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從《我的名字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從《我的名字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登武 教授. 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 ─從《我的名字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 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 研究生:黃瓈瑩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2) 謝辭 終於順利完成了論文,此刻心情除了喜悅還有感謝。 回顧當初進入師大求學的初衷,是為了精進自己,希冀在歷史教學領域上有 所成長,經過這四年多的求學生涯,雖然辛苦,但收穫滿載。撰寫論文是個漫長 的過程,但也是一段自我成長的旅程,很高興我完成了這趟旅途。 在此,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登武老師,對於論文撰寫提供了很多寶貴 的意見,並指點我正確的方向,使我獲益匪淺,老師在百忙之中仍抽空指導研究 生的定期討論會,真的很謝謝您!能夠跟著您學習,是件很棒的事!我也要謝謝 兩位口試委員,陳靜瑜教授、陳秀鳳教授,給予我許多寶貴建議、指導和鼓勵, 讓我的論文更加完整。另外,要感謝師大歷史系的師長們給予專業知識的教導, 還有東華大學的陳鴻圖教授,在求學生涯的鼓勵與照顧。 感謝研究夥伴雅婷和素霞,因為彼此的激勵督促,讓每次定期討論會都能有 進度,和你們一起學習成長很開心。謝謝玉君一直以來對學業及生活上的關心, 以及慧霖的傾囊相授,還郵寄了一箱的書籍借我參考,真是給予我莫大的幫助。 感謝研究所同學們在求學階段時的幫助,還宥盈慧提供的參考資料,室友郁芬、 安亭大姊的關心。感謝東海的姊妹們,玉婷、佳穎、佳雨在學業上還有精神上的 打氣,還有協助進行影視教學實作的東海師生們。也要謝謝亦師亦友的魏淑美老 師,在我徬徨無助時,給我安慰、鼓勵,並督促著我要繼續向前。 家人的支持是讓我繼續往前的最大動力,感謝我敬愛的爸媽,謝謝你們總是 默默地為我付出,關心我的學業、照顧我的健康,當你們的女兒好幸福!還有我 親愛的三位哥哥,有你們在,所有事都能搞定,謝謝你們對我的體貼和關愛,協 助我生活上的大小事,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繼續進修。還有紹韋,謝謝你在我 論文寫作期間給我的鼓勵與陪伴。因為有你們相伴,讓我感到幸福,我愛你們! 由衷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師長、朋友們,還有關心我的人。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我最愛的家人。 黃瓈瑩. 謹謝.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I.

(3) 摘要 近年教育部為推展十二年國教政策,於各縣市進行系列教學推廣,例如:活 化教學、有效教學、多元評量等教育理念,因此有了將研究與教學結合的構思, 希望透過多元教材的呈現與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精進教師的教學發展。 「九一一事件」的發生對當代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不僅是政治上的、文化 上的,以及宗教上的,所涉及的層面之廣,非常值得探究。其中,在九一一事件 發生後,凸顯出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社會中的族群議題,尤其是美國白人與穆 斯林之間族群的對立關係。故以此作為本文研究主題。 綜合上述,本文透過影視教材的應用,以《我的名字叫可汗》,一部以穆斯 林觀點立場切入探討的九一一事件影片為例,進行教學實作,使學生能以多元的 觀點認識與理解「伊斯蘭世界」和「九一一事件」的相關背景知識,並能透過「九 一一事件」探討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族群面臨的的困境問題,理解到不同族群間 宗教與文化的衝突與對立,並學習到文化包容以及同理的概念,進而省思九一一 事件對美國社會及穆斯林族群所帶來的的改變與影響。. 關鍵詞:影視史學、九一一事件、伊斯蘭世界、穆斯林、多元文化 II.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西方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 ......................................................................... 14 第一節 歷史脈絡中的伊斯蘭與西方文明...................................................... 14 第二節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 21 第三章 《我的名字叫可汗》的敘事與分析 ......................................................... 30 第一節 創作背景與敘事脈絡分析.................................................................. 30 第二節 電影中人物類型化的分析.................................................................. 40 第三節 從衝突到和解...................................................................................... 52 第四章 《我的名字叫可汗》在影視教學的應用 ................................................. 57 第一節 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伊斯蘭世界」與「九一一事件」.............. 57 第二節 教學設計與應用.................................................................................. 65 第三節 學習單設計與分析.............................................................................. 78 第五章 結論 ........................................................................................................... 100 附錄一 ....................................................................................................................... 103 附錄二 ....................................................................................................................... 106 附錄三 ....................................................................................................................... 107 參考書目 ................................................................................................................... 111. III.

(5) 表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2-1 3-1 3-2 4-1 4-2 4-3 4-4 4-5. 賓拉登事蹟………………………………………………………………25 穆斯林人物角色類型……………………………………………………40 非穆斯林人物角色類型…………………………………………………47 翰林版第五冊關於「伊斯蘭世界」的課文內容………………………57 康軒版第五冊關於「伊斯蘭世界」的課文內容………………………59 南一版第五冊關於「伊斯蘭世界」的課文內容………………………60 翰林版第六冊關於「伊斯蘭世界」與「九一一事件」的課文內容…61 康軒版第六冊關於「伊斯蘭世界」與「九一一事件」的課文內容…62. 表 4-6 表 4-7 表 4-8. 第五冊關於「伊斯蘭世界」的圖文列表………………………………63 第六冊關於「伊斯蘭世界」及「九一一事件」的圖文列表…………64 影視文本課程教學教案…………………………………………………66. IV.

(6)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西元 2001 年 9 月 11 日這一天,對於美國人、在美國的民眾,甚至世界各地 的人民而言,是難以忘懷的一天。這一天,美國東部時間早上八點左右,兩棟大 樓遭到民航機以自殺式攻擊,一棟是有美國金融與經濟重鎮之稱的雙子星大樓; 另一棟則是美國國防部所在位置的五角大廈,估計造成 3000 多人死亡,經濟也 受到嚴重損失。在這兩棟樓倒下的瞬間,接踵而來的是一連串的悲慟、恐懼、憤 怒與譴責。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社會有了不同以往的改變:政府展開維 安政策,調查事件緣由;民眾人人自危;媒體針對恐怖攻擊展開系列報導等。此 外,「九一一事件」不僅對美國社會產生衝擊與震撼,針對美國在事後的處理、 民眾對待恐怖攻擊的態度,以及民族問題,也是一項挑戰與考驗。1 自「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布希政府隨即展開調查,進行反恐政策,追 究其責,多數的人2以美國是受害者的角度去譴責進行恐怖攻擊者,並將矛頭指 向穆斯林。 《9-11 委員會報告》雖被認為是不帶有偏見,清晰敘述九一一事件發 生背景的一本調查書,然而論調上仍較偏向以一個強權、現代民主的國家自居, 去對事件做出一些回應與建議,大部分仍是為美國人而論。在事件發生後,媒體 的競相報導,各類刊物的出版品,如:書籍、雜誌3、影音媒體等,都在在顯示 著「九一一事件」對當代的影響是何其廣泛且深遠。 然而,在九一一事件相關書籍中,也有立論於美國應在其強權體制下,重新 反省檢討對外政策,並深入瞭解在美國的其他族群(尤其是穆斯林),畢竟美國 一直是個民族大鎔爐,吸納了世界各地的人民於此生活,對於九一一事件處理, 除了究責外,更重要的是試圖停止武力攻擊,更寬容的去接納異民族。重新檢視 對穆斯林的偏見、懷疑、敵視,才能平息更多的武力攻擊。如薩依德(Edward W. Said)撰寫的《遮蔽的伊斯蘭》 (Covering Islam)及杭士基(Noam Chomsky)出 版的《權力與恐怖:後 9/11 演講與訪談錄》 (Power and Terror: post 9/11 talks and 1. 2. 3. 相關資料及論述引用自 2001 年 9 月 12 日至 9 月 17 日聯合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關於「九 一一事件」的系列報導內容。 此處所指的多數人係指受到直接攻擊的美國政府及民眾,以及將穆斯林族群視為恐怖攻擊發動 者且為九一一事件主要究責對象的媒體及報章雜誌論述者。 臺灣的《當代》雜誌自 2001 年的第 170 期開始,一連幾期針對「九一一」事件相關評論及系 列報導。 1.

