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續研究建議

第五章 結論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壹、影響我國基本工資與產業升級關聯之研究

正如同前述所提到,其實基本工資是存在另一種可能性的。也就是在促成產 業升級的面向上。而倘若基本工資確實具有「促進產業升級」的面向,那麼,勞 資政三者的局勢也將會因此而改變。試想,資方由於產業升級創造出更大的利潤;

政府則是由於經濟的發展而具有政治上的穩定性,在藉由合理的分配政策將經濟 果實轉化給勞工。如此來看,三者實際上是可以互利共榮的。然而,產業升級是 很龐大的概念,並且,基本工資在整個過程中,是否真能達到篩選產業的作用,

以及要扮演如何的角色與整體產業政策進行配合,這些都有賴於後續的研究去進 一步的去辯證與釐清。

貳、勞健保脫鉤與基本工資訂定之研究

在整體發展進程中,勞保健保與基本工資調漲是連動的。可以觀察到的是,

每每隨著基本工資的調整,企業之所以會負擔龐大,某種層面上也是因為勞保和 健保保費負擔的加重。在此可以觀察到的是,由於過多的規制與基本工資連動的,

其實也進一步使得它的變動性受到箝制。因此,便有一個疑問產生,這樣的狀態 對於我國基本工資政策發展是好的嗎?如果想要將基本工資由勞保健保等相關 法規的連動中解放,應當怎麼做,並賦予它甚麼新的定位?這些都是可以再進一 步去研究探討的。

79

參、價值的移轉-分配正義之研究

每個政策背後都有其所乘載的價值。正如同前述所提到,基本工資其實有著 濃厚的「保障」價值。然而,在觀察到 2014 年的政策發展時,由政治人物口號 的訴求上,似乎感受到了不同於以往的變化。由原本的針對於「邊際勞工保障」

訴求,開始漸漸轉向為「經濟果實的分享」。而這是否是反映著對基本工資的價 值已漸漸開始產生轉變,還是僅是一時口號的曇花一現,尚有待在往後的發展中 去進一步的觀察與比較。而倘若工資政策與分配正義的理念開始融合,那麼,它 與一直以來在分配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稅賦政策之間,是否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串 連與整合。

肆、政府組織設計及部會整合對基本工資政策影響之研究

在整個基本工資政策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到不僅僅在勞資中存在著對立 的狀態。在政府的內部中,勞動部會與財經部會往往也是持有著不同的立場進行 抗衡。勞動部會堅守捍衛勞工權利的立場;而財經部會則是以在國家經濟發展的 角度為出發點。在這一來一往的交鋒與掣肘中,其實都消耗了不少的能量。然而,

以國家整體的角度而言,其實這兩者是密切相關並且實為一體的兩面。換句話說,

機關的分化,固然可達到專業分工的效果,但這同時也會造成了本位主義的盲思。

倘若將相關的部會都進行整併,例如將財經與勞動部會整併在一起,當其在討論 經濟政策時,便可發展出相關的配套措施,兼顧政治性與經濟性議題的矛盾,顧 慮到勞工的基本生活條件又可促進產業升級。

綜上所述,本論文係以歷史制度論為研究途徑,對我國基本工資之脈絡進行 檢視。希望藉此可以使得大家對我國基本工資有一更宏觀趨勢的掌握。並且,對 基本工資所欲彰顯的價值與功能有所反思。當然,正如同於前述所提及,在基本 工資政策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欲囊括所有的事件事不可能的。本論文主要的目的 在於提出一個大致的趨勢,至於中間節點的填補,有賴後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80

方能使得我國整體工資發展政策可以更加的清楚。而當然,本論文僅係由一個途 徑,後續研究者也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切入來對基本工資政策進行觀察,藉由多元 觀點的相互補足與考證,方能使得我國基本工資政策的發展更加具體與清晰,進 而以此作為基點,開拓出一嶄新的方向。

81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中研院經研所,1983,《台灣工業發展會議論文集(上冊)》。台北:中研院經研 所。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臺北:台 灣社會研究叢刊。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元照。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惠林,1984,《台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 究院。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巨流。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葉志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管倖生等,2010,《設計研究方法》,臺北縣:全華圖書。

二、專書論文

夏曉鵑,2005,〈全球化下台灣的移民/移工問題〉,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 的社會問題 2005》,台北:巨流,頁 328-367。

翁成受,1994,〈台灣工業發展策略〉,《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頁 335-370。

張曉春,1987,〈勞工保險為了什麼?從大同大南兩公司的作法談起〉,《勞心勞 力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頁 261-271。

趙剛,1998,〈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告別妒恨-民主危機 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出版社,頁 1-33。

