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 、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肆 肆

肆、 、 、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班級成員之間,難免會因為看法的不同,或是其它的原因,而產生衝 突(conflicts)。Schmuck & Schmuck 認為,班級成員之產生衝突,正是班

級團體發展的契機,而不全然是不利的。教師和學生應該利用這個機會,

重行調整自己的想法和作法,或是調整班級的目標,共同渡過難關,重開 班級發展的新機運(單文經,1994)。

Brophy和Good認為,一位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育哲學,源自他的人格 和他對教師角色的定義。個人取向的教師一般都較樂於和學生做頻繁的互 動,並且會以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態度來對待他們(引自桂冠前瞻教育叢書 編譯組,1999)。經師易致,人師難求。唯有透過與學生良性互動、和諧 溝通,教師的身教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陳淑遙(2004)之研究認為,師生衝突係指教師與學生察覺到彼此間 目標、觀念等的不一致性,因而引起雙方內心的憤怒、不滿、冷漠等內隱 行為,或表現出語言、非語言等的攻擊行為,雙方在此過程中不斷地以不 同的形式互動,以表達出老師及學生個人不同的的觀念、目標或意圖等。

國中階段係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師生之間難免因認知、價值觀之差 異而產生對立、意見不合或起爭執。如不尋求適當之溝通管道,不但影響 教學活動之進行,破壞師生關係,亦將影響學生人格之發展。茲就師生互 動溝通的意涵、師生互動溝通策略之應用兩方面論述之。

一一、一、、、師生互動溝通的意涵師生互動溝通的意涵師生互動溝通的意涵師生互動溝通的意涵

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積極而正向的溝通與對話,這是促進班級團體的 成長與發展,以至於建立良好班級學習氣氛的不二法門。唯有透過溝通,

班級的規範和優良的風氣,才得以形成;也唯有透過對話,有關認知的和 情意的學習,才可能兼顧(單文經,1996)。教師在班級和學生互動的歷 程之中,師生藉著溝通,彼此瞭解對方的意思和情感,進而形成和諧的人 際關係(陳木金,2000)。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不斷地交互作用,

彼此溝通,方能促進團體成員的發展。以下分別從師生互動溝通的重要性 與方式兩方面敘述之。

(一)師生互動溝通的重要性

傳統的師生溝通偏向於「單向溝通」,由老師擔任傳遞者,片面、單 向的傳播給學生,所謂的「傳道、授業」即著重於此;現在師生間的溝通 著重「雙向」,雙方互相問答、請益解惑、教學相長等(柳文卿,1999)。

Albert 認為,不論學生的行為表現如何,教師應接受學生、傾聽學生、

欣賞學生、表現出對他們校外活動的興趣、並且使用積極的言辭來描述好 的行為與能力,使全班師生和諧相處並發展正向的關係(王前龍譯,

2004)。Gordon 認為,透過師生間的溝通與對話可以矯治學生的不當行為

(林進材,2005)。Gordon 特別重視主動傾聽、問題解決和衝突解決三種 技巧,透過這三種方式,有助於有效的師生溝通和教室紀律的維持(吳清 山,1993)。

由上可知,透過師生間之良性互動與雙向溝通,可以發展師生間之正 向關係,矯正學生的不當行為,預防衝突發生與有效解決問題,使學生在 愉悅的氣氛中學習,進而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師生互動溝通的方式

教師的領導方式會影響其與學生溝通的方式,教師的領導方式可分 為:權威式領導、放任式領導、民主式領導。其中以民主式領導對師生關 係之增進最有幫助,不但能減少師生衝突,對於學生自我觀念之增強,師 生溝通機會之提升,班級氣氛之營造均有極大助益。張春興、林清山(1989)

認為,使用間接影響的教師,通常採用的是民主式領導,班級氣氛也較為 和諧,容易引發師生間的雙向溝通。不但教師的看法容易傳達給學生,學 生的疑難也較容易有機會反映給教師,而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

班級的各項活動,都少不了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Schmuck 和 Schmuck 認為,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中,成員之間應該有開放而活潑的溝通,

而且也應有相當高程度的參與感(單文經,1994)。語言溝通乃是透過口 語的表達,亦即說話時的用字遣詞及內容,來相互交換或傳遞訊息、思想、

觀念,以增進彼此的瞭解。非語言溝通主要包括身體動作、面部表情、說 話的音量與音調、人際距離等方面之運用。教師應藉由良好的語言與非語 言溝通,來表達對學生的關愛,拉近師生的距離,以營造和諧友善的班級 氣氛。

二二、二、、、師生互動溝通的策略師生互動溝通的策略師生互動溝通的策略師生互動溝通的策略

師生關係的增進需要良好的溝通才能達成,適當的溝通是以愛為基 礎,但還需要藉助溝通的技巧。教師若能把握溝通的原則,善用溝通的技 巧,教室便會成為一處快樂的學習場所(柳文卿,1999)。Ginott 指出好教 師使用和諧溝通,壞教師則相反。好教師會:1.傳達理性的訊息--針對 情境而非學生的人格特質。2.適當表達憤怒。3.請學生合作。4.接納與承認 學生的感覺。5.避免對學生產生標記作用。6.以適當的引導來改變學生。

