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徐復觀」在中國大陸的八九十年代

第二節 「徐復觀」作為研究對象

一、以「徐復觀」反駁「徐復觀」

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克劍在 1993 年出版《寂寞中的復興——論當代新 儒家》一書,并主編了《當代新儒家八大家集》共八冊,《當代新儒家八大家集·

徐復觀集》等由群言出版社出版。

       

55 同上,頁 197。

56 同上,頁 204。

57 同上。

175 

在這兩本書中,黃克劍以<「一個中國人在文化上的反抗」>為題,對徐復觀 生平、學思歷程及思想成果,作了整體的介紹。較之於李維武和胡偉希,他對徐 復觀文化哲學及人性論的分析並無進益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他開始深入徐復觀思想內部,從邏輯角度以「徐復觀」反駁

「徐復觀」。例如他依徐先生對文化和文明的定義,價值世界、科學世界的二分 及東西方文化仁性、知性的文化性格說,得出幾個矛盾的說法。若「仁性與知性,

只是人性之兩面」,那徐先生有關文化的界定就需要糾正。因為根據徐先生有關 文化的定義58,屬於「知性」的科學系統只是處於「手段」地位上的「文明」。59

「一個更大的糾葛在於,一當『知性』被肯定為『人性』兩面中的一面,那為徐 復觀所認同的人性本善這一儒家學說的根原便需要重新厘定。因為『知性』正如 由它所成立的科學一樣,原是『無善無惡』的。」60

另外他亦對「轉仁成智」和「攝智歸仁」背後的道德價值一元論觀點有所保 留,認為不應當將道德價值視為超越歷史的絕對存在,將「仁」賦予過大的文化 關係。他對「攝智歸仁」主張的反思是具有說服力的:他認為徐先生提出此一主 張是爲了糾偏現代世界(主要是西方文化)中「智」的濫用或放縱,但他認為「『智』

在價值向度上的濫用或放縱並不在於『智』本身,而在於用『智』者的道德價值 的偏失。」61所以這種對「智」的濫用的糾偏,不過「是以道德對治不道德,以

『仁』的提撕而反襯『不仁』的過惡。」62

       

58 「文化是人性對生活的一種自覺,由自覺而發生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即價值判斷)。」出自蕭欣義編、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自由民主人權》(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9 月版),頁 51。

59 黃克劍、周勤:<徐復觀——「一個人在文化上的反抗」>,《寂寞中的復興——論當代新儒家》(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4 月版),頁 323。

60 同上。

61 同上,頁 355。

62 同上。

176 

他認為不必要將「智」置於「仁」的轉出的位置上,只需將其作為人性的另 一面,免於矯「泛科學主義」之偏而落入「泛道德主義」之臼。徐先生對「仁」

的執持,使他的整個思維局度出現「乖謬」,黃克劍認為這看似是邏輯的不慎,

實則是當代新儒家的生命內蘊所在。

黃克劍對這種道德一元論採取的並非批評態度,而是從「構成人文反省所必 要的精神的張力」63的角度,肯定了新儒家思潮的時代價值與歷史價值。

相對於胡偉希對新儒家不過是「傳統儒家的翻版」的結論,黃克劍明確了當 代新儒家較之宋明理學家三處不同:從「內聖外王」的直推向牟、徐兩位提出坎 陷、曲通,以及「外王」中包舉民主科學不再是聖君賢相格局下的德治,64此為 一不同;從「天理」與「人慾」上,新儒家的內聖不再囿於純粹的道德,肯認的 是以道德作為制約的「德福一致」,65此為二不同;在「理」與「事」的歷史觀 上的分歧是為三不同,傳統儒家或即「事」言「理」(以道德價值為現實作合理 化論證)或明「理」斷「事」(依道德價值對現實作出批判),而當代新儒家對「理」

與「事」既相即又超離的「理致上的詭譎」傳統歷史觀,達到了某種「自覺」66 地運用。不過他亦承認,就「事是經驗的,必當隨著時代的需要作適當的調整與 變動」67,即將「理」抽離出來以貞定「事」的自覺,更多的是表現在唐、牟兩 位先生的歷史意識中。

       

63 同上,頁 45。

64 同上,頁 38。

65 同上,頁 40。

66 同上,頁 42。

67 牟宗三:《時代與感受》(臺灣:鵝湖出版社,1984 年 3 月版),頁 408。轉引自黃克劍、周勤:《寂寞中 的復興——論當代新儒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4 月版),頁 42。

177 

二、從論著整理到全面研究的展開

1993 年出版的《當代新儒家八大家集·徐復觀集》68,是中國大陸第一本對 徐復觀思想作出重新編撰后出版的專書。編者黃克劍、林少敏從其所收集到的徐 先生生平26 部著作(包括兩本譯作)中,69分三部份(一)生平、思趣、人格、

境界,(二)撰述原委與措思線索,(三)論著選粹,予以重新編撰、節錄。論著 選粹中,收錄有徐先生《學術與政治之間》7 篇,《中國思想史論集》5 篇,《中 國思想史論集續編》2 篇,《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四、六、七、九、十一、

十二、十四章部份內容,《中國藝術精神》第一章、第二章,《兩漢思想史》卷一、

卷二、卷三各收入一篇以及《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一篇。並從徐先生 發表在《民主評論》、《華僑日報》等刊物及《徐復觀雜文》中,選出6 篇,以「徐 複觀雜文、短論選」輯之。從後來研究引用來看,70這本書較早地將徐先生思想 普及到大陸思想界。