(7) interviews)都有如此的論述。 過去數百年來,帝國主義強權就是以這種方式對待世界其他地區的。九一 一算是個歷史事件,但不幸的是,之所以算歷史事件,並非因為暴行的規 模或性質,而是因為受害者的身分。4 19 世紀起,帝國主義國家曾以武力侵略小國,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合理化其 行為,將侵略視為同化,意在使小國在社會文化方面更趨進步,亦即「社會達爾 文主義」的論點。美國也曾對小國施以武力,但並未引起美國民眾的嘩然;但在 九一一事件的發生後,對於穆斯林一味的譴責,兩相對照,著實令人覺得弔詭。 這類的論述並非在為恐怖攻擊脫罪,而是在一片譴責伊斯蘭教的的聲浪中,提供 大眾一個不同觀點的角度去審視並解決問題。 基於上述分歧的反應,筆者試圖以「九一一事件」作為本文的研究發展主軸, 探討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因筆者執教於國中,且近年教育部為推展十二年 國教政策,於各縣市進行系列教學推廣,例如:活化教學、有效教學、多元評量 等教育理念,因此有了將研究與教學結合的構思。利用多元的教材以增進學生學 習的動機,一方面補教科書內容之不足;另方面藉此引導學生用多元的角度觀看 歷史事件,培養探究能力,以期許增加學習成效。在教材的蒐集上,依筆者執教 的經驗,認為影視教材是最易引起學生動機的其中一種。故本文選用電影教材結 合教學,作為論文發展的方向。 筆者目前蒐集與九一一事件較有直接相關的影片有《九一一事件簿》 、 《華氏 九一一》 、 《世貿中心》 、 《聯航 93》 、 《911 事件勇氣航班》 、 《從心開始》 、 《我的名 字叫可汗》等。5上述影片的類別大多是忠於事件本身的紀錄片,以及真實事件 改編的劇情片,除了《華氏九一一》主要在批判美國布希政府的外交決策,其餘 大多是描述罹難者的故事。其中較不同的是《我的名字叫可汗》,主要描述在九 一一事件後,穆斯林在美國社會的遭遇,這是九一一相關影片中的少數題材。 至於為什麼選《我的名字叫可汗》?除上述所言,本片題材的特殊性之外, 筆者個人還有以下幾個考量:第一,在九一一事件前後出版有關於伊斯蘭的刊物 中,大部分以西方學者主筆居多,然而由印度導演卡 倫 喬 哈 爾 ( Karan Johar) 所執導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以東方人的觀點切入論述,具有其特殊性,是少 有的東方學者論述,且在大部分基於穆斯林等同於恐怖分子的論調中,本片提供 4. 5. 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著,約翰‧庸克曼(John Junkerman)、竹井正和編,王菲菲 譯, 《權力與恐怖:後 9/11 演講與訪談錄》 (台北市:商周出版,2004 年),頁 24-25。 影片相關內容簡介見本文附錄一。 2.

(8) 另一種不同的思維,以寬容、包容的視野去看待西方與東方文明的衝突,提供大 眾重新省思九一一事件的背後成因及其影響。 第二,本片的議題,涉及層面相當廣泛,包含歷史、教育、政治等多元議題, 其中歷史議題包含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九一一事件等,與國 中教科書第五、六兩冊的內容相關性非常大,在教學上可以搭配應用。6在筆者 任教生涯中,有關「伊斯蘭世界」的相關議題,是學生普遍好奇的單元之一,若 能利用教科書以外的輔助教材,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必能使教學更有成效。 第三,對於國中生而言,比起紀錄片,劇情片相對不沉悶。本片內容清楚易 懂,不難理解,且敘事背景距離今日不遠,容易引起觀者共鳴,以本片作為影視 教學教材,引導學生學習是一很好的選擇。加上本片其實蘊含著「反省」與「和 解」的雙重意義,對於國中生而言,格外能觸動他們進一步去思考這個世界的複 雜性,以及其背後所不變的人性可貴處。基於以上理由,本文選定此部電影做為 研究論文。 「九一一事件」對當代社會影響甚鉅,對伊斯蘭世界更是,因此本文將以「九 一一事件」作為切入點,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為主軸來發展探究美國社會中 的穆斯林問題。藉由影視教材媒體,發展教學,使學生對於伊斯蘭世界有更深入 的了解。 當我們在了解一件歷史事件時,其全貌是否如同書上所寫,電視新聞所報導、 媒體記者撰述的那樣,這些內容是否為事實全部?答案並不盡然。有時候,我們 看到的只是事件的表面呈現,卻疏忽去探究事件之所以發生的背後成因。因此, 看待歷史事件,若不能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很可能就淪為刻板印象。 「九一一事件」到底是一件恐怖攻擊?抑或民族主義的反撲?在事件之後的 檢討,對「穆斯林」的評價是責難還是寬容?對於「九一一事件」以及「穆斯林」 的陳述,各個學者、作家、評論家有不同的論點書寫,要如何客觀去看待一件歷 史事件、一個群體,是本文發展的重點。本文試以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探究 以上問題,也藉此引導學生對於「九一一事件」以及「穆斯林族群」有更多元、 更深入的了解。 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並非只是評價好壞,好或壞往往是一體兩面的,當你用 不同的觀點去看待一個事件或現象時,即會有不同的結論呈現。因此歷史教學不 6. 現行國中歷史教科書第五、六冊為世界史範疇,其中「伊斯蘭世界」 、 「全球化的時代」單元內 容可與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做搭配應用。有關教學應用相關的內容,筆者將於本文第四章 內容進一步說明。 3.

(9) 該只有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藉由多元教材的輔助,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 中,明瞭該歷史事件、或社會現象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這即是培養歷史的思考 能力。 綜合上述,本文所要探究的問題意識有: 1、經由不同的論著書寫及歷史追溯,建構西方與伊斯蘭文明的多元面貌。 2、藉由電影文本的分析,探討「九一一事件」背後所凸顯的美國與伊斯蘭世界 間的東西文明衝突。 3、透過《我的名字叫可汗》的影視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用多元的觀點理解九 一一事件的背景因素,並探討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族群面臨的的困境問題, 理解到不同族群間宗教與文化的衝突與對立,並學習到文化包容以及同理的 概念,進而省思九一一事件所帶來的的改變與影響。.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史料分析法及問卷分析法進行研究。 第一,史料分析法可分為文獻分析、影視文本分析兩部分。文獻分析係指就 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學術界既有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對研究事件有更 深入了解。本文將針對歷史脈絡及現實社會中關於東西方文明衝突的相關文本資 料,進行研究分析。再就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導演的創作背景與敘事脈絡進 行影視文本分析,包含電影中的人物類型、角色、情節等,藉由分析結果以突顯 本片所呈現及欲表達的想法。 第二、問卷分析法,又分作質性分析、量化分析,此法將運用在第四章的教 學實作。先就歷史教科書編寫內容與九一一相關議題做一課程轉化,配合影片內 容,設計成活動學習單。透過學習單書寫的內容,以及教學前後的施測結果比對, 進行學生學習結果的質性評估,以及學習成效的量化分析。 (二)研究步驟 1、計畫擬定 此階段為確定研究題目,擬定研究計畫,以及設計教學活動。除了進行相關 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定期與指導教授討論,完成本文研究架構。另外,將研究內 容與影視文本轉化為課程,編寫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製作教學簡報及學習 單,運用於歷史教學。 4.

