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的結論,本節的建議將分成三大部分進行討論:

第一部分主要探討國小階段球員後續打擊受前況結果的影響,研究發現不論 男、女皆有受到前況打擊結果的影響,在此建議身為教練或帶隊教師,應於平時 紀錄選手比賽情況,做適度的分析並找出較易受到前況結果影響的球員,再輔以 適度的抗壓與球員心理戰技課程以期改善。另外,於比賽過程中,如果有發現選 手不穩定之情況,便可根據平常所分析之資料進行調度以增加球賽獲勝之機率。

除此之外,針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本研究並未針對球員個別差異(技術水準、

心理特質)與比賽情境壓力(比分差距、比賽之重要性)的差異進行分析,上述之 差異亦是影響分析之重要因素,有待探討之必要性。

第二部分關於操作時間對於打擊結果的影響研究上,本研究之國小學童普遍 在約略四秒的操作時間具有較佳之打擊結果,以前況結果分組的安打組第一次打 擊3.82秒或第二次打擊3.96秒皆有相近的結果,秒數高於未安打組且有明顯差 異;以高低安打率分組時,高安打組則為3.93秒,秒數高於低安打率組且有明顯 差異。根據上述結果給予教練或帶隊教師之建議,除了平時訓練學童養成打擊例 行動作外,亦期望能在操作時間上做分析統計,調整學童之穩定性與做好充足的 打擊前操作,切勿匆促出棒。另外例行動作的操作時間本次研究高低安打率分組 上並沒有顯著之差異,對後續研究而言可選擇提高研究年齡層,或採用不同的背 景變相(球齡、心理特質)進行深入研究。

第三部分研究者主要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與教育現場之帶隊情形進行探討與 建議:

1. 小學階段選手心理戰技是影響比賽結果之重要因素,在各級賽事中不難發現 球隊間的技術水平差距不大,但在比賽現場卻有表現差距迥異之情形,賽程 中打順風球或整隊士氣低迷等受氣勢影響甚鉅,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從賽事 中比數之情況切入分析探討。

2. 本究發現學生確實有受到前況結果之影響,在小學階段年段橫跨6年,帶隊經 驗發現各年段間具心理成熟度差異,或許亦可從年級間切入分析不同年齡層 受前況結果影響之差距。

3. 在性別受前況結果影響的研究發現竹塘國小的高年級男生受前況結果影響較 顯著,與楊靜宜、李麗日(2010)的相關研究有相呼應之處,研究中中指出不 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整體情緒管理與「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調適」、

「情緒的運用」層面達顯著差異,並且都是女生優於男生,除此之外研究者 本身實務經驗發現小學階段男童打擊率普遍較高,打擊率變動的範圍相對較 大,相反的女生的打擊皆普遍低於平均數,所以能受影響的打擊率範圍相對 較小,也可能是造成男生受前況結果影響後續打擊程度較大的原因之一。

4. 打擊操作時間在高低安打率分組的研究結果沒有顯著差異,研究者推論除了

是影響本研究結果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之實驗隊伍僅接觸樂樂棒球兩年,雖 有密集的訓練與實戰經驗,但球齡仍略嫌不足,因此研究者建議後續研究可 以提高接觸樂樂棒球的球齡,以期能在打擊操作時間以高低安打率分組的研 究結果有顯著差異。

5. 本研究在操作時間的變異研究上以群組為研究對象,在研究數據上不難發現 有些球員屬於離異的情況,這些少數的個案是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因此研 究者建議設定離異質的刪去標準,或可縮小研究之對象而增加研究對象的打 擊資料,變成以部分穩定性較高之選手進行個案的深入比較與探討。

參考文獻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

季力康(1996)。意象訓練有助於提昇戰績。中華棒球,52,82-84。

林清和(2006)。運動學習程式學二版。台北縣:泰宇出版社。

麥吉誠、賴宏明、林志隆、鄭鯤茂(2008)。預擊流程動作對不同等級的高爾夫選 手開球技能表現之影響。大專高爾夫學刊,5-1,9-15。

陳永祥、許昌煥(2010)。大專院校排球自由球員賽前心理技能狀況之探討。排球 教練科學,15,34-42。

陳怜君、張至滿、鄭宗晏、洪聰敏(2005)。兒童運動競賽特質焦慮之研究。臺灣 運動心理學報,7,19-36。

陳泰廷、蔡侑蓉、黃崇儒、洪聰敏(2012)。提昇高爾夫推桿表現應具備的心生理 與心理特質。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2,39-70。

