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國小現地踏勘、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訪談及「校園生物棲地環境 指標」的德懷術問卷實施過程與結果,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辦理相關研習,以提升現職教師生態保育教學的能力:生物棲地營 造為相當新穎之觀念,學校教師普遍未曾聽聞,若能提供在職進修 機會給現職的老師,相信營造生物棲地以推廣環境教育,並讓校園 成為永續台灣一環的理念將能更為老師們接受,也能提升老師們營 造校園生物棲地的能力與意願。

(二)調查國內校園的生物棲地:針對校園內的生物棲地進行調查,以了 解國內校園的生物棲地現況,並訂定改善校園生物棲地的策略,以 及串聯各校生物棲地以提高我國整體生物多樣性的具體做法。

(三)要求各校就校園內生物資源多寡及分佈狀況進行調查,並編列經費 予各校,讓各校得以發展與環境教育相關之本位課程。

二、對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

(一)增加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比重:教師對於環境教育及自然生態的能力 與興趣相當程度的影響了各校環境教育的規劃與實施,若能在師資 培育的過程就透過課程給予未來教師從事戶外環境教育的能力與 興趣,自然有助於他們未來在學校進行教學。

(二)依據生物棲地指標,改善校園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在師資培育 機構求學的學生,均有志成為未來的教師,若在求學階段能夠接受 生物棲地校園的示範,未來從事教職時,自然也能為生物棲地校園 而努力,為環境而教育。

三、對學校的建議

(一)在校園內種植本土多樣化的生物食草與蜜源植物:根據現地踏勘與 文獻探討發現,目前校園中主要的仍是外來種的園藝植物,但不論 是文獻探討、訪談或德懷術專家們的建議,均指出植物是生物棲地 的根本,有了生物的食草,才能吸引生物到來,而本土植栽更應該 是校園植物的首選。因此,為了要改造校園成為生物棲地,各校應 考慮多種植生物食草與本土植栽。

(二)指定專人紀錄及觀察校內的生物資源: 校園內有充足的生物資源,

用以進行戶外教學自然容易成功,若學校能指派專人對校園內的生 物資源進行紀錄與觀察,在教學上的應用自然更為方便。

(三)配合校園生物資源規劃環境教育課程:經營一個生物棲地校園,很 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能有一個實施環境教育的好場所,而一個 環境教育成功的學校,孩子們自然能尊重校園內的一切生命,此二 者相輔相成。校方若能配合校內的生物資源規劃環境教育的相關課 程,或者規劃校園環境步道,相信必定有助於環境教育的實施,也 能有助於將校園經營成為一個生物棲地。

四、對學校教師的建議

(一)充實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能:在生物棲地的校園進行 教學,教材自然豐富多樣,而這樣的教學情境更考驗了教師的教學

能力,教師們應加強在這種環境教學的能力,並期許自己能夠運用 每一個教學機會出現的剎那。

(二)尋找同好,共同改造校園環境及規劃校園環境教育課程:教師畢竟 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對於學校的課程規劃與落實當然也 應該負起相當責任,校園環境需要學校每一位成員共同維護,身為 教師,最好的做法當然莫過於找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規劃適 合本校實施的環境教育課程,以提升學生們的環境覺知與技能,讓 學校的環境能夠永續維持下去。

五、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校園內的生物棲地除了棲地環境的多樣性之外,還有物種多樣性也 是很重要的一環,後續仍應繼續邀請專家進行討論與調查,建構校 園內的物種多樣性指標,以完整了解校園內生物棲地的內涵。

(二)根據建構完成的校園生物棲地環境與物種多樣性指標設計校園生物 棲地調查問卷,針對國中小校園進行抽樣調查,以了解目前國中小 校園的生物棲地現況,並呈送教育主管機關以做為決策參考。

(三)由於本指標僅針對一般性的校園進行生物棲地環境指標建構,並無 針對特殊地理環境(例如海濱、一定海拔高度之山區)的校園設想 適合當地需求的生物棲地環境指標,因此後續仍應邀請專家,針對 特殊條件之校園建構生物棲地指標,以適合當地的狀況。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校園生物棲地(Biotope)環境指標建 構之研究

指導教授:劉惠元 博士 研 究 生:吳勝斌 撰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摘要

落實生態保育的最佳途徑是從教育著手,實施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在自然中學習的戶外教育,校園戶外的自然生態環境可以成為多樣化 的教學資源,學生更可獲得最直接的幫助,從生活的週遭印證所學。

