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研究對於教師應用在教學上的設計、研究工具及未來研究的方向提出檢討與建 議。

一、教學設計的建議

即將到來的十二年國教,現場教師因應更為開放的學習環境時,沒有考試壓力的 學生,要如何帶領他們進入學習的世界呢?資訊媒體的活化應用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由本研究可看到融入數位遊戲的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光學概念的學習上對學生的助 益,雖然兩種教學法沒有顯著差異,但教學過程中可以觀察到不論男生、女生或是不 同學習成就的學生都主動積極的參與課程,因此現場教師有機會可以試著使用,讓老 師與學生雙贏。

而不同性別在嵌入數位遊戲於 5E 學習環教學法中,概念測驗成績無明顯差異,

因此本教學法對於單一性別的學校,亦可嘗試實施教學。

在成像學習單中可看到學生的迷思概念,以下就教學上做幾項建議:(一)在平 面鏡的教學中,應注意物體方向與成像方向的敘述,避免學生認為平面鏡成像時,物 體與成像的方向一定相反。(二)應更注意學習單上物體位置的畫法,避免學生因為 練習學習單而產生迷思概念。(三)利用實像、虛像的性質設計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 去認識實像、虛像。(四)平行光經凸面鏡反射後,其反射光向後的延伸線會交在虛 焦點上,需強調往後延伸的光線並非實際光線,避免讓學生產生光線是由虛焦點發射 出去的迷思概念。(五)設計運用不同種類的透鏡實驗,讓學生去實際操作看到所成 的像與凸透鏡種類的關係。

89

二、研究工具的建議

(一)成像學習單的設計,可減少張數,設計成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凸透 鏡、凹透鏡各 1 張,以更有效掌控學生寫作進度。

(二)物體在不同位置時的成像,繪製在同一張學習單上,更有助於學生觀察物 體與鏡子之相對位置和成像性質之關係。

三、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一)可設計數位遊戲融入應用電子白板的教學,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 學習,以探討合作學習對學生個體在光學概念學習的影響。

(二)本研究對照組並未繪製成像學習單,在探討實驗組概念學習改變時,較缺 乏相對應的比較,建議日後的研究可增加對照組的成像繪製。

(三)本研究的樣本取自同一學校,未來研究若能擴大進行不同區域、學校的學 生,將有助於釐清不同區域、老師是否有相同研究結果。

90

91

131-157。

林彩岫譯(1997)。Hein, G. H.著。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

(4),27-30。

13(2)

,191-216。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217-240。

92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1-8。

莊雅茹(1996)。CAL 軟體電腦動畫應用與學習成效分析。視聽教育雙月刊,38(2),

9-16。

陳芸慧(1996)。建構主義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習通訊期刊,53。

陳俊昌(2006)。多媒體對中、低成就國中生補救教學之研究-以「透鏡成像」為例。 電動機」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9,17-32。

黃可欣(2006)。科學概念二階段評量診斷工具之發展-以國中光學概念評測為例。

93

楊明獻(2008)。改進國中理化課程教學-以「光的折射」單元為例。科學教育月刊,

306,27-42。

楊清智(2012)。以 5E 學習環教學策略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奈米科技的概念學習 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教學的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8,1-6。

楊龍立(1998)。建構教學的研究。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學報,18,1-6。

經濟部工業局(2004)。數位內容白皮書。

葉基倫(2011)。融入 5E 學習環的補救教學對低成就國三學生光學迷思概念影響之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未出版,彰化市。

廖經宏(2002)。建構取向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童光學相關概念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熊召弟(1996)。建構者觀的自然科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3-11。

趙秀琴(2011)。數位遊戲式學習對國中學生歷史科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蔡宜良(2011)。擴增實境式星體運動悅趣學習設計與成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蔡明儒(2004)。國小學童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 出版,嘉義市。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 育學刊,13(3),289-315。

蔡福興(2008)。線上遊戲式學習在知識獲取與學習遷移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市。

賴廷維(2006)。以探究式教學法發展國中光學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物理學系,未出版,彰化市。

賴俊甫(2007)。數位遊戲學習系統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科學態度之影響-以「希望之 旅」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謝甫宜(2011)。科學遊戲本位教學模式對於學生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與分析。高雄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蘇育男(2009)。融入 Tyson's 多面向架構之 5E 教學策略發展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之 熱學單元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蘇怡芳(2010)。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電磁學概念」單元活動之內容分 析~以 5E 學習環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 班,未出版,臺中市。

94

二、西文部分:

Barab, S. A., Scott, B., Siyahhan, S., Goldstone, R., Ingram-Goble, A., Zuiker, S., &

Warren, S. (2009). Transformational play as a curricular scaffold: Using videogames to support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8(4), 305-320.

