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體重控制行為、體重控制信念與自我效能之現況

(一)研究對象在體重控制信念方面:對於肥胖相關疾病的罹患性認 知傾向於「可能」、對於肥胖相關疾病的嚴重性認知傾向於「嚴 重」、對於體重控制的利益性認知傾向於「非常同意」、體重控 制的障礙性認知傾向於「中立意見」。

(二)研究對象在自我效能現況上:節制飲食自我效能把握度傾向於

「中立意見」、規律運動自我效能把握度傾向於「中立意見」。

(三)研究對象在行動線索刺激之下,體重控制經驗的有、無。依序 為:「我曾經看過電視媒體的瘦身美體減肥廣告」、「我曾經在學 校上過體重控制相關之課程內容」、「學校健康中心曾經提供『體 重控制資訊』公告健康飲食」、「我曾經試過幾種體重控制的減 重方式」。故給予越多的線索刺激對體重控制越有幫助。

(四)研究對象在未來體重控制行為介於「中立意見」36.7%與「可能」

31.4%之間;傾向於「中立意見」。

(五)研究對象目前想要自己體重維持者佔 37.6%、減重者佔 49.4%。

二、 研究對象與體重控制行為、體重控制信念與自我效能之間的相關 分析

在體重控制信念方面:其中行動線索與體重控制行為呈顯著正相 關。自我效能方面:規律運動自我效能與體重控制行為呈顯著正相關。

三、自變項對體重控制行為之預測力

在最佳預測變項方面:將人口學變項、體重控制健康信念、自我 效能等變項與體重控制行為投入複回歸模式中,發現整個模式共可解 釋體重控制行為總變易量的 34.6%;可有效預測之變項有性別、BMI 值、過去有、無體重控制經驗、規律運動自我效能,其中以過去有、

無體重控制經驗最具影響力,BMI 值次之、規律運動自我效能與體重 控制行為。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提出對衛生教育之介入及未來研究 之建議。

一、教育當局在健康教育課程及衛生教育介入方面:

(一)研究結果發現,健康信念是體重控制行為調查研究中重要的中 介因子,故未來校園進行體重控制計畫時;可以應用此模式建 立學生健康體位並且促進健康。

(二)研究結果發現,健康信念是體重控制行為調查研究中強調罹患 性認知、嚴重性認知、障礙性認知、利益性認知、行動線索、

節制飲食自我效能、規律運動自我效能。大部分是強調罹患性 或嚴重性認知較具解釋力,但本研究發現利益性認知較這兩者 更具影響力。所以在以後在體重控制行為教材的編製上,應該 強調執行體重控制所帯來的利多消息也就是體重控制利益性。

(三)研究結果發現,體重控制信念中罹患性認知:尤其因肥胖引起 的代謝症候群、癌症、關節病變。嚴重性認知:尤其因肥胖引 起的腦血管病變、因心臟病引發家庭經濟負擔等。目前國中學 生應該補強;因肥胖引發許多相關病變的認知。

(四)研究結果發現,在過去有、無體重控制經驗為體重控制行為之 重要預測因子,故在校園可以由『健體領域』進行體重控制活 動計畫,鼓勵學生參加與並且協助「甩油大競技」。如此學生有 了第一次經驗,爾後可以參加延續類似減重活動、健身強國。

(五)研究結果發現,體重控制行動線索發現,越多線索刺激對體重 控制行為越有幫助;如學校請營養師到校做專題講座『正確飲 食觀念、做好體重控制、擁有健康體位』;教師在校上過『體重 控制』相關課程內容、健康中心提供『體重控制』資訊、公告

健康飲食:給予多方面的資訊刺激正確觀念的提升『促進健康』。

(六)研究結果發現,自我效能的提升是推動體重控制重要因子。尤 其是規律運動自我效能在未來體體重控制行為擁有重要影力。

每日運動達 30 分鐘、一週累積 210 分鐘即是規律運動;也可設 計課程中『熱歌競舞』、『趣味競賽』、『武術強身』、『體適能大 王』單元活動增加趣味性,以提升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自我效能。

(七)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影響學生吃美食慾望、沒有適當的運動器 材、影響吃營養午餐、不知如何正確減重是重要障礙因子。因 此,校園推動體重控制計畫及健體領域課程可以加強此方面的 議題;增加學生有正確方法達到體重控制的意義。

(八)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體重控制信念之利益性認知及體重控 制經驗對於未來體重控制行為都有良好的相關及預測性。因此,

