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三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發現、結論討論,提出以下實務的建議做為參考,並針對研 究不足之處再檢討,以供未來相關研究做參考。

壹、實務建議

一、本研究發現,壓力事件越多,心理越不幸福。建議教育相關人員能讓學生在 壓力事件發生之前,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有更現實與適當的態度及預防策略

(如壓力免疫訓練);而在壓力事件發生之後,能提供學生適當的藥物或諮 商與輔導,使學生能夠處於對壓力事件的最佳因應狀態,藉以提升學生的心 理幸福(陳美君等譯,2003)。

二、本研究發現,女生、父母親教育較低者,壓力事件較多,心理幸福感較低;

建議教育相關人員對女生及父母親教育較低的學生,多花時間瞭解與關心,

以提升學生的心理幸福。

三、本研究發現,原住民的壓力事件較漢人多,這有降低原住民心理幸福的作用。

因此建議教育相關人員,讓原住民學生多瞭解自我、接納自我及接納他人,

而家長則多與原住民學生互動,增加親子溝通,以提升學生的心理幸福。

貳、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資料蒐集多樣化

本研究為量化研究,探討台東縣八年級學生心理幸福情況,並未輔以觀察、

深入訪問等質化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採量、質兼具的研究方式,收集更豐富 多元的資料。

二、加入相關解釋變項

本研究受限於次級資料庫,無法將所有影響心理幸福的變項都納入探討,例 如:社會網絡、制控信念與人格特質(吳武典、林繼盛,1982;周玉慧,1997;

林南、盧漢龍 1989;洪有義,1977;陸洛,1998;黃春太,姜逸群,2001;簡茂 發、蔡玉瑟 1995),建議未來的研究可納入分析。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連生(1995)。心理衛生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毛國楠(1995)。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 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4。

台東縣政府:統計資訊網。2006 年 5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taitung.gov.tw/department/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牟中元(1995)。中小學小班小校制議題初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

13,17-21。

牟中元、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教育改革省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 育改革省議委員會。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衛 生 統 計 資 訊 網 。 2005 年 11 月 20 日 , 取 自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宋踐、李茹、李前程、鄧筱蓮、郭玉錦(譯)(1993)。M.Mead 著。三個原始部 落的性別與氣質。台北,遠流。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

25-50。

吳武典、林繼盛(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 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李欣瑩、姜逸群(2001)。桃園市國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 健康之關係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5,115-131。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橫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 社會科學集刊,9(1),161-201。

何茉如、林世華(2000)。國中生幽默感對於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調節作用。

教育心理學報,32(1),123-156。

林南、盧漢龍(1989)。社會指標與生活質量的結構模型探討。中國社會科學,4,

75-98。

林俊瑩(2002)。大學生的價值觀、就學動機、社會網絡與生活滿意度關連性之 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63-99。

邱惟真(2004)。壓力模式與身心健康之促進。輔導季刊,40(2),27-34。

洪有義(1977)。國中學生內外制控與適應問題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0,107-122。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調 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Zimbardo.P.G and Gerrig R.J.著。心理學。台北,

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苙雲(1989)。生活壓力的回顧與展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

189-226。

張明利(2005)。自殺行為研究。載於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

(頁 494-518)。台北,巨流。

郭生玉(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區別功能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23,71-98。

郭至豪、郭靜晃(1997)。台北市單親家庭少年生活壓力、福利服務介入與其心 理健康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43-270。

郭靜晃(2000)。心理學。台北,偉勵。

陳美君、陳美如、陳秀卿、林宜美等(譯)(2003)。Carson,R.C.,J.N.Butcher.and Mineka,S 著。變態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貴龍(1987)。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121-141。

陳順利(2001)。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

地區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4,67-98。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 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高旭繁、周雲、蕭愛玲(2001)。兩岸三地員工之工作壓力、控制信念、

工作滿意及身心健康。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55-87。

陸洛、高淑芳(1999)。主管工作壓力的族群差異:個人背景、工作與職業因素。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2),23-65。

黃春太、姜逸群(2001)。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

衛生教育學報,16,133-154。

黃春枝(1987)。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55,83-140。

黃惠貞、姜逸群(2005)。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衛生教育學報,23,121-144。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台灣社會學刊,21,171-210。

黃毅志(2000)。教育研究中的學童自陳問卷信、效度分析。國科會人文及社會 科學研究彙刊,10(3),403-415。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 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侯松茂、巫有鎰(2005)。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建立:國中小學生 學習狀況與心理健康追蹤調查。台東縣政府委託專題研究第四年成果報告。

黃盈彰(2002)。影響國小教師工作滿意之因果機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

(1),155-197。

葉重新(1999)。心理學。台北,心理。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適應、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 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

傅瓊儀、陸偉明、程炳林(2002)。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制握信念及社會支持在

國中生壓力知覺的作用。教育心理學報,34(1),61-82。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V. Burr 著。性別與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

7-28。

詹馨(1984)。泰雅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新竹師專學報,10,1-49。

劉玉燕(1995)。落實小班小校的困境與突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

13,22-23。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1995)。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 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生自我肯定及 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鄭照順(1999)。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惠琦、沈麗惠(2000)。心理衛生。台北,揚智文 化。

盧怡仁、黃正鵠(2004)。台南市行為困擾國中生之非理性信念與焦慮、憂鬱情 緒之相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1,81-108。

簡茂發、蔡玉瑟(1995)。國小資優生的認知型式、內外控信念與學習行為、生 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81-112。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2)。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原住民教 育季刊,45-68。

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6。

西文部分:

Aneshensel, C.S.(1992).” Social Stress:Theory and Research”,Annal Review of

Sociology18:15-38.

