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基於本研究的結果,對幼兒家長、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提出 建議:

一、對幼兒家長、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一) 學齡前幼兒的學習還是應從實物開始進行

本研究發現,幼兒的數學實物遊戲學習的得分與數學數位遊戲得 分有顯著差異,幼兒數學實物遊戲學習的得分顯著高於數學數位遊戲 的得分。表示現今的幼兒雖然出生於數位化的時代,其數位經驗仍然 不足以突破認知發展尚未成熟的限制。故在數學的學習上,研究者建 議家長、教育工作者還是先讓幼兒以實物遊戲的方式進行學習,而後 再以數位遊戲的方式來學習。

(二) 家長應避免對於不同性別幼兒的性別教養觀念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幼兒在兩種數學遊戲的表現上都有顯著 差異,男生都優於女生。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性別教養觀念有關,建 議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應該避免對於不同性別幼兒的性別教養觀念,特 別是對於女生,應該對其電腦使用與數學的學習加以肯定與鼓勵。

(三) 幼兒有適當的電腦接觸經驗即可幫助提升數位遊戲學習的表現 本研究雖然發現有電腦接觸經驗的幼兒其數位遊戲學習表現高於

沒有電腦接觸經驗的幼兒,但是有電腦接觸經驗的幼兒,其數位遊戲 學習表現並沒有因為接觸電腦經驗的增加而有顯著差異。因此,研究 者建議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幼兒接觸電腦的時間只要每週 1~2 次、每 次 20 分鐘以內即可。

(四) 數學能力較好的幼兒,可以使用數位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數學學習 本研究發現幼兒的數學能力對數學實物遊戲學習表現與數學數位 遊戲學習表現具有調節的作用。幼兒的數學能力越高,越能增強數學 實物遊戲學習得分對數學數位遊戲得分的正向影響。表示對於具有較 高數學能力的幼兒來說,較不易受到認知發展的限制,能將其能力反 映在數學數位遊戲學習的表現上。由於數位遊戲學習具有豐富的聲光 效果和娛樂性,能幫助學習者增進學習的動機、堅持度與注意力,並 進一步增進學習的效果。因此研究者建議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可以使 用數位遊戲學習的方式,讓數學能力較好的幼兒進行數學的學習。

二、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 性別教養觀念對幼兒數學遊戲學習表現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在數學遊戲學習表現優於女生。研究者推 測可能原因來自於社群成員的性別教養觀念。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嘗試 以問卷或觀察的方式瞭解主要照顧者對幼兒的性別教養觀念,以探討 性別教養觀念對數學遊戲學習表現的影響。

(二) 以不同對象探討社經地位對幼兒數學學習表現的影響

雖然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社經地位幼兒的數學遊戲學習表現沒 有顯著差異。因本研究之受試幼兒皆就讀公立幼兒園,研究者認為學 校的教育可能會影響到原本社經地位可能產生的作用。建議未來研究 者可以沒有就讀幼兒園、或就讀於不同教育性質的幼兒園來做為新的

研究變項,進一步探討社經地位對於幼兒數學學習表現的影響。

(三) 探討幼兒數位遊戲學習的學習動機與長期學習效果

本研究主要藉由比較幼兒實物遊戲學習與數位遊戲學習表現的差 異,探討現今的學齡前幼兒,是否仍然依照認知發展理論所提出先具 體而後抽象的發展特徵。但是在學習表現上並沒有探究數位遊戲學習 的動機與長期學習效果,故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王保進(1999)。視窗版 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古洋明(2004)。以不同遊戲因子促進學習動機之學習環境設計─以 結構化內容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1 年 6 月 29 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 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成子娟、陳鉗、劉李婉玲、伍瑞顏和胡婉姍(2001)。香港入學前兒 童之實際計算能力。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29,1,121-135。

江志揚(2009)。家長社經地位對國小三年級分數學習成就之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何雅娟(2007)。混成式與數位式互動視訊學習成效比較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雅惠(2011)。融入問題解決之數位遊戲教學對不同自我效能及性 別的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臺北市。

吳貞祥(1972)。幼兒園幼兒數概念發展的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女師 專學報,1,287-313。

吳貞祥(1990)。幼兒數概念的發展。國教月刊,36,13-17。

吳振銘(2001)。透過遊戲式學習軟體來發展幼兒數字概念(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辛佩倚(2006)。多媒體遊戲在兒童空間定位學習上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學大學,臺北市。

邱文淇(2006)。以視覺為主的遊戲空間輔助全身性學習(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邑霖(2011)。老人視訊互動遊戲之研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林美珍(1996)。兒童認知發展。臺北:心理。

