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西方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

第一節 歷史脈絡中的伊斯蘭與西方文明

一、伊斯蘭世界的興起

伊斯蘭世界,指的是以伊斯蘭信仰為主要宗教的地區,其興起於西元七世紀 的阿拉伯半島,並以今日中東地區2為核心,向外發展其勢力。

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穆罕默德,西元 570 年出生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在他四 十歲時,因得到來自天使加百列的啟示(一般稱作「天啟」),接受了可蘭經的神 諭後,便開始在麥加宣揚真主阿拉的信念,創立伊斯蘭教,並以《古蘭經》作為 規範信徒的主要依據。

在穆罕默德傳教期間,曾遭受具統治優勢的麥加貴族、商人等支持多神教徒

1 于凡,〈911 攻擊事件國際因素之探討─美國霸權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之衝突〉(台北市:文化 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頁 90。

2 「中東」這個名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在國際政治普遍使用的地域概念;是以歐洲為中 心的位置關係而出現的一個名詞,意旨歐洲以東,介於近東與遠東之間。廣義的中東涵蓋的範 圍是從西邊的摩洛哥到東邊的伊朗、阿富汗,包含土耳其在內。參見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 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台北市:商周,2008 年),頁 31。

15

們的反對與迫害,於是在西元 622 年,他決定遷往麥地那去發展傳教事業,這就 是所謂的「聖遷」(Hijra),這一年也被視作伊斯蘭時代的開端。在麥地那,他突 破了傳教的範圍以及氏族的框架,建立了一個集宗教、社會、政治、軍事、經濟 於一體的社團組織,即「烏瑪」(Umma),取代了以血緣為聯繫的氏族社會,具 有政教合一的國家雛型,為以後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奠定基礎。3西元 630 年,

穆罕默德返回麥加征服了此地,直到西元 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 約三分之一已由伊斯蘭教所掌控。

在穆罕默的去世後,伊斯蘭教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阿布‧柏克爾、

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四位早期哈里發4的努力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並向外 征服傳播宗教,將勢力遍及鄰近的的地區。不過此時的對外征服主要是出自經濟 的目的。由於阿拉伯半島氣候乾燥不利農作,人民為游牧民族,為解決人口膨脹 壓力,獲取生活物資,促使他們對外征服。此時在阿拉伯鄰近的的波斯帝國、拜 占庭帝國因長期征戰消耗了國家實力,這正好為阿拉伯勢力的崛起提供了一大機 會。5

在第四位哈里發阿里去世後,穆阿威葉建立了倭馬亞王朝(西元 661~750 年),之後接續的是阿巴斯王朝(西元 750~1258 年)。在這兩個王朝統治時期,

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其疆域跨越歐、亞、非三洲,陸續征服了敘利亞、埃及、巴 勒斯坦、波斯、北非等今日所稱的中東地區,以及印度、西班牙等地。伊斯蘭教 陸續取代了這些征服地區原本流傳的宗教,成為這些地區人民的共同信仰,在政 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形成一個文化圈,西元八到十世紀時,帝國勢力更是達到 鼎盛,伊斯蘭的宗教體制也在此時形成。

從西元 632 年,以至十一世紀阿巴斯王朝的鼎盛階段,是伊斯蘭世界形成的 重要時期,在這段時期,主要由阿拉伯人主導整個伊斯蘭世界。6

十一世紀時,伊斯蘭世界進入了政治混亂時代,最後由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 土耳其人統治了此區,取代了阿拉伯人,成為伊斯蘭教世界新的主宰者。從十一 到十九世紀,分別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兩大帝國─塞爾柱土耳其、鄂圖曼土耳其帝 國先後掌控伊斯蘭世界,並且與西方世界有更多的接觸。

3 金久宜,《簡明伊斯蘭史》(台北市:東大,2004 年),頁 8-9。

4 「哈里發」(khalifa)是指先知穆罕默德在世間的繼承人,後指伊斯蘭教中宗教與世俗的最高 統治者的統稱。

5 王曾才,《世界通史》(台北市:三民,2007 年),頁 276。

6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頁 20。

16

二、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交會

在伊斯蘭擴張的過程中,曾與鄰近的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

時有接觸,除了以征服者之姿統治波斯及部分拜占庭地區外,在十世紀以前,伊 斯蘭世界與其他地區並沒有重大的衝突發生。但從十一世紀,十字軍運動(the Crusading Movement)發生後,西方(歐洲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便 處於敵對狀態,影響日後的發展,至今未消。7

十字軍運動的發生,與塞爾柱土耳其人的崛起有關。十一世紀,伊斯蘭的新 主宰者─塞爾柱土耳其人,開始向外擴展,征服了南義大利和小亞細亞地區,使 得拜占庭帝國遭受打擊,喪失兵源,也使得西方基督教徒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朝聖 之路受到阻礙。拜占庭帝國因此向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Ⅱ)求援。西元 1096 年,羅馬教皇以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為目標,招募平民及騎士組成「十字軍」, 朝耶路撒冷前進,與塞爾柱土耳其人多次交戰,從十一至十三世紀,前後共兩百 餘年的歷史。

