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建議

奈米科技涵蓋範圍相當廣泛,課程設計與建構仍處發展階段,

然而,從製造製程到終端都有密切關係,本研究在奈米科技研究領 域中僅屬初步探索,希冀國內未來實施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 各類科教師和學生皆能經由這一小步的成果,領略奈米科技教育的 整體性、知識性與永續性。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下列幾 點方向與重點,作為對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拓展研究領域,建構從小學到大學的奈米科技課程

本研究主要的適用對象為未來實施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 進修之教師,雖然「九年一貫」課程已將科學教育列入六大議題,採 取多科融入式的教學模式,本研究為科學類科課程設計。依據教育部 科學課程規劃結果顯示,在高中職並沒有專門和奈米科技相關的課 程,因此,為求強化「奈米科技」課程上下銜接的問題,建議後續 研究者能夠研究一套適合我國高中職相關科系和奈米科技相關的課 程。在教學內涵上加深加廣,達到科學教育的認知、知識、態度、

技能、評鑑能力和參與等目標。

二、擴大規模建構其他類群奈米科技課程

奈米科技涵蓋範圍甚廣其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期望能透過建 構完整的奈米科技在職進修課程內涵,培養教師正確的奈米科技理論 與觀念,共同致力於未來奈米科技發展所需基礎人力培育,建議後續

108

研究者,對於其他類群也能建構該科適合的相關奈米科技在職進修課 程。

三、行動研究與建立成效評鑑指標

對於我國未曾實施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課程,

建議舉辦單位可以先利用本研究所建構的課程內涵實施教學,分為實 驗組和控制組,比較教師在學習前後之差異性,作為奈米科技在職進 修課程實施後之參考。

本研究僅建構我國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教學內 涵,不並包括評量標準,所以未來實施後的成效指標建構,協助改進 研習單位實施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之品質,未來的 後續研究者應可就此方面努力。

109

參考文獻

中文

丁志仁(1997)。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台北:行政院教改 會。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昭明 (1986)。我國工業職業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聖銘(1996)。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毛蓮塭(1990)。對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意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 育資料館。

方炳林(1992)。教學原理。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伍振鷟、高強華(1999)。新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田振榮(1990)。技職教育實用性課程評鑑模式之研究,載於中國工業 職業教育學會年刊:工業職業教育課程發展。台北:全華。

石筠弢(2001)。課程的本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柏園(1994)。有效的教師在職進修初探。教師天地,68,45-48。

李奉儒(1997)。英國教師在職進修制度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花蓮 師院進修推廣部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台北:師大 書苑。

110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福田(1982)。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進修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新發(1981)。中英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之比較。今日教育,40,

28。

施良方(1994)。課程定義辨析。載於教育評論文集。

施良方(2001)。課程理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吳曉亮(1993)。高工工藝群專業教育人員環境教育研習課程內涵規畫 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基(1987)。國內目前教師進修問題面面觀。國教之友,40(1),

36-41。

吳清基(1988)。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5)。教師法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之探析。國民教育,36(2), 10-16。

吳明清(1997)。營造學習型教育專業社群:教師進修的政策目標與制 度規劃。載於國立花蓮師院進修推廣部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 戰與展望。台北:師大書苑。

吳政達(1998)。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的需求評估與績效評鑑方法。

國教月刊,44。

111

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26,

2-3。

林煌(2000)。教師終身進修制度的理念與規劃。教育實習輔導,6(1),

1-6。

周談輝、洪榮昭(1993)。高工專業教師環境教育研習課程內涵研究。台 北︰國科會科教處研究報告。

徐昊杲(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 基礎篇。台北:師大 書苑。

張子超(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多科性融入環境教育,載於環 境教育活動簡訊。教育部。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台灣師大。

陳俠(1989)。課程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陳俐君(2006)。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 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志賢(2000)。教育人員的進修現況與未來走向。教育資料與研究,

34,18-21。

郭丁熒(1998)。教師進修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 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理想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嘉彌(1997)。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接受創新程度間之關 係研究。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

112

臺東師院。

高強華(1996)。變遷社會中的教師在職進修。比較教育的挑戰與展望。

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205-215,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94)。我對國內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一些期盼。教師天地,

68,16-18。

黃光雄、楊龍立(2001)。課程設計:理念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黃進和(1992)。高工機械群專業教育人員環境教育研習課程內涵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恆正(1995)。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研究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

