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黨軍、政工制度與新縣制的互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政工人員為部隊與地方黨政機關及民眾關係之仲介人,一方面負有 維持軍隊紀律,發動軍隊為民眾服務,以增進軍民情感之意義,另 方面更有發動黨政與與民眾力量,協助作戰之責任,此在抗戰初 期,確曾發揮若干之效果。172

-張治中〈抗戰中的部隊政工〉

第二章 實驗黨軍、政工制度與新縣制的互動

第一節 實驗黨軍與政工體系之聯繫

一、 實驗黨軍與政工體系之承接

1941 年 4 月,實驗黨軍在浙江保安團隊正式創行,合併政治部之業務於特 別黨部,所有各級政工人員,亦同時改任為黨工,試行委員制於團隊黨部。173也 就是浙保團將原本的政工體系整併後,由政工轉為黨工,保安團隊的武力也隨之 稱為實驗黨軍。實驗黨軍於正式改制前仍舊採用政工制度,改制後舊制調整之程 度乃是核心的問題。

在國民黨推行軍隊政治工作(簡稱軍隊政工,為政工體系的一環)的歷史中,

最早可上溯至黃埔建軍時期,當時首任中國國民黨駐陸軍軍官學校代表(簡稱黨 代表)為廖仲凱,同時設有政治部,部內設事務、組織、宣傳三科,合黨代表與 政治部,稱黨代表制。黨代表之地位,一面代表黨監察校務之推行,一面領導政 治部,對全校官生士兵進行政治訓練。174

1937 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央原有的政訓機構因未能符合當時局勢需要,

遂有擴大改組的想法。1938 年 1 月,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第六部、軍委會政 訓處、訓練總監部國民軍訓處,合併改組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同年 2 月 1 日,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正式成立,以陳誠為部長,周恩來、黃琪翔為副部長。175 中國進入第二期抗戰後,面臨兩大困境:一是如何撫慰受傷官兵,提高士氣;

172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頁 328。

173 朱啓佑,〈宣鐵吾先生主持浙保黨政工作事略〉,《黨軍旬刊》62、63(1943.7) ,第 3 版。

174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88-90。

175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6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是如何迅速完成兵員補充,以充實戰鬥力量。為此,軍隊政訓工作的三大要項 為:提高將士抗戰意識,以增厚戰鬥力;建立軍民密切關係,以鞏固抗戰的社會 基礎;保障政策命令之執行,以加強抗戰的政治作用。176

1940 年 9 月張治中任軍委會政治部部長時,便對舊制中下級機構人員太少、

政工事權集中於總政治部、忽略下層組織、政工人員身份地位不明確等缺失,進 行革新,張治中認為工作的重點,無論「教育、訓練、民眾組訓、宣傳工作以至 行軍作戰的一切措施,無非為了爭取抗戰的勝利」。1771940 年 11 月頒行政工綱領,

以為改革依據,內容分總則、制度、人事、訓練、宣傳、經理。178

總則方面,列舉軍隊政工的目的、政工人員之基本精神,及政工與部隊之關 係,第一條中就明確指出「軍隊政工之最高目的,在促進全國軍隊之政治訓練,

一致信仰三民主義,擁護國民政府」,而政工與部隊的關係,「依業務之分別,或 負輔助之責任,或居督導之地位,皆應本親愛精誠之精神,盡分工合作之能事,

尤其不分彼此,打成一片」。179也就是依賴政工與部隊的結合,塑造出政治化軍 隊,並成為政府的作戰武力。

制度為具體縱貫的改革,包含連指導員的恢復與充實、督導制度的建立與各 級機構的層層節制,茲引較重要的部分以做說明:

三:分期增設連指導員,以軍校出身或優秀之連附、排長選充之。

四:建立督導制度,規定部長副部長每年輪流出外視導督察一次,

戰區政治部主任三個月一次,軍政治部主任至少二月一次,必要時 並得設立訓迴督導團。

五:各級機構,應實行層層節制,階級服從,不得有越級侵權情事。

180

根據綱要,連指導員要從具軍人身份的連、排長選任之,也就是指導員同時兼具 部隊長官的身份,此外強調各級的不可侵越性,按層傳遞。

人事方面,則規定政工人員與部隊軍官互調,稱為「軍政交流制」,先分原 有幹部與新任幹部兩部分,原有幹部指的是軍官而具指揮統馭或行政之知識能 力,使其逐步轉任部隊或行政工作,或進行深造;非軍官而具知識能力者,遂使

176 〈第二期抗戰與軍隊政訓工作的改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第二期抗戰關於政 訓工作之指示》,民國史料叢刊,第 292 冊,頁 38。

177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頁 314。

178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6。

179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6-767。

180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逐漸轉任行政工作,或由戰區政治設班訓練,充任部隊下(中)級幹部。而新任幹 部,正職人員則明顯的從軍官來加以選取:

一. 團指導員,應由中(少)校隊職之軍官選調為原則。

二. 師督導員,應由上校之隊職軍官選調為原則。

三. 軍政治部主任,應由少將之隊職軍官選調為原則。

四. 戰區政治主任,應由中隊之隊職軍官為原則。181

除了規定各級政工主管以軍官為主外,還規定任政工人員的年限為兩年,期滿就 必須調任軍職或其他相當的職務。

訓練方面,除了規定建立兩級訓練系統,分別訓練高、中、下級幹部外,在 第四條中則規定「編印各級政工訓練教材,以統一幹部之政治訓練,並經常印製 士兵讀物,加強士兵之政治訓練」。182宣傳方面,除了強調宣傳工作的最高基準 外,還要求要做出實際的宣傳刊物,第五項規定,「整理並充實本部各級之宣傳 刊物,宣傳團隊,及其他宣傳機構」。183

以政工綱領為基本方向,政工改制分別於 1941 年 7 月與 1942 年 6 月兩期來 實施,從前述所列的具體改革來看,大目的為軍政合一,使軍隊與政工更加緊密 結合起來,同時也要求一般的官兵必須具備基本接受訊息的能力。進一步的藉宣 傳刊物與機構,強化宣傳的作用。

實驗黨軍與政工制度,兩者皆面臨同樣的基本問題:政治意識與軍隊武力的 結合,基層官兵的作戰精神及其基本的教育程度。前者是指政治性武力的落實和 過去政工人員遭受輕視的狀況,後者是針對逃兵與識字程度,第一點中政工體系 與實驗黨軍有較多的差異,留待下節討論,第二點在實施方針上則具有較高的一 致性。《黨軍》刊物中,實驗黨軍點明其工作計畫的主要依據:

中央指示的工作項目和實際的需要,客觀的環境和主觀的力量,原 有的工作基礎等,都是我們訂定這個工作計畫的重要依據。184

中央指示的工作項目為前述政工綱領所規範之內容,實際的需要則是對日戰爭爆 發後,再度仿照北伐時期的黨軍體制組建軍隊,並改善過去黨組織與軍隊之間的

181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8。

182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8。

183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769。

184 〈為實現半年工作計畫而努力〉,《黨軍》(微捲)23(1941.7)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合及缺失,強化其戰鬥力。

政工綱領提供了政工或實驗黨軍改造的基本準則,而從《政工週報》及《黨 軍》等資料中作對照,可進一步比較政工體系與實驗黨軍在識字與逃兵問題上的 共通點。元伯曾在〈連指導員的訓練工作〉一文中,針對政治訓練的部分提到小 組會議的方式,將全連以排或班,單位分成若干組,並推舉小組組長以便領導。

此小組會議便與識字教育做結合,推行識字教育前先就全連士兵識字程度舉行考 核,以其程度高下分成若干組。185小組會議的作用除了識字教育外,同時也是推 行生活檢討、提供自我與互相批評的機會,政工典範草案第九十三條規定,「小 組會議研討政治之外,并可實施官兵公私生活輔導辦法,對個人之學術及生活行 動,均可相互討論,自我或相互批評」。186

實驗黨軍同樣也利用小組做為基層教育的重要組織,在〈中國國民黨浙江省 保安團隊特別黨部組織系統表〉中,有直屬小組與一般小組之分,但同樣都是實 驗黨軍最根本的組織,在〈中國國民黨浙江省保安團隊特別黨部民國三十年下半 年度工作計畫〉,訓練工作的每週舉行小組會議一條中,以《黨軍》雜誌作為一 個交流平台,每月的討論成果都會固定的來發表,如〈浙江省保安團隊特別黨部 三十年十月份甲種小組會議討論題綱〉,即分週列出最近日寇動向與我國抗戰前 途、訓練基層幹部與實驗黨工、怎樣研究黨義等討論主題。187而小組除了是交流 組織外,對實驗黨軍來說還有另一層作用,就是產生間接選舉中的代表,由於實 驗黨軍推行委員制,各級黨部委員是用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從基層的小組產生 代表,再由代表選舉委員,188這與中央政工的小組規劃有所差異。

除了小組討論,文化宣傳工作也是識字教育重要的一環,文字的媒介,像是 掃蕩報、陣中日報等,是提供官兵知道國際或國內狀況的訊息來源之一。王次青 在〈論軍中文化〉的第一件事就指出:「應該使軍中和戰地有多些書報看……至 少須使每一個師政治部能有一張小型報,讓軍中袍澤能夠每天知道些天下事」。189 比起文字來說,影像或聲音更能吸引注意,除了發行今日中國畫報、連環畫冊等 刊物,尚有抗敵演劇宣傳隊,雖然表演時常位於前線,但藉由這批人的努力,不 僅宣揚了戰役的勝利,也給予久戰官兵的慰藉。190

185 元伯,〈連指導員的訓練工作〉,《政工週報》(微捲),第 4 卷第 9 期 ,頁 15-17。

186 國軍政工史編撰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上冊,頁 853。

187 〈浙江省保安團隊特別黨部三十年十月份甲種小組會議討論題綱〉,《黨軍》29、30(1941.9) ,

187 〈浙江省保安團隊特別黨部三十年十月份甲種小組會議討論題綱〉,《黨軍》29、30(1941.9)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