(10) 2、進行教學活動 由於本文研究範圍屬於世界史範疇,因此教學活動對象設定為九年級學生。 因應課程節數少及學生會考壓力,故將教學活動排定於會考結束後實施。首先進 行課前預試(前測),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接著利用教科書及簡報進行教學講 述,透過觀看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與學生進行討論,並讓學生完成學習單 (後測)。 3、資料統整與分析 透過教學活動內容,課堂教學前測、後測結果,進行資料整理及分析,評估 影視教學運用的可行性及適切性,以做出教學省思及建議,最後將研究成果撰寫 成文。. 三、文獻回顧 本文主要探討九一一事件後的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並嘗試透過影視文 本的分析和使用,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進一步對教材有更深入的認知,增加 學習成效。在文獻回顧部分,筆者將由前人對伊斯蘭世界範疇的相關論述中,做 一簡略爬梳整理。再者,就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中應用的相關研究做概略介紹。 (一)有關伊斯蘭世界與九一一事件的相關論述 本文以「九一一事件」作為研究主軸,內容雖涉及恐怖主義、恐怖分子議題, 然恐怖主義的定義,依不同族群的立場有不同的界定,一般依照自己本民族利益 的立場而言,被攻擊的一方當然認定對方是恐怖分子;相對的,攻擊的一方,往 往基於民族主義,認為自己是英雄者,恐怖與否,很難以單一原則做界定。 簡嘉宏在〈全球化脈絡下的恐怖主義與媒體〉一文中提到: 恐怖主義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特殊意義,在極端分子眼中,恐怖主義 是摧毀壓迫者經濟效益最高的武器,恐怖分子是為正義犧牲的鬥士; 不過在部分西方國家的政治領袖心中,恐怖主義卻是破壞國內穩定秩 序的變數之一」「學術界對於恐怖主義的解釋也沒有達成令人滿意的共 識」7 李銘義在〈反恐議題與主權維護─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也提及: 對「恐怖主義」之定義,常因國家利益、民族意識、宗教信仰、政治理. 7. 簡嘉宏,〈全球化脈絡下的恐怖主義與媒體〉 ,《國防雜誌》 (台北市,2012 年),第 27 卷第 5 期,頁 9、11。 5.

(11) 念與價值觀念之不同而各有立場,甚至出現一方視為恐怖份子,另一方視 為自由鬥士的情況,迄無一致共識。8 恐怖主義定義不一,因此本文不就此議題做文獻回顧,僅就伊斯蘭世界相關 的文獻做回顧探討。 有關伊斯蘭世界的相關文獻相當多,難以一一窮盡,筆者僅列舉其中與本文 相關的著作回顧討論,希冀提供讀者一概略性的認識。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9也是全球性宗教。信仰伊斯蘭教的教徒稱 為「穆斯林」。以伊斯蘭信仰為文化主體,且以穆斯林為多數群體的地區則泛指 「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世界形成自西元七世紀中葉,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之初,由阿拉伯半 島的麥加、麥地那為中心向外擴張,更於西元八世紀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所以,伊斯蘭世界主要指中東地區國家,但亞洲、非洲也有大量穆斯林,最新的 穆斯林族群則出現在西歐和美國。 在許多西方人的眼中,伊斯蘭代表著東方,是西方文明以外的他文明。這是 以歐洲為中心所做出的定位。由於近代文明崛起於西方,進而形成歐洲中心論, 因此在文化上具有優越感。相對的,東方被形塑為落後的、醜陋的、需要被開化 的。這種想法仍存於今日,例如電影《空軍一號》10,將哈薩克人、巴勒斯坦人 等穆斯林形塑為壞蛋、恐怖分子這類的反派形象,美國人則代表著足智多謀、英 雄的正派形象,這正是典型的西方優於東方的意識形態。11 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於 1993 年發表的「文明衝突 論」12引發廣泛討論,1996 年,他就此論點發展為專書《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 的重建》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認為冷戰結 8. 李銘義, 〈反恐議題與主權維護─上海合作組織研究〉 ,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台北市,2010 年 2 月) ,第 117 期,頁 31。 9 一般而言,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在陳國典的《世界宗教大觀》書 中自序提到: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三教創教歷史悠久,教團組織龐大,信徒人數眾多而 跨越各種種族與不同國家、國境,因此被稱作世界的宗教。 (陳國典, 《世界宗教大觀》 ,台北市: 秀威資訊科技,2007 年) 。 10 沃夫岡‧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執導,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飾片中美 國總統詹姆斯‧馬歇爾(James Marshall)。該片內容描述在一場美俄特種部隊聯合的行動中, 哈薩克共和國獨裁領袖芮狄(Ivan Radek)被逮捕了,三週後,美國總統在俄羅斯國宴上發表 了「絕不寬容」的演說,向全世界的恐怖份子表達立場。之後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遭芮狄的 支持者劫機,總統睿智的對抗恐怖分子,最後逃脫成功。 11 此觀點引自《知識分子論》一書附錄,薩依德接受訪談時提及, 《空軍一號》是一部典型的東 方主義式電影。 12 「文明衝突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於 1993 年,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雜誌上所發表的文章〈文明的衝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中的觀點。 6.

(12) 束以後,世界衝突的根源是來自不同文明之間(或內部)的爭鬥,尤其是西方文 明與非西方文明。本書對世紀交接(20 世紀至 21 世紀)的各種國際間的力量提 出了深刻的分析,雖有精闢之見,然本書論述大量展現出西方文明優越感,以及 其他文明皆「非我族類」的白人中心論,這也是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遭致批 評之處。馬可‧克黑朋(Marc Crépon)著作《製造敵人的文化》(L’imposture du des civilisations)中的第一部分〈文明衝突的欺瞞〉即在駁斥「文明衝突」論點。 薩依德也在〈無知的衝突〉(The Clash of Ignorance)一文中提及杭式的文明衝 突論點過於簡化,薩氏認為應以混雜、通融的方式來看待不同文化。若過於強調 文化之間的歧異,反而會強化彼此的對立與衝突,帶來更嚴重的問題。13 在「九一一事件」爆發後,大部分的媒體報導及一般民眾心中認定這就是伊 斯蘭文明對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一場暴力挑戰,杭氏的「文明衝突論」一時聲名大 噪,因為「九一一事件」的發生,似乎為此論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印證。然而, 事件背後的成因,真能單以杭氏的論點論斷?大部分媒體及一般民眾在譴責賓拉 登以及伊斯蘭世界的恐怖攻擊時,卻很少去探究其背後動機,而這動機恐怕不是 僅以文明衝突論就能解釋得清的,這同樣也是文明衝突論受到批評挑戰的部分。 「九一一事件」之後,文明衝突論引發更多的討論。在世界各國除了極力展 開反恐戰爭,防止恐怖攻擊滲透之外,大家對伊斯蘭及穆斯林社會有了更濃厚的 興趣,不論是出於好奇或彌補知識之不足等因素,各類書籍相繼出版,以彌補大 眾一窺伊斯蘭世界的需求。其中,伯納‧路易斯(Bernard Lewis)成書於 2001 年的 《哪裡出了錯》(What went wrong?),就是在此背景下所出版。14本書主要是集 結作者於 1999 年在維也納所發表的三場系列公開演講內容,算是對九一一事件 的立即回應與評論,有其時代意義。但本書作者同樣是以西方文明優越作為出發 點去評論此事件,對於伊斯蘭文明的進步及積極性著墨甚少。 上述兩位學者對東方伊斯蘭文明的論點,仍是以西方文明優越自居,存在東 方落後於西方文明的觀點。 對於西方而言,伊斯蘭是蒙上面紗的,因而很多的評論是靠想像、或臆測的, 難有客觀的了解,在薩依德(Edward W. Said)的書籍問世後,給予大眾一個新 的觀點重新檢視東西方之間的關係。 薩依德雖出生於巴勒斯坦,卻是接受西方教育,其特殊的成長背景,讓他對. 13 14. 單德興,《薩依德在台灣》 (台北市:允晨,2011 年) ,頁 71。 此處係指原文出版時間,中譯本則於 2003 年問世。 7.