Bybee, R. F., & Landes, N. M. (1988). The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 (BSCS).

Science and Children, 25(8), 36-37.

Bybee, R. W., Taylor, J. A., Gardner, A., Scotter, P. V., Powell, J.C., & Westbrook, A.et al (2006).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and Effectiveness. Offic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33-34.

Cepni, S., Sahin, C., & Ipek, H. (2010). Teach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s with Differen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5E Instructional Model.

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11(2), 1-39.

Cheng, C. H., & Su, C. H. (2012). A Game-based learn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system analysis cours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1, 669-675.

Clark, J. M., & Paivio, A. (1991). 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Media,

24(4), 333-339.

Ceylan, E., & Geban, Ö . (2009). Facilitat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understanding state of matter and solubility concepts by using 5E learning cycle model. Hacettepe

Univers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36, 41-50.

DeLeeuw, K. E., & Mayer, R. E. (2011).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making

computer-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more game-lik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2011-2016.

Driver, R., & Bell, B. (1986). Students' thinking and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A constructivist view. School Science Review, 67, 443-456.

Fosnot, C. T. (1989). Enquiring teachers, enquiring learners: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for teach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rris, R., Ahlers, R., & Driskell, J. E. (2002). Games,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model. Simulation & Gaming, 33(4),441-467.

Kaynar, D., Tekkaya, C., & Cakiroglu, J. (2009). Effectiveness of 5E learning cycle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cell concept and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Hacettepe Univers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37, 96-105.

Lawson, A. E. (1996). Introducing mendelian geneticsthrough a learning cycle.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8(1), 38-42.

Liu, T.-C., Peng, H., Wu, W.-H.,& Lin, M.-S. (2009). The Effects of Mobile Natural-science Learning Based on the 5E Learning Cycle: A Case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2 (4), 344–358.

95

Mustafa Y., & Gokhan D. (2012). The Effect of Activities Based on 5e Model on Grade 10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Gas Concept.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7, 634–637.

Papastergiou, M. (2009).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Impact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2, 1-12.

Porandokht F., Abdolrarim N. e. & Saeed S. (2010). The effect of 5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on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sciences for middle class student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 140-143.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Rosas, R., Nussbaum, M., Cumsille, P., Marianov, V., Correa, M. N., Flores, P., & Salinas, M. (2003). Beyond nintendo: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video games for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Computers & Education, 40, 71-94.

Sung, H. Y. & Hwang, G. J., (2013).

A collaborative game-based learn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63, 43-51.

Von Glasersfeld, E. (1996). Introduction: Aspects of constructivism. In Fosnot, C.T., constructivism: Theor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96

附錄

附錄一 概念測驗試題

1.( ) 小榮用雷射筆對著平面鏡作反射定律的實驗,如圖所示。雷射筆發出的光 線經平面鏡反射後,其行進的路線為圖中的哪一條線? (A)甲 (B)乙 (C)丙 (D)丁

2.( ) 下列光的反射路徑,何者正確?(數字為角度值,箭頭為光前進方向)

(A)

30 30

(B)

20 90

(C)

75 75

(D)

3.( ) 在水平地面的平面坐標上,觀察者在位置(0,1)到位置(2,1)放置一 大平面鏡,且觀察者、甲、乙、丙和丁五人的位置如附圖所示。經由平面鏡的反 射,觀察者看不到哪一個人的像? (A)甲 (B)乙 (C)丙 (D)丁

97

4.( ) 光線垂直射到一平面鏡上,如下圖所示,如果入射光線方向不變,則將平 面鏡繞著通過入射點的水平軸線順時針旋轉 30°, 則入射角為幾度: (A) 0° (B) 30° (C) 45° (D) 90°。

入射光

水平軸線 30°

5.( ) 承上題,則將平面鏡繞著通過入射點的水平軸線順時針旋轉 30°, 則反射角 為幾度: (A) 0° (B) 30° (C) 45° (D) 90°。

6.( ) 對於平面鏡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遵守折射定律 (B)所看到的像 為實像 (C)像與物體大小不一樣 (D)像與鏡面的距離等於物與鏡面的距離

7.( ) 下列各圖中,物體在平面鏡中的成像何者正確(平面鏡左側為像、右側為 物)?

