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西方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

第二節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

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多元結合,化而為一」是美國歷史的基礎。25 美國從西元 1776 年獨立迄今有 238 餘年,以一個世界大國而言,其歷史並

22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下)》,頁 241-244。

23 Arthur Goldschmidt Jr.著,蔡百銓譯,《中東史》(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7th ed.)

(台北市:編譯館,2003 年),頁 332。

24 Saad Eddin Ibrahim 文,邱炫元譯,〈正當的算計與錯誤的會計師─獄中日記〉,《當代》第 182 期,2002 年 10 月,頁 28。

25 林立樹,《美國通史》(台北市:五南,1999 年),頁 555。

22

不算久遠。美國原本就是一個移民社會,除了早期移居的歐裔白種人、非裔美人,

還有十九世紀後來自亞洲的移民群居於此,在多種族的社會背景之下,所組成的 族群自然非以共同血緣為主,在缺乏共同根源的情況之下,因此產生了美國是一 個「民族大熔爐」的觀念。然而,這個「民族大熔爐」若要能使風俗、信仰齊一 化是不容易的,畢竟美國是由各個群體所組成的,所以「多元化」的觀念因應而 生。現今史家也大多以「多元文化論」的觀念來理解美國歷史、解釋美國社會的 各種現象。

在美國多元文化社會之下,每個族群的習俗觀念、宗教信仰也都不盡相同,

差異必然存在,然而在幾世紀以來,外來移民的努力下,各自有了生活圈,在美 國也各享一片天地,儘管差異在,但不至於造成族群間的恐懼與對立,然而九一 一事件的發生,卻為族群問題投下一顆震撼彈,也使得伊斯蘭世界與美國之間的 衝突問題更浮出檯面,如上節內容所述,這彼此之間的衝突除了可從過去歷史發 展的脈絡中找尋蛛絲馬跡之外,最直接的關聯乃與美國在中東的外交策略施展有 關。

一、美國在中東的外交政策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國際局勢改變,美國取代英國,凌駕在它之上,

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更是躍升為世界霸權國家,不 論在政治、經濟,或社會上對國際發展都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二戰結 束後,在蘇聯共產政權的擴張之下,美國為努力防止共產政權滲透,以世界警察 自居,積極於國際事務,維持世界的均勢,然而,這種以「世界責任」作為外交 政策的觀念,被認定是將和平觀點實行於全世界;但某些時候,又像是美國對他 國政治權力干預的一個藉口,例如美國曾對古巴、智利、瓜地馬拉等中南美洲進 行政治干涉,其出兵、暗殺等軍事行動反而造成中南美洲國家大量人員的死傷,

26因此美國在努力維持國際秩序、帶來正義的同時,若牽涉國家利益問題,將使 其世界警察的角色受到質疑。就如同美國在中東的外交政策施展,影響了伊斯蘭 部分政權對美國的仇視心態一樣。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中東的外交政策著重在防止蘇聯共產勢力的擴張,主要 有五項特點27

1、維護以色列的生存與政治穩定

26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新店市:立緒文化,2000 年),

頁 538-539。

27 于凡,〈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頁 19-22。

23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宣布建國,美國隨即予以承認,認為受 德國納粹壓迫的猶太人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建國後採行民主政治,

在歷史發展上曾有移民、拓荒經驗,這些都與美國相似,因此,以色列的存在象 徵著美國式民主理想的實踐。28再加上安全考量,為防堵蘇聯共產政權滲透中東 地區,於是雙方建立盟友關係,以穩定中東政局發展情勢,基於上述,美國致力 於維護以色列的生存以及安全問題。

2、使波斯灣石油在西方國家供應正常

中東地區除戰略位置重要外,還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石油。石油對於工業 國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世界大部分非產油國家大多仰賴中東地區石油 的輸出,美國也是。因此,若中東地區安全若受威脅,石油輸出將不穩定,油價 波動或能源提供不穩定,勢必連帶影響非產油國甚至全球的經濟,因此美國須確 保中東的安全問題,使中東地區的石油能正常供應。

3、協助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安全

這主要也是基於防堵共產勢力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因此美國協助在政治路線 上走親美路線的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安全。但另一方面,是基於美國自身的經濟 利益考量,由於這些溫和派陣營,如:阿曼、科威特等國皆是石油產國,所以美 國有此策略的制定。

4、防止大規模核武擴散及恐怖主義

以色列建國後,以、阿的衝突導致了四次的中東戰爭,但伊斯蘭國家幾乎失 敗,無法擊滅以色列,伊斯蘭國家有感傳統的正規戰爭無法消滅以色列,於是改 組成游擊隊方式進行作戰,例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 此後各種組織形成,游擊戰、恐怖主義的鬥爭方式開始展開,以對付以色列或支 持以色列的中東美軍。29再加上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與敵對關係,

