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對其企業經營績效的影 響。因此,本章之文獻回顧主要分為兩部分來探討:首先,在第一節中分 析跨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即對外直接投資理論。接下來,在第二 節中回顧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企業影響之實證文獻,其中包含台商赴中國 大陸投資對其在台企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相關文獻。

第一節 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根據林彩梅(2010)的定義,對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企業為了拓展其經營市場,或是將利潤較差之產品,透過對外 投資在開發中國家以重獲高利潤與延長產品生命週期。1隨著台灣產業外移 的步伐持續加溫,尤其在政府開放赴大陸投資後,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對 於台灣經濟以及台商本身所衍生的諸多影響,是本研究亟欲瞭解的議題。

因此,在探討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對其母國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的同時,

仍頇應用對外投資的觀念與理論基礎進行分析。對外投資理論又稱直接投 資,就對外投資理論的演進來看,大致可分為六類:

一、產品週期理論(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Vernon(1966)所謂的產品生命週期,分為創新期、成熟期、標準化 期。當產品處於創新期時,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研發,所以產品價格高,

會先在高所得地區或國家銷售。成熟期的產品,生產技術已經穩定,且產 品也會大量生產,銷售的地區也會拓及到其他國家,因此為了服務海外市 場,廠商開始在海外設廠。最後在標準化期,各國都具備生產產品的能力,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力,廠商會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尋求低成本的

1 資料來源:林彩梅(2010)「多國籍企業論」,五南圖書公司(台北),頁 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生產基地。2

二、投資報酬差異說(Rate of Return Hypothesis)

若從財務的觀點來看對外直接投資,Aliber (1970)認為匯率是影響對外 直接投資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廠商對外投資的資金來源大多來自投資國,

假設投資國的借貸成本低於地主國,那麼就會增加廠商對外直接投資的意 願。3

三、產業組織理論(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pproach):

Hymer(1976)認為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因為廠商擁有地主國廠商所 沒有的特別優勢,例如生產技術、專利、規模經濟、品牌等因素,使得廠 商得以與當地企業競爭,因此這些特別優勢,透過對外投資帶給投資國廠 商利潤,又稱為廠商的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

四、內部化理論(Internalization Theory)

Buckley and Cassons(1976)提出內部化理論,用來解釋當企業有了如 品牌、技術等優勢時,為何不將優勢出售,而採自行使用的理由。4Buckley and Cassons(1976)認為企業為了降低購買本身所欠缺的服務與產品的成 本,例如生產、採購、行銷、研發、人員培訓等,會透過對外直接投資將 這些外購成本內部化,以減少因交易成本過高所產生的風險,才能減少被 競爭對手控制的機會,使企業獲得更高利益。

五、折衷理論(Eclectic Theory)

2 資料來源:林彩梅(2010)「多國籍企業論」,五南圖書公司(台北),頁 182-184。

3 Aliber, R.Z., (1970), ―A Theor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C. P. kindleberger, ed.,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 Sympossium, Cambridge, M.A.,USA; MIT press.

4資料來源:王俊賢(2010)。動態及網絡模式下 FDI 理論解釋能力之比較探討-以賽局理論為 分析基礎。管理科學研究,7(1),頁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在對外投資理論中,Dunning(1993)認為三個決定外商直接投資的最 基本要素:(1)所有權優勢(Ownership Advantage);(2)區位優勢(Location Advantage);(3)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5而曹海濤、葉 日崧(2009)認為這三個優勢是相互關聯的,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是 海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而區位優勢是充分條件。在這三種優勢的綜合 作用下,企業就應該採取海外直接投資的途經來增加企業利益。6

六、非帄衡理論(Imbalance Theory)

Moon and Roehl(1993)認為企業到海外直接投資基於兩個動機:一 是利用自身既有的優勢,結合地主國的資源創造企業最大利益。二是找尋 新的優勢,即當不能獲取關鍵的技術或其他重要資源等資產時,企業就要 努力去追尋這些資產以獲得其資產組合的帄衡,因而產生直接海外投資的 動力。7

5 資料來源:歐陽宏(2005)。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差異之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東 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頁 14。

6 曹海濤、葉日崧(2009)。中國企業對東南亞國協直接投資之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6(1),

頁 114。

7 資料來源:曹海濤、葉日崧(2008)。中國大陸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1

(1),頁 34~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