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三節 建議

綜合本主題探討的結論與討論,針對不同性別身心障礙者接受職業重建服務 的內容與歷程,提供以下建議參考:

壹、對身心障礙者接受職業重建服務相關政策建議

(一)職業重建服務提供

由研究結果發現,接受職業重建服務並成功進入一般職場的身心障礙者並無 性別差異;不論男性或女性,職管員評估身心障礙者的職業重建支持需求皆以「增 進職場支持環境」、「增進求職技巧」和「增進工作技能」較高,且「增進職場支 持環境」、「增進人際關係」、「增進交通能力」和「增進自我察覺」是預測身心障 礙者穩定就業結案與否的主要因素。以上發現都反映出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前準 備以及支持性就業服務的重要性。因此建議政府應持續提供支持性就業服務相關 資源,並在就業前準備方案的辦理內容強調「增進求職技巧」、「增進人際關係」、

以降低女性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困難。

貳、對職業重建實務的建議

(一)針對不同性別身心障礙者的特殊考量

身心障礙者因性別而有不同的就業困難與支持服務需求,可納入職管員服務 身心障礙者之參考。從研究結果與討論中發現,女性身心障礙者特別在體耐力、

交通能力需要進行職前準備的訓練,而在就業上需要協助發展學習策略和工作技 能。而男性身心障礙者則是需要評估吸菸及嚼食檳榔的習慣是否影響其就業,提 供較多的心理社會層面支持需求,如增進自我覺察、增進自我接納、增進情緒表 達、增進人際關係、增進家庭支持、增進社會支持資源等,並在就業上注意工作 態度/習慣的養成與增進。

(二)針對障礙類別的特殊考量

從研究結果與討論中發現,有部分支持需求在本主題探討中呈現性別差異(如 藥物服務、專注力等),但未有其他文獻支持此發現。進一步檢視發現這些差異集 中在某些障礙類別,例如需要「藥物服務」支持需求的多為慢性精神障礙者、「專 注力」支持需求集中在心智障礙者與慢性精神障礙者,而需要增進工作態度/習慣 與人際關係的大多為認知障礙者等,都是文獻中常提到的障礙特性或就業的影響 因素,故因此建議職管員亦需考量個案的障礙類別,關注其特殊需求,以連結職 業重建體系後續的就業服務相關資源。

(三)持續增強職管員的專業知能

由研究結果得知,在評估階段,職管員確實評估到非穩定就業者的就業相關 困難的比例多於穩定就業者,但到了擬訂與執行階段,非穩定就業者所佔的比例 大幅下降,顯示非穩定就業者在與職管員共同擬訂與執行計畫是有困難的。這也 突顯職管員如何運用諮商技巧以及建立服務關係,與身心障礙者討論其困難,以 擬訂與執行計畫的重要性。建議職管員能持續加強如:動機式晤談、增進工作同

盟等專業知能,以提升個案參與計畫與執行的動機;並在與個案陷入僵局或無法 施力時,密切尋求專業督導或是五區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一同協助,以協助身 心障礙者確實執行計畫,有助於身心障礙者進入就業市場穩定就業。

叁、對未來的研究建議

本主題探討受限於時間與人力,僅以 105 年職管員新開案的身心障礙者為研 究對象,且是以「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服務資訊管理系統」的服務紀錄 進行次級資料分析,對身心障礙者實際進入職場後支持性就服員提供的支持與輔 導內容、身心障礙者接受服務歷程的主觀感受,以及雇主對於僱用身心障礙者所 提供的相關條件等在此次研究都未能蒐集分析。建議可納入未來研究方向,以更 全面瞭解與分析不同性別身心障礙者接受職業重建服務的困難。

參考文獻

丁玉珍(2009)。弱勢婦女,更需要工作。台灣勞工季刊,17,頁 32-41。

王敏行 (2008)。性別、年齡、障礙、職位層級與僱用決定:雇主與職業重建人員 觀點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3),1-24。

王敏行、黃宜君、曾中斌、陳冠霖、黃湘羚、張馨云、林煒翔(2016)。職管新制 實施前後,職重個管服務型態變化之探討。彰化市:中彰投區身心障礙者職 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

內政部(2013)。100 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就業失業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就業者行業標準分類第九 次修訂(101 年至 105 年)。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indu_a.asp?yearb_6=90&yeare_6=

90&yearb_7=95&yeare_7=95&yearb_8=100&yeare_8=100&indu=9&yearb_9=

105&yeare_9=105&yearb_10=106&yeare_10=106&sex=1&ym=1&ym2sl=1&y m4sl=1&kind=1&sort=1&out=1&B1=%ACd%B8%DF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就業失業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就業者職業標準分類第六 次修訂(90年以後)。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occu_a.asp?yearb_5=99&yeare_5=