梁恆正(1997)。教師進修問題。載於高強華主編,願景與革新:學校 教育革新座談會實錄。台北:台灣師大。

彭駕騂(1964)。協同教學。教學與生活,14-23。

楊國賜(1994)。我國教師在職在職進修制度改進芻議。教師天地,68,

13-16。

楊思偉(1996)。在職進修教育的趨勢與做法。研習資訊,13,24-30。

蔡 芸(1997)。學校本位教師專業展之研究-以臺灣省國民中學教師 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保田(1983)。教師在職進修問題。師友月刊,187,9。

鄭吉泉(1999)。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學校本位在職進修需

113

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培村(1999)。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與培育。載於教育資料集刊,24。

台北︰教育資料館。

歐用生(1990)。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5)。教師即師資培育者。研習資訊,13(6),10-15。

廖哲勳(1991)。課程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文全(1989)。德懷術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教育行政論文集。台北:

文景。

饒達欽(1990)。社會重建主義理念對技術職業教育課程之啟示,載於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年刊:工業職業教育課程發展。台北:全 華。

藍明智(1993)。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比較,中等教育 44( 3),58。

孫邦正(1995)。普通教學法,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 書館。

鄭三元、龐麗娟(2001)。論課程的本質。2008 年 9 月 5 日取 自:http://www.pep.com.cn/kechjcjf/kcyj-kcgg.htm。

劉文通(1987)。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國科會(2008) 。奈米科技年鑑網。2008 年 9 月 5 日取自:

http://nano.nsc.gov.tw/。

114

葛林‧費雪班(Glenn Fishbine)著/劉世平譯(2003) 。奈米商機,p.81 82。台北:培生教育。

國科會。羅於陵、鄭凱安編譯(2003),全球奈米技術專利趨勢分析。

國科會(2008) 。奈米創新網。2008 年 9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nano.com.tw。

經濟部(1992) 。奈米科技市場與發展概況。2008 年 10 月 20 日取 自:http://doit.moea.gov.tw/09webs/tech-link.asp。

教育部(2008) 。奈米人才培育網。2008 年 10 月 28 日

取自:http://www.nano.edu.tw/about_us/about/about-01.html。

台灣大學(2008) 。北區奈米科技人才培育中心。2008 年 11 月 1 日 取自: http://inservice.nknu.edu.tw/index2-2.aspx。

教育部 (2008) 。全國在職教師進修網。2008 年 11 月 5 日 取自: http://inservice.nknu.edu.tw/index2-2.aspx。

115

英文

Bloom, B. 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Toronto: Longmans, Green.

Beane, J .A.(1998).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uster, R. L. (2000). 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Volume 15, Number 2. The 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A Rotational Modification.

Doll, R. (1996). Curriculum improve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9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Finch, C. R. & Crunkilton, J. R. (199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Good, C.V.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 ed.). NY: McGraw-Hill.

Green, A. (1995) Core skills, participation and progresson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ngland and fran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30(1).

Goodlad, J. S. (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NewYork:McGraw-Hill.

Hirst, P. H. (1974).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London: RKP.

Johnson, M. (1967). 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19, 15-32.

Oliva, P. F. (1997).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116

Orr, 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osner, G. J. (1995).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ockwell Kay(2002).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Need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A Delphi Study. Journal of Distance Learning

Administration, 3(3).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dd, E. A.(2001). A Curriculum Definition and Approach.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bielefeldts .de/eb_curde.html Tiles, J. E. (1994/5).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Tbilisi Conference.

Yager, R. E. & McCormack, A. J.(1982):Assessing Teaching/Learning Successes in Multiple Domains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73(1),45-58.

117

附錄

附錄一 德懷術委員詳細名單

編號 姓名 職稱 服務單位

1 沈弘俊 教授 台灣大學

2 朝春光 教授 交通大學

3 徐開鴻 副教授 台北科技大學 4 陳貞光 助理教授 台北科技大學 5 丁鯤 工程學院院長 龍華科技大學 6 蔡定侃 副教授 虎尾科技大學 7 陳建仲 助理教授 聯合大學 8 羅聖全 研究員 工研院 9 李秉彰 研究員 工研院 10 陳仁君 經理 南亞科技

118

附錄二

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專家會議資料

專家會議資料

指導教授:李景峰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郭金國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研 究 生:黃保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生

會議時間:民國 98年 2月24日(星期二)上午九時 會議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大樓三樓會議室

119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之文獻,研擬出「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之初步內涵。預

之文獻,研擬出「高中職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之初步內涵。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