岳修平、劉伊霖和胡秋帆(2004)。數位學習中的性別差異。婦研縱 橫,71,35-43。

范芳綾(1997)。全球資訊網上一個競爭式學習遊戲系統(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唐文儀(1994)。南部地區國小電腦素養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臺南 師院學生學刊,15,75-82。

袁媛、陳國龍和張世明(2007)。萬用揭示板(Magic Board)─國小 特教老師的數學教學好幫手。特教論壇,3,1-13。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維忠(20066)。論數學遊戲。數學傳播,30(4),83-94。

許惠欣(1995)。我國傳統與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數學能力比較研究。

臺南師院學報,28,533-568。

許惠欣(1997)。我國幼兒園幼兒數算策略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

30,339-372。

許肅梅(2005)。家庭因素對幼兒數學能力發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文凱(2008)。認知風格及電腦經驗對行動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社 區導覽課程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市。

陳正昌(1993)。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

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志洪、楊接期和鄧易展(2003)。結合寵物養成遊戲與領域獨立學 習活動之環境設計。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 集,755-759。

陳俞君、陳英娥、陳品華、楊筱明和曹純瓊(2003)。幼兒數能力之 探索研究。第十九屆全國科學教育學術研究研討會,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

陳鳳卿(2005)。幼兒園環境托育品質對幼兒語彙能力與數學能力發 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明憲(1997)。學習障礙。特教叢書第二十九輯。國立臺南師範學 院特殊教育中心。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 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 151-160。

楊淑芬(1992)。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數學傳播,16,

16-22。

楊詠婷(2009)。數位遊戲式英語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研究-以國 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數位遊戲式英語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研究- 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開南大學,桃園縣。

劉旨峰、林俊閎、蕭顯勝、陳國棟、林珊如、黃武元和鄭朝陽

(2009)。臺灣悅趣化學習與社會之研究分析。第十三屆全球華 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09,臺北市。

劉耀聰(2007)。數位遊戲軟體應用於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 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映美(1984)。幼兒加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蔡淑娥(1985)。高中生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晉昌(1997)。視覺思考及科學概念的獲取─設計與發展電腦輔助 視覺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33,20-27。

鄭凱育(2000)。電腦遊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二維空間概念發展影響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鄭麗玉(1993)。除法概念行成歷程中的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高 雄:復文。

盧美貴(2005)。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鍾金龍和林奇賢(2007)。兒童性別在電腦遊戲中的學習行為與成就 差異。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 2007,臺北市。

貳、 英文部分

Adelman, H. S. (1989). Toward a procedure for minimizing and detecting false positive diagnoses of learning disability.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2(4), 234-244.

Anselmo, S., & Zinck, R. (1987). Computers for young children? Perhaps.

Young Children, 42(3), 22-27.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aroody, A. J. (1984). The case of Felicia: A young child’s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memory demands during mental addition.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1), 109-116.

Baroody, A. J. (1986). The value of informal approach to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and remediation. Arithmetic Teacher, 33(5), 14-18.

Baroody, A. J. (1987).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 developmental framework for preschool, primary,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Baroody, A. J., & Price, J.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mber-word sequence in the counting of the three-year-olds. Journal of

Research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14, 361-368.

Bjorklund, D. F., & Rosenblum, K. E. (2001). Children’s use of multiple and variable addition strategies in a game context. Developmental Science,4(2), 184-194.

Brainerd, C. J. (1973). Mathematical and 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 number.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88, 221-228.

BredeKamp, S., & Copple, 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urke, R. L. (1982). CAI sourcebook.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urton, R. R., & Brown, J. S. (1976). A tutoring and student modeling paradigm for gaming enviroments. Computer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ACM SIGCSE Bulletin, 8(1), 236-246.

Butterworth, B. (1999). The mathematical brain. UK,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Butterworth, B.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arithmetical abiliti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6(1), 3-18.

Capenter, T. P., & Moser, J. M.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T. P. Carpenter, J. M. Moser., &

T. A. Romberg (Eds.).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pp. 9-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elacruz, G. C. (2011). Games as formative assessment environments: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explanations of scoring and incentives on math learning, game performance, and help seeking. Los Angeles, CA: CRESST.

Edwards, S. (2005).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mputer us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2), 192-210.

Forman, E. (1989). The role of peer interaction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3(1), 55-70.

Frye, D., Braisby, N., Lowe, J., Maroudas, C., & Nicholls, J. (1989).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counting and cardinality. Child

Development, 60, 1158-1171.

Fuson, K. C., & Hall, J. W. (1983). The acquisition of early number word meanings: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view. In: H. P. Ginsbu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uson, K. C., & Mierkiewicz, D. B. (1980).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ct of coun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Fuson, K. C., & Mierkiewicz, D. B. (1980).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ct of coun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