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依據敘事能力所蒐集之語料以錄音筆收集,錄音檔轉譯是以兒童 語料交換系統(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 簡稱 CHILDES)

(MacWhinney, 2000)所使用的代碼格式(Codes for Human Analysis of Transcripts, 簡稱 CHAT)進行所有幼兒敘事語料之轉譯。

待所有逐字稿語料轉譯完畢後,本研究將使用兒童語料分析

(Child language analysis, 簡稱 CLAN)的 FREQ 程式和統計分析,

來瞭解大班 5 歲幼兒的詞彙表達能力(總詞彙量、相異詞彙量、校正 後相異詞現率)、敘事能力(總子句數)

貳、 詞彙表達能力之分析方法

一、 總詞彙量:指敘事樣本中幼兒說出的所有詞彙數。

二、 相異詞彙量:指敘事樣本中幼兒說出的所有相異詞彙數,即一個 詞彙無論出現幾次,只能被計為一個相異詞彙。

三、 校正後相異詞現率(corrected type token ratio, CTTR):相異詞現率

(TTR)指「相異詞彙量÷總詞彙量」,是一種語言發展指標的計 量方式,常用來評量兒童的詞彙發展、語意能力;研究參考錡寶 香(2003),使用校正後 TTR 的計算方式來彌補相異詞現率因語 言樣本愈多時會與總詞彙數產生負相關之影響,計算方式為:

相異詞彙量 ÷ √2 × 總詞彙量。

關於總詞彙量、相異詞彙量、校正後相異詞現率的詞彙計量依據,

是參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之詞素定義,詞素是指「構成詞的 成分最小,且在意義上不能再分析的單位。」 例如「日」、「月」、「葡 萄」、「蟋蟀」等只包含一個詞素;「電視」、「汽車」、「環保」等則各 包含兩個詞素。

73

參、敘事能力內在結構和外在結構之分析方法

在學前階段的幼兒,在敘事過程中容易出現不斷重複相同句子 的情形,因此以總子句數和故事文法結構元素兩項指標代表敘事能 力,總子句數表示其外在結構的表現能力,故事文法結構元素表示 其內在結構的表現能力,以下分別詳述:

一、總子句數:指敘事語料中幼兒說出來的總共句子。

總子句數為本研究敘事能力表現之一,對子句(clause)的定義 係參考 Berman 與 Slobin(1994)子句是指「表達單一情況,包含 活動、事件或狀態」的單位,此定義不僅可以應用在不同的語言上,

且不同語言使用者也使用此方法來分析敘事能力(Lai, Lee & Lee, 2010)。

二、故事文法結構元素之編碼系統 (一)故事文法結構元素

本研究的故事文法結構編碼方式,係參考 Stein & Glenn(1982)

對故事文法結構的定義(如表 3-5-1,故事文法結構元素包含背景、

引發事件、內在反應、嘗試、結果和回應)、Schneifer, Haward & Dubé

(2006)的研究方法及鄒啟蓉與張顯達(2007)所使用的背景、啟始 事件、尋找小青蛙情節及結尾四個事件分類;自編故事文法結構評分 表(附錄三)。

__________

子 句 定 義 之 原 文 :’’ any unit that contains a grammatical unit containing a predicate…expresses a single situation (activity, event, or state).” (Berman & Slobin, 1994, p.657)

74

表 3-5-1 Stein & Glenn(1982)故事文法結構 6 個元素介紹

故事文法結構元素 定義

1.背景(setting , S) 介紹主角、自然或社會環境、故事發生的時間。

2.引發事件(initiating event, IE)

引發主角有後續動作,和形成故事目標的原 因。「原因」可能是事情、行動或行動所產生 的結果、或自然發生的事。

3.內在反應(internal response , IR)

(macrostructure of stories),而首次針對故事中人事物使用的指涉詞 是否充足或模糊,可用以補充故事的微觀架構(microstruture of stories),亦可視為幼兒溝通能力的判斷依據之一。而兒童對於指涉的 表達有其階段性發展,發展愈成熟者愈能適當介紹所指涉的人物、地 點及事物等,但愈年幼的幼兒或有語言發展障礙者在首次介紹人物時 常以代名詞「他」指涉人物,提供較為模糊的資訊。因此 Schneider 與 其同事在所發展的故事文法模型(The Story Grammar model)中加入 人物類別,將敘事樣本中第一次提及主要人物的指涉詞是否適當列入 評分之依據,本研究參考 Schneifer, Haward & Dubé(2006)的研究方 法,亦將人物類別列入評分依據。

75

(二) 故事文法結構之計分

將幼兒的敘事樣本與圖畫書內容進行比對,依據本研究所使用的 故事文法結構評分表(附錄四)進行計分,符合評分表所列之故事文 法結構元素以及可接受的敘述予以計分,以各故事文法結構元素所得 分數和加總後的總分說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程度,評分原則如下:

1. 三個核心的故事文法結構元素:引發事件、嘗試和結果,因其重 要性,符合者得 2 分,符合其他故事文法結構元素得 1 分,未能 符合者或未有描述者得 0 分。

2. 「人物」類別:使用代名詞者不予計分;但假使第一次以代名詞 出,之後的描述為名詞,仍給分。

3. 若某一幼兒的敘事樣本,較其他敘事樣本包含更多細節(例如:

然後主人在水那邊/他們輕輕的什麼聲音也不發出來),評分仍以所 符合的故事文法結構元素為主,不影響計分。

4. 和故事圖片及內容無相干的描述,不列入計分:如結尾句「沒有 了」、對故事的評論「他最後才會找到他」及幼兒的生活經驗「我 爸爸也有養青蛙」。

5. 幼兒將圖片以他的認知命名(例如:將石頭看成雪、將鹿看成小象),

但內容符合評分表上的描述仍給分(例如:小男孩爬到雪上面,小 象載著小男孩)。

6. 幼兒的描述中未提及「找」青蛙或「找到」青蛙不給分,例如:

他在樹上玩,雖有提到在樹上,但幼兒所描述的動作為「玩」,而 非「找」青蛙。

7. 「青蛙,你在哪裡?」故事中主角有男孩和小狗,假使幼兒說的 是「他們」,代表幼兒說的內容包含男孩和小狗兩個角色,因此男 孩和青蛙兩個欄位都給分,例如:他們掉到山崖下了,評分表中 的「男孩掉到山崖下了」和「小狗也掉到山崖下了」皆給分。

76

8. 幼兒描述的整個故事中,幼兒知道「青蛙不見了」、「他們要去找 青蛙」,但是在描述圖片時,只有說「小狗在看蜜蜂窩」、「小男孩 在樹上」仍給分。

9. 幼兒描述的故事內容,只要符合評分表上「可接受的敘述」的意 思,即給分,並非要一字一句一樣的描述。(例如:男孩打開窗戶 看,類似描述如「男孩看外面」、「男孩在外面」。)

肆、讀寫萌發能力之分析方法

本研究係依據宣崇慧與林寶貴(2002)所編製的「學前兒童讀寫 萌發評定量表」各項得分與總分來代表幼兒讀寫萌發能力之表現。此 評定量表用以協助教師檢核幼兒讀寫發展的情況。評定目的分為三個 部分,A 閱讀發展,共 11 題、B 圖書及文字概念發展,共 8 題、C 書寫發展,共 10 題,合計為 29 題。

伍、信度分析

研究者隨機抽取 60 筆敘事語料之 20%,即 12 筆語料,進行百分

比一致性分析;請一位熟悉故事文法結構元素定義及評分方式的碩士 班研究生進行分析;研究者將故事文法結構 6 個元素定義、評分表和 評分原則解釋給該位研究生瞭解後,接著針對困惑之處進行討論和修 正;最後依評分規則進行獨立計分,故事文法結構評分的一致性信度 達.92。

陸、資料分析 一、 描述性統計

描述統計乃對於大班 5 歲幼兒敘事能力和讀寫萌發能力變項,求 得平均數、標準差與最大最小值,以作為對樣本資料的初步了解。

二、 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瞭解低社經家庭大班 5 歲幼兒敘事能力與讀寫萌發能力的相關 情形。

77

三、多元迴歸分析

瞭解低社經家庭大班 5 歲幼兒敘事能力對讀寫萌發能力之預測 力,以進一步考驗兩者的相關。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首先描述低社經家庭大班幼兒在詞彙能力、敘事能力和讀寫 萌發能力的發展情形,接著針對研究問題逐一呈現結果。本章分為三 節,第一節為低社經家庭大班幼兒詞彙能力、敘事能力和讀寫萌發能 力的表現,第二節為低社經家庭幼兒詞彙能力、敘事能力和讀寫萌發 能力之關係,第三節為根據第二節研究結果,以多元迴歸分析進一步 檢視詞彙能力及敘事能力對讀寫萌發能力之預測。

第一節 低社經家庭幼兒敘事能力與讀寫萌發能力的表現

本節先以描述統計分析呈現低社經家庭幼兒在詞彙能力、敘事能 力和讀寫萌發能力的發展情形。採用的分析方法包含次數、百分比、

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正確率、全距以及圖表。接著探討不 同年齡和不同性別低社經家庭幼兒在詞彙能力、敘事能力和讀寫萌發 能力的表現差異情形。

壹、 低社經家庭幼兒詞彙能力的表現 一、詞彙理解

本研究使用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PVT-R)來評量幼兒在 詞彙理解的表現。受試幼兒分數的描述統計分析如表 4-1-1,分配曲 線如圖 4-1-1。由表 4-1-1 可知,幼兒在 PPVT-R 的得分平均數略高於 常模,顯示幼兒的詞彙理解表現普遍良好。

表 4-1-1 幼兒詞彙理解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及全距 平均數 標準差 偏態 峰度 全距 詞彙理解 107.83 12.64 .57 .99 85-145

備註:詞彙理解 PPVT-R 之標準分數。(平均數=100,標準差=15)

79

由圖 4-1-1 可知,詞彙理解分配曲線的偏態為.57,峰度為.88,

屬於正偏態、高狹峰,顯示幼兒的分數多集中在平均數以下,低分群 的樣本數較多,而分散於兩側的極端分數偏少。經

Kolmogorov-Smirnov 檢定得知,詞彙理解的顯著性為.20,大於.05,

表示幼兒詞彙理解的表現符合常態分配,幼兒的表現在兩極端的分布 占少數,幼兒在詞彙理解的表現是相似的,多集中在中間部分。

圖4-1-1詞彙理解之分配曲線 二、詞彙表達

本研究使用幼兒看無字圖畫書說故事的敘事語料來評量幼兒的 詞彙表達能力的表現,所分析的項目包含以幼兒語料分析程式(CLAN)

分析語料之總詞彙量、相異詞彙量和校正後相異詞現率。受試幼兒語 料分析項目的描述統計分析如表 4-1-2,分配曲線如圖 4-1-2。

由表 4-1-2 可知,幼兒看無字圖畫書說故事的總詞彙量標準差為 100.24,表示幼兒敘事一則故事的內部差異很大,故事最短的為 44 個詞彙量,敘事故事最長的可高達 441 個詞彙量。幼兒的相異詞彙量 之標準差為 22.21,顯示相異詞彙量的內部差異也是偏大。

80

表 4-1-2 幼兒詞彙表達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及全距

表 4-1-2 幼兒詞彙表達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及全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