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工業生產突飛猛進,由於工業化而產生許多環 境問題,使世人深感環境危機日益嚴重。1962年卡森女士的「寂靜的春天」

一書,提醒了世人關懷週遭環境資源與生命(楊冠政,1997),全球環境 保護的研究與行動因此陸續展開。

然而,保護環境卻不能僅僅靠立法,正本清源之道,在改變人心,使 人能尊重環境,愛護環境,透過對環境困境的了解,進而產生積極的行動 力來保護環境,如此環境的問題才能有一個根本的解決,而要達成如此的 功效,便非得靠教育不可。因此聯合國於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召開「人類環境會議」(Human Environment Conference),

期望藉由相關公約之規範來改善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會中代表並認為解決 世界環境危機的最好方法便是發展環境教育(楊冠政,1998)。也因此,

環境教育的推動成為各國解決環境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落實環境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從學校環境教育開始推廣。學校是除 了家庭之外,人類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生活與學習場所,這裡是人類待的 時間次長,也是最能安全接觸、探索自然環境的地方。英國早於1986年就 開始推動「從地景中學習」(Learning through Landscape)計畫,也就 是將學校看成是一個大教室來規畫學習場地,各種不同的科目採用戶外教 學方式來進行。他們結合建築師、景觀設計師、學校校長和政府官員共同 的力量,共同建立環境營造和學習組織(方偉達,1998)。由此,衍生出 一個新的觀念--「永續生態校園」。從此,自然環境運動者開始關切如何 將既有的校園改造成具有永續性、前瞻性以及環保性的未來校園。歐陽嶠 暉(1999)指出,永續生態校園為擁有健康生態的校園,是與自然和平共

存、減少能源及資源的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量、並擁有與自然親近的學 校環境。這樣的校園,才能真正符合環境教育與永續台灣所需。

二、研究動機

目前所知,我們的地球是這個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在我們的 星球上,包括了小自病毒、細菌,大至人類等各式各樣的生物,也包含了 各種非生物的自然環境,彼此互相影響,互依互存,我們稱這種構造叫做

「生態系」。像這樣的生態系,在地球上有許許多多個,這些多采多姿的 生物與生態系的出現,是地球上生命欣欣向榮的關鍵因素。

然而當人類發展工業文明之後,由於不均的城鄉發展造成了土地使用 強度不均,再加上不當的開發、建設方式,使得環境負荷超過自然生態循 環,進而造成永續發展的危機。台灣地區地狹人稠,且在過度經濟開發的 情勢下,造成環境生態之不平衡(江哲銘,200l),導致生態環境遭受嚴重 破壞,不僅有水質、空氣、土壤、噪音及廢棄物等污染問題,海岸、河口 河川地以及山坡地亦遭大量開闢使用,使水土流失、野生動植物被濫捕與 毒殺、原生珍稀動植物瀕臨絕種及其棲地遭受破壞等問題日趨嚴重。為 此,健全自然資源之保育與經營管理、維護生態系之穩定,以提昇全體國 民生活環境品質,實為謀求永續發展所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張俊彥,

2000)。這些因為過度開發所導致的環境問題,皆是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 隱憂。而解決上述困境的方法,正如 1972 年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所達成的共識所言,解決世界環境危機的最 好方法便是發展環境教育(楊冠政,l997)。要解決這些問題,正本清源之 道仍是發展環境教育,尤其需加強民眾在生態方面的了解。

學校是實施生態教育的好場所,校園不只是供給師生的需求,更要提 供學習的機會,是實踐教學內容的場所(方智芳,2001)。而落實生態保 育的最佳途徑是從教育著手(王佩蓮,2000),實施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在自然中學習的戶外教育,戶外的自然生態環境可以成為多樣化的教 學資源,學生更可獲得最直接的幫助,從生活的週遭印證所學。

Sebba (1986)曾言:教育歷程不會發生於真空中,學校環境含有教育 歷程,可限制或促進其發展,Ainley(1985)也曾在環境影響教學的研究 中指出良好的設施與器材能提升教學品質,校園是教育設施的一部份,需 發揮其功能,以達成教育目標。也就是說,學校的設施與環境攸關教學的 品質(邱小芬,2002)。由上可知,因為校園品質之好壞,直接影響學生 之身心健康,間接影響教學之效果,因此校園之設計應與一般造園之設計 觀點不同(連瑞金,1976)。

近年來,由於人為環境的改變,使得原本以前可以在野外常見的生 物,因為土地的大量開發,而銷聲匿跡,原先學生可以從生活中獲取的相 關經驗,也因此而減少,只能借助照片及影片的方法來學習。然而若學生 無法從生活中體會自然,又如何能關愛自然環境,保護自然生態。在擁有 生物棲地(Biotope)的校園中,由於生物都是自然存活於校園之中,學生 們與生物朝夕相處,自然能在環境中潛移默化,擁有對生物生存的正確知 識,因而這樣的校園可說是「境教」的最佳典範。在校園中,這些可當作 生態教材的生物並不是關在籠中或是標本,因而在教學的同時,更可讓學 生們了解眾生平等的真義,體會真正的生命教育。這些原本在書上的刻板 知識,透過讓學生們在生物棲地校園中生活、學習,而能讓學生自然體會,

融入生活之中,更能讓學生們了解到人類與其他生物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透過對學校生態環境的塑造與觀察,讓學生具有環保的觀念與態度,才能 進而對環境的保護採取行動。

雖然我們知道校園生物棲地的學校環境相當適合用來進行環境教育 與生態保育教學,但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學校是否符合生物棲地環境的要求 呢?如果有心想要營造校園成為生物棲地,又有哪些方向與做法可供參

考?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則發展一套用以檢核校園是否合於生物多樣性之 棲地環境指標實為當務之急,此乃促成本研究之動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