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上述結論有以下建議:

一、專項體能訓練對青少年速度及動力表現有全面性的強化效果,

而專長項目的訓練可掌握跑步的基本技術,因此教練(教師)

可依訓練層級實施。

二、專項體能訓練是能夠有效提升田徑選手的比賽成績也是輔助訓 練之一,應該在各項競技運動的訓練課程中妥善擬定訓練劑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文超(1994)。田徑運動高級教程。

北京:人民體育

王保成、周志雄(2001)。短跑技術專門練習的創新與教學訓練效 果的實驗比較研究。

體育科學,21卷

,4期,46-49頁。

王玲(2005)。不同訓練內容對百米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

廣州體育 學院,25卷

,第1期,87-89頁。

王健(2005)。短跑擺動技術分析與力量訓練。

咸寧學院學報,

25 卷,6期,117-120頁。

王繼慶(2000)。短跑專項練習教學新探。

蘇州大學學報,16卷

, 3期,95-98頁。

田麥久(2005)。運動員基礎訓練之二~人體科學原理。

臺北市:

奧力達

沈小紅(2006)。100米短跑技術改進對提高短跑成績的教學研究。

井岡山醫專學報,13卷

,1期,11-12頁。

李永祥(2002):間歇訓練對國中男生籃球選手專項體能與技術及免 疫球蛋白 A 的影響。

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碩士論文

李雅惠(2005):無氧閾値對中長跑訓練效果的評估。

國立體育學院 教練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昭慶、林淑惠(2002)。2000年世界優秀田徑運動員年齡之分析。

中華體育,16卷

,1期,155-161頁。

李昭慶(2003)。著釘鞋與不著釘鞋百公尺途中跑之動學分析。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

李昭慶、林淑惠、王慶堂(2004)。百公尺跑不同加速期的運動學 分析。

教練科學

,第四期,53-64。

李運來(2001)。馬克操基本型,二十一世紀競技運動訓練現況與 趨勢。

國際運動教練研討會,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邱春、翟德平(2000)。少年短跑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訓練。

少年體 育訓練

,26期,40頁。

林正常編譯(2001)。運動訓練法。

台北市:藝軒圖書

。 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

台北縣:銀禾文化

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閣、吳慧君(譯)(2002)。體適能與運動 表現的理論與應用。

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Scott, K. P.,&

Edward, T. H., 2001)

林正常(2005):小學生可以做重量訓練嗎?。

運動生理,週 訊電子報

,第一百九十五期。

林正常(2005):運動生理學,增訂二版。

台北市:師大書苑

。 林正常(1978):運動教練手冊。

台北市:弦歌

徐 佶、呂乙林、劉永東( 2000)。現代田徑運動訓練的主要特徵—

兼論我國田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廣州體育院學報

, 20(1)

許樹淵(1992)。田徑論。

台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台北市:雙葉書廊有 限公司

戴堯種(譯)(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

新店市:藝軒

。(Thoms

學院學報,

1卷,1期,13-15頁。

吳錦雲(1995)。男子100m、200m訓練模式之研究。

台北:立昌

。 教育部(2005):健康體適能護照。

台北市: 作者

國立體育學院叢書編輯委員會(1989):運動生理學-教練指南。

國 立體育學院

陳欣弘(1995):不同方式等張收縮重量訓練法對女性學生肌力、體 適能之效果研究。

台灣體育

,7 卷 9 期,55-60 頁。

輝兆雲(1998):提升體是能的循環訓練。

台灣體育

,9 卷 5 期,23-28 頁。

謝坤裕(1989):循環訓練之理論與實際。

中華體育季刊

,2 卷 5 期,

99-102 頁。

吳顥照、王順正(2003)彈跳能力的訓練處方。

運動生理週訊

。 劉獻武(1991)。運動選材學。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小平(2004)。對反應力量可訓練性的研究。

體育科學

,24 卷 洪濤、張增惠、劉明剛(2004)。臗受力下肢技術力量訓練法對青 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技術和關鍵專項力量影響的研究。

北京體 育大學學報,

27卷,2期,214-216頁。

胡耀紅、劉劍(2002)。短跑技術專門練習的創新與比較。

遼 寧體育科技,

24卷,6期,8-9頁。

徐建榮(2001)。青少年運動員短跑成績和.幅、.頻關係的研究。

蘇 州大學學報,

17卷

4期,106-109頁。

閔凡亭、李武緒(2002)。短跑全程技術變化的內在原因淺析。

山 東體育學院學報

,53,58-62。

常為來、宮麗娜(2001)。淺析青少年生理發育特點與體育教育生。

郭靜茹、石玉琴、周繼和(1999)。運動生物力學。

北京:人民體 育出版社

,166-172頁。

陳和睦(1994)。教練訓練指南。

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江孟珍(2000):不同訓練內容對高中女子籃球隊身體組成基本及專 項體能之訓練效果。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 文