7.避免讚美的危險。8.矯正學生時乾淨俐落、簡單明瞭。9.以身作則,高尚 行為的示範(金樹人編譯,1994)。

王淑俐(1996)指出教師的溝通態度包括:1.自我肯定。2.自我反省。

3.樂觀積極。4.幽默開朗。5.理性客觀。6.情緒穩定。7.具同理心。8.有禮 貌。9.有耐心。10.高關懷。11.真誠親切。12.接納容忍。教師的溝通技巧 包括:1.聆聽與晤談。2.觀察、覺察。3.正確傳達訊息。4.情緒控制與調節。

5.適當表達負面情緒。6.表情與肢體語言的運用(含儀表)。7.措詞的運用。

8.聲音的運用。9.適切的增強(讚美、鼓勵、肯定、安慰….)。10.適切的糾 正(責備,建議、期許"")。11.預防或化解人際衝突。12.營造積極,愉快的 氣氛。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技巧包括:1.喜愛及關心學生。2.注意及配合 學生個別差異。3.了解學生的次級文比。4.參與學生的課內外活動。5.利用 時間與學生個別交談。6.能向學生坦陳自己的經驗與感受。7.鼓勵學生坦

陳自己的經驗與感受。8.接納學生的反對意見及不滿態度。9.使學生能輕 鬆、自在的與老師交談。10.能增進師生親密及信賴的程度。11.積極協助 有學習或行為困擾的學生。12.暢通師生溝通的管道。

黃德祥(1996)指出,師生互動溝通時應注意:1.多傾聽學生意見,

少說教。2.利用學生瞭解的語言,作相互溝通。3.控制個人情緒。4.多鼓勵、

少批評。5.多利用全頻道(full-channel)的方式溝通,廣開言路。6.兼顧語 言與非語言的溝通。7.注重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前者如班會,後者如餐 會。Nelsen 等人認為溝通技巧包括傾聽、輪流發言、充分表達意見和尊重 個別差異等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們從活動之中,親自體驗各種溝 通方式,從而學得最佳的溝通技巧(李政賢譯,1999)。

柳文卿(1999)認為師生溝通的技巧包括:1.接納學生。2.多與學生 接觸。3.建立親切、開明的形象。4.善用肢體語言。5.控制情緒。6.發揮幽 默的力量。多讚美、鼓勵。陳惠萍(2003)指出教師教學溝通的能力應包 含下列三大向度:1.良好的態度:同理心、積極傾聽、接納、真誠。2.豐 富的知識:學科知識、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溝通的知識、環境脈絡的知 識、其他相關的知識。3.嫻熟的技巧。

Ginott 的和諧溝通理論認為教師應該:1.教師應該使用明確的溝通。

2.教師應該使用理性的訊息。3.教師應該避免使用懲罰。4.教師應該忽略「三 字經」的髒話,而不要讓其成為公開議題。5.教師應該運用輔導而不是批 評。6.教師應該適當地表達自己在生氣。7.教師應該用非批判的訊息來顯 示接納和承認學生的感受。8.教師應該避免指著學生罵、或標籤(labeling) 學生,更應該避免「妄下斷語」。9.教師應該避免挖苦或嘲諷學生。10.教 師在教訓學生時用語儘量簡潔。11.教師應該總是使用我-訊息,而不是你

-訊息。12.教師在教訓學生時,應該保留學生顏面,並給他們台階下。13.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隱私權,避免詢問窺探式的問題。14.教師應該提出鑑 賞式稱讚,而避免評價式稱讚(張民杰譯,2004)。

Freiberg 的一致性班級經營理論中提出教師可使用的策略:1.傳遞適切 訊息。2.適當表達憤怒。3.邀請合作。4.接納與承認學生感受。5.避免標記 學生。6.使用導引作為改變學生的手段。7.避免傷害性問題。8.接納學生意 見。9.不要使用諷刺話語。10.避免匆忙給予協助。11.簡潔快速處理小問題、

不要拖泥帶水(吳明隆,2006)。

由上可知,師生互動溝通的技巧包括:1.教師應具備溝通能力,例如 溝通的態度、溝通的知識與溝通的技巧。2.教師應具備良好的人格特質。

3.教師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4.教師應具備教學與輔導技巧。5.教師應善 用專業權威,邀請學生合作。6.教師應多鼓勵與讚美學生。7.教師應與學 生進行理性溝通,多傾聽學生意見。8.教師應善用肢體語言,多與學生接 觸。9.教師應接納與關懷學生。10.教師應以身作則。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師生互動與溝通之策略,主要包括積極傾聽、

給予鼓勵、善用肢體語言等方面,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積極傾聽

為了增進師生溝通的品質,教師效能訓練特別重視主動傾聽技巧,它 能幫助學生敢於表達情感,解決問題,並發展出對教師的信任感。因此,

主動傾聽在於了解學生內心的真正意思,而非外在情況本身。主動傾聽旨 在清楚而客觀的反應出學生內心的感受,此正可避免教師採用命令、控 制、警告、威脅等字眼,阻礙了師生的有效溝通。所以,主動傾聽技巧是 有效師生溝通最重要的條件(吳清山,1993)。

主動傾聽在於了解學生內心的真正意思,而非外在情況本身。主動傾聽旨 在清楚而客觀的反應出學生內心的感受,此正可避免教師採用命令、控 制、警告、威脅等字眼,阻礙了師生的有效溝通。所以,主動傾聽技巧是 有效師生溝通最重要的條件(吳清山,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