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我的名字叫可汗》的敘事與分析

第三節 從衝突到和解

導演以這段文字作為總結,除了說明愛的力量遠勝過仇恨之外,更刻畫出了一個 愛能為世界帶來希望的一個理想圖像。另外,有關和解的部分的進一步分析,筆 者將於本章第三節做更進一步的說明。17

第二節 電影中人物類型化的分析

上節內容已對整部影片的敘事脈絡做說明,本節將著重探究劇情的細部呈 現,依劇中人物性格的呈現與各角色間的互動情形,擬做以下歸類與分析,以便 理解導演對真實世界的再現。

一、穆斯林的形象

本文將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出現的穆斯林角色分為三類:溫和派、

激進派,以及務實派,如表 3-1 所示,再依據表格做以下分析。

表 3-1 穆 斯 林 人 物 角 色 類 型

類 別 角 色 名 稱 角 色 行 為 表 現 溫

派 和 拉 吉 雅 可 汗

(Razia Khan)

慈 善 的 媽 媽

教 育 孩 子 不 遺 餘 力

7 月 14 日 。

17 「愛與和解的脈絡」係針對電影所要傳遞的重要訊息的一個概念歸納,有關「和解」的說明,

本節僅先做提點,其細部分析,於本章第三節「從衝突到和解」有進一步的內容說明。

41

(Dr. Faisal Rehman)

行 為 激 進 , 號 召 同 黨 發 動 恐 怖 攻 擊

42

拒絕讓他參加餐會,但可汗仍然捐出他的貢獻。甚至,在劇末,可汗得知喬治亞 州的威爾米納鎮發生颶風之後馬上前往投入救災行動,這些都顯示出他的一貫的 態度,也就是真誠、和善地對待每一個人或每一件事,而且善惡分明、對不同宗 教信仰能夠寬容對待。

撒米爾遇害對可汗一家是個嚴重打擊,因為撒米爾的死,讓曼蒂拉歇斯底里,

她責怪自己為兒子冠上穆斯林姓氏,否定自己嫁給可汗的初衷,對可汗更是不能 諒解。撒米爾的死,同樣讓可汗難過;曼蒂拉的話更讓可汗心痛,但即使如此,

他仍能理性去面對整件事,而不是仇恨或報復。可汗認為:

作為一個穆斯林,本身並沒有錯啊!

他相信,總有一天,困難一定能夠克服。

在他展開正名之旅後,依然秉持理性、和善的態度。

可汗:你在說謊。

拉赫曼醫生:

為什麼,兄弟?你難道不相信真主要求先知獻出伊斯梅爾?

可汗:不,不!我的媽媽給我講過這個故事。易卜拉辛沒有懷疑過真主的 慈悲。

不,不,不,不是,這個故事是說他對信仰的堅定。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陌生人不斷的煽動…易卜拉辛仍然堅定不移走 在正義的道路。

不是,他並沒有聽陌生人的話,他確信真主不會讓子孫們流血,

他說的對,萬能的主救了伊斯梅爾的生命

我的媽媽還說:里茲瓦,這個故事說明崇尚的是仁愛之路,而不是 仇恨和戰爭之路。

你在說謊,費沙爾拉賀曼醫生是個騙子!你在說謊!

上述是可汗在清真寺裡與拉賀曼醫生的對話內容,他向拉賀曼醫生以及他的追隨 者辯駁:真主的指示是以愛做為出發點,並非要人發動戰爭為神犧牲。所以,可 汗公正的向 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檢舉拉赫曼醫生的罪行。從這段情節可以了 解可汗對待事情秉持的理性、公正的部分,而非受他人影響,被牽著鼻子走。

另外,主角的弟媳(哈西娜)的呈現也可歸類為溫和派的穆斯林。包括她發 現可汗患有亞斯伯格症後,協助可汗加入自閉症協會,使可汗了解亞斯伯格症的 症狀並學習照顧自己。在可汗與曼蒂拉結婚時,她一樣獻上祝福,並未排斥曼蒂

43

拉是個異教徒。在可汗被迫離開曼蒂拉後,她理智地提醒曼蒂拉:

嫂子,你當時說那些話都只是氣話,撒米爾的死去,讓你說出那樣的話,

我們都知道你非常愛他。

這些都在凸顯出哈西娜的和善與理性,提醒曼蒂拉不應義氣用氣,趕走可汗。不 過,九一一事件後的她有了不同的轉變,因為無故被突擊扯掉面紗,使她隱藏自 己穆斯林的身分,不再戴面紗,不過,可汗的愛與勇敢感染了她。她戴回面紗,

更加認同自己的信仰,她對她的學生說:

這些日子我內心一直在掙扎,

我教導你們做你自己,而我自己卻改變很多,

我的頭巾不只代表我信奉的宗教,它是我存在的一部分。這就是我。

若對照伊斯蘭教的信仰,劇中溫和派的穆斯林可以和遜尼派作為對照。遜尼 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流派之一。在伊斯蘭教創立者,穆罕默德臨死前,並未指定 誰是繼承人,因此在他去世後,眾徒對於新的領袖,繼承人哈里發(khalifa)的 產生有不同意見與紛爭,因此伊斯蘭教分裂,形成兩大支派─「遜尼派」、「什葉 派」。

「遜尼」一詞是阿拉伯文 sunni 的音譯,是由 sunnah(桑那,傳統、習慣之 一)演變而來,意思為遵守桑那的人。18遜尼派以《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 教誨、指示做為信仰基礎,在信仰、教律等方面較全面地表現了伊斯蘭教的要求。

