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方法及步驟

第三節 研究樣本

本主題探討設定 105 年度開案之身心障礙者作為研究母群,依據研究目的抽 選出四組樣本,分別為穩定就業男性、穩定就業女性、非穩定就業男性、和非穩 定就業女性,預計每組抽樣 100 位個案。穩定就業的定義為於結案表中以結案原 因 12(進入一般性就業職場,含自行就業/創業,穩定就業三個月以上,不需穩 定就業後服務)和 14(進入一般性就業職場,含自行就業/創業,穩定就業三個 月以上,依需求協助連結資源,確認接受穩定就業後服務)結案的個案。原本有 考量將結案原因 16(進入庇護性就業職場,穩定就業三個月以上)的個案加入,

但考量此類個案在職場支持及就業環境上皆與在一般職場就業者所需的資源不同,

且人數偏少(N=120),故依據本主題探討第二次專家諮詢會議之決議將此類個案 排除。

依據文本資料,105 年度開案之身心障礙者中,以本主題探討所定義之穩定 就業結案者(結案原因 12 及 14)共有 968 人、其他原因結案者有 1,073 人、未結 案者有 2,191 人,共計 4,232 人。進一步串聯研究母群資料後發現,穩定就業結案 的個案中有障別遺漏值 19 人,因此剔除遺漏值後為 949 人,其中男性為 563 人、

女性為 386 人。而本主題探討所謂之非穩定就業者,包含其他原因結案者(1,073 人)以及未結案者(2,191 人),共計 3,264 人,剔除障別遺漏值 123 人後為 3,141 人,其中男性為 1,826 人、女性為 1,315 人。

研究者自上述二個次母群(穩定就業者與非穩定就業者)中再分別抽樣不同 性別的樣本個案。首先穩定就業組 200 人(男性 100 人、女性 100 人)之抽樣原 則是採用結案原因與障礙類別(以下簡稱障別)進行分層隨機抽樣。結案原因採 12(N=925)與 14(N=43)的個案數比例(約 96:4)來抽選。由於職重系統登 錄障別時可以選填新制與舊制類別,而新制障別可對應至舊制障別,但舊制障別 無法對應至新制障別,因此本主題探討採用舊制障別來彙整資料,並依據第 2 次 專家諮詢會議決議分成四大類,分別為 A.感官障礙類(如視覺障礙、聽覺障礙、

聲音或語言機能障礙、平衡機能障礙)、B.肢體障礙類(如肢體障礙、重要器官失 去功能、罕見疾病)、C.認知障礙類(如智能障礙、自閉症、慢性精神病患、頑性 難治型癲癇症、失智症)及 D.多重障礙類(如多重障礙、合併 2 類以上障礙類別);

四類障別的比例依序為 16:14:63:7。所得穩定就業男性和穩定就業女性的障 別與結案原因特性如表 3-3 所示。

表 3-3

不同性別在四大類障別與結案原因的抽樣人數分配 障別

男性(n1=563) 女性(n2=386)

原因 12 原因 14 抽樣人數 原因 12 原因 14 抽樣人數

第一類 15 0 15 16 1 17

第二類 16 0 16 11 0 11

第三類 59 4 63 60 2 62

第四類 6 0 6 9 1 10

總和 96 4 100 96 4 100

至於非穩定就業者 200 人的抽樣,則採用與穩定就業者特性配對的原則來抽 選。所配對的特性包括:性別、四大類障別和開案日期(誤差容許為±7 天)。本 主題探討利用計算傾向分數(propensity score)的方式來調整干擾因子所造成的 影響,透過邏輯式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中所計算出的預測機率(predicted probability),以分組變項(例如:性別、是否就業)爲依變項,需要控制的干擾 因子(例如:四大類障別、開案日期:誤差容許為±7 天)爲解釋變項,以計算出 的傾向分數來進行配對。

本主題探討從 105 年開案中 3,141 位未穩定就業結案者,經過 11 次傾向分數

無效樣本人數原因分析(N=363)

原因說明 無效樣本人數原因分析

穩男 穩女 非穩男 非穩女

單純接受職業輔導評量 0 0 16 17

單純接受職業訓練服務 0 7 16 14

於庇護性就業職場穩定三個月結案(結案 代碼 16)

1 0 7 14 非穩定個案最後結案代碼為 12、14 0 0 35 66 職管員未進行評估或擬定職重計畫 16 9 81 51 職管員尚未提供相關就業服務,個案已自

