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研究方法之探討

一、訪談法

(一)訪談的意義與特質

訪談是由英文interview翻譯而來,就是會談,或稱協談、面談或晤 談。也就是針對特定目的所進行面對面的交互談話(face to face interview)的方式,與日常生活的閒談是有明顯區別的(潘淑滿,2000)。

換句話說,會談是一種有特定目的的談話,而談話的目標必須是參與訪談 過程的人都可以接受的。

訪談法具有下列幾項特色(潘淑滿,2003):

1.有目的的談話:訪談是研究者根據某一特定研究目的,所進行的溝通過 程,透過溝通過程來收集相關資料,以便探究研究的現象或行動的意義。

2.雙向交流的過程:在訪談過程中,訪問者與受訪者透過不斷的互動,共 同建構出對研究現象的詮釋。

3.平等的互動關係:在整個訪談過程中,受訪者可以根據個人意願決定接 受或不接受訪談,同時也可以根據自由意願決定表露的程度。

4.彈性的原則:研究者在整個訪談過程中,必須根據訪談的實際狀況,對 訪談的問題、形式或地點做彈性調整。

5.積極的傾聽:當研究者透過訪談方式來進行資料收集的過程,聽就比說 來得更為重要。用心的傾聽受訪者在談話過程中,到底說了什麼內容及 如何表達,才是訪問者應該關心的重點。

(二)訪談法的類型

社會科學研究習慣依訪談問題的嚴謹度,將訪談法分為三種類型

(Babbie,1998;Berg,1998;Nieswoadomy,1993;Tutty,Rothery &

Grinnell,1996;引自潘淑滿,2003):

1.結構式的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結構式訪談是指研究者在訪 談過程,運用一系列預先設定的結構式問題來進行資料收集的工作。所 有的受訪者都必須接受同樣的問題詢問,詢問問題的順序也是相同的,

整個結構式訪談的訪談過程彈性可說是相當的低。

2.無結構式的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研究者在進行訪談過 程,毋須先行設計一套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作為引導指南。

3.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半結構式的訪談是 介於結構式與非結構式訪談之間的一種資料收集方式,研究者在訪談進 行之前,必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 針。不過,訪談者不必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來進行訪問工作,通常,

訪談者也可以根據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

回顧上述文獻後,研究者考量由於本研究所關心的目的是生物棲地營 造的方法及在學校中的維護與應用,與本主題相關的受訪者的專長包含許 多領域,不一定完全熟悉學校的環境,因此研究者在進行訪談時採行半結 構式訪談,並本於彈性的原則,針對訪談大綱的問題有所取捨,不一定全 部都詢問受訪者的意見,此外,研究者進行訪談時也盡量以積極的態度傾 聽,回應受訪者的看法,而並不是只照訪談大綱進行提問,以求完整呈現 受訪者對校園生物棲地環境的看法。

二、德懷術調查法

(一)德懷術( Delphi)調查法的緣起

德懷術( Delphi) 係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之一。Delphi字源為古希 臘太陽神阿波羅的神殿Delphi,為能預卜未來的神諭之地,德懷術則意指 一種允許成員不必面對面互動或當面質詢討論就能達成共識來解決複雜 問題的溝通方式(王雅玄,1998)。德懷術原是企業界所採行的一種預測

技術,早在1950年,即由赫爾默與達爾基(Olaf Helmer and Norman Dalkey)

在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倡用。後美國政府、學術界、企業界及 許多國外機構,大量的投入研究行列,曾經出版過數百篇相關的研究報 告。據估計,在美國曾使用德懷術作為主要預測工具的大型企業,約在百 家左右(陳海銘,1981)。該技術之運用,是指針對某一主題,交由一組 專家表示意見,然後予以蒐集、組織,務期獲得團體一致的看法。該組專 家無須面對面對質或辯論,他們僅就某單一主題編製成多項問題的一系列