99&occu=6&yearb_6=106&yeare_6=106&sex=1&ym=1&ym2sl=1&ym4sl=1&

kind=1&sort=1&out=1&B1=%ACd%B8%DF

行政院主計處(2013)。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新北市: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4)。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工作手冊。

新北市: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行政院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2017)。性別統計專區。取自:

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61/

行政院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2017)。身心障礙者勞動統計專區。取自:

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62/19476/19049/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7)。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就業、經濟與福利。取自: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Category.aspx?fs=GE1Mlb3t V5rOBlKWZF2%2bbg%3d%3d

伊慶春、簡文吟(2001)。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台 灣社會學,(2001.6):149-182。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原著 Allan Johnson)。性 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朱柔若(2010)。職場中的性別主流化:從性別統計看就業平等政策之成效,城市 發展專刊:8-25。

呂寶靜(2005)。支持家庭照顧者的長期照護政策之構思。國家政策季刊,4(4):

25-40。

吳秀照(2007)。台中縣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排除社會障礙的就業政策探討。社 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48-178。

吳柱龍、楊茜如、侯禎塘、黃涵維(2010)。多媒體團體治療運用在改善精神分裂 症患者注意力之成效探討。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1-15。

李育叔(2006)。慢性精神病患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 福利研究所。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07年7月11日)。

兩性工作平等法(2008年1月16日)。

性別工作平等法(2008年1月16日)。

周伯玉(2003)。高職特殊教育班畢業生工作適應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 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大昕(2012)。為什麼需要女性主義身心障礙研究?婦研縱橫,96,16-24。

林千惠(1998)。影響智能障礙者就業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 社會福利,135,46-54.

林宏熾(1996)。殘障者的生涯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特殊教育季刊,61,1-12。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幸台、邱滿艷、張千惠、柯天路、張自強(2007)。台北縣精神障礙者就業需求 調查。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3(2),82-92。

林香蘭(2012)。自我管理策略對提升高職重度多重障礙學生工作技能之研究。

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林姵妤(2015)。精神分裂症病患出院後用藥服從性與醫療資源利用之情形。高雄 市,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醫務管理碩士論文。

林鋐宇、劉國政、張文典、洪福源(2012)。特殊需求學生之注意力表現探究。身 心障礙研究季刊,10(3),179-195。

姜曉琳(2007)。大學生職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综述。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 報, 7(1),53-54.

高馨玲(2004)。智能障礙者維持就業階段工作適應之探討─ 以三位智能障礙女 性為例。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思玉(2012)。結構化教學策略介入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園藝工作技能學習 之成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張芳華(2008)。已婚婦女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檢視。台北: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許華慧(2008)。求職技巧輔導方案對職業訓練脊髓損傷成員的一般自我效能與 求職自我效能之影響。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教育部(2015)。教育部102學年度至104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輔導就業狀況。2017 年5月2日摘自:https://www.set.edu.tw/Cter_Manager/公開_輔導就業狀況統計 表.aspx。

畢雯(2008)。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及決定因素:以台灣地區為例。台北大學社會 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月娥(2001)。勞動市場職業性別隔離決定性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 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劍梅(2009)。高職女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調查研究。中國電力教育,135,

149-151。

鈕文英、王欣宜(1999)。輕度智能障礙就業青年工作社會技能訓練效果之研究。

師大學報:教育類,44(1&2),19-41。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與分析。教育學刊,14,

231-274。

褚增輝(2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區就業與注意力之相關性探討。職能治療學會 雜誌,19,24-32。

葉琇姍譯(2014)。身心障礙社會工作(原著 Michael Oliver, Bob Sapey, & Pam Thomas, 2012)。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采薇(2011)。身心障礙大專畢業生之就業表現與就業力分析及其相關因素之驗 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鋒樺、王嘉淳、張珈瑛(2011)。身心障礙者在觀光產業之工作角色定位。臺中 學院體育,第 8 期,121-132。

衛生福利部(2014)。103年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報告。臺北:衛生福利部統 計處。

衛生福利部(2017)。性別統計指標>健康決定因子。

https://dep.mohw.gov.tw/DOS/lp-1720-113-xCat-4.html 衛生福利部(2017)。性別統計指標>健康狀態。

https://dep.mohw.gov.tw/DOS/lp-1720-113-xCat-4.html

顏芝盈(2016)。女性身心障礙者的勞動處境與主體性:以庇護工場作為勞動場 域。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楨、彭吉云、李葆明(2004)。大學生注意力調控能力的性别比較研究。復旦學 報(自然科學版),43(6),1084-1087。

蕭玉青(2012)。家庭生命週期對女性就業型態之影響:事件史分析法之應用。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憲法增修條文(2005年6月10日)。

Brodwin, M., Parker, R. M., & DeLaGarza, D. (2003). Disability and accommodation.

In E. M. Szymanski & R. M. Parker (Eds.), Work and disability: Issues and strategies i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job placement (second ed., pp. 201-24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