(13) 東方伊斯蘭文明的研究有更深的體會及獨到的見解,15他所書寫的《東方主義》 (Orientalism)、《巴勒斯坦問題》(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遮蔽的伊斯蘭》 (Covering Islam)三本著作,16是他致力於中東研究的系列作品。 其中, 《東方主義》一書研究內容最具全面性,作者以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的「文化霸權論」及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識∕權力論」為論述基礎, 探討西方殖民勢力對東方世界權力的支配及從屬關係,並分析西方對東方的東方 化想像與現實東方之間的差異,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做了多元的詮釋,書中 呈現出「後殖民」的問題,也提供讀者許多新的思維。 《巴勒斯坦問題》 、 《遮蔽的伊斯蘭》是針對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民族衝突, 以及西方媒體如何報導形塑伊斯蘭世界等兩個具體的問題著力,薩依德在書中進 一步說明「東方主義」是如何被西方的「東方學專家」們形塑出來並作為事實加 以宣揚、誤解、醜化,導致西方(尤指美國)與伊斯蘭世界間存在的衝突。 繼「東方主義」觀點之後,薩依德提出「帝國主義」的論述,出版《文化與 帝國主義》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說明帝國權威如何滲透於殖民社會,為東 西方文明間的關係,提供一個重新檢視的方向。 另外,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教授杭士基(Noam Chomsky)也有相同論述, 他在《權力與恐怖:後 9/11 演講與訪談錄》一書中,雖將「九一一事件」視為 殘酷暴行,但也提醒西方必須從自身反省,因為在過去數百年來,西方帝國主義 強權就是以這種方式對待世界其他地區的,在這樣的觀點之下,作者呼籲,美國 此強權政治在對恐怖主義的回應之餘,也必須深刻的反躬自省。 相關的期刊論文對「九一一事件」討論的也相當廣泛,《當代》雜誌一連幾 期都有相關論述,甚至在第一八二期還製作專輯,刊載相關討論文章,如:《穆 斯林對全球化的回應》 提到西方社會普遍缺乏探討全球化如何影響伊斯蘭與西 方世界之間關係的議題。另外,其他文章如:周樑楷的〈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 15. 16. 薩依德雖是巴勒斯坦人,但他 15 歲即移居美國,受西方教育。其東方主義論點、後殖民論述 在學界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其身分特殊,不免使人質疑其論點的基礎。例如,朱剛曾於《薩伊 德》一書中提及「薩伊德是長期身居「中心」被西方化了的東方人,真正要建構東方話語,他 也不一定有資格」。即使如此,屏除其身分,他的東方主義論點仍具有影響力且提供世人多元 的思考論點。(朱剛,《薩伊德》,生智出版,1997,頁 215。) 此三本著作,被作者稱為「東方三部曲」 ,亦即作者研究中東議題所出版的三本系列著作,在 這系列作品中,作者薩依德試圖處理兩個陣營,包含以伊斯蘭教及阿拉伯人為主的東方世界, 和英、法、美為主的西方世界,兩者在現代的關係。其中第一本系列著作為 1979 年出版的《東 方主義》 (Orientalism),1999 年出版中譯本;第二本是 1980 年的《巴勒斯坦問題》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目前尚無中譯本,這三本為 1981 的《遮蔽的伊斯蘭》 (Covering Islam), 2002 出版中譯本。 8.

(14) 與當代世界─從九一一驚爆事件談起〉 ,內文說到: 「史家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論斷 誰是誰非,看待九一一事件,不僅是要了解事件發生的緣由,更重要的是化解長 久以來的衝突紛爭」筆者也很同意此說法。 周明泉的〈「後民族格局」轉向「共和性世界公民主義」的可能性條件之初 探─九一一事件五周年祭〉一文評論杭士基、杭亭頓、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等學者對九一一事件所提出的看法,再以哲學家黑 格爾(Hegel)提出的「自由的國度」、康德(Kant)致力世界永久和平的主張、 《世界人權宣言》的內容來說明世界秩序或權力的轉變,他認為要容許不同文化 間差異的存在,最終目標在整合多元文化價值的歧義,以達到世界和平的境界。 上述是近二十年來有關伊斯蘭世界相關範疇的專書及文章,儘管論點不盡相 同,但對於本文在論述東西衝突、分析九一一事件以及電影文本,提供相當多的 理論基礎和思考方向,對本文的發展實有莫大的助益。 在學位論文部分,與本文有相關的內容有于凡〈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 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17,陳芙萱的〈國際恐怖主義與九一 一事件:一個文明衝突的觀點〉18,這兩篇皆探討自冷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以及 其在中東地區所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是以霸權的姿態影響國際形勢,在此基礎上, 進而分析九一一事件的因果關係,其中陳芙萱是以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 文明衝突理論作為基礎研究,並認為杭氏的理論可作為九一一事件前因後果的印 證。葉雅茹的〈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反恐政策之研究〉19,主要在檢討美國的反恐 政策,並進一步分析了九一一事件的歸因,是回教民族與西方基督教民族的仇恨 問題,此仇恨源自於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十字軍運動時期。上述三篇是屬於九 一一事件的成因探討以及美國政策的探究。 針對伊斯蘭形象作探究的有賴至巧的〈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 事件到阿富汗戰爭的中文報紙內容分析〉20,本文主要藉由新聞報導內容分析伊 斯蘭形象,透過媒體、政治與族群間的關係,了解伊斯蘭文化及當前的國際局勢。 其研究成果顯示我國國際新聞大多依賴外電消息,對於伊斯蘭的形象建構,幾乎 17. 18. 19. 20. 于凡, 〈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 ,台北市:文化 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陳芙萱,〈國際恐怖主義與九一一事件:一個文明衝突的觀點〉 ,台中市: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碩士論文,2004 年。 葉雅茹,〈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反恐政策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2011 年。 賴至巧,〈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事件到阿富汗戰爭的中文報紙內容分析〉,台 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9.

(15) 依循美國的模式,多是負面報導居多,這也可說是西方世界(美國)的文化霸權 對我國新聞媒體的一種具體展現。 柯貝兒的〈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際機場安全之研究〉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c urity after 9/11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1全文以英文書寫,主要著重於探討美國 在九一一事件後,對於乘客安全以及機場安全議題等相關政策作研究。 此外,還有程惠玲〈九一一事件後東南亞的安全挑戰與泰國的反恐策略〉22, 以及張淨閔〈九一一事件後國際恐怖主義發展與東南亞區域安全情勢的演變〉23, 這兩篇雖以九一一事件作為背景探討,說明在美國受到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其霸 權地位受到挑戰,為了重建霸權地位,美國以東南亞地區做為策略行動重點,作 為全球安全戰略與亞太地區安全的根據。但其主要著力於東南亞安全情勢及安全 環境的變遷,與本文較無直接相關。 上述學位論文的論述,有關於九一一事件的因果分析、美國反恐政策的檢討, 以及九一一對美國造成的衝擊等,但卻缺少對伊斯蘭世界造成影響的著墨。賴至 巧的論文雖有論述伊斯蘭的形象,但主要在探究我國國際新聞報導內容所隱含的 意識形態,以及對西方文化霸權的再現。因此本文將延伸探討現實生活中美國與 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關聯,並在此議題上檢視「九一一事件」對伊斯蘭世界的影響。 有關九一一事件的相關電影,除筆者在研究動機與目的一節中提及的以外, 另有一部,在九一一事件發生以前就已發行上映的──《緊急動員》 ,內容描述的 情節與九一一事件的發展有些許類似,24主要背景以 1993 年 2 月 26 日美國世界 貿易中心遭炸彈襲擊作為發展,影片在說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探員聯手 調查一件回教恐怖組織時,所引發的一連串發展,包括美國政府軍隊的介入,利 用情報網絡進行反恐行動。情節的類似,不免令人聯想到九一一事件的發生是否 與這部電影有關,抑或《緊急動員》應驗了九一一事件的發生。雖無法證明此兩 者間的關聯性,但九一一事件發生後,本片更加凸顯出美國政府所面臨的國際挑 戰以及隱藏在美國社會待解決的各類議題。本片發行於九一一事件之前,本文主 要探討九一一事件後的美國社會,因此筆者不以此做為研究文本,但本片所呈述 21. 22. 23. 24. 柯貝兒,〈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際機場安全之研究〉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curity after9/11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程惠玲,〈九一一事件後東南亞的安全挑戰與泰國的反恐策略〉 ,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 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張淨閔,〈九一一事件後國際恐怖主義發展與東南亞區域安全情勢的演變〉,南投:國立暨南 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此觀點引自陳宜亨, 〈國家緊急權對人民的侵害:以《緊急動員》為例〉一文,收入於《人 權影像: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 (台北市:巨流,2009 年) ,頁 154-157。 10.