三、期刊論文

中華經濟研究院,〈消息報導:世界經濟〉,《國際經濟雙週報》,第 1813 期,頁 18。

呂育誠,2002,〈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啟示〉,《公共 行政學報》,第七期,頁 137-172。

李高朝、辛炳隆、吳惠林,2001,〈基本工資應否廢除?〉,《經濟前瞻》,第 78 期,頁 22-32。

汪立峽,1989,〈一場罷工權與管理權的戰爭〉,《中國論壇》,第 331 期,頁 49-52。

林佳和,2007,〈基本工資的政治經濟學--破解調漲基本工資的迷思〉,《勞動保

82

障雙月刊》,第 15 期,頁 31-35。

林忠正,1989,〈是『工運』嚇走了國內企業家?〉,《中國論壇》,27(10): 24。

邱瑜瑩,1990,〈我國健康保險現況與檢討〉,《社會福利》,第 81 期,頁 7-11。

胡婉玲,《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16 期,2001 年 12 月,頁 86-95。

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 22 期,頁 139-180。

柴效武、葉益東,2005,〈企業集群和公共政策──一種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8(1):1-15。

張其祿,2003,〈美國醫療證照管制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歐美研究》33(1):

1-56。

張恆裕,1993,〈訂定基本工資的檢討〉,《國立台灣大學中文學術論叢》,第 11 期,頁 173-195。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 展〉,《理論與政策》,16(4):15-44。

陳正良,1990,〈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檢討〉,《勞工研究季刊》,第 100 期,頁 74-105。

陳添枝、顧瑩華,1995,〈台灣中小企業海外投資的特徵〉,《經濟前瞻》,第 40 期,頁 26-30。

陳慧敏,2008,〈基本工資相關問題之探討〉,《台灣勞工季刊》,第 15 期,頁 33-42。

單驥,1988,〈如何釐訂我國基本工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15-40。

曾敏傑、楊家裕,2004,〈邊際勞工基本工資保障程度之研究:1978 至 2003 年 的變遷〉,《政大勞動學報》,16:1-56。

湯蘭瑞,1982,〈制定勞動基準法之時代意義〉,《中國勞工》,第 756 期,頁 16-22。

湯蘭瑞,1987,〈美國貿易保護對於我國勞工權益批評之檢討〉,《勞工之友》,第 441 期,頁 5-8。

舒緒緯,2011,〈政策終結內涵探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 36 期,頁 371-398。

黃仁德,1996,〈最低工資:所得分配與反貧窮效果的評析〉,《勞資關係論叢》, 第 4 期,頁 1-28。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49(3):

145-176。

楊登洲,1977,〈由基本工資問題看行政效率〉,《財政經濟雜誌社》,26(12):

14-16。

劉梅君,2007,〈正視基本工資的基本面--可以是最低工資 但絕不應是貧窮工資〉,

《勞動保障雙月刊》,第 15 期,頁 26-30。

蔡明璋、陳嘉慧,1997 ,〈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析〉,《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27 期,頁 69-95。

謝宗學,2003,〈政策工具選擇的政治經濟學:以經發會基本工資爭議為例〉,《公 共行政學報》,第 9 期,頁 89-121。

83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68:1-26。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7-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 吳政治學報》,28(4):147-223。

四、博碩士論文

王宏仁,1988 《戰後台灣私人獨佔資本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王開弘,2006,《台灣防疫政策的歷史制度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 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冉嗣惠,1987,《職業工人投保問題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大樹,1997,《我國文官政策之形成與變遷(1949-1996):一個歷史/結構的分析 途徑》,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公共行政組博士論文。

吳佩玲,1997,《檢視我國外籍勞工政策-兼論其對我人力資源之影響》,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昌,1991,《80 年代的台灣勞工運動-結構與過程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周信慶,2006,《從路徑依賴觀點看我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演變》,私立南華大 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任,2013,《基本工資對受雇勞工的影響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 所碩士論文。

邱耀明,2009,《印鑑登記雙軌制實施後之民眾滿意度調查及政策分析-以高雄市 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世杰,2000,《制度變遷的政治過程:英國全民健康服務體系的個案研究 1948-1990》,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張雅惠,2010,《基本工資與勞工生活水準關聯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 係學系碩士論文。

莊文忠,2003,《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雲翔,1999,《台灣基本工資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許裕盛,2006,《台灣電信政策的省思:歷史制度論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 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宗韓,1999,《台灣外籍勞工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博士論文。

陳明達,2008,《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變遷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國立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玉洤,2012,《中國的邊疆與安全:中國大戰略與新疆地緣政治》,國立中山大 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