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文獻探討

2.3 心流經驗理論之探討

過往對於 E-learning(數位學習)的觀念多著重於有效性學習的概念,較少注重 學習時的內在經驗感受。『心流(Flow)』是教育心理學界的一個熱門理論,強調的 是當我們全心、專注的投入某種活動,並積極參與體驗時,快樂尌會來臨;心流 經驗能讓人享受到身在其中的樂趣,讓人的身體心靈從參與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滿 足,不需靠外物增強,因為活動本身尌是獎賞,也是目標。所以,如何設計一個 好的學習環境來透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時,那種積極、主動、活力、開

13

放、投入、愉悅等正面感受,並提升自信、滿足感以及群體中的責任,著實考驗 著許多相關研究者。

心流理論(Flow Theory)最早由 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75)提出,對於自古 以來的人類活動,做出歸納;以人類追求幸福為主題出發,發現當人們有幸福感 時,「心流經驗」伴隨產生,因此心流經驗也被他稱為最佳經驗(Optimal Experience)。

『心流』的定義是:『當人們全心投入活動的精神狀態,都是如此的專注,以致 對於其他事情都不在乎,認為這經驗是如此有趣,即使花極大的代價,也會樂意 的去做』(Mihaly. Csikszentmihalyi, 1990)。這是前芝加哥大學的教授所提出的理論,

他用『Flow』來表示當活動達到巔峰時的意識狀態。黃瓊慧(民 89)對於網路的心 流經驗研究結果依特質歸納成以下幾點:

1. 心流是一種動態過程,會依個人人格、所處環境不同;

2. 心流整個過程中包含「事前」、「經歷」、「效果」三階段;

3. 心流沒有極限,個人會依能力及情境朝更高處追尋。

當我們從事一項目標時,我們會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的投入,我們的每一作 為都能得到即刻的回饋訊息,讓我們在活動中感到充實有成尌,這時後的活動動 機單純只為了活動本身所引發出的樂趣,並不是公帄互惠的基礎,所以即使沒外 在的獎賞也能樂在其中。心流經驗是暫時的、主觀的,連續不斷的動態經驗,將 心流經驗應用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分析發現,「個別差異」是影響心流經驗指標的 重要變因,Clarke et al.(1994)也認為「個人特質」會反映到個人自己的心流經驗上。

根據上述我們發現,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若能引發出個人的心流經驗,對於獲得 知識將會有極大的成效,遊戲學習即是一個最佳能引發心流經驗的方法。

14

Garris et al.(2002)根據相關文獻整理出遊戲共有六大特質可引起動機產生心流,

分別是:

1. 奇幻性(fantasy);

2. 規則/目標(rules/goals);

3. 感官刺激(sensory stimuli);

4. 挑戰性(challenge);

5. 神秘性(mystery);

6. 控制權(control)。

由於後期的學者以不同角度建立 Flow Model,導致 Flow Model 的混淆不清;

Hoffman et al.(1996) 認為心流經驗是多面向的架構,由一群單一面向技巧(Skill)及 挑戰(Challenge)是產生心流經驗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技巧與挑戰程度互相搭配則產 生不同的組合;早期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所提的心流經驗被稱為三個頻道的 Flow Model(如圖 2-1)。

之後M. Csikszentmihalyi & Massimini(1985)認為心流經驗不僅要個人技巧及 挑戰能互相匹配,而也還要同時跨過某一門檻因此加入「冷漠(Apathy)」因素成為 四個頻道的Flow Model(如圖 2-2)。Massimini & Massimo(1988)繼續發展出八個頻 道的Flow Model,分別將技巧及挑戰依據程度分三級(低度、中度、高度),其中心 流經驗是位處於高度技巧及高度挑戰頻道,其他頻道(如圖 2-3)。Hoffman et al.( 1999) 則將技巧及挑戰兩座標軸對調,並順時針旋轉原型 45 度成為圖 2-4;並 且認為應視使用者自身觀點選擇「單獨技巧、單獨挑戰」的座標軸(四個頻道的 Flow Model)或是「技巧加挑戰、技巧減挑戰」的座標軸。

15

圖2-1 三個頻道(Mihaly. Csikszentmihalyi, 1975)

圖2-2 四個頻道(M. Csikszentmihalyi & Massimini, 1985)

16

網路環境的產生衝擊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利用心流經驗解釋線上環境使用者 的行為是近十年的事,研究學者主要以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理論(Mihaly.

Csikszentmihalyi, 1975)基礎,後期經由 Hoffman & Novak(Hoffman et al., 1999) 等 人不斷地修正Flow Model,至今還在研究中,尚未有一定的研究模式可依,端看 研究者採用的Flow Model 是否合乎該研究環境及研究對象。

心流經驗是暫時的、主觀的,連續不斷的動態經驗(Trevino & Webster, 1992) , Gary D. Ellis(1994)將心流經驗應用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分析發現,發現「個別差異」

(Individual Difference) 是 影 響 心 流 經 驗 指 標 的 重 要 變 因 , S.G. Clarke &

Haworth(1994) 則 認 為 「 個 人 特 質 」 會 反 映 到 個 人 自 己 的 心 流 經 驗 上 , 而 Csikszentmihalyi(1990)在研究運動員、藝術家、科學家等各領域出色的人類時,

歸納出人類的心流經驗有下列八個特徵:

圖2-3 八個頻道的 Flow Model (Massimini & Massimo, 1988)

17

1. 清晰的目標與回饋(Clear goals and feedback)

2. 選擇具有挑戰的活動(The opportunities for acting decisively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y are matched by one's perceived ability to act)

3. 知行合一(The merging of actions and awareness)

4. 全神灌注(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

5. 掌控欲如(A sense of potential control)

6. 渾然忘我(The 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

7. 時間感迥異帄常(The transformation of time)

8. 目標不假外求(The autotelic experience)

因此本研究在進行學習行為心流經驗時,將利用前測把個人特質之差異納入 研究變數作為考量,並以八大特徵做為引發心流經驗問卷依據。

圖2-4 Hoffman 八個頻道的 Flow Model (Hoffman, Novak, & Peralta, 1999)

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