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徐復觀政治思想與大陸「自由主義」

第四章 「徐復觀」在中國大陸的八九十年代

第三節 徐復觀政治思想與大陸「自由主義」

一、徐復觀政治思想成為專門研究論題

上一節中提到,胡偉希對徐復觀德治思想中介紹,上接對徐復觀批判精神的 肯認及勇者型儒家的定位,介紹了徐復觀德治向民主政治轉進的思想。

黃克劍在1993 年也用一個小節介紹了徐復觀對「儒、道政治觀及中國政治」

的解釋。他通過徐復觀對道家政治觀中的「無為而治」落入現實時,「經過慎到 而漸漸轉到法家的法、術上面去了」103的批評,認為徐先生的所認可儒家未嘗 不曾如道家一樣,屈於君主專制,只是徐先生的儒家立場使其更願意強調儒家對

       

102 張灝、李明輝、何信全

10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年 6 月版),頁98。轉引自黃克劍、周勤:《寂 寞中的復興——論當代新儒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4 月版),頁 343。

185 

現實專制政治所做的抗議。104 由此展開了徐先生對「德治」思想從孔子到《中 庸》而後孟子「王道」思想、荀子「禮的起源」及至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的發 展脈絡。并陳明了徐先生有關儒家政治觀念的七個通義:1、繼承「民本」思想,

以「天下」為政治中的「主體性之存在」;2、天子或人君不是天下的主體,其地 位須經庶民同意,形成一種無形的「契約關係」,庶民有權取消違反契約的天子 或人君的地位;3、人君最大任務是保障庶民基本生存需要或所謂愛民養民;4、

「義利之辨」延伸到政治上,是「抑制統治者的特別利益,以保障人民的一般權 利的」;5、庶民之事君,並非供奉之,而是實現一共同的任務;6、德治的基本 意思是人君的「身教」,修身而推己及人;7、「修身」是人君之「本」,「『有天下』

不過是得到推擴自己德性的一種工具」。105

他將徐先生在《兩漢思想史》中,對兩千年專制主義政治「專制機器」說,

節錄出來,以表明徐先生對現實政治批判之深,但也指出了徐先生一內在糾葛:

即徐先生意謂上「文化」與「文明」在整全的中國人文歷史上的脫節。因為依徐 先生的定義,文化是人性對生活的自覺而產生的「價值系統或生活態度」,而「文 明」是這價值系統或生活態度所選擇的的生活的「格式與條件」,在他對兩千年 專制政治批判之下,作為中國人生活主要「格式和條件」的專制政治,無法從作 為主流價值的儒家或道家思想中找到價值的憑藉,而成為一種無根的「文明」。106 黃克劍未必認為兩千年專制政治是所謂「無根的文明」,只想要點出來徐先 生邏輯的矛盾之處,以及他潛藏的觀點,即徐先生對儒家德治思想的闡發,某種

       

104 同上,頁 343。

105 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自由民主人權》(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9 月版),頁134-139。

106 黃克劍、周勤:《寂寞中的復興——論當代新儒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4 月版),頁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