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9-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前述之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以下建 議,以供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 對學校方面的建議

(一) 重視A 型行為傾向高的學童適切的心理輔導

本研究發現老大的A 型行為傾向較其他排行的子 女高,對於這些有A 型行為傾向的學生,學校似可建立 適切的輔導計畫,以協助發揮正向的A 型行為特質,減 低負向的A 型行為(如攻擊性與敵意等)。

(二) 重視學生的壓力與目標設定的適切輔導

本研究發現,高「努力競爭與追求成就」者,面對 重要他人的期待及自我要求,可能因此承受過多的壓 力,或者過度的投入追求成就與競爭,因此班級導師可 能要對於班上這些學生,給予適切的壓力疏導,並指導 其設定合宜的努力目標。

(三) 辦理A 型行為相關資訊之研習或講座

本研究發現,學生在A 型行為組型中「努力競爭與

或生活適應或多或少都造成影響,而學生的A 型行為與 成人的A 型行為有其延續性,日後對身心的影響,可能 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但一般人對A 型行為的認知有限,

鮮少瞭解A 型行為是引發身心疾病的重要因子,也普遍 忽視學童的A 型行為。因此建議學校單位在辦理教師進 修活動或講座時,可融入有關A 型行為的相關研習,讓 老師、家長對於A 型行為有進一步認識,也能瞭解其所 造成的影響,適時給予學童協助與輔導;也可自我檢 視,自己是否有A 型行為的傾向,而造成孩子A 型行 為的習得與養成。

二、 對家長方面的建議

(一) 瞭解孩子的特質,建立適切的期望

父母必須瞭解孩子的個人特質,檢視及修正自己不 適切的期望,或是避免以成人似的責任感來期望或給予 孩子負擔,以減低對孩子造成過多的壓力。

(二) 協助孩子建立適切合理的努力目標

本研究發現,國中生的A 型行為中「努力競爭與成 就」明顯偏高。因此建議父母協助其自我瞭解並建立適 切合理的努力目標,以預防A 型行為中負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林一真(1990)。 中國人 A 型量表建構效度。測驗年刊,37,73-95。

2. 林一真(1993)。國小兒童敵意,A 型人格和身心適應。中華輔導 學報,1,25-57。

3. 林一真(1989)。 中國人 A 型量表編製初步報告。測驗年刊,36,

13-24。

4. 林一真(1991)。 兒童 A 型量表編製初步報告。測驗年刊,38,

171-188。

5. 林珠琴(2003)。國小資優生A 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梅琴(2004)。 國小資優生其父母管教方式、 A型行為關係研 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 論文。

7.李嗣蕙(1995)。 國小學童 A 型行為組型與其家庭氣氛關係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李茂興譯;(柯瑞 Corey,G.著)(1998)。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 與實務。台北市:揚智。

9.李雅怡(2003)。 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

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 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 文。

11.施佩芳(2001)。國小學童A 型行為、導師權力類型與學校壓力之 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12.許瑛昭(1994)。國小兒童的A 型傾向與其母親教養方式之相關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13.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

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 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許維素(1994)。阿德勒學派「家庭組型」的再認識。輔導季刊,

3 0(1),31-40。

15.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 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16.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

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靜華(2003)。國小資優生與績優生A型行為組型之研究。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8.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女與非獨生子女女同儕關係及 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張貝萍(2000)。單親家庭青少年自我分化、情緒穩定與偏差相關 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張虹雯(1999)。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 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2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22.黃玉臻(1997)。國小兒童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 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3.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 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黃素秋(1998)。國小自然科教學班級氣氛與創造表現之評量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5.曾端真(1997)。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手足因素之研究。台北:

揚智。

26.楊慧萍(1997)。 兒童之衝動性格、自我韌性、家庭因素與違犯行 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27.楊淑蘭(1990)。 認知—行為傾向團體諮商方案對A型人格傾向大 學生非理性信念,行為組型,壓力知覺輔導效果 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

28.楊淑蘭(1993) 。 競爭與卓越-A型行為組型理論與實務。台北:天 馬文化出版。

29.塗惠玲(1996)。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兒童民主法治知識與態度之調 查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0.蔡志明(1988)。大學生A 型行為組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 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31.蔡姿娟(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2.蔡佳靜(2001)。國小五、六年級男女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 我概念之關係。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 系碩士論文。

33.賴正珮(2004)。國小兒童其父母管教方式、非理性信念及A 型行 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

34.賴靜瑩(1999)。國中生A 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 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

35.謝佩倫(2000)。國小學童A 型行為、音樂性向、家庭音樂環境與 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鄒啟蓉(2000)。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社會行為表現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37.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 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 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38.魏麗敏、黃德祥(1995)。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

英文部分

1. Ansbacher, H. L.(1968).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24(2), as cited in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1), 28-46, March 1991.

2. Albert, R. S., & Runco, M. A. (1999). A history of research on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6-3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Burke, R. J. (1985). Beliefs and fears underlying Type A

Behavior:Correlates of time urgency and hostility. The Journal of GeneralPsychology, 112(2), 133-145.

4. Chesney,M.A.,& Rosenman, R.H.(1980). Type A behavior in the work setting. In C.L. Cooper & R.Rayne., 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London:Wiley.