陳太正(1997)。垂直跳的力學分析。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977年度 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高雄市中山大學,121-138。

陳全壽(1993)。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性及訓練法。

1992 年 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台灣體育專科學校,

13-34頁。

陶武訓(2002)。優秀短距離選手百公尺跑之分段速度、步頻、步 幅分析。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桃園縣。

張木山(2005)。不同訓練方法對彈跳能力發展與評估模式之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桃園縣。

黃任楷(2002)。青少年運動訓練問題初探。

大專體育

,61期,

127-132頁。

蔡惠凰(2006)。增強式訓練介入對女子體操選手時施垂直分腿跳 之影響。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市。

劉淑華(2002)。我國全中運百公尺選手平均速度與步幅、步頻之相 關研究。

銘傳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科學組專刊

,297-303 頁。

園縣。

蘇福仁(1997)。增強式跳躍訓練對橄欖球選手體能和膝關節屈伸 等速肌力的效果研究。

北體學報

,6期,43-74頁。

英文部分

Adams, K., O’Shea, J. P., O’Shea, K.L., & Climstein, M. (1992). The effect of six weeks of squat, plyometrics and squat, plyometric training on pow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6(1), 36-41.

Bauer,T.(1986).Power training for rugby.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9, 28-32.

Baechle,T.,Earle,R.,& Wathan,D.,(2000).Resistance training.In T.,Baechle,& R.,Earle(Ed.),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2nd ed.,395-425).

Bauersfeld,M,& Voss,G.(1992).Neue We ge im Schnellig ke Itstraing(M). philippka,Munster.

Bosco, C.,& Vittori,C.(1986).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t running during maximal speed. New Studies Athletics, 1(1), 39-45.

Dalton,S. E.(1992).Overuse injuries in adolescent athletes. Sports

Medicine, 13(1), 58-70.

Daly,R.M.,Bass,S.,Caine,D.,& Howe,W.(2002).Does training affect growth?Answers to common questions.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 30(10), 21-29.

Donati,A.(1995). The development of stride length and stride frequency

in sprinting.Inter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

plyometric trainingmodes : Complextraining .tStrengthand

Conditioning , 18-27.

Diallo, O., Dore, E., Duche, P., & Van Praagh, E. (2001).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followed by a reduced training programme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prepubescent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1, 342-348.

D.,Frick,U.,& Wiescmann,C.(1990).Leistungsdiagnostik und

trainingssteuerung der Sprungkraf im

Volleyball(J)Sportwissenschaft, 20, 415-426.

Gollhofer, A. (1986). Diagnose und Training der Schnellkraftjeistung im Dehnungs-Verkurzungszyklus(J).in

Gundlach, O. (1987). Zur Charakterisierung und Trainierbarkeit von

Zeitprogrammen ais Erscheinungsform der Schnelligkeit(am

Beispiel des NHS)im Grundlagen training des Leistungsger?

Tturnens(M).DHFK,Leipxig.

Mester, J., Bruggemann, P., Ritzdorf, W., et al. (1989).

Abschlussbericht-reaktive Kraftfahigkeit-Diagnose und

rainierbarkiet am Beispiel des Kunstturnens, des alpinen

Skilaufs und des Hochsprungs(M).sport Hochschule koln.

Norman, R. U., & Komi, P. V. (1979). Electrographic delay in skeletal

muscle under normal movement conditions. Acta Physiological

Scandinavica, 106, 241-248.

Schmidtbleicher, D. (1980). Maximalkraft undBewegungsschnelligkeit.

Bad Homburg.Schmidtbleicher,

einem vierwochigen Sprungkrafttraining(M).Freiburg.

Ettema,G.J.,Huijing,P.A.,VanIngen Schenau,G.J.,&

Haan,DE.(1990).Effects of prestret chattheonse to fstimulation on

mechanical work of ratmedial gastrocn emi usmuscle

-tendoncom plex,Journalof Experiment al Biology,152,333-351.

Gleddie,N.,& Marshall, D.(1996).Plyometric training for basketbal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18(6), 20-25.

Heweet,E.T.,Stoupe,A.L.,& Nance,T.A.(1996).Plyometric training in female athletes: Decreased impact force and increase hamstring torqu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4, 765-773.

Hennessy,L.,& Kilty,J.(2001).Relationship of the plyometric training followed by areduced training programme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prepubescent coccer 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Physical Fitness, 41, 342-348.

Hill,A.V.(1970).First and last experiments in muscle mecban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oper,S.(1995).Markers for monitoring overtraining and

recovery.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7, 106-112.