梁嘉音(1999)。例行動作變項與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忠勳 (2005)。淺談樂樂棒球經營策略。學校體育,90(15),55-61。

莊洋文 (2009)。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通訊。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第 7 期。

麥財振、麥吉誠、林志隆(2007)。籃球運動中影響罰球之心理因素及罰球心理訓 練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98-105。

梁嘉音、卓俊伶(2009)。壓力情境對籃球罰球投籃例行動作行為一致性與準確性 的影響。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4,1-18。

梁嘉音、卓俊伶(2012)。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的前況效應。大專體育學刊,14,

24-31。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英哲(1993)。籃球罰球準備運動時間語命中率的關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 學報,16,183-195。

黃彩玉(1996)。標準動作一致性對桌球發球準確性之影響研究。台灣體育,83 期,43-48 頁。

黃崇哲、黃杉楹、莊國上(2013)。台灣樂樂棒球運動發展現況之探討。教大體育

黃韻玲、林榮輝、石恆星、黃崇儒(2008)。射擊出學者規律化準備動作與射擊成 績表現之相關研究。台大體育學報,11,1-14。

楊靜宜、李麗日(2010)。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區域與社會 發展研究期刊,1,65-101。

葉志仙、陳淑滿、蔣憶德(1997)。影響棒球運動打擊的心理因素。中華體育,11,

38-44。

賴名彥(2006)。推動樂樂棒球,發展學生棒運。學校體育雙月刊,16 (5),15-19。

蔡武憲(2008)。國小學童樂樂棒球休閒滿意度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南市國 小四、五、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嘉湖(2007)。國小樂樂棒球比賽技術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榮捷、方炳坤(2011)。彰化縣國民小學樂樂棒球發展之研究。身體文化學報,

12,67-116。

鄧碧惠(2002)。高爾夫球推竿例行動作教學課程對推桿例行對動和推桿表現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一民(1990)。運動中的儀式行動作。體育學報,11,79-87。

劉馨(2013)。不同前況結果對籃球罰球例行動作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 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Boucher S.H. (1990)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routines in sports. In J.G.Jones &L.Hardy(Eds.), Stress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s (pp.221-245). New York:

Wiley.

Cohn,P.J.(1990).Preperformance routines in sport: Theoretical support and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4, 301-312.

Cohn,P.J.,Rotella,R.J.,& Lloyd,J.W.(1990).Effects of a cognitive-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on the preshot routine and performance in golf. The Sport Psychologist. 4, 33-47.

Crews, D. J., & Boutcher, S. H. (1986). Effects of structured preshot behaviours on beginning golf performanc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62, 291-294.

Felt,D.,& Weiss,M.(1982).Developing self-efficacy through sport.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53(3),24-26.

Gayton, W. F., Cielinski, K. L., Francis-Keniston, W. J., & Hearns, J. F.

(1989). Effects of preshot routine on free-three shooting.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68(1), 317-318.

Jackson, R. C. (2003). Pre-performance routine consistency: temporal analysis of goal kicking in the Rugby Union World Cup.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1,803-814.

Lidor,R.&Mayan,Z.(2005).Can beginning learners benefit from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when serving in volleyball ?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 343-363.

Lidor,R.,& Singer,R.N.(2000).Teaching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to

beginners.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1(7), 34-52.

Moran, A. P.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oncentration in sport performers:

A cognitive analysis. Hove, UK: Psychology Press.

Schmidt, R.(1975). A schema theory of discrete motor skill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225-260.

Schmidt, R. (1975). Motor Skills. New York: Harper & Row.

Schmidt, R., & Lee, T. D. (1999).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chmidt, R. (1989). Unintended acceleration:A review of human factors contributions. Human Factors. 31(3), 345-364.

Shaffer, D. R. (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2nded.).Pacific Grove, CA: Brook/Cole.

Southard, D., Miracle, A., & Landwer, G. (1989).Ritual and free-throw shooting in basketball.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7(2), 163-173.

Vernacchia, R.,McGuire,R., & Cook, D. (1992). Coaching mental excellence.

Dubuque, IA: Brown & Benchmark.

Weinberg, C. A. & Gould, D. (2003).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bit – formatiom[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Neurological Psychology,(18),459-482.

103 學年度彰化縣竹塘國小樂樂棒球聯賽打擊紀錄表

棒次 姓名

打擊內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備註 ( )

第一次打擊結果 安打=A

出局=B

非安打上壘=C

第一次操作時間(秒)

第二次打擊結果 安打=A

出局=B

非安打上壘=C

第二次操作時間(秒) 附件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