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介紹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6-66)

第 3 章、 研究方法

3.3 研究方法及設計

3.3.3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介紹

層級分析法是於1971年由美國匹茲堡保大學教授 Thomas L.Saaty 在規 劃美國國防部之工程時,所發展出來的一套決策分析系統,主要適用於不確定性 的情況及具有多個評估準則之決策問題。最大的特色為利用層級結構將影響因素 間複雜關係有系統的連結,且兩兩因素成對比較方式,可以減輕決策者負擔,使

t j jt X R Xjht

Sjt

t j R Xjt

jt

R

h R

h

, , ) 1 (

1

, 1 ,

2 1

1

− −

=

= Χ

=

=

決策者意向能更清楚地被反應,再則其集體決策特性,可以將個別學者意見,進 行層次分明的層級系統整合分析,增加評估的有效性與可靠性,且結果以數值單 位產出,除易於了解因素間相對重要性排序外,還可以建立權重體系,將之應用 於資源分配、投資組合及政策選擇等方面(吳彥輝,1999)。

AHP主要的目的是將複雜的問題,以系統化方式建立層級並於以分解,

分析專家的問卷資料,建立相對的權重關係提供給決策者參考,這類的分析法多 屬專案性的研究,例如資源的分配、影響某些現象的因素、產業對社會的貢獻程 度、績效衡量、風險評估、衝突解決、最佳方案或替代方案衡量……等分析。

採用層級分析法具有以下優點:

1. 層級分析法理論簡單,操作容易,有效擷取多數專家及決策者有共識的 意見。

2. 層級分析法對於影響研究目標的相關因素,皆能納入模型中,配合研究 目的,考慮各種不同層面。

3. 相關影響因素,在經過專家學者評估及數學方法處理後,皆能以具體的數 值顯示各個因素的優先順序。

4. 將複雜的評估因素,以簡單的層級架構呈現,易為決策者所接受。

層級分析法的相關步驟及流程如下 1.確認需要評估的問題

2.將問題建立層級式的架構 3.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4.計算最大特徵值及特徵向量 5.一致性的檢定

6. 整體權重的計算

7. 提供決策者參考之資訊

3.3.4 層級分析法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實施步驟

按 Saaty(1980) AHP 方法在進行評估上,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 一是層級的建立,第二是層級評估,AHP 首先是將複雜之系統,匯集專家學者 及決策者之意見評估,以簡明之要素層級結構加以表示,本研究此階段承接德菲 法之調查結果套入此層級架構中,並藉著比率尺度(Ratio Scales)及名目尺度 (Norminal Scales)來做成要素的成對比較且建立矩陣,據以求得特徵向量,代表 層級要素的優先順位;並衍生最大特性根(特徵值),用以評定成對比較矩陣一 致性的強弱,供作決策資訊取捨與否或再評估之參考指標。圖 3.4 是 AHP 進行 的流程圖,並將各步驟說明如下:

圖 3.4 層級分析法實施流程 (本研究整理)

3.3.4.1 層級的種類

層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建立系統分解後的架構,所建立的層 級架構包含了兩種:一是完整層級(complete heirachy),另一為不完整層級 (incomplete heirachy)。

(1) 完整層級如圖 3.5 左方所示,顯示了第 a 層與第 a+1 層內的要素均有關 連,也就是說完整的連線不會影響對整個系統的有效性。

(2) 不完整層級如圖 3.5 右方所示,顯示了第 a 層與第 a+1 層內的要素並不是 都有關連,即沒有完整的連線。

(3) 本研究採用之層級架構因具獨立性的關連架構,故採完整層級架構。

圖 3.5 層級示意圖 (Saaty,1990)

3.3.4.2 評估尺度

層級架構建立完成後,開始建立評估的架構,層級評估是進行每一層的 上一層要素,做為對下一層要素評估的依據,換句話說,就是將某一層級內的任 兩個要素,以上一層的要素為基準,分別評估該兩個要素對基準的相對貢獻度或 重要性,如圖 3.5 中所示要比較 x1,….,xr,間每兩個要素的相對重要性時,分別 做(x1,x2),(x1,x3),(x2,x3)等要素之成對間比較,這種過程就是把複雜的問題,

分解為成對的比較,減輕評估者的思考負擔,而能專注在兩個要素間的關係。

AHP 在處理認知上的反應的評估點時,採取比例尺度的方式,評估尺 度的基本劃分包括五項,即同等重要、稍重要、頗重要、極重要及絕對重要等並 賦予 1、3、5、7、9 的衡量值,另有四項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並賦予 2、4、

6、8 的衡量值,其各個尺度的代表意義如表 3.2 所示,

表 3.2 AHP 評估尺度定義及說明 (Saaty,1980)

評估尺度 定 義 說 明 1 同等重要

(equal importanace)

兩項計畫的貢獻程度具相同重要性

☉等強 (equally) 3 稍微重要

(weak importanace)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計畫

☉稍強 (moderately) 5 頗為重要

(essential importanace)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計畫

☉頗強 (strongly) 7 極為重要

(very strong importanace)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某一喜好某一計畫 9 絕對重要