未來校園推動體重控制計畫時;可以配合相關理論、促進健康 體位達到體重控行為的目標。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時間、空間限制,只取樣苗栗縣某一 所國中學生進行研究;未來可以針對全苗栗縣或全國的國中學 生,在體重控制行為進行此健康信念模式理論應用的延續。

(二)進行教育介入的研究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理論,配合採取健康生活型態 與健康行為改變技術進行體重控制介入之研究。

(三)增加研究變項

影響體重控制因素很多;本研究可以解釋體重控制行為的總

變異量在 34.6%:換句話說還有其它因素未涵蓋在其中:如生活 型態、心理自尊、文化因素(他人的評價、傳播媒體)、體型意識、

健康體位、心理輔導諮商等;發掘更廣層面的變項更加完美。

(四)運動人口量化的增加

社區醫療院所加強宣導『體重控制、人人有責、健康體位、

減少慢性病』。一般而言,透過政府機構的宣導、民間協助、結合 社區力量、學校師生共同配合。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要 動動』;配合課間操、土風舞、街舞、武術表演、太極拳、太極氣 功、國民健康操、 熱歌勁舞。統計運動人口量化的增加給予正面 獎勵;2012 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全國民眾;同時鼓勵 全國各縣、市各國中徹底實施體重控制『甩油大作戰』,避免青少 年因肥胖引發代謝症候群的併發症;創造幸福、健康雙贏!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千寧(2005)。桃園市某高中學生拒吸二手菸行為之研究-健康信念 模式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王元玲(2003)。兒童肥胖與自尊關係及影響減重成效相關因素之探討。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清雅(2009)。台北市大安區某國中學生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之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文星蘭(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國立台北護 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進隆(1997)。有氧運動。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方進隆(199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尤嫣嫣(2001)。由身體意象觀點談體重控制計畫。學校衛生,38,56 -59。

尤嫣嫣(2002)。大學生體型及其身體意象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原大 學心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甘能斌(1995)。肥胖者的判定與運動。台灣體育,79,28-34。

古琪雯(2003)。青少女體型不滿意、社會體型焦慮與飲食異常傾向之

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江界山(1998)。國民體適能檢測實務手冊。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1998)。國民營養現況:1993-199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 變遷調查結果。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預防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社區民 眾版)。http://bhp.doh.gov.tw/BHP/index.jsp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2)。2011 台灣地區國人十大死因。

http://bhp.doh.gov.tw/BHP/index.jsp.

行政院衛生署(2002)。國人肥胖定義及處理原則。取自行政院衛生署 網址:http://www..doh.gov.tw/NEW Verson/content.

呂昌明、楊昭慧、王淑芳(2001)。大學生減輕體重意圖之研究。衛生 教育學報,16,36-43。

呂香珠(1999)。健康體能理論與實務。教育部八十八年度提升學生體 能計畫研討會。教育部。51-55。

宋維煌(1989)。國民中學學生體格與體能發展之比較研究。體育學報

11,43-58。

李守義、周碧瑟、吳涵文(1989)。健康信念模式的回顧與前瞻。中華 公共衛生雜誌,9(3),123-137。

李燕鳴(1994)。肥胖對健康不利影響之文獻探討。台灣醫界,37(12), 63-70。

李曉蓉(1996)。青少年身體異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蘭、潘文涵、陳重弘、李燕鳴(1994)。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國中新生 的肥胖盛行調查—不同篩選指標的比較。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3

(1),11-19。

李蘭、曾東松、翁慧卿、孫亦君(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八十六學年度台北市國中生之現況。公共衛生,126,275-278。

李蘭、潘文涵、陳重弘、吳裴瑤(1994)。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國中新生 的節食意向研究—理性行動理論的應用。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3

(5),419-431。

李蘭、潘文涵、葉文婷(1998)。民眾之營養飲食知識及飲食行為結果。

1993-1996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29-142。

李懿瑤(2007)。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國中教師聲帯結節預防行為之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巫斐翎(2000)。臺北市國小肥胖兒童體重控制行為及家庭相關因素之 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仁宇(1993)。教育部推動「校園學生體重控制」現況。學校衛生 23,56-69。

吳仁宇(1998)。家長之態度行為與其就讀台北市國中子女之健康體適 能的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

吳仁宇、黃奕清(1996)。台灣地區 6-18 歲學生之年齡別身高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之發育研究。公共衛生 22(4):257-269。

吳幸娟、潘文涵、章雅惠、方佳雯(2003)。1993-1996 國民營養健康 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台灣地區成人攝取的食物總量、熱量值及三大

吳幸娟、潘文涵、章雅惠、方佳雯(2003)。1993-1996 國民營養健康 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台灣地區成人攝取的食物總量、熱量值及三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