James,C.R.,& Robert,C.F.(1999).High-powered plyometric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aneko,M.,& Suei,K.(1983).Training effect of different load on the

Kunz,H.,& Kaufmann,D.A.(1981).Biomechanics of sprinting:

Decathletes verses champ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5, 177-181.

Komi,P.V,etal (1984). Kraft und Schnellkraft im Sport. Deutscger Arzte-Verlag..

Mann,R.,& Herman,J.(1985).Kinematic analysis of Olympic sprint performance: Men’s 200 met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anics, 1, 151-162.

Matheson,C.,& Burrows,R.(2002).Sprint Training:Strength and speed for summer racing. Running Times Magazine.

McFarlane,B.(1994).Hurdles A basic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odel.

Track Technique Summer, 128, 4073-4079.

McHugh,M.,D.,Connolly,R.E.,& leim,G.(1999).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for the repeated bout effect.Sports Medicine,27, 157-70.

Morrissey,M.C.,Harman,E.A.,& Johnson,M.J.(1990).Resistance training modes:Specificity and ffectivenes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9, 7-22.

Newton,R.U.,& Kraemer,W.J.(1994,October).Developing explosive muscular power: Implications for a mixed methods training strategy.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16, 20-31.

Ozolin, E. (1986). Contemporary sprint technique (part 1). Soviet

Sports Rev. 21(3), 109-114.

Poprawski, B.(1987). Aspects of strength, power and speed in shot put

Journal, 9, 39-41.

Schmolinsky, G .(2000). Track and field: The east German textbook of

athletics. Toronto: Sport Books.

Tellez,T.,& Koester,K.(1991).Championship drills for track and field:

Sprint drills. Ames, Iowa: Championship Books & Video

productions.

Wood,G.A.(1987).Biomechanical limitations to print running.

Medicine and Sport Science,25.Current Research in Sports

Biomechanice,M.Hebbelink,R.J.Shephard,B.Van Gheluwe, and J. Atha, eds. Basel: Karger, 58-71.

Westcott,W.L.(1987).Strength fitness: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nd

raining techniques(2n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

Westcott,W.L.(1987).Strength fitness: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nd

raining techniques(2n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

Westcott,W.L.(1987).Strength fitness: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nd

raining techniques(2n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

Viidik, A. (1973).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ollagenous

tissues(J)International Reviw of Connective Tissue Research,

6,127-215.

附 錄 附錄一

受試者運動安全調查表

在參加本研究之前,老師必須瞭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形,以維護學生的運 動安全,就下列各項問題,敬請各位家長在適當的..中打"ˇ.."

1. 醫生曾告訴你有心臟問題嗎? 否□..;是□

2. 你經常覺得胸部疼痛嗎? 否□..;是□..

3. 你常常覺得虛弱或頭昏眼花嗎? 否□..;是□

4. 醫生曾告訴你患有因運動而惡化的骨骼關節問題(像關節炎、骨折)

否□..;是□

5. 有其他不能參加運動的理由嗎?(上面幾題未提到的,像氣喘、皮膚 病) 否□..;是□

上述問題中如有任何問題回答「是」的話,那便不能參加本研究的訓練、

比賽或檢測,而且在任何運動或心肺功能檢測之前,必須獲得同意(精簡查 獲治療)才能實施。

學生(志願者)簽名:

家長(監護者)簽名:

日期:中華民國 101 年 月 日

附錄三

附錄四

受試者健康記錄表

運動醫學檢查 _________________(項目)

姓名:_________ 性別:男□ 女□ 年齡:____

出生___年___月____日 身分字號 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

附錄五

受試者日常健康管理表

姓名___________編號___

(1)就寢時間___________ 起床時間___________ 早餐時間___________

(2)起床後體重___________ 收操時體重___________ (公斤)

(3)睡醒時之心跳率

(A)早上睡醒仰臥其床前量___________ 次/分

(4)直立時之心跳率

(B)量完仰臥心跳率後,起床站立 20 秒後量 次___________/分

(5)恢復估值:(B)-(A)___________ 次/分

(6) 5 非常好、4 很好、3 普通、2 不好、1 非常不好

睡眠情況___________ 食慾情形_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_

通便情形___________ 訓練滿意度___________

(7)早餐量 排汗量 :___________1 很多 2 尚可 3 較少

(8)早餐內容 :___________1 中式、2 西式、3 不吃

(9)疲勞感覺 :___________10 非常疲勞~1 完全不疲勞

(10)疲勞特徵 :___________

1 心肺耐力(心臟)、2 肌肉關節 3 精神心理、4 其他

(11)運動心情 :___________1 渴望訓練、2 普通、3 厭煩訓練

附錄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