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座位安排會影響學習成效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座位安排會影響學習成效相關文獻

因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容易受到干擾,常因為外在事物分心,就像是 教室外的蟲鳴鳥叫皆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林玉華(1995)、傅秀媚(2002)、

侯禎塘(2002)以及 Briggs (2008) 都建議可將過動症學生的座位遠離窗戶,避 免有其他會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座位,盡可能的安排距離授課教師近一些的座 位,以吸引 ADHD 學生的注意力。侯雅齡(2002)的研究中以兩位 ADHD 的 學生最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並以教室為本位的多元介 入方式。實驗結果顯示教室的環境調整搭配其他作法,的確有助於學生減少在 課堂上衝動性的語言、擅自離座、不專心的行為、干擾的行為等負向行為,且 介入後抽離也有維持的效果。由此可發現教室內的座位安排,可以有效吸引學 生的注意力而不易被教室外的其他事物影響,不同的座位安排確實會影響學生 在課堂上的專注力。

由以上可以歸納總結出座位安排與學生專注力有一定的影響關係,但有沒 有相關的研究可以證明座位安排確實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呢?

第三節 座位安排會影響學習成效相關文獻

在實際課堂中可以觀察到,通常座位在教室前方的學生,視野會比較好,

另外在與授課教師互動也會比較頻繁。而且坐在前方的學生,上課也會比較守 規矩,不容易有做自己的事情或是睡覺打嗑睡等分心行為。Stires (1980) 做了 一個有關於座位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實驗,研究中作者將受試的學生分成兩 組,一組的學生按照自己姓名的字母順序入座,另一組學生依照自己的個人喜 好選擇座位,研究結果顯示座位在前方的學生成績高於教室後方學生的學業成

14

績,雖然研究結果在統計上未達顯著差異。研究中也比較以字母順序排座位的 學生與自由選擇自己偏好座位的兩組學生,比較是否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好的 座位,學習成效是否會比較好,實驗結果這兩組學生的成績並沒有差異。此研 究結果與沈維育(2006)相同。這些研究結果教室座位在前方的學生成績高於 後方座位的學生成績,但其中有許多因素未考慮,比如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各 科間學習的差異,另外只分教室前方與後方的區分方法有點太過單一,而且教 室前區與後區的界線在哪裡也是一個問題,或許還有其他更多的比較方式。

Pedersen, Polson 與 Hintze (1987) 發現,通常坐在教室前面位置的學生,

常被視為是領導者或是學術較有成就的人。另一位國外學者 Vander Schee (2011) 在一所大學中,以 373 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小型營銷課程做為研究場 域(對象少於 35 名學生),研究結果發現,學生選擇座位的偏好可以展現學生 對座位選擇和學業成就的看法,其中座位位置也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表現。這項 研究比較了學生座位選擇與學業表現之間的關係,但多數的學生認為,座位不 影響整體學業成績或課程表現,但事實上前排的學生的成績卻是高於坐在後半 部分的學生的學業成績。其中在小型的課堂上進行課程時,程度在中間的學生 隨著座位距離而影響學業成績影響最明顯。由此可見學生上課的學習效果,跟 座位距離是有關的。那麼在大型的演講教室中座位的影響會如何呢?

Benedict 與 Hoag (2004) 調查了大學生在大型演講教室中經濟學課程的數 據,其中探討學生的座位偏好、座位安排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靠 座位越靠近教室前方的人分數得到 A 的比例較高,而在偏好坐教室後方的人分 數得到 D 或 F 的比例提高了 23%。若是強制要求這些喜歡座教室後方的學生往 前坐,大多數的人會獲得更好的成績,從這個研究設計中可看出座位的位置,

確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探究其中因素,大型演講廳的授課模式,演講者 通常只會站在台前,很少機會會走下台,況且教室空間更大,教師便更難做到 行間巡視的功夫,因此座位安排前或後的因素更可以明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

15

學生學習動機與座位安排互相比較,到底哪一個才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 呢?

大學學生與中學生不同,在課堂上大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座位,Burda 與 Brooks (1996) 便著手大學學生選擇座位上的相關研究,研究中發現選擇坐 在教室前面座位的學生通常會有較高的學習動機,而選擇教室後方座位的學生 學習動機就逐漸減少,Mercincavage 與 Brooks (1990) 也發現相同的結果。但 若是直接認為坐在前面的學生,學習表現就會比較好,這樣的推論便有瑕疵,

因為自願坐前面的學生成績較好,通常是因為內在動機較高,導致學習成就較 好。因此若想探討座位因素是否會影響學習成效,最好的方式還是用隨機分派 學生的座位,不考慮學生對座位的偏好。然而還有其他的干擾因素嗎?性別差 異是否也會影響座位安排的結果呢?

Brooks 與 Rebeta (1991) 研究了在大學課堂男性和女性學生的座位偏好以 及座位因素如何影響成績。他們發現,女大學生最常選擇坐在前四列,而男學 生最常選選擇最後四行。調查結果顯示,女學生的學習表現最終比男學生優 異,他們也發現表現最好學生通常坐在班上的第二列。顯然不同的性別也會出 現座位選擇偏好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仍是「隨機編排座 位」。Hammang (2012) 在一所大學的生物課程中,針對 88 名大一至大三學生進 行實驗研究,對照以學生自行選座位以及教師了解學生狀況後進行安排座位,

結果發現針對中高程度的學生,教師安排座位對於學生學習成效明顯優於學生 自己選擇座位。至於對低成就的學生而言,教師安排座位的方式,並不會對他 們的學習成效有影響。研究結果證明若是教師了解學生的狀況後來安排座位,

將會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Haghighi 與 Jusan (2012) 也認為座位安排中 應該要考慮學生的文化背景,如此才能提高座位安排的效益。以下表 3 呈現出 一系列座位安排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研究資料。

16

Holliman &

Anderson(1986)

Benedict &

Hoag(2004)

大學生 座位偏好與學業

成就之間的關係 座位越靠近教室前方得到 A 的比例較後排學生多

Perkins &

Wieman(2005)

Vander Schee (2011)

17

況,雖然前排學生表現比後排學生好,但或許是授課教師沒有行間巡視的原因 所造成這樣子的結果。這些研究也沒有提到,學生的座位安排是如何決定的,

如果學生是自行選擇座位,則很可能坐在教室前方的學生,都是動機比較高的 學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