在穆罕默德去世後,遜尼派主張並承認四大哈里發19都是伊斯蘭教的正統繼承人。

其信徒最多且分布最廣,人數約占全世界穆斯林總數的八成左右,一般被認定為 是伊斯蘭的正統派。

遜尼派的教義較為溫和,他們主張循序漸進的改革,以求建立伊斯蘭國家與 法制。20這一派別的信徒,大多遵循著《古蘭經》與聖訓教義,對於繼承人哈里 發的正統性秉著尊重的態度,就如同筆者所言的溫和派,以和善、理性作為處事 的方針一樣,所以做了這樣的對照,但並不是要將所有的遜尼派信徒都視為溫和 的穆斯林來做理解。

2. 激進派

18 凱倫‧阿姆斯壯著,林宗憲譯,《伊斯蘭》(新店市:左岸,2003 年),頁 7。

19 四大哈里發分別指阿布‧伯克爾(西元 632-634 在位)、歐麥爾(西元 634-644 在位)、奧斯 曼(西元 644-656 在位)、阿里(西元 656-661 在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後,分別為第一至第 四任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參見金宜久,《簡明伊斯蘭史》(台北市:東大,2004 年),頁 14-19。

20 凱倫‧阿姆斯壯著,林宗憲譯,《伊斯蘭》,頁 10。

44

此處所指的激進係指偏激急進的人,這些人在意見、主張、及行為表現等方 面是較為極端的,如劇中的費沙爾拉賀曼醫生,以及電器行老闆阿卜杜勒。透過 劇中拉赫曼醫生在清真寺內對同黨所發表的論點,以及他與可汗的對話內容,可 以理解他性格上偏激急進進的一面。

拉赫曼醫生:

我之前說過,我並不歧視基督徒或者猶太人,實際上,也不歧視印度 教兄弟,在聖本篤醫院,我治療過也很多印度教徒,我生氣是因為我 們穆斯林沒有受到公平對待,我生氣是因為以色列的猶太人大規模屠 殺巴勒斯坦的兄弟們,因為印度教徒殺害我們的親人,這一切都讓我 忍無可忍。難道你們不生氣嗎? 回答我!難道不會嗎?

穆斯林群眾:

當然,當然會!

拉赫曼醫生:

是該行動的時候了!

我,費沙爾拉賀曼醫生,我發誓,我決定了!你們呢?你們準備好了?

穆斯林群眾:

是的,我們決定了!是的,是的!是的,我們準備好了!

拉赫曼醫生:

萬能的真主要求先知易卜拉辛奉獻他的兒子時,易卜拉辛同意了!

今天輪到我們了,我們有責任為伊斯蘭犧牲奉獻,

為了真主,為了伊斯蘭。

衝突與屠殺,的確會蒙蔽人的理智,讓人失去判斷的能力,就像拉赫曼醫生,用 激進的手段試圖捍衛自己的宗教信仰,某種程度上也許是替自己出了一口氣,但 相對的,要付出的代價是更大的。相對於劇中其他穆斯林的行為而言,拉賀曼醫 生是相對激進的。

有關拉賀曼醫生在他的言論中提到「聖人易卜拉辛同意犧牲兒子」一事,實 際上並沒有真的犧牲。在《古蘭經》第三十七章第一百節內容提到:

易卜拉辛老年無子,他向真主祈求,於是真主賜給他兒子,當他兒子長大 後,真主為了考驗易卜拉辛的忠貞,於是在他夢中示意要他的兒子犧牲作 為祭祀。易卜拉辛毫不猶豫,立即告訴他的兒子,他的兒子也不反對,願

45

意犧牲。最後獲得真主的寬恕與嘉勉,示意以羊代之。21

另外,電器行老闆也是屬於激進者,由於遭受歧視的痛苦,使他充滿憤恨之 意。在劇中,他的性格呈現較像是一個追隨者,拉賀曼醫生就是他所崇敬的一個 人物,當他追隨的人被逮捕,自己又無力為自身捍衛時,便不理智地將恨意轉移 到可汗身上,以刺殺可汗的方式為拉賀曼醫生報仇洩恨。這樣的作為是屬於較極 端而且有爭議的。

激進派穆斯林可與伊斯蘭教的什葉派做對照。什葉派(shiáh),在穆罕默德 去世後形成,原本是在繼承權鬥爭中出現的一個政治集團,後來演變為宗教派別。

Shiáh 是阿拉伯文的音譯,意思是「追隨者」。這一派主張由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 與他的後代才是合法繼承人,並否認在阿里之前三位哈里發在位的合法性,因此 又稱阿里派,但也因此,阿克巴阿赫美德(Akbar S. Ahmed)在他的著作指出什 葉派的特徵是具有排他性的。22什葉派信徒主要分布於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等 地,佔全世界穆斯林總數的兩成左右,是伊斯蘭教中的少數派,這一派被認為是 較激進、好鬥的伊斯蘭教派。23在穆罕默德去世,伊斯蘭教分裂後,什葉派認為 歷史就是一群受到壓迫和剝奪的少數共同體,為了努力恢復真主統治整個穆斯林 共同體的一種展現,所以不論邪惡勢力如何反對他們,都應該努力奮鬥,再加上 十二位伊瑪目(Imams,阿里以及他的嫡系後裔)大多是殉難者,所以什葉派對 殉難的觀念非常重視,這也影響了信徒具有奮不顧身、隨時準備殉道的決心,而 且不畏懼死亡與接受悲劇命運的觀念。24這或許能做為我們對什葉派其激進、好 鬥行為的一種理解。

3.務實派

3.務實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