行就業。

7 1 0 3

個案於就業後僅參加穩就團體後即結案 1 0 0 2

總計 25 17 154 167

表 3-5

配對抽樣結果

有效樣本人數 無效樣本人數

配對 階段

穩男

n1=563

穩女

n2=386

非穩男

n3=1826

非穩女

n4=1315

穩男

n1=563

穩女

n2=386

非穩男

n3=1826

非穩女

n4=1315

1 80 89 48 41 20 11 52 59 2 16 7 15 21 4 4 37 29

3 3 2 11 10 1 2 24 6

4 1 2 5 1 0 0 11 21

5 6 4 11 14

6 4 8 5 10

7 3 0 5 5

8 0 0 4 4

9 0 2 1 8

10 0 1 2 6

11 1 1 2 5

總計 100 100 93 89 25 17 154 167

本主題探討的有效樣本為 382 位身心障礙者,其人口學特性如表 3-6 所示。

年齡層方面分布以 15 至 24 歲者居多,有 163 位,佔 42.7%,其次為 25 至 34 歲 佔 25.1%(N=96)。而在障礙類型方面,人數最多者為認知類,有 236 位,佔 61.8%,

其次為感官類 56 位,佔 14.7%,肢體類 59 位,佔 15.4%,再者為多重類為 31 位,

佔 8.1%。在障礙程度方面,以輕度障礙者最多,有 183 位,佔 47.9%,其次為中 度障礙者 131 位,佔 34.3%,再者為重度障礙者 49 位(12.8%)與極重度障礙者 19 位(5%)。在教育背景方面,以高中畢業者人數最多,佔 56.8%(N=217),其 次為大學者佔 16.5%(N=63),國中以下者佔 12.5%(N=48)。在婚姻狀況方面,

以未婚者居多,佔 83%(N=317),已婚者為 31 人(8.1%),離婚者為 28 人(7.3%)。

而過去有工作經驗者佔 73%,共 279 人。

有效樣本的基本特性

變項 項目 穩就男性

(n1=100)

非穩就男性

(n2=93)

穩就女性

(n3=100)

非穩就女性

(n4=89)

年齡層 15至24歲 53(53%) 37(39.8%) 41(41%) 32(36.0%) 25至34歲 21(21%) 21(22.6%) 35(35%) 19(21.3%) 35至44歲 14(14%) 19(20.4%) 11(11%) 23(25.8%) 45至54歲 8( 8%) 10(10.8%) 8( 8%) 11(12.4%) 55至64歲 3( 3%) 5( 5.4%) 5( 5%) 4( 4.5%) 65歲以上 1( 1%) 1( 1.1%) 0( 0%) 0( 0.0%) 四大障別 感官類 15(15%) 11(11.8%) 17(17%) 13(14.6%) 肢體類 16(16%) 19(20.4%) 11(11%) 13(14.6%) 認知類 63(63%) 56(60.2%) 62(62%) 55(61.8%) 多重類 6( 6%) 7( 7.5%) 10(10%) 8( 2.1%) 障度 極重度 4( 4%) 6( 6.5%) 6( 6%) 3( 3.4%) 重度 11(11%) 13(14.0%) 16(16%) 9(10.1%) 中度 32(32%) 35(37.6%) 26(26%) 38(42.7%) 輕度 53(53%) 39(41.9%) 52(52%) 39(43.8%) 教育程度 小學 2( 2%) 10(10.8%) 1( 1%) 1( 1.1%) 國中 8( 8%) 11(11.8%) 4( 4%) 11(12.4%) 高中職 59(59%) 47(50.5%) 61(61%) 50(56.2%) 專科 8( 8%) 2( 2.2%) 5( 5%) 9(10.1%) 大學 16(16%) 18(19.4%) 21(21%) 8( 9.0%) 碩士 1( 1%) 1( 1.1%) 0( 0%) 1( 1.1%) 高中在學 5( 5%) 3( 3.2%) 7( 7%) 6( 6.7%) 專科在學 1( 1%) 0( 0.0%) 0( 0%) 0( 0.0%) 大學在學 0( 0%) 1( 1.1%) 1( 1%) 3( 3.4%) 婚姻狀況 已婚 3( 3%) 8( 8.6%) 12(12%) 8( 9.0%) 未婚 92(92%) 75(80.6%) 80(80%) 70(78.7%) 分居 2( 2%) 0( 0.0%) 1( 1%) 0( 0.0%) 離婚 3( 3%) 9( 9.7%) 7( 7%) 9(10.1%) 其它 0( 0%) 1( 1.1%) 0( 0%) 2( 2.2%) 工作經驗 有 72(72%) 67(72.0%) 75(75%) 65(73.0%) 無 28(28%) 26(28.0%) 25(25%) 24(27.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