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5-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為 1971 年 T. L. Saaty 所 發展出來的一套決策方法,經過不斷地修正與試驗,1980 年以後 AHP 之理 論更趨完備【12、13】。主要應用在不確定(Uncertainty)情況下及具有數個評 估準則的決策問題上。對決策者而言,階層結構有助於對事物的了解,但在 面臨「選擇適當方案」時,必須根據某些基準進行各替代方案的評估,以決 定各替代方案的優勢順位(Priority),然後找出適當的方案。基本上,AHP 法 是將複雜且非結構的情況分割成數個組成成分,安排這些成分或變數為階層 次序,將每個變數的相關重要性利用主觀判斷給予數值;綜合這些判斷來決 定哪一個變數有最高優先權。而問題的每個變數必須給予一個數值,以幫助 決策者思考而得到結論。

3.1.1 層級分析法的基本假設

AHP 法式將複雜的問題有系統地簡化,利用層級架構將問題分解,再利 用幾何平均法整合專家們的意見,經過整理分析之後,提供決策者完整的資 訊,將風險減少,AHP 的假設有下列的假設:

一、系統可被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份(Components),形成層級結構。

二、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因素,彼此間需要互相獨立。

三、每一層級中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中某些或所有的要素進行評估。

四、進行比較評估時,須使用比率尺度。

五、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以使用正倒值矩陣處理。

六、偏好關係可以滿足遞移性,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強度關係」

也必須滿足。

七、完全遞移性不易存在,所以容許不具遞移性的情況存在,但必須測試其 一致性的程度。

八、要素的優先程度可以用加權法則求得。

九、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層級結構中,不論優先程度如何,皆被認為與整個 評估結構有關。

3.1.2 層級分析法的優點

採用層級分析法具有以下優點【12】

一、AHP 法理論簡單,操作容易,能有效擷取多數專家及決策者有共識的意 見。

二、AHP 法對於影響研究目標的相關因素,皆能納入模型中,配合研究目 的,考慮各種不同的層面。

三、相關影響因素,在經過專家學者評估及數學方法處理後,皆能以具體的 數值顯示各個因素的優先順序。

四、將複雜的評估因素以簡單的層級架構呈現,易為決策者接受。

3.1.3 層級分析法之進行步驟 其步驟之內容如下述:

一、建立層級架構

曾國雄、鄧振源【12】指出,層級架構是整個系統架構之主要骨架,用 來探討層級中各個準則要素間的交互作用,及對整個系統的影響,而且每一 層級僅受另一層級所影響。此階段包含形成問題、確立定義、確立要素和階 層三個步驟,主要是找出階層結構中的各要素,並建立這些要素之間由問題 與答案串連而成的層級關係【21】。

層級結構之建構主要採兩層方式:詳述化(Specification)與「手段目標」

分析法(Means-end)。所謂詳述化,意指依從上而下的順序,將一個上層的、

較抽象的目標細分成幾個層次較低一級的二級目標,透過這些二級目標可以 更清晰的描述一級目標,同時也對一級目標有更清楚的了解。而「手段 目 標」分析法則是,是利用反向思考的概念從問題核心向外擴散,將較低層次 的目標視為達成上層目標的手段,而一級目標則為二級目標的目的。藉著不 斷分析與確認達成目的所需手段,可將層級結構由高而低建立起來。

此外在建構層級結構時也可運用「包括性」(Comprehensive)與「可衡量 性」(Measurable)。所謂「包括性」也就是從理論的觀點,分析者需盡可能的 考量所有和目標相關的事物,將其全部納入整體系統,確保層級架構下影響

因素的完整性。而「可衡量性」則是從實務的角度出發,判斷影響因素是否 易為分析者所衡量,作為取捨評估指標的依據。

如依照上述原則建構層級結構,一個完整且鉅細靡遺的層級結構是可以 預期的,但實務上,這也意味著更多的金錢與時間的損耗,所以進行「重要 性試驗」,以進一步精簡層級結構就有其必要。

二、成對比較矩陣的建立與運算

因素的成對比較,是某一層級下的各要素,以其上一層級為評估準則,

進行各要素間的成對比較。比較值通常採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的形式表 示,可劃分為等強(Equally)、稍強(Moderately)、頗強(Strongly)、極強(Very Strong)、絕強(Extremely)與其相鄰者共分為九分尺度如 3.1 表所示。為了建立 成對比較矩陣,如圖3.1,某一層的要素,以上一層級某一要素為評估基準下,

進行要素間的成對比較。當有N 個因素時,兩兩因素間須比較 N(N-1)/2 次。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a

a a

a a

A

L M O M

M

L L

L M O M

M

L L

2 1

2 2

1 2 2

1 2

1 1 1

2 1

2 12

1 12

/ /

/ 1

/ 1 / 1

1 /

1 1

~

圖3.1 成對比較矩陣圖 資料來源:【12】

wi:表示第i項要素的權重;i=1,2,3,…,n

aij:表示i準則與j準則間之要素權重比值;i=1,2,3,…,n,j=1,2,3,…,n

A

~

為正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此矩陣具有下列之特性,如 公式3.1所示:

ij

a

ij

a

= 1 及

a

ik =

a

ij

a

ik (3.1)

表3.1 AHP法尺度定義與說明

評估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等重要 兩元素貢獻程度相等

3 稍微重要 某元素之經驗與判斷比另一元素稍強 5 頗為重要 某元素之經驗與判斷比另一元素較強 7 極為重要 強烈偏好某元素

9 絕對重要 絕對偏好某元素 2,4,6,8 兩相鄰尺度之中間值 折衷值

三、一致性檢定

當成對比較矩陣為正倒值矩陣時,要求決策者在成對比較時能達到前後 一致的情況是很不容易的。若前後不一致情形太嚴重,則研究結果將會與實 際情形相差甚大,導致錯誤決策。所以必須利用一致性檢定求得一致性指標 (ConsistenceIndex, C.I .)來過濾這些信息,來確保計算結果真實反應實際情 況。由於正倒值矩陣中的a ij值只要有些微變動,將會使λmax亦隨之微量變動。

因此,λmax和n兩者之間的差異程度可作為判斷一致性高低的評量標準。其一 致性指標之定義公式如3.2所示:

. 1 . max

= − n I n

C

λ

(3.2)

n:評估要素之個數

當C.I.=0時,則表示決策者前後判斷具一致性,C.I.值越大表示不一致性 越高,學者【22】建議C.I.≦0.1時,為可接受之偏誤。

四、計算方案的優先值

最後將各層級對應上一層級不同準則的特徵向量合併成一優先矩陣,再 將每一層級優先矩陣串聯(相乘),求得綜合特徵向量,既為最下層各方案對 最高層級目標的優先值。

圖3.2 AHP法之流程圖 資料來源:【12】

五、幾何平均的運算

Saaty在一些合理之假設下,利用幾何平均數作為整合之函數。因為若某 一決策成員的判斷值為a,而另一決策成員的判斷值為1/a時,其平均值應為 1,而不是(a+1/a)/2,所以n個決策成員的判斷值X1

X2…Xn其幾何平均值

應為n

X

1•

X

2•L•

Xn

。接著將n個要素比較結果的衡量值,置於成對矩陣 的上三角形部分,而下三角形部分的數值,為上三角形部分相對數值的倒數,

即成對比較矩陣A,建立之數學式如3.3所示【13】:

⎥⎥

⎥⎥

⎢⎢

⎢⎢

=

1 /

1 /

1

1 /

1 1

2 1

2 12

1 12

L L L L L

L L

n n

n n

A A

A A

A A

A (3.3)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5-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