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滿意

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最早由工業心理學家提出,是對於工作與 工作者間的相關研究:「心理學與工業效率」一書由 Muneserberg 於 1913 年出 版,可説是關於工作滿意最早之著作(鍾一先,1995)。然而工作滿意之研究是 Hoppock(1953)於「工作滿意」一書中提出後,才引起熱烈的討論與注意,他 認為工作滿意就是員工對工作環境的主觀反應。此後,工作滿意的相關研究便陸 續地發展,但因各學者所研究的對象及研究架構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意義。資 列舉部份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的定義,如表 2-2。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於工作滿意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工作滿意之定義

Vroom 1964 工作滿意係指工作者對目前所扮演的工作角 色的感受或態度反應。態度如為正向,則表 示工作滿意;態度如為負向,則表示工作不 滿意。

Porter & Lawlar 1968 認為工作滿意係由工作者對工作實際報酬與 預期報酬之差距所決定。差距愈大,工作滿 意程度愈低;差距愈小,工作滿意程度愈高。

Locke 1969 認為一個員工對於工作某一特質的滿足與否 主要是依其覺得此工作特質中「實際獲得的」

與「 希望獲得的」兩者之間的差距而定。「實 際獲得的」大於「 希望獲得的」,工作滿意 程度大;反之,工作滿意程度愈低。

Smith et al. 1969 認為工作滿意是指個人對其工作整體性感 覺。如在工作本身、上司、待遇、升遷、同 事相處等不同層次的感受。若在這些方面獲 得的報酬與預期相符,工作滿意程度愈高;

若在這些方面獲得的報酬與預期差異愈大,

工作滿意程度愈低。

Cribbin 1972 工作滿足是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感覺,工作環 境包括工作本身、主管、工作團體、機關組 織、生活等。

Mcormick 1974 員工從工作中所獲得的需求滿足程度。

&Tiffin

Greenberg &

Baron

意二者是在觀念上之不同,如 Herzberg (1959)的「雙因子理論」便將有關工 作滿意的因素稱為「激勵因子」,而將可減少工作不滿意的因素稱為「保健因子」。 但本研究認為工作滿意為一個構面,有程度上之差異,自高而低或自低而高,假 定滿意與不滿意係屬一個連續構面。

關於工作滿意的衡量,可依整體性、列舉性者來區分,整體性者所衡量的是 一種整體滿意,並未辨別所針對之工作性質等具體構面:而列舉性者,事先列舉 有關工作之具體構面,然後由被訪者表示其滿意程度。

何者為工作滿意之最佳構面,目前尚無一定標準答案,不同的情境、不同的 樣本或尺度項目,都可能導致不同的因素結構。

二、工作滿意相關之理論

Hoppock (1935)首先提出工作滿意後,至今有關工作滿意的理論相當多,

其中大多以激勵理論的觀點作為理論基礎,本研究僅列舉常見且重要者分述如 下:

(一)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Maslow(1954)認為人是需求的動物,需求必須加以滿足,而未能獲得滿足 的需求常可左右人們的行為;依 Maslow 的分類,人類的需求由重要性低至高排 列可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 求。

當某一層次的需求於實質上獲得滿足後,下一個高層次需求即成為主要支配 力量。而且人的需求是由下往上需求層次發展的,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 足後才會發展到另一個層次的需求;但無論是哪一層次的需求並不會因下一高層 次需求的發展而消滅,各個層次的需求是相互依存且重疊的,高層次的需求發展 後,低層次的需求依然會繼續存在,但會降低追求低層次需求的行為。因此,當 某一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該需求層次便不容易繼續有激勵作用,下一較高層 次的需求才是激勵的因子。

(二)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

此理論由心理學家 Herzberg(1959)提出,認為員工的工作態度對於工作績 效有決定性的作用。他認為導致工作滿意的因素導致工作不滿意的因素是分開而 有別的,因此,將諸如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監督、人際關係、工作環境及薪資 等歸類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而這些因素完全存在時,能消除員 工不滿意,但員工也不會感到滿意。要激勵員工努力工作,應把注意力放在「激 勵因子」(Motivators)上,包括成就感、認同感、成長機會及負擔重要職責等,

這些激勵因子可以導致員工內心的滿足感。

(三)三需求理論(Three Needs Theory)

由 McClelland(1961)等人提出「三需求理論」,認為在工作情境中有三項主要 的動機或需求。(Robbins,1986;李茂興譯,1986)

1.成就感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想要超越他人,達成某種目標或標準,

希望從工作中得到他人的肯定。

2.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使他人聽命、服從於己,亦即擁有權力與影響 力的慾望。

3.歸屬感的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與他人建立 友善而親密的人際關係之慾望。

經過廣泛研究後發現,成就感需求與工作績效呈正相關;而高成就需求者認為有 責任、回饋及具挑戰性的工作,對他而言有強烈之激勵作用。另外,一位優秀的 管理者通常具高度權力需求與低歸屬感需求。

