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第三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在省籍方面,父親為本省閩南人的選民,相較於父親為大陸各省市人的選 民,其政黨認同轉綠的勝算在兩模型中分別上升 109%與 120%;父親為本省客 家人的選民相較於父親為大陸各省市人者,政黨認同轉綠的勝算分別上升 76%

和 81%。另外,父親為原住民的影響在表 27 中亦達統計上顯著:相較於父親為 大陸各省市人的選民,父親為原住民的選民政黨認同轉綠的勝算會下降 67%。

第三節 小結

在前兩節的分析中,本研究發現選民的政黨認同在兩波訪問之間有顯著的變 動。政黨認同變動的方向以轉向泛藍為主,主要的變遷來源來自泛綠選民轉向中 立、無反應,其次為泛綠選民轉向泛藍。綜觀兩波訪問間台灣發生的重要政治事 件,包括 2005 年 8 月底爆發的高雄捷運弊案、2006 年 6 月底爆發的國務機要費 案等,都對泛綠陣營的主要成員─民進黨造成形象上的重大打擊。國務機要費案 甚至引發了施明德等人發貣歷時約兩個月的大規模群眾運動,要求時任總統的陳 水扁下台。在媒體長時間、大篇幅的報導「百萬人民倒扁」活動之下,原先認同 泛綠陣營的民眾便可能很受到這些負面訊息影響,改變了原有的認同。

在影響政黨認同變動的原因方面,本研究發現除了以往常為人所討論的族群 認同、省籍等社會背景變數具有影響力之外,傳播媒介的使用情形、人際網絡的 內容與互動情況,以及社會脈絡中的政黨傾向,都可能造成個人政黨認同的變 動。整體而言,選民對於傳播媒介的注意程度愈高、愈常與同質性的人際網絡接 觸,居住地區整體的政黨傾向愈強,選民的政黨認同就愈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 響。符合資訊偏差傳播的預期。然而,Zaller 關於政治認知影響媒介影響力的看 法,以及 Schmitt-Beck 針對人際網絡影響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的「過濾假設」,

在本研究中均未獲得證據支持。相對於 Beck 等人(2002)指出對選舉不感興趣的 選民較容易受到各種傳播媒介、人際網絡和地區整體政黨傾向的影響,本研究卻 發現不關心選舉結果會減少特定內容的傳播媒介和人際網絡影響力:只有泛藍電 視新聞和人際網絡的影響力會因不關心選舉而下滑,其他則不會;Schmitt-Bec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指出同質性人際網絡會強化同方向的訊息,本研究卻發現這種強化效果只出現在 部分情況中,並非一體適用。針對這些與假設不符的分析結果,本研究詴圖就資 料特性、測量異同,並導入其他理論進行解釋。

在資料特性方面,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人際網絡對選民的政黨認同具有 重要影響,因此在與泛藍/泛綠人際絡互動頻率高的情況下,選民的政黨認同會 集中於深藍/深綠,使得媒介使用難以發揮加成效果;但在互動頻率較低的情況 下,加成效果就會出現。另外,Harkins 和 Petty(1987)指出多重消息來源要產生 較佳的效果,需要閱聽人在接收訊息時,相信消息來源彼此獨立,使閱聽人預期 即將接收的訊息有所不同,而好好處理新的訊息。因此,本研究發現的媒介使用 和人際網絡相抵消的現象,就很有可能是因為訊息的同質性高所致。在測量異同 方面,Beck 等人(2002)使用對競選活動感興趣的程度,作為政治認知的測量;本 研究則是以對選舉結果感興趣的程度,作為政治認知的測量。相較之下,對選舉 結果感興趣的程度,可能反應了選民對一般政治事務的關心程度,而不是對政治 資訊的接觸和關注程度。對政治事務不感興趣的選民,即使透過各種管道接觸了 資訊,也可能「聽而不聞」,並不真正對資訊進行處理。因此造成媒介影響力的 下滑。然而,上述可能解釋並無法在本研究中做進一步的確認,仍有待後續研究 加以釐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