(16) 的現象及凸顯的議題對本文第二章,分析東方與西方的衝突仍有幫助。. (二)影視教材的應用 1960 年代,以電影當作歷史資料研究,並不被學界接受,直到 90 年代法國 年鑑學派馬克‧費侯(Marc Ferro) ,首先將電影視為歷史文本進行研究分析後, 才受到推廣。電影可以是傳遞思想的工具,也能作為理解歷史的媒介。25近年來 臺灣學界以影視教材作為歷史研究蔚為風潮,大專院校、高中也有開設相關課程。 這類課程被稱作「影視史學」 ,此概念源自美國歷史學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 所 創 的 「 historiophoty 」, 26 周 樑 楷 則 是 最 早 將 此 概 念 引 進 台 灣 的 , 並 將 「historiophoty」一詞翻譯為「影視史學」。 周樑楷曾發表多篇相關論文,27並首先於國內中興大學開設此課程,這為國 內史學研究開創一個新的方法,提供了新的視野與角度去檢視歷史,或彌補對史 實的認知,由此足見,周教授在影視史學領域的拋磚引玉,不論在理論研究或教 學應用,都帶動了國內學術及教學上的發展。 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有林玫玲、唐維敏、蔣保、石弘毅等都有發表相關的 文章;28教學應用方面則有陳登武、黃乃琦、吳珊妃、林于菁等有相關論述,29對 於筆者在影視理論的認識及教學運用助益良多。 目前將影視教材與歷史教學結合並發展出的學術論文不少,且有逐漸增加的 趨勢,這算是教學多元化下的產物,讓教學不再只是局限於傳統講述,希望將教 學內容變得更貼近生活抑或跳脫原本的課文框架,提供學生更多元的教材去理解 歷史。綜觀近年相關的影視教學論文,筆者歸納如下: 第一,台灣史類,有李育如的〈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 25. 26. 27. 28. 29. 馬克‧費侯(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 《電影與歷史》 (Cinéma et histoire) (台北市:麥田, 1998 年) ,頁 13-18。 周樑楷, 〈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 , 《臺大歷史學報》 (台北市,1999 年) ,第 23 期,頁 446。 周樑楷教授發表的文章有:〈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歷史劇情片的「實」 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 、〈辛德勒選民─評史匹柏的電影敘 述與歷史觀點〉 、〈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等,其相關出版資詳列於本文參考資料。 林玫玲,〈影視史學相關問題之討論〉 、唐維敏, 〈《影視史學》的「文化轉向」策略〉、蔣保, 〈關於「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楷先生商榷〉 、石弘毅, 〈影視史學與書寫史學的 啟示〉 ,其相關出版資詳列於本文參考資料。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黃乃琦,〈 「影視史學」 的教學分析〉 、吳珊妃,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林于菁, 〈電 影教學於歷史課程的應用〉,其相關出版資詳列於本文參考資料。 11.

(17) 草人》為例〉、30黃靖涵的〈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 31洪慧霖〈電影《被出賣的台灣》 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制的意涵〉、32徐 玉蓮〈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33黃致遠〈國中歷史教育 的影視輔助教學分析 ─以王童《香蕉天堂》為中心〉。34 第二,中國史類,有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 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35 第三,世界史類,有洪玉華的〈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 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 、36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 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以祖國之名》為中心〉 、37林冠吟〈影 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38廖羽晨〈影視 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39 上述論文的選題多以一個時代背景作為研究主題,本文則是以一歷史事件作 為研究方向,進而深入探討歷史脈絡中的東西文明,與本文有類似做法的有廖羽 晨〈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利用「卡廷 事件」作為切入點,結合影片做歷史教學研究。 在教學實作方面,提供筆者諸多關於教學運用上的構想。然而在教學應用 的部分,大多是以任課班級學生為教學實施對象,是否在研究結果上有所局限? 這同樣也是筆者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需要力求突破的。因此,在影視教材應用的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黃靖涵, 〈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 、 《天公金》 為中心〉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洪慧霖,《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0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 制的意涵》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徐玉蓮,《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 黃致遠,《國中歷史教育的影視輔助教學分析 ─以王童〈香蕉天堂〉為中心》 ,台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 盧慧芳, 〈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 ,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洪玉華,〈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 明》單元為例〉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以祖國之名》為中心〉 ,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2013 年。 林冠吟,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台北市: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廖羽晨, 〈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12.

(18) 部分,透過筆者所設計的教學活動,除運用在自己任課班級外,希冀在校內同科 教師或夥伴學校的協助下,能擴大教學實施對象,利用教學活動實施的結果,呈 現較客觀的結論。. 四、論文架構 第一章緒論部分,首先說明本文研究動機及目的、相關文獻回顧探討,以及 研究方法之介紹。 第二章的部分,是西方與東方文明的衝突。本章將從伊斯蘭世界的崛起、十 字軍運動、西方帝國主義的影響,以至於以阿衝突,說明歷史脈絡中的西方與伊 斯蘭世界之間的關係,第二節就冷戰後的國際情勢說明美國在中東的外交策略應 用,如何引發伊斯蘭的反美情緒,造成美國、伊斯蘭世界之間的對立與衝突。九 一一事件後,在美國多元文化的激盪下,其外交政策的施行如何影響東西文明間 的發展,本節探討的內容將做為第三章電影分析的實證基礎。 第三章的部分,將進入電影文本的分析。首先說明導演卡 倫 喬 哈 爾( Karan Johar) 的創作背景理念,以及整部電影的敘事脈絡、策略的運用,包含主角人 物的設定及其經歷,以呈現出導演所欲表達的內涵及電影的深層意義。接著就電 影做細部分析,第二節為劇中人物類型化分析,本節分就穆斯林與美國人形象做 說明。本文將穆斯林形象區分為理性派、激進派、務實派三類,藉由分析,以突 顯出穆斯林與美國人的互動。最後,透過劇末結局的舖陳,說明大和解的可能性, 進而反思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如同電影安排,仇恨能放下,衝突皆能和平解決。 第四章的部分,為教學應用。首先就國中領域社會科教科書中有關伊斯蘭世 界,以及九一一事件的內容做一整理,再將影視教材與課程內容結合,發展教學 活動課程,並設計學習單作質性與量化研究,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 第五章結論,將本文研究主題做總結,利用第二章與第三章的研究內容,以 及第四章的實作運用,以歸納出本文研究的結果,並進一步提供教學上的建議以 及做出教學反思。. 13.

(19) 第二章. 西方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 西元 2001 年 9 月 11 日,美國紐約雙子星大樓遭劫機衝撞,從此美國的天空 蒙上了一層陰霾,美國民眾的心靈也多了一分恐懼與憤恨。九一一攻擊事件發生 後,美國積極投入反恐行動,其他世界各國對於恐怖攻擊也同聲撻伐。 儘管九一一攻擊事件可能只是出於部分激進的伊斯蘭恐怖組織所為,但這已 顯露出伊斯蘭世界的仇美情緒。因此,在美國宣布反恐政策的同時,社會各界也 開始關注起伊斯蘭世界對西方的仇視心態。 任何行動或想法的形成,都有其背後因素使然,九一一攻擊事件的發生也是, 九一一攻擊事件反映出一股反對西方文化的激進勢力,它更被視作是伊斯蘭世界 對西方世界的反擊。1若要理解西方與伊斯蘭之間的愛恨糾葛,尋求解決之道, 勢必得回溯歷史,從歷史的長河中去探究,找尋線索。本章將從伊斯蘭世界的崛 起、十字軍運動、西方帝國主義的影響,以至於以阿衝突,說明歷史脈絡中的西 方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美國多元文化的激盪下,其外交政策的施行 如何影響東西文明間的發展。. 第一節 歷史脈絡中的伊斯蘭與西方文明 一、伊斯蘭世界的興起 伊斯蘭世界,指的是以伊斯蘭信仰為主要宗教的地區,其興起於西元七世紀 的阿拉伯半島,並以今日中東地區2為核心,向外發展其勢力。 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穆罕默德,西元 570 年出生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在他四 十歲時,因得到來自天使加百列的啟示(一般稱作「天啟」) ,接受了可蘭經的神 諭後,便開始在麥加宣揚真主阿拉的信念,創立伊斯蘭教,並以《古蘭經》作為 規範信徒的主要依據。 在穆罕默德傳教期間,曾遭受具統治優勢的麥加貴族、商人等支持多神教徒 1. 于凡, 〈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 (台北市:文化 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頁 90。 2 「中東」這個名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在國際政治普遍使用的地域概念;是以歐洲為中 心的位置關係而出現的一個名詞,意旨歐洲以東,介於近東與遠東之間。廣義的中東涵蓋的範 圍是從西邊的摩洛哥到東邊的伊朗、阿富汗,包含土耳其在內。參見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 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 (台北市:商周,2008 年) ,頁 31。 14.