在擁有生物棲地(Biotope)的校園中進行教學,由於生物都是自然存 活於校園之中,學生們自然能在環境中潛移默化,擁有對生物生存的正確 知識。更可讓學生們了解生命平等,獲得生命教育。若能改造校園成為生 物棲地,增進校園內的生物多樣性,則不僅可以提供生態教育所需的教 材,更兼顧了校園綠美化,並將成為永續台灣的基礎。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訪談以及國小現地踏勘,發現符合生物多樣性 及環境教育所需的校園環境應能符合(1)營造多樣化的棲地環境(2)種 植本土多樣性的生物食草與蜜源植物(3)採行低頻度的管理措施(4)推 行環境教育,培養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的孩子。並邀請十二位專家針對校 園生物棲地(Biotope)之棲地環境指標進行專家德懷術,建構完成的指標 包含永續綠校園政策與實施、荒野觀察區、草地、花圃、喬灌木樹叢、水 域(包含水池與溪流)等六面向共計 60 個指標。整體而言,本指標希望 學校能在校園中以適當比例面積規劃各類棲地,並能種植多樣化的生物食 草,以及種植本土多樣化的誘鳥、誘蝶植物,校園更應進行低頻度的管理 措施(減少除草次數、落葉適度清掃、盡量不使用農藥),將校園的環境 營造好了,把校園圍牆改造為低矮的多孔隙綠籬圍牆,自然能夠吸引生物 前來。校園內的水域環境,應注意水的循環,種植多樣化適量的沈水、浮 葉與挺水植物,並擺設成多孔隙的環境,以利水生生物生存。且學校應指 派專人紀錄與維護校園內的生物資源,教師們並能利用校園內的生物資源 進行環境教育,教導孩子愛護各種生物,共同維護校園環境,避免給校園 內的生物過多的騷擾,依循上述作法,相信必能將校園經營成為進行環境 教育的最佳園地,也就是優良的生物棲地。

關鍵字:生物多樣性、生物棲地、指標、環境教育

Abstract

The best way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is education;

and the best method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the outdoor education that learns from natur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ampus could be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tudents could get the most direct assistance to verif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rom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in the campus with biotope, students could be changed and influenced unobtrusively and imperceptibly in the environment naturally because creatures are existed in campus naturally, and they could have correct knowledge on them. Furthermore, they could understand the equality of life and learn life education. If the campus could be rebuilt as biotope and increased biodiversity,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teaching material required by ecological education, but also greens and beautifies the campus, and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Taiwan.

Through literature discussi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ampus conforming to bio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comply with (1) Creating diversified biotope environment (2) Rooting diversified local plants as host plants for creatures and plants of nectar source (3) Adopting low frequent management measure (4)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children that love creatures and respect life. Furthermore, 12 experts were invited to carry out Delphi technique on th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in the campus with biotope. The established indicators include six aspects with total 60 indicators, namely, policy of

sustainable green campus and execution, wild observation area, grasslands, flower bed, arbor bushes, and water area (including pool and stream). As a whole, this index expects school to plan various biotopes with appropriate area proportion in campus, and root various host plants for creatures, and root diversified local plants to attract birds and butterflies; moreover, the campus shall carry out low frequent management measure (reduce weeding frequency, clean fallen leaves appropriately, and try not to use pesticides).

After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ampus is created, and the wall of the campus is rebuilt as the green fence with multiple holes, it will certainly attract creatures to it. The water area in the campus shall have good water circulation, diversified submersed、floating-leaved and emergent benthophytes , and positioned as an environment with multiple holes to facilitate the existence of hydrobiology.

Furthermore, the school should assigned staff to record and maintain the bio-resources in the campus. Teachers could use them to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 students to love and protect all creatures, and maintain campus environment jointly to prevent from over disturbance on them.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ampus could be operated as the best plac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best biotop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s described above.

Keywords: biodiversity, biotope , indicator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V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 附件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教育與戶外環境教育---7

第二節 營造校園生物棲地的效益---12

第三節 營造校園生物棲地的方法探討---18

第四節 指標建構之相關研究---30

第五節 研究方法之探討---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1

第二節 校園現地踏勘---43

第三節 訪談調查法---44

第四節 專家德懷術---46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生物棲地營造實務工作者訪談結果分析---49

第二節 中部地區國小現地踏勘結果分析---57

第三節 校園生物棲地環境指標建構過程及結果分析---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6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03

二、英文部分---107

圖目錄

圖 2-1 以學校為城鄉發展與社區營造中心概念圖---17

圖 3-1 研究架構圖---42

圖 3-2 研究流程---48

表目錄

表 2-1 賞鳥區設計原則---25

表 2-2 國內從事指標建構之相關研究及方法---30

表 2-3 國內指標建構相關研究所使用之方法統計表---34

表 4-1 專家德懷術建構校園生物棲地環境指標過程摘要---62

表 4-2 德懷術問卷指標重要性比較表---65

表 4-3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各面向權重統計表---70

表 4-4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各面向權重之 Kendall’s W 檢定統計量--70

表 4-5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各指標重要性統計表---71

表 4-5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各指標重要性統計表---7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