5. Feldman, D. H.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69-18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Friedman, M.D., & Rosenman, R.H. (1974).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Knopt.

7. Friedman, M. Ulmer, D. (1984). Treating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Fawcett Crest.

8. Gates, L., Lineberger, M. R., Crockett, J., & Hubbard, J.(1988). Birth ord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elf-concept test

scores in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9(1), 29-34.

Glass, D. C. (1977). Behavior patterns, stres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llsdale, NJ:Erlbaum.

9. Hall, A. B.(1988). Sibling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 A study of self concept, frustration , and attitudes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PQDD AAT

8904850).

10. Jenkins,C.D.(1971). Psychologic and social precursors of coronary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84,244-255,307-317.

11. Knight, G. P.(1982). Cooperative-competitive social orientation:

interactions of birth orderwith sex and economic class. Child Development, 53(3), 664~667.

12. Lundin, R. W.(1989). Alfred Adler’s 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AcceleratedDevelopment Inc.

13. Maddi, S. R.(1996). Personality theo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6th ed.). Brooks/ColePublishing Company.

14. Manaster, G. J., & Corsini, R. J.(1982).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F. E.Peacock Publishers, Inc.

15. Minnett, A. M., Vandell, D. L., & Santrock, J. W.(1983). The effects of sibling status onsibling interaction: influence of birth order, age spacing, sex of child, and sex of sibl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4) , 1064-1072.

16. Matthews,K.A.,& Siegel,J.M.(1982). The Type A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sesment,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cornonary risk. In A.R. Baum & J.E.

17. Olszewski-Kubilius, P., Kulieke, M., & Buescher, T. (1987). The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11 (1), 6-28.

18. Price, V. A. (1982). Type A behavior pattern:A model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 Robinson, J. P., Shaver, P. R., & Wrightsman, L. S. (1990/1997).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楊中芳

(譯)。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上)--情感篇。台北:遠流。

20. Rodgers, J. L., Cleveland, H. H., Oord, E. van den, & Rowe, D. C.

(2000). Resolving the debate over 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55 (6), 599-612.

21. Rosenman,R.H.(1978).The interview method of assessment of the 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In T.M. Dembroski, S.M.

Weiss,J.C.Shields,S.G.Haynes,& M. Feinleib,(Eds.),Coronary-prone behavior. New York:Springer-Verlag.

22. Rosenman, R. H. & Chesney M. A. (1982). Stress, Type A behavior, and coronary disease. In L. Goldberger & S. Breze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New York: Free Press.

23. Rosenman, R. H., Swan, C. E., &Carmelli, D. (1988). Definition, assess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n B. K.

Houston, &C. R. Snyder (Eds.),Type A behavior pattern: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8-p31).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24. Rosenman, M. D. (1990).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 personal

overview. InM. J. Strube(Ed.). Type A Behavior Pattern(pp.1-17).Newbury Park,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parental report of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39, 1165~1175.

26. Shulman, B. H., & Mosak, H. H.(1995)﹒ 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AcceleratedDevelopment Inc. Singer(Eds.),Handbook of Health and Medical Psychology (Vol.2.),Hillsdale,NJ:Erlbaum.

27. Strube, M.J., Boland, S.M., Manfredo, P.A., & Al-Falaij, A.bdulrahman (1987).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the self-evaluation of abilities:

Empirical tests of the self-apprasial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 956-974.

28. Thoresen, C. E., & Pattilo, J. R. (1988). Exploring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n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 K. Houston, & C. R.

Snyder (Eds.), Type Abehavior pattern: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98-p1450). New York:JohnWiley &Sons.

29. Visintainer, P. F., & Matthews, K. A. (1987). Stability of overt Type A behaviors inchildren:Results from a two- and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58(6), 1586-1591.

30. William,R.B.,(1978).Psyc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e 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M.Dembroski, S.M.Weiss,J.L.Shields,S.G.Haynes, & M.Feinleib(Eds), Coronary-prone behavior. New York:Spring-Verlag.

31. Williams, R. B. (2001). Hostility and heart disease:Williams et al.(1980).Advances in Mind—Body Medicine, 17(1), 52-55.

32. Williams, R.B., Haney, T. L., Lee, K. L., Yi-Hong Kong, Blumenthal, J.

A.,& Whalen, R. E. (2001). Type A behavior, hostility, and

附錄

親愛的同學,您好:

這不是考試,這份量表是用來了解您對日常生活的看法及習慣。

請您按照最實際的感受及看法回答,所以答案沒有對或錯,只要按照 自己的第一個想法作答就可以了。同學所寫的答案都不會讓其他同學 或老師知道,請放鬆心情作答,謝謝您!

一、 學生基本資料:

(1)姓 名 : __________________

(2)年 級 : __________________

(3)班 級 : __________________

(4)性 別 : □男 □女

(5)家 庭 成 員 :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 □母

□兄_____人 □姐____人 □弟____人 □妹___人

□其他_______________

(6)父 親 教 育 程 度 : □研究所 □大學 □高中職 □國中 □小學 □不識字 □其他__________

(7)母 親 教 育 程 度 : □研究所 □大學 □高中職 □國中 □小學 □不識字 □其他__________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9-1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