(20) 們的反對與迫害,於是在西元 622 年,他決定遷往麥地那去發展傳教事業,這就 是所謂的「聖遷」 (Hijra) ,這一年也被視作伊斯蘭時代的開端。在麥地那,他突 破了傳教的範圍以及氏族的框架,建立了一個集宗教、社會、政治、軍事、經濟 於一體的社團組織,即「烏瑪」 (Umma) ,取代了以血緣為聯繫的氏族社會,具 有政教合一的國家雛型,為以後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奠定基礎。3西元 630 年, 穆罕默德返回麥加征服了此地,直到西元 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 約三分之一已由伊斯蘭教所掌控。 在穆罕默的去世後,伊斯蘭教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阿布‧柏克爾、 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四位早期哈里發4的努力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並向外 征服傳播宗教,將勢力遍及鄰近的的地區。不過此時的對外征服主要是出自經濟 的目的。由於阿拉伯半島氣候乾燥不利農作,人民為游牧民族,為解決人口膨脹 壓力,獲取生活物資,促使他們對外征服。此時在阿拉伯鄰近的的波斯帝國、拜 占庭帝國因長期征戰消耗了國家實力,這正好為阿拉伯勢力的崛起提供了一大機 會。5 在第四位哈里發阿里去世後,穆阿威葉建立了倭馬亞王朝(西元 661~750 年) ,之後接續的是阿巴斯王朝(西元 750~1258 年) 。在這兩個王朝統治時期, 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其疆域跨越歐、亞、非三洲,陸續征服了敘利亞、埃及、巴 勒斯坦、波斯、北非等今日所稱的中東地區,以及印度、西班牙等地。伊斯蘭教 陸續取代了這些征服地區原本流傳的宗教,成為這些地區人民的共同信仰,在政 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形成一個文化圈,西元八到十世紀時,帝國勢力更是達到 鼎盛,伊斯蘭的宗教體制也在此時形成。 從西元 632 年,以至十一世紀阿巴斯王朝的鼎盛階段,是伊斯蘭世界形成的 重要時期,在這段時期,主要由阿拉伯人主導整個伊斯蘭世界。6 十一世紀時,伊斯蘭世界進入了政治混亂時代,最後由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 土耳其人統治了此區,取代了阿拉伯人,成為伊斯蘭教世界新的主宰者。從十一 到十九世紀,分別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兩大帝國─塞爾柱土耳其、鄂圖曼土耳其帝 國先後掌控伊斯蘭世界,並且與西方世界有更多的接觸。. 3 4. 5 6. 金久宜,《簡明伊斯蘭史》 (台北市:東大,2004 年) ,頁 8-9。 「哈里發」 (khalifa)是指先知穆罕默德在世間的繼承人,後指伊斯蘭教中宗教與世俗的最高 統治者的統稱。 王曾才,《世界通史》 (台北市:三民,2007 年) ,頁 276。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 ,頁 20。 15.

(21) 二、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交會 在伊斯蘭擴張的過程中,曾與鄰近的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 時有接觸,除了以征服者之姿統治波斯及部分拜占庭地區外,在十世紀以前,伊 斯蘭世界與其他地區並沒有重大的衝突發生。但從十一世紀,十字軍運動(the Crusading Movement)發生後,西方(歐洲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便 處於敵對狀態,影響日後的發展,至今未消。7 十字軍運動的發生,與塞爾柱土耳其人的崛起有關。十一世紀,伊斯蘭的新 主宰者─塞爾柱土耳其人,開始向外擴展,征服了南義大利和小亞細亞地區,使 得拜占庭帝國遭受打擊,喪失兵源,也使得西方基督教徒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朝聖 之路受到阻礙。拜占庭帝國因此向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Ⅱ)求援。西元 1096 年,羅馬教皇以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為目標,招募平民及騎士組成「十字軍」, 朝耶路撒冷前進,與塞爾柱土耳其人多次交戰,從十一至十三世紀,前後共兩百 餘年的歷史。 歷經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在軍事或宗教上並無明顯的成效,但具有歷史性 的意義,這是西方與伊斯蘭文明最初的衝突也是東西長期的接觸的開始。對於伊 斯蘭世界而言,並無造成太大的改變,除了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築有西歐的 城牆和教會,影響了部分穆斯林之外,其餘未有明顯的影響。8 但反觀西方則不然,十字軍運動是西方歷史的重大事件,在與伊斯蘭長期的 接觸下,促使文明、商業貿易的發展。例如將各種阿拉伯語寫成的學術作品、科 學、商業成就等文獻翻譯成拉丁文,以及引進伊斯蘭文明,造成西方文明的向前 躍進。雖然,西方文明在某種程度上是進展了,但並沒有因為這段歷時兩百年的 接觸而產生進一步的融合。此時的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知缺乏,所以只憑表面 意象或神話故事來判定,如: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在《穆罕默德: 先知的傳記》(Muhammad: A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書中提到:「在十字軍運 動期間,西方為了解釋穆罕默德的功業,利用各種文學、言論編造神話,說他是 魔法師,偽造神蹟迷惑容易受騙的阿拉伯人,甚至用魔法摧毀非洲和中東地區的 基督教堂。伊斯蘭教也被西方認為是「手持彎刀的宗教」,雖然中世紀也有一些 能以客觀角度看待伊斯蘭教的言論出現,但整個西方世界對伊斯蘭教的偏見與恐 懼情緒已根深蒂固。」9 7 8 9. 林長寬,〈現代伊斯蘭何去何從〉, 《當代》 (台北市,2007 年) ,第 239 期,頁 79。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 ,頁 182-184。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王瓊淑譯, 《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 (Muhammad: A 16.

(22) 西方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是因為感受到來自於伊斯蘭世界的威脅所致。儘 管,十字軍運動有助於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但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看法仍是 貶抑的,而且雙方的關係也因十字軍運動而更加破裂。 十三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取代塞爾柱土耳其,並在西元 1453 年攻陷君士坦 丁堡,隨後將其改名為伊斯蘭堡(Islambol,意指) 「滿布伊斯蘭」之地)或音譯 為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因此滅亡,這是穆斯林勢力首次進入地中海,地中海地 區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代。101517 年,鄂圖曼土耳其又進攻埃及,繼續 擴張疆域,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發展成一個大帝國,並在十六世紀達到 巔峰,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權力中心,且擁有與西方抗衡的力量。然而,隨著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新航路的發現使得陸路交通已不具有獨佔性,伊斯蘭世界的 各大都市原來所具備中繼站功能的重要性也不如往昔,另外,內部統治階層的腐 化,導致鄂圖曼疆域領土不斷流失,這些都意味著伊斯蘭世界的勢力逐漸式微。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正式瓦解,西方勢力逐漸崛起。 三、西方勢力的崛起 西元 495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進入了文化的黑暗時期,十一世紀後, 因十字軍運動,與東方的伊斯蘭文明開始有所接觸,因而帶動西方文明的進步。 但是在十二世紀與十三世紀期間,這些西歐的國家仍然落後其他地區,甚至還陷 入其他文化的包圍中,例如東方的伊斯蘭文明,不過十六世紀後,西方開始了轉 型過程,由農業社會發展到手工業社會,最後進入工業社會,期間經歷了科學革 命,醫藥、航海、農業等各種發明,使他們比過去任何人更能掌控環境,在這樣 的社會背景之下,更促成了工業革命的進展,使其具備支配世界其他地區的良好 條件,十八世紀後,西方勢力崛起,並有凌駕世界之趨勢。11 十八世紀後,在工業化社會的發展下,西方各國致力於財富的累積以擴充資 本,在母國經濟市場飽和後,便開始向海外拓展,尋求新的市場以及各種工業原 料,隨著帝國主義的興起,西方工業國家藉由各種殖民的方式對歐洲以外的農業 國家進行經濟掠奪以及政治控制,在西方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強勢壓制之下,對於 曾經躍居世界鰲頭的伊斯蘭世界而言,也無法避免這巨大的衝擊。. 10. 11.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台北市:究竟,2001 年) ,頁 32-42。 法蘭西斯‧羅賓笙(Francis Robinson)主編,黃中憲譯, 《劍橋插圖伊斯蘭世界史》 (台北市: 如果,2008 年) ,頁 62。 凱倫‧阿姆斯壯著,林宗憲譯,《伊斯蘭》(新店市:左岸文化,2003 年),頁 209-210。 17.