(四)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公平理論由 Adams(1963)提出,認為員工會以自己本身的「投入」及「產 出」作比較。主要包括「工作投入」、「工作所得」、「參考人物」及「公平—不公 平」四部份,他認為一個員工的滿意與否決定於「本人工作所得與工作投入之比 率」與「一個或多個參考人物的工作所得與工作投入之比率」的比較結果。某位 員工如認為「本人工作所得與工作投入之比率」等於「參考人物的工作所得與工 作投入之比率」則此員工會覺得公平,而對工作產生滿意;若這二個比率不相等,

則他會覺得不公平,進而覺得不滿意,並影響工作情緒,降低工作效率。Wexley

& Yukl(1977)曾歸納有關公平理論的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公平理論能相當有效 的證實「社會比較歷程」對員工工作滿意的影響,但對於「不公平」感覺如何影 響員工表現則結論不一。另外,公平理論沒有明確指出參考人物是如何選出,亦 無說明選出多少位參考人物較好。

(五)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

Locke(1969)認為一個員工對於工作某一特質的滿足與否,主要是依其覺 得此工作特質中「實際所獲得的」與「所希望獲得的」,且此超過部分對他而言 是有利的,則其會更覺得滿意;若此超過的部分對他而言是不利的,則他會更不 滿意相反地,若他覺得「實際所獲得的」低於「所希望獲得的」,且此短少部分 是他希望得到的報酬,他會不滿意,同時差距愈大則愈覺不滿意。

Porter(1961)則認為工作滿意的大小是依一個員工覺得他「應該獲得的」

與「實際所獲得的」兩者間差距大小而定。基本上,Porter 與 Locke 的觀點相 當接近,但 Porter 更強調公平的因素對工作滿意的影響程度。

本研究傾向採用 Locke「差距理論」之看法,認為工作滿意是工作者對其工 作及與工作有關之因素的整體性感覺或評價,而此感覺或評價須比工作者原本預 期的好,才會產生高度工作滿意,反之,則工作滿意程度低。

三、工作滿意之相關影響因素

有關工作滿意的研究,其影響因素很多,大部份是探討其前因(antecedents)

與後果(consequences)變項。但由於其中涉及變項甚多且複雜,至今仍無一完 整模式可將所有與工作滿足相關因素都包括在內。一般就其前因而言,既不是完 全取決於工作者個人特徵,也不完全取決於工作與工作環境特徵,而是由此二方 面變項交互作用所決定。經由Stanley E.S. 及 Thomas D.T.(1975)兩位學者 將工作滿意相關之變項歸納出,影響工作滿意的前因變項分為分為環境因素與個 人屬性因素兩大類。

(一)前因變項:包括環境變項及個人屬性兩部分。

1.環境因素

(1)政治與經濟環境:如政治體制、社區特徵、工業化程度與失業率的高低。

(2)職業性質:工作者從事的行業所具有的社會地位與職業聲望。

(3)組織內部環境:如組織氣候、領導形態、組織規模與參與決策的機會。

(4)工作與工作環境:如工作特徵、工作專門化或標準化的程度。

2.個人屬性因素

(1)人口統計變項: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與婚姻。

(2)穩定的人格特質:如價值與需求。

(3)能力:如智力與運動技巧。

(4)情境人格:如動機與偏好。

(5)知覺、認知及期望。

(6)暫時性人格特質:如憤怒與厭煩。

(二)後果變項:包括個人反應變項、組織反應變項與社會反應變項。

1.個人反應變項:如積極努力、消極退卻等。

2.組織反應變項:如生產率、流動率、工作績效、曠職與怠工。

3.社會反應變項:如國民總生產、疾病率、政治穩定性與生活品質。

以工作滿意為中心,與上述前因或後果變項間之關係亦有各種類型,如因 果、相關、個人與環境配合、情境及回饋等。

此外,對於工作滿意的模式,Wexley & Yukl (1977)提出了決定工作滿意 因素假設模式,如圖 2-2。

圖 2-2 決定工作滿意因素假設模式

資料來源:Wexley, K.N. & Yukl, G.A.(1977),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sonnel Psychology Homewood, III : Richard D, Irwin, p.109

他們認為工作者了解「期望的工作環境」與「實際的工作環境」間之差距,

有助於決定員工的工作滿意;期望的工作環境與個人需求、價值觀、個人的特性、

與社會的比較、參考群體的影響及早期的工作經驗有關聯性。而實際的工作環境 則由補償、報酬、管理方式、工作本身、工作夥伴、工作安全及升遷機會所決定。

此模式與 Locke(1969)「差距理論」之看法相當接近,兩者皆認為「實際 獲得的」與「希望獲得的」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影響工作滿意的重要因素。

需求、價值觀 個人特性

社會的比較 參考群體的影響

社會的比較 參考群體的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