致使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努力防止核武的擴散,並加強防堵恐怖主義。

5、防止蘇聯擴張,維持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二次大戰後,美國、蘇聯分別崛起為世界兩大強國,由於蘇聯共產政權不斷 向外擴張,使得以民主陣營為首的美國面臨挑戰,美國杜魯門總統因此提出圍堵 政策(containment)因應,防止蘇聯共產主義向外擴張。之後的美國總統接續此 項政策的實施,採取全球圍堵,中東地區也成為防堵政策的其中一環。1979 年,

28 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頁 82。

29 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頁 76-77。

24

蘇聯基於地緣政治考量,阿富汗戰略位置的重要,以及在意識形態上,阿富汗境 內的共產主義思想已萌芽,若佔領此區,將可扶植成共產國家,提升蘇聯在中東 地區的優勢,因此決定出兵阿富汗。1980 年,美國總統卡特認為此舉將是二戰 以來對和平最嚴重的威脅,於是宣稱「任何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外來勢力都將 被認為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侵犯,我們將採取任何必要手段,包括武裝力量在內,

反擊這種企圖」30,努力防止蘇聯的擴張。

冷戰結束後,美國、蘇聯和解,但中東地區的問題並未隨冷戰結束而落幕。

1990 年 8 月 2 日,伊拉克領導者海珊(Husein)為彌補在兩伊戰爭時遭受的損失,

於是藉口科威克抽取其邊界的油田,對科威特進行入侵,發動閃電攻擊,並在一 周內占領其領土。31此事爆發震驚國際,使得中東地區的局勢又陷入混亂,伊拉 克也因此遭受國際譴責。此舉對美國在中東石油輸出得利益將造成影響,基於維 護世界秩序以及經濟利益考量,美國決定以軍事行動制止伊拉克,但並未獲聯合 國核准,之後,由於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經貿制裁未奏效,於是聯合國授權以美國 為首的多國部隊可展開對伊拉克的軍事攻擊。1991 年 1 月 16 日,在布希總統的 宣布下,戰爭開打。這場歷經六星期的波灣戰爭,成功地使伊拉克解放科威特,

確立美國在國際的霸權地位,但也造成伊拉克數萬無辜軍民的死亡、流離失所。

由上述可知,二次大戰後,自以、阿衝突以來,美國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

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一大力量。不過,就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政治傾向而言,雖 然是基於確保區域安全與以色列軍事合作,以防止蘇聯共產勢力擴張,但其實也 是為自身經濟利益考量,藉此確保中東油源能穩定輸出。但是以色列為了建國以 及領土擴張,併吞鄰國領土,入侵黎巴嫩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美國僅是口頭上 的訓斥,並未採取實際行動,這似乎是在默許以色列的一切作為,間接造成以阿、

衝突的形成導致與以色列為敵的伊斯蘭國家將仇恨情緒加諸於美國。32此外,蘇 聯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併吞科威特等美國對國際事務的涉入,雖基於穩定世界秩 序,但更多是為了石油經濟、戰略位置利益而考量,因此間接造成中東地區人民 飽受戰禍之苦,也因此,伊斯蘭世界對於美國是有愛,但是也有恨。

二、賓拉登與九一一恐怖攻擊

2001 年 9 月 11 日,美國本土遭受恐怖攻擊,各界指控為阿拉伯基地組織首

30 劉金質,《冷戰史》(北京市:世界知識,2003 年),頁 999-1011。

31 林立樹,《美國通史》,頁 534-535。

32 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頁 82-83。

25

領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所為,九一一攻擊事件也被視作是反美情 緒的表現。若真如此,賓拉登的反美情緒動機是為何?

表 2-1:賓拉登事蹟33

時間 事蹟

1957 年 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Riyad)

1976-1979 年 就讀阿不都阿濟茲國王大學(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期間,發展其宗教觀念,他的信仰偏重於相信對聖戰的激 進詮釋,認為藉由聖戰可以讓全球各國奉行回傳統教條。

1979-1989 年 此時為蘇聯入侵阿富汗之時,賓拉登選擇放棄學業,離開 沙國,參加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反抗蘇聯共產黨的 侵略。

1988 年 賓拉登成立組織,命名為「軍事基地」(AI Qaeda,簡稱基 地組織),成立初期是為抵抗入侵阿富汗的蘇聯軍隊,但在 1989 年蘇軍撤離阿富汗後,其宗旨改為消滅入侵伊斯蘭世 界的西方國家,以建立一個純正的伊斯蘭國家。因此致力 於網羅各恐怖組織的領導者,目標在於將回教激進團體的 勢力擴張至全球。

1990 年 回到故鄉,當時正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為避免伊拉克的 威脅,於是興起要保衛祖國對抗伊拉克的想法,然而當時

1990 年 回到故鄉,當時正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為避免伊拉克的 威脅,於是興起要保衛祖國對抗伊拉克的想法,然而當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