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班級座位安排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並將座位以 9 種分區方式,以統計方式檢驗各種分區間學生的學習成效-各科段考平均成 績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章共有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分別說明於後。

第一節 研究動機

Hoover 與 Patton (2005) 指出,教學現場中教師為了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 需求,必須調整課程設計以提供個別化的課程,其中課程設計調整包含了四個 向度:課程內容、教學策略、學生行為(或介入工具)與教學環境。這裡的第 四個向度指出教學環境是課程設計調整中很重要的一環。學生在教室裡有許多 時間在自己的座位上度過,學習也大多數時間在自己的座位上進行,所以「跟 誰坐」與「坐在哪裡」一直是學生十分在意的問題,也可能是影響學成就其中 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班級經營中座位安排是教師很常用的調整教學環境的方 法,座位安排常常考驗著教師們的智慧,安排得當則班級經營會比較順利。

一直以來座位的安排方式有許多教師抱持著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主張,

到底哪一種座位安排方式才是最適合學生學習?但教室內學生座位安排方式主 要是依教學活動進行方式來決定,若是以個人為主的學習任務,則常以行列式 的座位安排方式進行教學。以行列式座位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優點有很多,例 如會增加國小學生的專注程度,減少同學們之間私底下交談的機會 (Hastings &

Schwieso, 1995)。若教師採用分組座位則因為學生在課堂中私下交談的機會增 加,也多了非言語方式的溝通,例如言語、眼神或是舉止間的互動,容易影響 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使學生專注力降低 (Michelini, Passalacqua, &

Cusimano, 1976)。學生座位安排會不會影響學習呢?這個重要的問題老師各有 不同的信念,有些教師認為,行列式的座位安排讓授課教師比較容易掌握學生

2

的學習狀況,並能有效控管班級秩序。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學生要互相討論 比較不方便。另一些教師則認為,倆倆並肩而坐的座位安排有利於學生遇到任 何學習困難,就可以直接跟鄰座的同學進行討論。當然,倆倆並肩的缺點是授 課教師很難分辨學生究竟是在討論還是在聊天。目前人數眾多的班級主要以講 述式為主進行教學活動,故教室的座位安排方式仍以行列型、排排坐的方式居 多(張民杰,2010),其他也有圓桌型、馬蹄型、小組型的排列方式。這些常用 的座位安排方式,老師顯然相信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但有沒有研究支持這樣的 信念呢?

過去國內也有相關的研究指出教室內座位安排會影響學生學業成就。鄭明 痕等人(1989)收集了師大附中高一 290 位學生的學年成績,算出不同座位區 域者的平均成績,以 t 檢定檢驗各兩組間的平均,結果發現教室座位在前三排 和中三排的學業成績優於後三排者。之後再對學生實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 部分同學認為座位對學習狀況及學業成績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其中同學們認為 最好的位置是中間的座位。但該研究並沒有說明學生的位置是如何安排的,也 沒有考慮這些學生在一學年之間是否有換位子。所以,除了鄭明痕等人所稱的 座位效果,是否還有其他干擾變項影響學業成績?仍未可知。

座位安排影響學習成就這個重要的問題並不容易研究,過去筆者在大學時 觀察到,因上課沒有強制安排學生座位,因此通常上課態度較積極的學生會主 動選擇坐在教室的前排座位,然而其他大多數的學生幾乎都是由後排坐起,坐 在教室前面位置的學生學業成績較好,就可能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比較強烈 造成的,而不是坐在前排所致。以觀察目前教室裡的實際情況,坐在前排的學 生通常會因為教師在教室前面授課,走動時會增加自己在課堂上的專注力,後 排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就比較少。例如在教師甄試考試試教過程中,上課時的行 間巡視也是試教項目中評分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在新北市教師專業評鑑中,

觀課的互評表項目中也有一項是授課教師是否有在教室行間巡視(教育部,

3

2011),由此更可以看出上課時老師和學生間的距離是普遍受到看重的。可惜甚 少有實證研究說明座位安排或行間巡視是否真的會影響學習的成效。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以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教室座位安排(9 種分區方式)與 入學後第一次段考(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成績間的關係。

二、 待答問題:

(一) 座位以行列式安排,在馬蹄形分區下,坐在不同分區的七年級學生其 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段考平均成績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 座位以行列式安排,以各排或各列比較,在不同分區的七年級學生其 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段考平均成績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 座位以行列式安排,前後不同分區方式,在不同分區的七年級學生其 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段考平均成績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 座位以行列式安排,以 6 分區的方式劃分座位區,在不同分區的七年 級學生其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段考平均成績段考成績是否 有顯著差異?

第三節 名詞詮釋

一、 學生座位:

本研究所在的國中教室大小,一個班級教室可容納 30 人左右,學生座 位皆採用行列式座位排法,也就是各個學生獨立整齊排列座位的方式。

二、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通常指的是階段性的形成性評量,在本研究中,學習成效的 操作性定義是以全校性實施的第一次段考成績作為學習成效的指標。

4

三、 行間巡視:

在此行間巡視指的是授課教師在課程進行中會在學生座位區間巡視,

觀察並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而非只在講桌前講述課程。本研究以教師問 卷輔以研究者實際訪察教學現場教師上課行間巡視的習慣作為收集資料的 方式。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運用班級行列式座位表以及學校段考成績之間的比較,對 106 學年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進行座位分區對段考成績影響之探討。並收集相關 資料,釐清授課教師在上課時行間巡視的重要性。

二、 研究限制:

本研究僅對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外在效度中的 母群體效度不佳,研究結果較難推論到外校的七年級學生。此外,本研究 是一個事後回溯設計,邏輯上較難得到因果結論。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