(absolute importanace)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計畫

☉絕強 (extreamly) 2,4,6,8 相鄰尺度之中間值

(intermediate values) 需要折衷值時

3.3.4.3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當層級結構建立後,上下層級之間要素隸屬關係就已被確定,按圖 3.5 的層級結構關係,第二層 O1 要素對下一層的次要數 X1,X2,X3,,,,,Xr 有支配關 係,AHP 法的目的,即在要素 O1 下按 r 個次要素的相對重要性給予權重,原因 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需要由人進行判斷重要性的問題而言,要直接得到 r 個次要素的權重並不容易,往往需要透過適當的方法以導出權重,而 AHP 所使 用的方法,係透過每兩個要素相互比較的成對比較法(Pairwise comparison method),或稱為兩兩比較法。

當進行上位要素所支配的的 n 個次要素重要程度的判斷時,分別對次要 素 Ai 與 Aj(i,j=1,2,…..,n;i≠j)加以兩兩比較,此時決策者或專家要反覆詢問:Ai 與 Aj 哪一個比較重要?重要多少?同時賦予一定的數值。AHP 法使用 1-9 的比 例尺值,意義如表 3.2 所示。對於 n 個重要程度的成對比較,可以得到一個成對 比較矩陣(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 A:

其中

當進行層級結構要素的成對比較時,一般需藉由電腦系統設計或是採用 問卷的協助,不論利用哪一種方式,均可以利用以下的格式以協助兩兩比較的進 行,以下表 3.3 成對比較表為例:

表 3.3 成對比較表 (Saaty,1990) 絕

對 重 要

~ 非 常 重 要

~ 頗 重 要 ~

稍 微 重 要

~ 同 等 重 要

~ 稍 微 重 要

~ 頗 重 要 ~

非 常 重 要

~ 絕 對 重 要 9 8 7 6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A1 ☉ A2

A1 ☉ A3

A2 ☉ A3

說明:例如上述住宅交通對於就學的便利性,有 A1,A2,A3 三個區域,就學越方 便優勢就越強,反之則越弱。每兩項計畫互相比較其優勢,、並將適當的優勢強 度值圈起來。

如表 3.3 假如張先生的判斷如上圖,則就會得到[就學方便]準則,三個區域的就 學交通便利性的成對比較矩陣 A 如下:

AHP 法中,決策者或專家的判斷偏好要具有遞移性,以滿足以下的關係:

n i

aij

n aij ij

aij

n ij

aij

nxn aij A

,...

2 , 1 , 1

,...

2 , 1 1 ,

,...

2 , 1 , 0

] [

=

=

=

=

=

>

=

⎥⎥

⎥⎥

⎥⎥

⎢⎢

⎢⎢

⎢⎢

=

1 3 1 1

1 3 1

1 3 3 1

A

k j i aik ajk

aji

= ,∀, ,

如果滿足了上式的關係,則成對比較矩陣 A 屬於判斷一致性的(consistency)矩陣。

3.3.4.4 計算特徵向量(Eigenvector) & 最大特徵值 (Eigenvalue)λmax

在層級節構圖中,某一層級要素所支配次一層級的 n 個次要素,可完全 由決策者或專家進行主觀的判斷,並且賦予重要程度的比例尺度值。由於判斷矩 陣 A 具有互倒值的關係,因此決策者或是問卷專家只要進行 n(n-2)/2 的兩兩比 較即可。將 n(n-1)/2 個要素相對重要程度的成對比較結果,用比例值

(1/9,1/8…,1/2,1,2…,8,9 當中的一值 ) 至於判斷矩陣 A 的上三角形(upper – triangular ) 部分即可,至於下三角形(lower-triangular)部分的數值,則為上三角形 部分相對位置判斷值的倒數,對角線部分數值均為 1(因均為要數字身相對重要程 度的比較)。

本研究採行向量平均值常態化,又稱 ANC 法(Average of Normalized Columns)。首先將各行元素常態化,再將常態化後之各列元素加總,最後再除以 各列元素之個數。

1 1

1 n ij

i n

j

ij i

W a

n

=

a

=

=

i, j = 1,2,…, n

例如

另外最大特徵值(λmax)的計算說明如下:

首先將成對比較矩陣 A 乘以已求得之特徵向量 W,得到一個新的向量 W',

而 W'之每一向量值分別對應除以原向量 W 之每一向量值,最後將所得之所有 數值,求其算數平均數,即可求得λmax。

3.3.4.5

一致性的檢定

在上述的評估及建立成對矩陣過程中,為了確認評估者在成對比較時,

能盡量達到前後一致性,因此建議進行一致性的檢定,以便能對受調查者進行不 合理的評估值做出檢定並修正之,以防止造成不良的決策。

AHP 法利用 C.R.值來衡量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主要是採用一致性 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及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C.R.)為基礎,

Saaty(1980)建議一致性比率(C.R.)應該要小於等於 0.1,則一致性的程度才是可以 接受的。

一致性指標(C.I.)定義如下:

按 Wharton School 及 D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的研究理論,從評 估尺度所產生的正倒值矩陣,在不同階數下,產生不同的 C.I.值,被稱為隨機指 標(Random Index,R.I.),其值隨矩陣階數之增加而增加,階數 n 及其相對應的隨 機指標 R.I.值,如表 3.4,1 至 11 階的 R.I.值係以樣本 500 個所求得的平均值,

12 至 15 階的 R.I.值,以樣本 100 個所求得的平均值 (Saaty,1990)。

表 3.4 隨機指標 R.I.數值表 (Saaty,199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9

在相同階層數的矩陣下,C.I.值與R.I.值的比率,成為一致性比率(C.R.),

若C.R. ≤ 0.1,則一致性程度視為滿意,如果C.R.值大於0.1,即表示專家判斷具有 隨機性,必須考慮重新評估或修正。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6-6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