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心理健康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心理健康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心理健康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心理健康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當提到「心理健康」時,我們第一印象常會以為是在討論心理有問題或患有 精神疾病的人,這是因為目前大多的心理衛生相關服務只偏重於關注心理疾病的 治療,而不是在如何提昇心理健康、生活品質和滿意或幸福感等的問題。而一般

人談的健康,通常只會著重談身體或生理層面的健康,尤其現今生活忙碌,競爭 激烈,導致出現許多的身體問題和病痛,而且生機飲食和養生觀念日益普遍,這 不難發現人們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視性,然而心理方面的健康卻甚少人會談論或 關注的焦點。一個生理健康的人,其心靈往往因生理的健康而愈靈敏;同樣地,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生理往往因心理的健康而愈強健,人也就愈快樂幸福(王連 生,1995)。可見,健康是生理的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一,兩者是極為密切、相互 促進且不可分的。

一一

一一、、、、 心理健康的定義和內涵心理健康的定義和內涵心理健康的定義和內涵心理健康的定義和內涵

「心理健康」一詞是從心理衛生的概念而來,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在英文裡 都稱為 Mental Health。朱敬先(1992)把兩者視為同一涵義;王以仁、林淑玲、駱芳 美(2006)認為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是一體兩面,以心理疾病之預防和心理健康的保 持與增進為目的,所發展出來的一門學問,即是心理衛生。吳武典和洪有義(1987) 也認為心理衛生是研究心理健康的一門學問,也可說是增進心理健康的一種服 務。從以上的定義可見,心理衛生強調的是手段、方法,而心理健康則是欲達成 的目標與境界(引自黃政昌,2008)。

傳統的心理健康研究大多重點放在負面和消極的定義,即研究有關身心失 調、憂鬱、緊張、焦慮、壓力等各種心理疾病的負向心理成份。因為正向心理學 的興起,強調幫助個體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以建立維持心理健康,為此積極的 心理健康,是將焦點放在良好的生活適應、身體功能健全、心理素質強韌之類的 正面指標(李新民,2004),Keyes(2006)也認為心理健康應指個體對生活存在著正向 的感覺,以及生活運作良好的程度。因此心理健康應該是關乎一個人的正向概念,

包括知道能夠怎麼享受生活、因應生活的問題與壓力、實現目標和潛能以及與人 維持良好的關係,在含義上心理健康應指為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同學者 對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定義和標準,茲將國內外學者的界定陳述如下:

Combs(1962)指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有四種特質:第一種,積極的自我觀 念,能夠喜歡、接受自己,能體驗自己存在的價值,能面對和處理好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各種挑戰。第二種,恰當地認同他人,能認同別人而不依賴或強求別人,

能體驗自己在許多方面和大家是相同的,能和別人分享喜怒哀樂,以及對未來有

美好的憧憬。第三種,能面對和接受現實,不論其是好是壞或對自己有利或不利,

即使現實不符合自己的希望與信念,也能設身處地、實事求是地去面對和接受現 實的考驗。第四種,能對自己、周圍的事物、人物及環境有清楚的知覺,不會迷 惑和徬徨,能善於發現和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以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從 而增進行為的有效性。

English 與 English 稱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 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

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引自劉焜輝,1976)。

Havighurst(1953)認為心理健康的個體應具有以下的心理特質:(1)幸福感受;

(2)和諧的心態,包括內在和諧及與環境的和諧;(3)自尊感;(4)個人的成長,即潜 能的發揮;(5)個人的成熟,所作所為均合乎一己生理年齡的水準;(6)人格的統整,

言行一致,能有效發揮理性和意識的控制力;(7)與環境保持良好接觸;(8)在環境 中保持有效的適應,能有效處理人際關係,並在工作中尋求生活意義;(9)在環境 中保持自主的意識 。

Menninger 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 適應狀況(引自黃厚堅,1999)。

Derlega 與 Janda(1986)在其著作中提出心理健康之基本特性為:對現實有覺知 能力、擁有健康性格與良好人際關係、情緒表達能適當控制,以及可以正向的看 待自己。

賴保禎(1999)從消極面認為沒有心理疾病即為心理健康,從積極面則視心理健 康為身體上、心理上及社會上保持最佳情況與最高效能。

柯永河(1993)認為積極的心理健康觀點,不僅為沒有消極的心理症狀,還要更 進一步呈現積極正向的情緒經驗,並擁有積極心理經驗或特質。

劉焜輝(1976)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況,在那種心理狀況下能做良 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並能充分發展其身心潛能,此能更積極、更充實的 情況。

