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3 自動車輛控制邏輯模式驗證

6.3.2 平均車間距計算

前ㄧ小節已經利用加減速度的調整,找到影響跟車最重要的指標,證 明混合車流是安全,而且在加減速度維持正常的情況下,車流均是可以維 持穩定且不會有碰撞的機會;接下來,便要是要計算自動車輛在一般車道 上車輛的多寡,使用 6.1.2 節中所提到第四和第五點,車隊平均長度和通 過事故點的時間,求出在不同比例下的自動車所產生的平均車距以及通過 時間是否會比完全為一般車輛時更有效率。沿用上個小節的實驗設計,執 行五分鐘,先以穩定車流的方式前進,不給予任何車輛外在加減速的限 制,判斷穩定車流下,調整自動車在車道上的比例,看是以哪種比例的自 動車跟車最為有效率;接下來,再以加速度以-4(m/s2)先減速後再以 4(m/s2) 加速的情況,模擬事故下減速時,對後方車輛跟車的行為差異,一樣是調 整自動車在車道上的比例,分別繪出車距圖(spacing diagram),求得兩車跟 車間距(spacing)等資料。

實驗設計如表 6.8,分別求出車流穩定狀態以及不穩定狀態的車間距 (spacing),並且依照自動車佔總車輛數的比例從 0%逐漸增加到 100%,實 驗結果如下:

高密度 低密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密度

流量

a=-2 a=-3

a=-4

表6.8 實驗設計 流量

(#/1min)

車道 密度

初始加速度 自動車比率

實驗一 30 小 a=0

實驗二 25 中 a=4 每相隔每分鐘執行兩秒 實驗三 20 大 a=4 第三十秒加速兩秒後,第

三十四秒開始減速兩秒

依序為0%,

20%,40%,

60%,80%,

100%

實驗一:如(圖 6.17),此為每輛車在第三分鐘對前車的相對距離圖,

計算出平均每輛車的跟車距離(公尺),分別如表 6.9:

表6.9 平均間距(穩定車流)

0% 20% 40% 60% 80% 100%

22.73611(m) 19.83333 13.76389 12.05714 8.486111 4.027778 由此可知,在穩定車流下,自動車輛比例越高,車間距能夠保持的距 離就越小,因為在自動車跟自動車的跟車邏輯之下,前面的自動車會傳回 加減速訊息給後方自動車,兩車幾乎為同步,因此如果連續幾部車輛皆為 自動車輛,則車距便可以保持的相當短(圖 6.17)。

圖6.17 不同比例跟車間距圖(穩定車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第i輛車

相對距離

0%

40%

60%

80%

100%

20%

實驗二:如(圖 6.18),此為每輛車在第三分鐘對前車的相對距離圖,

計算出平均每輛車的跟車距離(公尺),分別如表 6.10:

表6.10 平均間距(不穩定車流)

0% 20% 40% 60% 80% 100%

19.0667(m) 16.9667 16.1333 13.5 9.6667 4.62

比較表6.9 以及表 6.10,在自動車輛占 0%下,隨著流量減少以及車道 密度的增加,車間距有降低的狀況,這樣結果的確符合現實情況。在表6.10 中,40%和 20%相比,平均車間距並沒有顯著的縮小,當自動車到達占總 產生車輛的60%以上時,車間距逐漸縮短;但如果和實驗一的 60%以上相 比較,則似乎無太大差別;原因在於自動車不論是在穩定車流或是不穩定 車流下,自動車只要在道路限速的範圍內,皆會往前追進,以車隊的方式 前進,因此自動車在穩定車流下,就算車速再快,也是和不穩定時(速度會 較慢)的車距是一樣的。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5 10 第i輛車15 20 25 30

相對距離

圖6.17 不同比例跟車間距圖(實驗二)

實驗三:將初始流量調成 20(veh/min),控制初速,使得車流密度提高,

僅僅在第三十秒加速兩秒鐘,三十四秒後再減速兩秒鐘,若將一般車輛每 100%

80%

60%

40%

20%

0%

時間

一輛車的相對距離皆畫在一起,也就是後車的波動會在前車波動之後產 生,如此累積至下一輛車,畫法不同於(圖 6.17),這邊取幾八輛車的相對 距離,在不同的時間點上的相對關係,如同圖上時間軸的五條黑線。類似 在前面的(圖 6.9)至(圖 6.11),但由於前面的車流量密度不高,所以只有影 響到後面一兩部車;此實驗密度提高後,後面多輛車皆受到影響,一般車 輛跟車行為如(圖 6.18)。依序為 20%、40%、80%、100%。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時間 車距

圖6.18 一般車輛

由一般車輛圖,為相當符合正常情況下之收斂車流圖,也正可以解釋 一般車流符合實際性;然而增加至20%或是 40%,似乎很勉強的收斂,且 後車振幅相當大,也有出現完全是水平線的情況,水平線是代表此輛車輛 為自動控制車輛,其前車也為自動車輛,故其資訊回傳,讓兩車間距可以 維持較小且串聯,比例越高,水平線越多,跟車也越趨近於穩定。(圖 6.21) 在間距起始值相當高的原因,是因為後面的車輛出發是在第一輛車正在加 速的時刻,所以後方車輛也同時在加速,因此當車輛一釋放車出來,距離 前車相對較遠。

分析其原因,除了車流不穩定外,在設計自動控制車輛邏輯時,加減 速偏向以使用者舒適為標準,舒適度和加減速是成反比的;當然要達到很

有效率是很容易的,但在相取捨之下,至少增加自動控制車輛的比例,沒 有讓整個車道的效率降低,至少和全為人為駕駛時的水準相去不遠。

解釋自動車輛為20%以及 40%情況下,跟車間距仍然劇烈搖擺,是因 為一般人為車輛,在跟前方的自動車輛時,由於前方自動車輛會提前減速 以因應減速對人為的感受,更何況在減速度相當大的情況,必須更早就減 速,因此造成後方的車輛無法依常理判斷適當的跟車距離或是加減速大 小,才會造成實而加速過多或是時而減速過少的情況,因此,也驗證了前 面實驗所求出的平均車距為何在自動車輛和人為車輛數量相當時,或是少 於人為車輛,無法使車道達到更有效率,因此,最好的狀況仍為80%為自 動車輛,和40%相比,其效率上就改善許多,如果想像實際狀況來解釋,

可以說,如果大部份車輛是自動,後方跟車駕駛人有鑒於前方自動車輛可 能很穩定的行駛,對於駕駛人而言,可以依照更前方的自動車輛做加減速 跟車的判斷。

假使擷取單一個時間點的平均車間距做比較,假設擷取第四十秒所有 車輛的間距(spacing),如同在圖 6.19 至圖 6.22 第四十秒處劃一條垂直線,

算出車輛平均間距,如下表6.11 。

表6.11 平均間距(實驗三)

0% 20% 40% 60% 80% 100%

23.4(m) 19.56 20.8 14.4 13.4 7.5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時間 相對距離

圖6.19 自動車輛占 20%

0 10 20 30 40 50 6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時間

相對距離

圖6.20 自動車輛占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時間 相對距離

數列1

數列2

數列3

數列4

數列5

數列6

數列7

數列8

數列9

數列10

圖6.21 自動車輛占 80%

0 50 100 150 200 250

0 20 40 60 時間 80 100 120 140

相對距離

圖6.22 自動車輛占 100%

1 2 3 4 第i輛車5 6 7 8 9 10

相對距離

圖6.23 不同比例跟車間距圖(實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