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學實施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小結

(一)教材設計

1、教學模組設計盡貼近學生生活為佳,學生會因為課程內容生活化而提升 學習動力、加深課程印象進而提高學習成效。

2、將 Google Earth 應用於 GIS 單元課程設計時,運用課程概念必從簡單編 撰至複雜。

3、讓學生操作 Google Earth 學習,掌握時間需再加強,教材概念可依時間 斟酌增減。

4、根據三班學生評量測驗結果,雖傳統教學班級(A 組)與使用 Google Earth 兩班(B-1、B-2 組),三班測驗評量結果無顯著差異性,但有操作 經驗兩班級整體表現皆優於傳統講述教學班級,其中先操作後上課之班 級整體表現最佳。

5、教師教授「向量式空間資料」及「四種空間分析(路網分析、環域分 析、地勢分析及疊圖分析)」概念時,整體而言有操作 Google Earth 兩實 驗組班級學習成效較好。

6、「網格式空間資料」與「疊圖分析之布林運算」概念,則採用板書教學 方式學習成效較好。

7、「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概念可透過先讓學生自行操作 Google Earth,再 用其經驗講解概念效果較好。

8、此外,為何平時考出現有顯著差異題目較多,而段考沒有之原因,除了 試題樣本數不足外,本研究推測和期中考考試範圍大,考題概念設計上 多為綜合概念;平時考因考試範圍小,試題概念設計較細有關。

9、另本研究根據結果,讓學生操作 Google Earth 學習,確實可彌補無法使 用單機版 GIS 軟體限制,順利達成 GIS 單元課程具體目標。

65

(二)教材實施

1、本研究者觀察,由於在課堂開始時先發 Google Earth 操作手冊,使學生 將注意力集中在操作 Google Earth 以完成回答教師交代的問題,難以專 心聽講教師授課內容。因此建議教師先於第一節課讓學生操作 Google Earth,第二堂課再利用學生操作經驗做為範例,講述 GIS 概念並採用問 答方式教學效果較佳。

2、教材實施過程中,學校設備會影響學生學習意願。

3、疊圖分析應用部分,需提醒學生圖層之間有上下關係,在應用該分析功 能時需注意。另外,也可借用此狀況教導學生疊圖分析概念。

4、對於「1904 年台灣堡圖圖例」部分,教師可先將台灣堡圖圖例提供給學 生,讓學生便於自行辨識一百年前住家土地利用為何。

5、對於第一次使用 Google Earth 之同學,一開始因操作不熟悉而困難不 安,此時教師除了於課程先方放簡易操作步驟說明外,可利用同儕力量 協助。

6、課程進行中應用 Google Earth 可促進與學生之間互動,另可將班上作業 成果於課堂上分享,學生學習氣氛非常熱絡。

二、學生學習方面

(一)學習成效:

1、根據研究結果,整體而言兩班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評量測驗表現無顯著差 異,但在評量學生模擬情境中應用四種空間分析與正確使用順序方面,

表現確實優於使用傳統講述教學之班級。

2、學生對於 Google Earth 應用 GIS 課程教學,以具體操作行為確實能釐清 GIS 抽象概念,特別是四種空間分析概念部分,給予肯定。

3、由於一堂課需教授概念多,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吸收課程內容要點,若 教師授課時間充裕,建議將課程時間作調整。

66

(二)學習態度:

1、學生對於課程將日常生活最熟悉地點—「家」,藉由 Google Earth 實際操 作方式整合 GIS 課程教材,可增進學習成效、提升課堂參與度,讓學生 更喜歡上地理課。

2、使用 Google Earth 能提升學習動力及樂趣,進而願意嘗試其他功能,希 望教師能更進一步在其他課程透過實作學習方式習得課程內容,抑或自 行應用日常生活解決問題。

3、當同儕遭遇困難時,彼此間相互協助,另外也樂於分享課程成果。

4、若操作過程中電腦出現故障、使學生因前功盡棄,降低學習意願。

5、學生使用 Google Earth 完成教師交代問題,學習到 GIS 概念,可獲得成 就感、愉悅及滿足感。

6、少數學生提及第一次接觸 Google Earth,因不熟悉感困難,但熟悉操作 介面後,很快就能上手,並能順利完成教師交代作業,不因困難而澆熄 學習熱情,反而有興趣、獲得成就感。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