(三~四份)問卷,根據個人知覺與認知表達看法或予以判斷,進而達成 共識(王文科,1995)。

根據王文科(1995)歸納德懷術實施步驟如下:

1.第一份問卷:採開放式問卷,請成員表示意見。

2.第二份問卷:係將第一份蒐集而得的資料,予以處理後摘要成重要的若 干題目,按隨機方式排列,其中每題分成若干選項編成問卷,再由原調 查對象填寫或評定等級。

3.第三份問卷:分析第二份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就每一題選項進行三次 問卷調查。為慎重起見於第一次問卷調查時,比預定的份數多寄出二十 份,並同時附上意願調查表,徵詢是否願意參加第二或第三次問卷調 查,以顯示初步調查結果,再分寄予原調查對象,俾使其了解自己在第 二份問卷上的反應與團體調查結果之不同所在,然後再對第三份問卷重 新評定,以表達自己的新觀點,如應答者對每一題(或各題每一選項)

看法仍有實質差異時,須提出簡要解釋。

4.第四份問卷:為最後一次之評定結果,可提出最後一次團體反應出的一 致性陳述,或如同第三份問卷的分析方法,加以解釋,以獲致結論。

由上述說明得知,德懷術是一種由特定領域專家,採匿名方式溝通,

以求達成共識的方法。將這種方法應用到發展指標上,由於每一項指標都 經過專家們一再考慮,經多數人同意之後才確定,相信必能使每一項指標

都符合客觀、周延的原則。

(二)德懷術之運用

黃政傑(1987)指出德懷術之優點,在於能周密的引出專家的意見,

其特徵有三:

1.排除委員會或會議方式集體討論的缺點,避免會議中少數人支配會議的 情形而影響其他參與者的意見。

2.德懷術有別於純粹問卷,其問卷統計結果會反覆回饋於專家,其目的在 於促進意見的調整與更新。

3.對於抱持意見離開中數很遠的人,請其申訴理由。如此可引導出不一致 的意見其背後所堅持的理由。

雖然德懷術在實施上有其優點,但依李隆盛(1988)之研究,其使用 上仍有受限之處,茲敘述如下:

1.專家取樣之限制:德懷術的樣本需是特定且有表達意見的專家。

2.參與時間太長:研究樣本在參與時,研究者應先說明程序、所需時間,

以爭取樣本同意合作,以避免樣本嚴重流失。

此外,對於施以四份的問卷調查,由於次數過於頻繁,恐將使填答者 因厭倦而草率填寫,或者中途放棄,以致樣本流失。為了增加德懷術問卷 調查的成功率,相關研究發現有以下做法可供參考:

1.只做三次問卷調查

如張豔華(2002)、黃淑蘭(2003)、廖芷妤(2003)、謝仙進(2003)、

魏旭鴻(2003)等人的研究。據Raps(1973)研究,第四次問卷改變的機 會很少,因此做三次應是合理的。

2.與專家小組經常保持聯繫,以促進參與者的責任感。

3.為避免樣本流失維持一定之樣本數,可於發出第一次問卷時多發三份

(許國忠,1997)。

因此本研究參酌上述作法,研究者與指導教授及研究小組進行討論 後,確定本研究所需要的專家有三類共 12 人,校園生物棲地環境領域專 家(5 人)、環境教育領域專家(3 人)、生物與生態領域專家(4 人),研 究者並以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絡,邀請專家參與本研究,獲得專家同意後寄 出德懷術問卷,在問卷實施過程中並經常與專家們保持聯繫,對於問卷有 疑問之處研究者也會與專家以電話或電子郵件溝通,以提高問卷的回收率 與填答效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目的為建構校園生物棲地環境指標,本研究擬先以文獻探 討、現地踏勘、並針對環境教育與棲地經營有經驗的實務工作者進行訪 談,藉以整理出可能之棲地多樣性因子,用以編製專家德懷術問卷,以篩 選出能用在學校環境教育與保育教育上之生物棲地環境指標,完成本研究 之目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