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探討背景與心理幸福關連之研究

壹、性別

在許多研究中,性別是一項重要的變項,探討男性與女性是否在先天條件有 差異,抑或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而使得男女表現有所不同,是各領域學者所關切 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性別差異的生物性解釋通常集中在賀爾蒙、基因和演 化的因素,然而,許多來自動物的研究結果,往往很難推論到人類身上,或是過 於簡略,以致於無法解釋複雜的社會行為(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而在跨 文化比較研究方面:Mead 發現新幾內亞三個原始部落與西方社會之間,對性別 性格化的想法都很不一樣,認為兩性人格特質許多方面,極少與性別差異本身有 關,而是由社會文化所致(宋踐等譯,1993),也就是說性別表現的區分是透過 社會文化機制的運作而改變。

從精神科醫院的精神看護所提出的精神疾病報告中顯示,女人比男人更容易 成為心理病人,更易經歷精神崩潰、受沮喪之苦、緊張,以及夢魘和接受心理治 療;有學者提出女性在面對壓力時較易受到威脅、傷害和做負向的評估與逃避等 因應方式,其調適與身心狀況也較差(毛國楠,1995;Aneshensel, 1992);也有 研究顯示男性較女性傾向於內控人格特質(黃盈彰,2002),由於歸因方式的不 同,男性較女性有較低程度的壓力(傅瓊儀、陸偉明、程炳林,2002)。由於人 類的行為太過複雜,且受到許多先天與後天環境的影響,究竟男性與女性的差異 是否單純受到性別的影響,或是由後天環境決定?有待更進一步研究來發現。

探討性別對心理幸福的研究中,由於選取研究對象與年齡的不同,有研究發 現女生的幸福感高於男生(陸洛,1998;陸洛、高淑芳,1999;詹馨,1984),

也有研究發現男生的幸福感高於女生(李欣瑩、姜逸群,2001;郭至豪、郭靜晃,

1997;黃春枝,1987)。

詹馨(1984)對國小四、五、六年級共 352 人所做的研究,發現女生在社會

適應與總適應上皆顯著高於男生,說明女生的幸福感高於男性;陸洛(1998)在 對成人心理幸福的研究中,分析高雄市區 494 份完成訪視的問卷,發現女生的幸 福感、社交滿意及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皆顯著高於男生;陸洛、高淑芳(1999)

對 347 位主管的研究也發現,男性主管心理幸福略遜於女性主管,且男性主管壓 力感受中的某一特定向度也高於女性主管,表示女性主管心理幸福較男性主管 高,這也說明了女性只要透過努力、積極調適,同樣可以適應良好,甚至較男性 想法樂觀,心理較男性幸福。

針對國中生心理幸福的研究中,卻發現男生較女生幸福(李欣瑩、姜逸群,

2001;郭至豪、郭靜晃,1997;黃春枝,1987)。例如:李欣瑩、姜逸群(2001)

對桃園市六所國中 455 國中生的研究也發現,女生的壓力事件多於男生,身心健 康也較差;郭至豪、郭靜晃(1997)對台北市 242 位單親家庭國中生研究發現,

由於國中階段女生生理、心理發展相對較同年齡男生來得早,身心發展較成熟,

對壓力覺知的層面較廣,壓力事件多於男生,心理較男生不幸福。

綜合以上,可見在國中時期男生的幸福感要高於女性,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 以此在東部地區做大樣本的研究,因此,可透過本研究做進一步的瞭解。

貳、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較低者,由於資源有限,較難避免壓力事件,且工作條件較 差、壓力事件也較多。事故發生後,又因知識、社會資源有限,無法有效的動用 資源,以減輕壓力事件所帶來的痛苦,所以較不快樂,心理較不幸福;而家庭社 經地位越高者,工作條件較佳,知識、財力與社會資源較豐富,可以用來避免壓 力事件,或者是降低壓力事件所帶來的痛苦,因此比家庭社經地位低者快樂(黃 毅志,1998:172;Aneshensel,1992;Goodman , Slap, and Huang, 2003;Kessler and Cleary,1980;Ross and Chia-ling,1995)。也就是說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的人,心理越 健康,幸福感也較高。

楊國樞(1986)對台灣研究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的評析中,發現家庭社經 地位較低的子女,其自我概念、智力、學業成就較差,行為困擾與犯罪行為也較 多。而針對國中生的研究中也顯示(李欣瑩、姜逸群,2001),家庭社經地位越 高的國中生,自我肯定的程度也越高,自信心及人際關係較好,其所面臨的生活 壓力事件較少,心理也較幸福;相反的,社經地位較低的國中生,物質生活較缺 乏,父母較不重視親子溝通,所以壓力事件較社經地位高的國中生多(蔡順良,

1985)。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的人,心理越幸福。

參、族群

少數族群往往有其特有的次文化或獨立的文化傳統,有國外研究指出,文化 差異與族群偏見因素會造成美國印第安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困難,也有研究說明 加拿大 Albert 地區的印第安學生將學校視為「異文化的怪獸」,使學生產生疏離 感(牟中元、汪幼絨,1997;譚光鼎,2002);國內的研究則發現,外省籍較本 省閩南籍有較低的主觀經濟狀況(控制全家收入),且較少參與社區活動,因此 較本省閩南籍不快樂(黃毅志,1998)。

詹馨(1984)對桃園縣及新竹縣泰雅兒童與平地兒童的研究發現,泰雅兒童 和平地兒童在個人適應、社會適應與總適應上有顯著差異,且泰雅兒童適應不如 平地兒童;而許多研究也顯示,原住民由於文化衝突、家庭支持力量不足等因素,

可能面臨生活適應的困境,且原住民在接納自我及接納他人方面較漢人消極,而 社經背景較低及家庭親子溝通較差的原住民也較漢人不幸福(陳貴龍,1987;劉 春榮、吳清山、陳明終,1995),這表示文化、家庭等不利因素是造成原住民心 理不幸福的原因。過去探討原住民與漢人的心理幸福研究,樣本數少且多以家庭 社經背景、父母管教方式來研究,筆者目前沒有看到以壓力事件對原漢學生心理 幸福影響所做的研究,且台東地區人口結構較外縣市特殊,原住民比例高達三 成,正好可以透過本研究來瞭解原漢學生心理幸福的差異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