(A) (B) (C)

98

(D)

8.( ) 表面無數字刻度之時鐘,平面鏡內看見時鐘所指示之時間為 7 時 15 分,

如附圖所示,則此時之正確時間應為: (A) 4 時 45 分 (B) 7 時 15 分 (C) 7 時 45 分 (D) 9 時 22 分

9.( ) 小榮在電梯中如附圖,向東邊的鏡子 B 移動,則小榮在 A、B 兩個鏡子經 一次反射所成的像之移動,應該為何? (A) A 向西;B 向東 (B) A 向西;B 向 西 (C) A 向東;B 向東 (D) A 向東;B 向西

10.( ) 小榮照平面鏡,若平面鏡向人靠近 0.5 公尺時,則小榮的像與鏡子之間的 距離如何變化? (A)像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加 1 公尺 (B) 像與平面鏡的距離增 加 0.5 公尺 (C) 像與平面鏡的距離縮短 1 公尺 (D) 像與平面鏡的距離縮短 0.5 公尺

11.( ) 物體經過何種鏡片,所成的像永遠比原物小? (A)平面鏡 (B)凸透鏡 (C)凸面鏡 (D)凹面鏡

12.( ) 小榮站在一面大型的光學鏡片前面,距離該光學鏡片兩倍焦距外的位置,

結果看到如附圖的影像(正立縮小),請問該光學鏡片是: (A)平面鏡 (B)凹透 鏡 (C)凹面鏡 (D)凸面鏡

99

13.( ) 有一發光體從遠處移動至凸面鏡前,請判斷成像位置的變化為何? (A) 遠離面鏡 (B) 靠近面鏡 (C) 先遠離面鏡再靠近面鏡 (D) 先靠近面鏡再遠離 面鏡

14.( ) 下列關於面鏡可能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平面鏡──倒立實像 (B) 凹面鏡──正立虛像 (C)凸面鏡──倒立虛像 (D)凹面鏡──正立實像

15.( ) 強力探照燈的燈泡是安裝在何種鏡面的那個位置上,所以光線照到遠處仍 然保持較為集中? (A)凹面鏡 1 倍焦距 (B) 凹面鏡 2 倍焦距 (C) 凸面鏡 1 倍 焦距 (D) 凸面鏡 2 倍焦距

16.( ) 今年夏天,風和日麗的假期中,小榮帶兒子到墾丁烤肉時,忘了帶打火機,

但是他們帶了很多種鏡子,小榮可用下列那一個鏡子對著太陽將火種點燃? (A) 凹面鏡 (B)凸面鏡 (C)平面鏡 (D)凹透鏡

17.( ) 有一發光體從遠處移動至凹面鏡前,請判斷成像大小的變化為何? (A) 像漸大 (B) 像漸小 (C) 先漸大再漸小 (D) 先漸小再漸大

18.( ) 下列現象和光的折射現象有關的是: (A) 影子 (B) 日、月食 (C) 針孔 成像 (D) 游泳池的底部看起來比實際淺

19.( ) 如附圖,光線經過甲、乙、丙三層互相平行的介質時發生折射,且角度 a

>b>c,則光線在三介質中的速率大小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c 介質丙

b 介質乙

介質甲 a

100

20.( ) 下列關於實像、虛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面鏡所成的必定是虛像 (B) 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必定是實像 (C)實像能在光屏上呈現 (D)虛像必定是放大的

21.( ) 從水面上看一枚在水中的硬幣,如附圖,則下列何者為上述現象的合理光 線路徑圖?

(A) (B) (C) (D)

22.( ) 光線通過一未知的光學鏡如附圖所示。這光學鏡是下列的哪一個? (A) 凸面鏡 (B)凹透鏡 (C)凹面鏡 (D)凸透鏡

23.( ) 一束光線射入三角形的玻璃,如附圖所示,則折射光線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1

24.( ) 凹透鏡與凸透鏡各一面,兩鏡之間的焦點在 F2重合,同軸而立,則下列各 圖所繪光線經兩透鏡所走之路徑何者正確?(F1、F2、F3均為焦點)

(A) (B)

(C) (D)

25.( ) 下列那一個光學鏡片單獨使用時具有會聚光線的特性? (A)凸面鏡 (B) 平面鏡 (C)凹透鏡 (D)凸透鏡

26.( ) F1及 F2分別為凸透鏡的兩邊焦點,M1及 M2為兩倍焦距處。若物置於 1 倍焦距到 2 倍焦距之間,吾人以肉眼在鏡的另一邊觀察,則下列何者正確? (A) 沒有屏幕,故看不到像 (B)可看到倒立放大實像 (C)可看到倒立縮小實像 (D) 可看到正立放大虛像

27.( ) 使用一凸透鏡做實驗,裝置透鏡如附圖所示,使用一不透明紙片將透鏡上

27.( ) 使用一凸透鏡做實驗,裝置透鏡如附圖所示,使用一不透明紙片將透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