中,我們固定探測光的能量,但躍遷能量會隨溫度而改變,從高 溫往低溫,躍遷能隙高於或低於探測光能量,而影響∆R/R的正負符號,以 致於本實驗中∆R/R訊號從正號(高溫)變到負號(低溫)。

圖5-12指出LCMO單晶在探測光能量在大於或小於能隙時,反射率的變 化會有正負符號之分;當能隙約等於探測光能量時,反射率的

變化量會趨近

於零

。同樣的結果在(Nd

0.5

Sr

0.5

)MnO

3

也可以看到在80K附近訊號由負變正時 振幅幾乎消失不見,如圖5-13 [33]。此論文中的∆R/R也有相同的變化,因 此我們只考慮∆R/R訊號的絕對值大小。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Correlated polarons

圖5-14 Mn

3+

與Mn

4+

的電子結構圖與光學躍遷示意圖[29]

光學躍遷過程如圖5-14 所示。圖中所指的fast signal為Mn

3+

中自旋向 上的的電子被Jahn-Teller effect所分裂(E

JH

),因為能量守恆的關係所以能階 較Mn

4+

e

g

軌域的能量略低(E

B

) 。其中Mn 圖中還有沒有畫出來的eB

4+ g

自旋向下 的電子,其能量因為Hund coupling而比e

g

自旋向上較高,以E

J

表示。E

CF

是 被晶格場所分裂的e

g

與t

2g

的能量差。

E B

B

≈0.5eV;E JH ≈1.5eV;E J ≈1.7eV;E CF ≈2eV;O 2p 到Mn eg 的能量△≈4eV

實驗室pump-probe所用的能量是 1.55eV,在 1.55eV所對應的能階躍遷 為Jahn-Teller effect所分裂的E

JH

,因此我們知道在此實驗中所使用的雷射能 量直接激發的是

-T polaron,藉此可以得到相干極化子在不同溫度時的數

量變化。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數學適配結果: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0.0

R/R| (1 0

-4

) f it tin g am plit ud e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0.00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 5-17 ∆R/R fast component 振幅與電阻隨溫度的變化關係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0.1

R/ R| (1 0

-4

) f it tin g am p lit ud e

Temperature (K)

如上節提到因為fluctuation 以致於在 220K 以下雜訊變大,此雜訊可能 蓋掉原有的fast component,但是在相位的數據中我們發現相位具有跟反射 率的變化量相似的變化趨勢,藉著相位的數據我們推測相干極化子

( correlated polarons )的數量仍存在到溫度約 120K 左右,如圖 5-17。

第六章 總結與未來工作

第六章 總結與未來工作

6-1 總結

綜合上幾個章節中,我們已成功的製備La

0.7

Ca

0.3

MnO

3

薄膜樣 品,透過幾項基本特性量測確定樣品品質。也在激發-探測量測上觀 測到相干極化子(correlated polarons)行為,以下將前面幾個章節的結 果與討論做總結:

1. 利用實驗室設備PLD成功在基板NGO(110)鍍出C軸的

La

0.7

Ca

0.3

MnO

3

薄膜,並透過電阻與溫度關係、磁化率與溫度關 係、AFM等量測確定薄膜品質。

2. 我們用OPOP實驗量測La

0.7

Ca

0.3

MnO

3

薄膜,得到隨溫度的ΔR/R 的振幅大小及弛緩時間,研究LCMO在絕緣金屬相變中

correlated J-T polaron的動力學行為,藉此瞭解極化子在錳氧化 物中的重要性,得到相干極化子數量隨溫度的變化情形。

6-2 未來工作

1. 為了更確切的了解pump-probe 實驗的物理機制所激發的載子,可 以探討不同摻雜Ca 比例的 LCMO 在 charge ordering 或絕緣金屬 相變∆R/R 訊號的變化情形,藉此確定極化子的機制。

2. 在鑭鈣系列的 OPOP 實驗中皆有明顯的振盪行為,可以針對此部 分做不同含鈣量的比較。

參考文獻

[1] A. J. Millis, P. B. Littlewood, and B. I. Shraiman, Phys. Rev. Lett 74, 5144 (1995).

[2] A. J. Millis, B. I. Shraiman, and R. Mueller, Phys. Rev. Lett 77, 175 (1996).

[3] Elbio DAGOTTO, Takashi HOTTA, and Adriana MOREO, Physics Reports, 344, 1-153 (2001).

[4] M. Fäth, S. Freisen, A. A. Menovsky, Y. Tomioka, J. Aart, and J. A.