(23) 西元 1798 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占領埃及,主要是為了削弱英國在東方 霸權的勢力,但鄂圖曼內部正日益腐敗的問題,正好給了法國有機可乘。從此之 後,鄂圖曼暴露其帝國衰落的危機,再加上帝國龐大的領土資產,使得西方各國 爭相競奪,從西非到東南亞東部,從中亞到印度半島南部的穆斯林地區,一個接 著一個都落入西方國家的統治區域。法國在 1830 到 1890 年征服阿爾及利亞,1881 年使突尼西亞成為其保護地,1912 年占領摩洛哥;1912 年義大利征服利比亞; 西元 1914 年英國掌控了埃及。到了 1920 年代,鄂圖曼帝國的領土幾乎只剩下阿 拉伯人居住的亞洲地區,其餘散落歐洲的領土已全部喪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鄂圖曼帝國幾乎名存實亡,大部分地區已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一 次大戰後,最後一個伊斯蘭帝國─鄂圖曼就此瓦解。12 伊斯蘭受到現代化過程的震撼。伊斯蘭社會並未成為世界文化的領導者之 一,它迅速且永久的被西方強權矮化為依賴的集團;穆斯林受到殖民者的 藐視,而殖民者徹頭徹尾地充滿現代風格,以至於殖民者所看到的穆斯林 社會,只是落後、無效率、宿命與貪汙。13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整個伊斯蘭世界受到西方文明的挑戰,不僅喪失政 治權力,在物質上、科技發明、知識與政治的發展上,都落後於西方,過去伊斯 蘭文明的強勢文化已被反轉,此時的西方夾帶著科學發展、工業化的進展,以帝 國主義之姿向伊斯蘭世界展示著其現代化的文明成就以及統治著的霸權,即是在 今日,統治者的霸氣仍存在西方世界,他們認為伊斯蘭世界是落後於西方的。. 四、二十世紀後的伊斯蘭世界 在二十世紀以前,伊斯蘭世界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相繼淪為西方的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不過,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 競爭愈益激烈,他們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積極的擴充軍備,因此,進一步加強對 本國勞動人民和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人民的壓迫與剝削。在西方衝擊之下的伊斯蘭 世界進入了近代歷史發展時期,各國展開各項革命,例如:1905─1911 年伊朗發 動革命反對英、俄的殖民、1908─1909 的土耳其革命反帝國反封建統治、印尼反 對荷蘭民統治的革命民主運動、北非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鬥爭等……這些事件 雖然未成功,但顯示出穆斯林的自我覺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伊斯蘭世界. 12 13. 法蘭西斯‧羅賓笙(Francis Robinson)主編,黃中憲譯, 《劍橋插圖伊斯蘭世界史》 ,頁 90-95。 凱倫‧阿姆斯壯著,林宗憲譯,《伊斯蘭》,頁 213。 18.

(24) 有的興起了民族解放運動,例如:印度、阿富汗、埃及、伊朗、印尼等伊斯蘭地 區試圖脫離西方殖民的統治;有的則是學習西方展開西化運動,例如土耳其凱末 爾進行的現代化運動。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伊斯蘭世界,只有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葉門、 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伊拉克等七個是獨立或半獨立的國家,其餘都仍由西方殖 民或託管,但戰後,尤其是 1950─1960 年代,越來越多的伊斯蘭地區擺脫帝國 主義的統治,取得政治上的獨立,成為新興民族國家。15 這些獨立後的國家,有的採取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例如:奉行遜尼派瓦哈 比派教義的沙烏地阿拉伯、以什葉派為國教的伊朗;有的雖是政教分離,但仍視 伊斯蘭教義為國家的基本特徵,以作為國家內外政策的基礎,如巴基斯坦就是這 一類;還有的國家則是實行君主專制或君主立憲制,以伊斯蘭傳統的組織結構和 社會準則進行統治。不論是採何種體制的伊斯蘭國家,都將伊斯蘭教視為是人民 生活重要的準則依據,因此,伊斯蘭國家的獨立與建立,其實是更擴大伊斯蘭教 的影響。16 儘管在二十世紀後,伊斯蘭民族國家已然建立且由於穆斯林人口廣大,其勢 力不容小覷,但不可否認的是,西方勢力在伊斯蘭世界,尤其是今日中東地區, 仍具影響力,甚至影響著這個區域的情勢發展。. 五、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再衝突─巴勒斯坦問題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區域─中東地區,紛亂不斷,其 中最大的衝突便是來自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問題,這兩者間的問題則是源 自巴勒斯坦問題。 巴勒斯坦(Palestine)其名稱源自「非利士人的土地」 (Land of the Philistines) , 為一自《聖經》時代以來即飽經滄桑的地方。17 巴勒斯坦位處亞洲西南部,介於約旦和地中海之間,北接黎巴嫩、敘利亞, 南鄰西奈半島,這個地區就是《聖經》上所說的迦南之地(Canaan),自古希伯 來人、阿拉伯人與其他西亞古民族同住在此,西元前 1025 年希伯來人曾在此區 建立猶太國家。. 14 15 16 17. 王懷德,郭寶華,《伊斯蘭教史》(銀川市:寧夏人民,1992 年) ,頁 446-463。 金久宜,《簡明伊斯蘭史》 ,頁 231-232。 王懷德,郭寶華,《伊斯蘭教史》,頁 464-468。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上)》(台北市:三民,2006 年),頁 251。 19.

(25) 在歷史的變遷中,猶太人雖有過興盛繁榮期,但在西元 135 年時曾遭境內羅 馬帝國的迫害與流放。但自從七世紀起,該地區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後來就成為 以阿拉伯人為主要居住人口的地區。直到第一次大戰結束以前,巴勒斯坦地區幾 乎都由伊斯蘭世界掌控,在伊斯蘭各王朝統治的期間,阿拉伯民族與猶太民族大 致相處和諧,猶太人除了須定期繳納人頭稅外,在宗教信仰、居住及職業上是享 有自由的,由此得知,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在歷史上並無深仇大恨。18 巴勒斯坦問題真正成為阿拉伯人與猶太人間的衝突點,其實是源自十九世紀 時期的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19,散居歐洲的猶太人大量移民至巴勒斯坦,至 1914 年時,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有八萬五千人左右。人口大量移入以及土 地移轉的結果,使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與就業機會面臨威脅,因此不免心中恐慌 並對猶太人充滿敵意。2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土耳其參戰失敗,國際聯盟裁決巴勒斯坦地區 成為英國的託管地,但阿拉伯人與猶太人時有衝突,英國常需以武力來制止雙方 的衝突。1947 年時,巴勒斯坦居民中,其中約一百二十六萬為阿拉伯人,六十 七萬為猶太人。雙方紛亂不斷,英國曾提出巴勒斯坦分治案,但未果,在無法有 效執行管轄統治的情況下,英國決定將巴勒斯坦交由聯合國處理。同年 11 月聯 合國通過決議,主張阿拉伯人、猶太人分別在其巴勒斯坦的居住處建立國家,三 教聖地耶路撒冷地區則交由國際共管,這個分治案得到猶太人同意,但阿拉伯人 則拒絕,因這與阿拉伯居民的意願相違,而且阿拉伯人、猶太人散居巴勒斯坦各 地,任何一種劃分方式都無法有效落實分治。1948 年 5 月 14 日,在英國結束巴 勒斯坦託管的前一日,猶太領袖們隨即正式宣布建立以色列國(State of Israel) 。 21. 以色列建國後,遭到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以及鄰近阿拉伯國家的反對, 以、阿之間的衝突隨即引爆,從 1948 年到 1973 年間,前後爆發了四次的以、阿 戰爭。第一次發生於 1948 年,阿拉伯聯盟出於反對巴勒斯坦分制決議、反對以 18 19. 20. 21. 朱威烈,《世界熱點:中東》(台北市:五南,1993 年) ,頁 20-21。 猶太人在歷史發展上流離失所,但他們堅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總有一天會回到耶和華的應 許之地(迦南) ,所以長期以來,猶太人將亡國流散的遭遇視為一種贖罪的苦行,是接受上帝 的懲罰,但他們相信耶和華不會棄他們不顧,他們一定能獲得解救重回故土。在這樣的想法上, 西元 1882 年,有一群猶太青年大肆鼓吹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運動,1896 年西奧多‧赫茨爾 (Theodor Herzl)出版《猶太國》一書,更助長此想法和運動,發展成猶太復國主義。見朱威 烈,《世界熱點:中東》 ,頁 22。 劉雅玲, 〈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 , 《歷史月刊》 (台北市,2000 年 9 月) ,第 152 期, 頁 75。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下)》,頁 240-241。 20.