Brantley, P.J.,Dietz, L.S.,Mcknight, G.T.,Jones, G.N.,&Tulley, R.(1988).Convergence between the dialy stress inventory and endocrine measures of stres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549-551.

Chang, E.C.(2001).Life stress and depressed mood among adolescents:Examing a cognitive –affective mediation model.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 psychology,20

(3),416-429.

Chen,J.M., Jan,L.J&Kuo, M.M.(1993).Life Stress,coping stragtegies and deliqu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16,459-474.

Diener, E.(1984).Subject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

Goodman, E.,Slap, G.B., and Huang, B.(2003).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obesity.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3(11),1844-1550.

Kessler, R.S. and P.D.Cleary(1980).”Social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5:463-478.

Kessler,R.S.,Price,R.H., & Wortman,C.B. ( 1985 ) .Social factors in psychological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coping process.Annal Review of

Psychology.36,531-572.

Lin, N.,Dean, A.,&Ensel, W, M(1986).Social Support,Life Event, and Depress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Lu, L.(1994).Stressors,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A follow-up study.Kaohsiung J

Med Sci,10,492-496.

Myers, D.G., & Diener, E. ( 1997 )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The Futurist

Washington,31(5),1-7.

Petersen,A., Sarigini, P.,and kennedy, R.(1991)Adolescence depression:Why more girl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2),247-271..

Rosenberg,M,,Scholar,C., & Rosenberg,F. ( 1995 ) ”Global Self-es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141-156.

Ross, C.E. and Chia-ling Wu(1995)”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Heal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719-745.

Williams, D.R.&Collins, C.(1995).”US Socioeconom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Health:Patterns and Explanations.”Annal Review of Sociology 21:349-386.

附圖:背景變項、壓力事件對心理幸福的影響

-.34

.09 .08 -.16

-.06

父母教育

男生

原住民

壓力事件 心理幸福

(以女生為對照組)

(以漢人為對照組)

附表:因素分析模式矩陣

附錄:附錄一

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節錄)

四、文化、休閒活動和生活習慣

(二).上國中以來,下列事情發生過嗎?(可複選)

□01.父母離婚或分居 □02.爸爸或媽媽不在家的時間愈來愈多

□03.爸爸或媽媽失業 □04.爸爸或媽媽過世

□05.我和家人愈來愈常吵架 □06.我有兄弟姐妹離家出走或逃家

□07.我開始養寵物了 □08.寵物死掉了

□09.我在學校裡交到了好朋友 □10.我和好朋友或同班同學感情決裂

□11.家裡變得比較沒有錢了 □12.我轉學了

□13.我在班級的成績排名明顯退步 □14.我被同學故意勒索或打傷

□15.我親近的親戚去世了 □16.我碰到我真正喜歡的老師

□17.我受了重傷 □18.我失戀了

□19.我參加了重要的學校活動(運動、樂隊、社團等)

五、心情寫照:請問你在上星期裡,有以下的這些感覺嗎?

幾乎 隔天 每週一、 都沒有 每天 就有 二次

01. 覺得生活很幸福--- □1 □2 □3 □4 02. 對前途抱有希望--- □1 □2 □3 □4 03. 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強--- □1 □2 □3 □4 04. 不能集中精神做要做的事--- □1 □2 □3 □4 05. 覺得做什麼事都很吃力--- □1 □2 □3 □4 06. 自己感到洩氣--- □1 □2 □3 □4 07. 做任何事都不起勁--- □1 □2 □3 □4 08. 作惡夢--- □1 □2 □3 □4 09. 有不想活下去的念頭--- □1 □2 □3 □4 10. 覺得別人不喜歡我--- □1 □2 □3 □4 11. 感到別人對我不友好--- □1 □2 □3 □4 12. 覺得不能信任別人--- □1 □2 □3 □4

七、基本資料

05. 你的性別?□c男生 □d女生。

07. 請問你父親是哪裡人?

□(100).本省閩南人 □(200).本省客家人 □(300).大陸各省市

□(4).原住民 (原住民請繼續勾選族別)---

□(401)阿美 □(402)布農 □(403)排灣 □(404)卑南 □(405)魯凱 □(406)達悟

□(407)泰雅 □(408)賽夏 □(409)鄒族 □(410)邵族 □(411)平埔 □(412)太魯

□(413)其他:(請說明) 。

□(5).外國籍(請說明國籍: ________)

□(6).其他(請說明: ________)。

08. 請問你母親是哪裡人?

□ (100).本省閩南人 □(200).本省客家人 □(300).大陸各省市

□ (4).原住民 (原住民請繼續勾選族別) ---

□(401)阿美 □(402)布農 □(403)排灣 □(404)卑南 □(405)魯凱 □(406)達悟

□(407)泰雅 □(408)賽夏 □(409)鄒族 □(410)邵族 □(411)平埔 □(412)太魯

□(413)其他:(請說明) 。

□(5).外國籍(請說明國籍: )

□(6).其他(請說明: ________)。

12. 你父親的教育程度(學歷)是什麼?

□(1)未受學校正式教育 □(2)國小 □(3)國(初)中 □(4)高(職)中 □(5)專科

□(6)大學 □(7)研究所 □(8)不知道 13. 你母親的教育程度(學歷)是什麼?

□(1)未受學校正式教育 □(2)國小 □(3)國(初)中 □(4)高(職)中 □(5)專科

□(6)大學 □(7)研究所 □(8)不知道

14. 你父親現在(或退休前)的工作是什麼?(如果失業,請填失業) 職稱: 。

詳細工作內容: 。

附錄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