張春興(1995)認為心理健康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狀態。一般而言,一個心理健

康的人能符合以下的特質:情緒穩定;無長期焦慮、憂鬱;少心理衝突;樂於工 作,能在工作中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且樂於與他人交 往;對自己有適切了解和認識,且有自我悅納的態度;對於生活環境有適切的認 識,能切實有效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逃避。

小結 小結 小結 小結:::

從上述學者所定義的心理健康,可發現心理健康應是多面向的,更重視和強 調以積極的面向來提昇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心理健康即幫助人們增進自我意 識,對自我有充分的了解,並增強其自我價值感,發展個人的潛能與特質,知道 自己的長處與缺點,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亦能善用資源和能力,以適應 生活的變動和工作上的需求,且更能與他人及環境維持和諧互動的狀態。簡言之,

心理健康即為個體內部協調與外部適應相統一的良好狀態(Shi & Chen, 2004)。

二 二 二

二、、、、 心理健康的理論心理健康的理論心理健康的理論心理健康的理論

心理健康是個既複雜又抽象的概念,心理學家們對人類的心理健康發展出有 其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以下就行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人本理論和人格特質論 分述如下:

(一

一一一)、、、、行為理論行為理論行為理論行為理論

行為理論對心理健康與適應的看法是:強調學習歷程及個人與其環境之間的 相互作用,認為只要給予個體適當的瞭解與輔導,許多不良適應的行為都可以改 進,且增進心理健康之狀況。為此依行為理論的觀點,最佳之心理健康與適應,

乃個人改進與其環境交互作用之最大技巧與能力,雖然環境變遷是不可避免的事 實,但其足以使個體成長(引自洪宜昀,2002)。

(二

二二二)、、、、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理論

Freud 所提出的心性發展理論,認為心性發展的過程將決定一個人日後的心理 健康與否。而性的本能或性驅力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會以不同形式來表現其對追 逐快感的需要。Freud 將人類心性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口慾期、肛門期、

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等五個時期。造成個體心理不健康是基於本我、自我和

超我三者間的衝突和拉扯而成,當個體之自我不因本我的欲求和超我制裁而產生 焦慮,而是三者達到穩定協調時,此個體便是心理健康的人。

就臨床上來說,精神分析乃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然而精神分析的目 標其實就是要協助個案去達到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

三三三)、、、、人本理論人本理論人本理論人本理論

Maslow(1954)認為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是沒有困擾足以妨礙其心理效能的 狀態,也就是能達到實現自我的人,是具有積極的意義。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特 質是:能與家人朋友維持和諧的關係,他所選擇的目標能符合自己的能力,能選 擇適當的價值以作為其行為的準則,且能遵循這些準則而生活,他有統整的人格,

可適應其生活中消極不如意的一面。

Rogers 也認為健全人格者,是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功能的人,他們對生活採取 一種動態而富於彈性的生活方式,願意向經驗開放,能夠自由的感覺並信任自己 所經驗到的,同時具有自發性與創造性;自我與經驗的調和,能有助於心理健康 的人格。

(四

四四四)、、、、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

Allport 認為健全的人格為心理成熟的人格,具有自我擴張、溫暖而親切的社 會關係、安然與情緒相處、符合現實的知覺、有用的技能、有價值的工作、對自 己能客觀地認識、努力追求長程的目標(引自蔡孟如,2010)。

小結小結 小結小結:::

綜合以上的觀點,有的理論認為心理健康與個體本身的內在需求與特質有 關,有的則認為是個體的目標動機誘發其發揮潛能而達成,有些則是從社會環境 的角度來探討心理健康的影響,儘管各家理論的看法不同,但都試圖從各自的理 論中去了解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因素和狀態,從而達致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為目的。

三 三 三

三、、、、 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

目前對心理健康的測量,已慢慢從傳統的負向趨向正向的看法,有不少研究 開始從正向的指標來探討心理健康的議題,例如自尊、幸福感、快樂感、生活滿

意與適應程度,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學者採用負向的指標與量表來測量身心的健 康,如心理疾病、自傷、衝動、神經質、憂鬱、焦慮或精神症狀等(柯慧貞,1989;

黃君瑜、許文耀,2003;施健彬,2004;俞筱均、黃志成,1984;黃政昌、王蔚 竣,2008;劉奕蘭、吳家瑜,2004;許文耀,1999;賴保禎、賴美玲,2003)。國

黃君瑜、許文耀,2003;施健彬,2004;俞筱均、黃志成,1984;黃政昌、王蔚 竣,2008;劉奕蘭、吳家瑜,2004;許文耀,1999;賴保禎、賴美玲,2003)。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