1994 年出版的《理性與生命(2)》一書中,也轉載了徐先生的五篇文章,遍 及其生平經歷、政治思想、思想史研究及心性論研究,但相較於前者的規模,只 能說是有所助益。

1995 年,由「現代新儒家思潮研究」課題組推出的《現代新儒家學案》三巨 冊的下冊中,李維武編撰有「徐復觀學案」。

       

68 黃克劍、林少敏編:《當代新儒家八大家集·徐復觀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

69 其所引用徐復觀著作,以附錄列出,見黃克劍、林少敏編:《當代新儒家八大家集·徐復觀集》(北京:

群言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頁 628-629。

70 如肖濱在其<評徐復觀對儒家到的政治理想的現代轉進>等論文中,任劍濤在其<自由主義的兩種理路:

儒家自由主義與西化自由主義——徐復觀、殷海光政治哲學之比較>,引述的資料來源,即是這本書。亦有 根據《徐復觀集》整理刊登的文章,如<徐復觀談「禮樂」>,《中國音樂》第 2 期(北京:中國音樂學院,

1997 年)。

178 

第一部份為李維武撰述的「徐復觀評傳」,其中第一小節對徐先生生平經歷 介紹,作出「從農家子弟到新儒家大師」的定位,突出強調徐先生愛國之心。71 其後四節與李維武之前對徐先生文化哲學基本思想的介紹及「消解形而上學」研 究是一樣的。後面兩節將徐先生對中國文化消解形上學的性格及人文主義精神的 把握,分別介紹了徐復觀中國道德精神、中國藝術精神思想。最後結論中,如前 文一樣,高度評價了徐先生作為文化哲學家的理想主義精神。72

第二部份為「徐復觀新儒學思想資料選輯」,分六部份介紹,分別對應第一 部份的評述,(一)文化、傳統與現代化;(二)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三)儒 家精神的現代疏釋;(四)中國道德境界的省思;(五)中國藝術精神的探索;(六)

中國知識份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

本學案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將徐先生自1949 年至 1987 年發表在各報紙、

期刊上的文章及出版的著作,以編年的方式,列出目錄,方便後來的大陸研究者。

但也許是部頭太大,73選錄的文章有限,或有刪節,這本學案在後續研究中,較 少出現在資料來源中。

也許正是意識到此問題,在 1996 年出版的《中國人文精神之闡揚:徐復觀 新儒學論著輯要》74一書中,他收錄的徐復觀學術論文除少數有部份刪節外,多 為整篇收錄,還有不少是從他的專著中節錄出來,較之以往收錄較多雜文、報刊 文章,更富於學術性。分類的方法也更注重學術性,分別為(一)文化哲學的基 本理論;(二)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三)中國文化的特點與價值;(四)

       

71 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家學案·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版),頁 591。

72 同上,頁 621。

73 下冊共有 1128 頁。

74 李維武:《中國人文精神之闡揚:徐復觀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年 12 月 版)。

179 

儒家人文世界的現代疏釋;(五)中國藝術精神的重新闡揚。在編撰體例上,除 了正文前附方克立所寫的總序和李維武所寫的編序,不再做分類或評論,更便於 研究者作為資料引證。全書最後附錄的徐復觀著作目錄收入有28 部,75較之黃 克劍、林少敏編撰的《徐復觀集》更為周全。

徐復觀研究最值得關注的盛事是,1995 年 8 月 29 日至 31 日,在湖北武漢召 開的「徐復觀思想和現代新儒學發展學術討論會」,由武漢大學和臺灣東海大學 合辦。這次會議是中國大陸首次舉行的研究徐復觀思想的專題學術討論會,76 海 內外50 多位學者出席,提交了 30 多篇學術論文,從徐復觀學術思想成就、徐復 觀文化思想的闡釋、對徐復觀新儒學精神與理論的研討、對徐復觀思想史研究方 法與成果的評析、徐復觀美學與文學思想的反思以及對徐復觀其人其學鄉土環境 與歷史背景的追溯等六個方面,對徐復觀作出了總體研究。

在這次會議上,武漢大學蕭萐父教授對徐復觀作出了「當代中國獨立不苟的 思想家」77的歷史定位,杜維明先生從徐先生的實踐理性和溝通理性出發,認為

「徐先生的思想在現代新儒學發展文化視野中最有光輝的價值之一,是為具有儒 家特色的現代知識份子開闢了身後的意義空間和廣闊的公眾領域」78。與會學者 一致認定,徐復觀的「憂患意識說」是他「在整理中國思想史中的一大發明,也 是對傳統文化研究的一大貢獻,可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徵。」79

對徐先生的哲學思想,李維武延續其研究脈絡認為其不只是思想史家也是哲

       

75 同上,頁 473-474。

76 李維武:<編者說明>,《徐復觀與中國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 7 月版),頁 1。

77 韋維:<徐復觀思想與現代新儒學發展學術討論會紀要>,《武漢大學學報》第 2 期(武漢:武漢大學,

1996 年),頁 128。

78 同上。

79 吳根友:<徐復觀與現代新儒學發展學術討論會綜述>,《哲學動態》第 12 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

79 吳根友:<徐復觀與現代新儒學發展學術討論會綜述>,《哲學動態》第 12 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