Mydosh, Science 285, 1540 (1999).

[5] J. M. Zuo, J. Tao, Phys. Rev. B 63, 060407 (2001)

[6] K. H. Kim, M. Uehara, C. Hess, P. A. Sharma, and S-W. Cheong, Phys.

Rev. Lett 84, 2961 (2000).

[7] G. Papavassiliou, M. Fardis, M. Belesi, M. Pissas, I. Panagiotopoulos, G. Kallias, and D. Niarchos, Phys Rev.B 59 ,6390(1999) ; M.Belesi , col-mat/0004332; G.Allodi , R. De Renzi, Phys. Rev. Lett 81, 4736 (1998)

[8] Elbio Dagotto, New Journal of Physics 7 (2005).

[9] C. Simom, S. Mercone, N. Guiblin, C. Martin, A. Brûlet, and G.

Andrè, Phys. Rev. Lett 89, 207202 (2002).

[10] P. Levy, F. Parisi, L. Granja, E. Indelicato, and G. Polla, Phys. Rev.

Lett 89, 137001 (2002).

[11] A. J. Millis, B. I. Shraiman, and R. Mueller, Phys. Rev. Lett 77, 175 (1996).

[12] A. J. Millis, P. B. Littlewood, and B. I. Shraiman, Phys. Rev. Lett 74, 5144 (1995)

[13] L. Zhang, C. Israel, A. Biswas, R. L. Greene, A. de Lozanne, Science 298, 55 805 (2002).

[14] M. Mayr, A. Moreo, J. A. Vergés, J. Arispe, A. Feiguin, and E.

Dagotto, Phys. Rev. Lett 86, 135 (2001).

[15] C. P. Adams, J.W. Lynn, Y. M. Mukovskii, A. A. Arsenov, and D. A.

Shulyatev, Phy. Rev. Lett 85, 3954 (2000).

[16] Y. Tokura, in Collossal Magnetoresistive Oxides,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Ed. Y. Tokura (2000)

[17] Cengiz Sen , Gonzalo Alvarez , and Elbio Dagotto , Phy. Rev. Lett 98 127202 (2007)

[18] R. von Helmolt, J. Wecker, B. Holzapfel, L. Schultz, and K. Samwer, Phys. Rev. Lett 71, 2331 (1993).

[19] P. Schiffer, A.P. Ramirez, W. Bao, and S. –W. Cheong, Phys. Rev.

Lett 75, 3336 (1995).

[20] P. Schiffer, A.P. Ramirez, W. Bao, and S. –W. Cheong, Phys. Rev.

Lett 75,3336 (1995).

[21] Chatterji T (ed) 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 Manganite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2004)

[22] C. Zener, Phys. Rev 81,440 (1951).

[23] P. W. Anderson, Phys. Rev 100, 675 (1955).

[24]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四期)2004 年 8 月.

[25] P. Horowitz and W. Hill, “The art of electronics”, 2nd edition, Combridge, York, New (1989).

[26] 陳東煌,“利用飛秒雷射脈衝在La

0.42

Ca

0.58

MnO

3

薄膜中產生與偵測 同調聲頻聲子之研究 (2007).

[27] B. Raquet, A. Anane, S. Wirth, P. Xiong, and S. von Molnár, Phys.

Rev. Lett 84, 4485 (2000).

[28] R. D. Merithew, M. B. Weissman, F. M. Hess, P. Spradling, E. R.

Nowak, J. O’Donnell, Phys. Rev. Lett 84, 3442 (2000).

[29] Y. G. Zhao, J. J. Li,2 R. Shreekala, H. D. Drew,C. L. Chen,W. L. Cao, C. H. Lee, Phys. Rev. Lett 81, 1310 (1998).

[30] X. J. Liu et al , Phys. Rev. B 63, 115105 (2001).

[31] D. Lim,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Vol. 49, No. 5, November (2006)

[32] Y. H. Ren, H. B. Zhao, and G. Lu¨pke,J.Chem.Phys, Vol.121,No1,1 July (2004).

[33] T. Mertelj, D. Mihailovic, Phys. Rev.B 68, 125112 (2003).

[34] H.D. Yang, H.L. Huang, P.L. Ho, W.L. Huang, C.W. Huang, S. Mollah, S.J. Liu, J.Y. Lin, Physica B 329–333 (2003)

[35] Y. Tokura, in Collossal Magnetoresistive Oxides,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Ed. Y. Tokura (2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