(26) 色列建國的立場,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等五國攻擊以色列,這 一次以色列算是贏家,在戰後領土由原先聯合國劃定的百分之五十五增加至七十 五,以色列據有巴勒斯坦大部分區域,其他地區則由約旦和埃及取得。1956 年 蘇伊士運河問題引發的第二次以阿戰爭,在美國及聯合國的制裁下阻止了衝突。 第三次則是 1967 年爆發的「六日戰爭」 ,這一次以色列獲英、美的支持,對抗蘇 聯支持的阿拉伯國家。結果,以色列大勝,佔領整個巴勒斯坦。戰後,阿拉伯國 家仇美的情緒高漲。1973 年,埃及和敘利亞企圖收復西奈半島和格蘭高地,攻 擊以色列,此為第四次以阿戰爭,這一次阿拉伯產油國家對美國和其他支持以色 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造成能源危機,最後以色列仍擊敗埃及、敘利亞。阿拉 伯國家收復失土依舊未果。22 美國新聞記者史東(I.F. Stone)有句妙辭:「如果上帝死了,祂是試圖解 決以阿衝突死的」23 這雖然是一句戲謔之辭,但也說明了以、阿的衝突的難解之題,使得中東地 區危機重重。從上述四次以、阿戰爭可知,其所牽涉的不單只是以、阿雙方的問 題,其中還涉入西方國家的利益,從以色列的建國以及第二次以後的以阿戰爭, 都有西方國家的介入,這說明了西方國家對中東局勢的發展具有影響力。 因此,對於伊斯蘭世界而言,以、阿衝突標誌著西方文明入侵伊斯蘭世界的 一個象徵,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伊斯蘭世界對西方的不滿情緒的關鍵緣由。24 在冷戰結束後,美、蘇兩大世界集團已和解,蘇聯勢力離開中東地區,但美 國的勢力依然存在對此區。美國雖以世界警察角色主導國際情勢,維持均勢,但 其對他國政治的干涉,尤其是中東地區,其實隱藏危機,間接造成伊斯蘭世界部 分國家以美國為敵。這也許是九一一事件發生的其中原因之一。. 第二節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 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 「多元結合,化而為一」是美國歷史的基礎。25 美國從西元 1776 年獨立迄今有 238 餘年,以一個世界大國而言,其歷史並. 22 23. 24. 25.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下)》,頁 241-244。 Arthur Goldschmidt Jr.著,蔡百銓譯, 《中東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7th ed.) (台北市:編譯館,2003 年),頁 332。 Saad Eddin Ibrahim 文,邱炫元譯,〈正當的算計與錯誤的會計師─獄中日記〉 ,《當代》第 182 期,2002 年 10 月,頁 28。 林立樹,《美國通史》 (台北市:五南,1999 年) ,頁 555。 21.

(27) 不算久遠。美國原本就是一個移民社會,除了早期移居的歐裔白種人、非裔美人, 還有十九世紀後來自亞洲的移民群居於此,在多種族的社會背景之下,所組成的 族群自然非以共同血緣為主,在缺乏共同根源的情況之下,因此產生了美國是一 個「民族大熔爐」的觀念。然而,這個「民族大熔爐」若要能使風俗、信仰齊一 化是不容易的,畢竟美國是由各個群體所組成的,所以「多元化」的觀念因應而 生。現今史家也大多以「多元文化論」的觀念來理解美國歷史、解釋美國社會的 各種現象。 在美國多元文化社會之下,每個族群的習俗觀念、宗教信仰也都不盡相同, 差異必然存在,然而在幾世紀以來,外來移民的努力下,各自有了生活圈,在美 國也各享一片天地,儘管差異在,但不至於造成族群間的恐懼與對立,然而九一 一事件的發生,卻為族群問題投下一顆震撼彈,也使得伊斯蘭世界與美國之間的 衝突問題更浮出檯面,如上節內容所述,這彼此之間的衝突除了可從過去歷史發 展的脈絡中找尋蛛絲馬跡之外,最直接的關聯乃與美國在中東的外交策略施展有 關。 一、美國在中東的外交政策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國際局勢改變,美國取代英國,凌駕在它之上, 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更是躍升為世界霸權國家,不 論在政治、經濟,或社會上對國際發展都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二戰結 束後,在蘇聯共產政權的擴張之下,美國為努力防止共產政權滲透,以世界警察 自居,積極於國際事務,維持世界的均勢,然而,這種以「世界責任」作為外交 政策的觀念,被認定是將和平觀點實行於全世界;但某些時候,又像是美國對他 國政治權力干預的一個藉口,例如美國曾對古巴、智利、瓜地馬拉等中南美洲進 行政治干涉,其出兵、暗殺等軍事行動反而造成中南美洲國家大量人員的死傷, 26. 因此美國在努力維持國際秩序、帶來正義的同時,若牽涉國家利益問題,將使. 其世界警察的角色受到質疑。就如同美國在中東的外交政策施展,影響了伊斯蘭 部分政權對美國的仇視心態一樣。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中東的外交政策著重在防止蘇聯共產勢力的擴張,主要 有五項特點27: 1、維護以色列的生存與政治穩定 26. 27.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 《文化與帝國主義》 (新店市:立緒文化,2000 年) , 頁 538-539。 于凡, 〈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 ,頁 19-22。 22.

(28)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宣布建國,美國隨即予以承認,認為受 德國納粹壓迫的猶太人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建國後採行民主政治, 在歷史發展上曾有移民、拓荒經驗,這些都與美國相似,因此,以色列的存在象 徵著美國式民主理想的實踐。28再加上安全考量,為防堵蘇聯共產政權滲透中東 地區,於是雙方建立盟友關係,以穩定中東政局發展情勢,基於上述,美國致力 於維護以色列的生存以及安全問題。 2、使波斯灣石油在西方國家供應正常 中東地區除戰略位置重要外,還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石油。石油對於工業 國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世界大部分非產油國家大多仰賴中東地區石油 的輸出,美國也是。因此,若中東地區安全若受威脅,石油輸出將不穩定,油價 波動或能源提供不穩定,勢必連帶影響非產油國甚至全球的經濟,因此美國須確 保中東的安全問題,使中東地區的石油能正常供應。 3、協助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安全 這主要也是基於防堵共產勢力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因此美國協助在政治路線 上走親美路線的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安全。但另一方面,是基於美國自身的經濟 利益考量,由於這些溫和派陣營,如:阿曼、科威特等國皆是石油產國,所以美 國有此策略的制定。 4、防止大規模核武擴散及恐怖主義 以色列建國後,以、阿的衝突導致了四次的中東戰爭,但伊斯蘭國家幾乎失 敗,無法擊滅以色列,伊斯蘭國家有感傳統的正規戰爭無法消滅以色列,於是改 組成游擊隊方式進行作戰,例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 , 此後各種組織形成,游擊戰、恐怖主義的鬥爭方式開始展開,以對付以色列或支 持以色列的中東美軍。29再加上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與敵對關係, 致使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努力防止核武的擴散,並加強防堵恐怖主義。 5、防止蘇聯擴張,維持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二次大戰後,美國、蘇聯分別崛起為世界兩大強國,由於蘇聯共產政權不斷 向外擴張,使得以民主陣營為首的美國面臨挑戰,美國杜魯門總統因此提出圍堵 政策(containment)因應,防止蘇聯共產主義向外擴張。之後的美國總統接續此 項政策的實施,採取全球圍堵,中東地區也成為防堵政策的其中一環。1979 年,. 28 29. 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 ,頁 82。 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 ,頁 76-77。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有一種觀點說:沒有一種事物叫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回顧中國歷史,中華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2015 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接受採訪時表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