歷經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在軍事或宗教上並無明顯的成效,但具有歷史性 的意義,這是西方與伊斯蘭文明最初的衝突也是東西長期的接觸的開始。對於伊 斯蘭世界而言,並無造成太大的改變,除了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築有西歐的 城牆和教會,影響了部分穆斯林之外,其餘未有明顯的影響。8

但反觀西方則不然,十字軍運動是西方歷史的重大事件,在與伊斯蘭長期的 接觸下,促使文明、商業貿易的發展。例如將各種阿拉伯語寫成的學術作品、科 學、商業成就等文獻翻譯成拉丁文,以及引進伊斯蘭文明,造成西方文明的向前 躍進。雖然,西方文明在某種程度上是進展了,但並沒有因為這段歷時兩百年的 接觸而產生進一步的融合。此時的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知缺乏,所以只憑表面 意象或神話故事來判定,如: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在《穆罕默德:

先知的傳記》(Muhammad: A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書中提到:「在十字軍運 動期間,西方為了解釋穆罕默德的功業,利用各種文學、言論編造神話,說他是 魔法師,偽造神蹟迷惑容易受騙的阿拉伯人,甚至用魔法摧毀非洲和中東地區的 基督教堂。伊斯蘭教也被西方認為是「手持彎刀的宗教」,雖然中世紀也有一些 能以客觀角度看待伊斯蘭教的言論出現,但整個西方世界對伊斯蘭教的偏見與恐 懼情緒已根深蒂固。」9

7 林長寬,〈現代伊斯蘭何去何從〉,《當代》(台北市,2007 年),第 239 期,頁 79。

8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頁 182-184。

9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王瓊淑譯,《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Muhammad: A

17

西方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是因為感受到來自於伊斯蘭世界的威脅所致。儘 管,十字軍運動有助於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但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看法仍是 貶抑的,而且雙方的關係也因十字軍運動而更加破裂。

十三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取代塞爾柱土耳其,並在西元 1453 年攻陷君士坦 丁堡,隨後將其改名為伊斯蘭堡(Islambol,意指)「滿布伊斯蘭」之地)或音譯 為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因此滅亡,這是穆斯林勢力首次進入地中海,地中海地 區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代。101517 年,鄂圖曼土耳其又進攻埃及,繼續 擴張疆域,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發展成一個大帝國,並在十六世紀達到 巔峰,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權力中心,且擁有與西方抗衡的力量。然而,隨著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新航路的發現使得陸路交通已不具有獨佔性,伊斯蘭世界的 各大都市原來所具備中繼站功能的重要性也不如往昔,另外,內部統治階層的腐 化,導致鄂圖曼疆域領土不斷流失,這些都意味著伊斯蘭世界的勢力逐漸式微。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正式瓦解,西方勢力逐漸崛起。

三、西方勢力的崛起

西元 495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進入了文化的黑暗時期,十一世紀後,

因十字軍運動,與東方的伊斯蘭文明開始有所接觸,因而帶動西方文明的進步。

但是在十二世紀與十三世紀期間,這些西歐的國家仍然落後其他地區,甚至還陷 入其他文化的包圍中,例如東方的伊斯蘭文明,不過十六世紀後,西方開始了轉 型過程,由農業社會發展到手工業社會,最後進入工業社會,期間經歷了科學革 命,醫藥、航海、農業等各種發明,使他們比過去任何人更能掌控環境,在這樣 的社會背景之下,更促成了工業革命的進展,使其具備支配世界其他地區的良好 條件,十八世紀後,西方勢力崛起,並有凌駕世界之趨勢。11

十八世紀後,在工業化社會的發展下,西方各國致力於財富的累積以擴充資 本,在母國經濟市場飽和後,便開始向海外拓展,尋求新的市場以及各種工業原 料,隨著帝國主義的興起,西方工業國家藉由各種殖民的方式對歐洲以外的農業 國家進行經濟掠奪以及政治控制,在西方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強勢壓制之下,對於 曾經躍居世界鰲頭的伊斯蘭世界而言,也無法避免這巨大的衝擊。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台北市:究竟,2001 年),頁 32-42。

10 法蘭西斯‧羅賓笙(Francis Robinson)主編,黃中憲譯,《劍橋插圖伊斯蘭世界史》(台北市:

如果,2008 年),頁 62。

11 凱倫‧阿姆斯壯著,林宗憲譯,《伊斯蘭》(新店市:左岸文化,2003 年),頁 209-210。

18

西元 1798 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占領埃及,主要是為了削弱英國在東方 霸權的勢力,但鄂圖曼內部正日益腐敗的問題,正好給了法國有機可乘。從此之 後,鄂圖曼暴露其帝國衰落的危機,再加上帝國龐大的領土資產,使得西方各國

西元 1798 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占領埃及,主要是為了削弱英國在東方 霸權的勢力,但鄂圖曼內部正日益腐敗的問題,正好給了法國有機可乘。從此之 後,鄂圖曼暴露其帝國衰落的危機,再加上帝國龐大的領土資產,使得西方各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