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一 一

一、、、、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目前受到相當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校園的高關 懷與高危機學生的篩選與輔導。大學生是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族群,從年齡來 看大學階段正值人生的青春期後期,也是進入成人期的準備時期,這個階段因為 發展與角色的轉變,他們必須負起更多的責任、自主和獨立的能力,以致心理方 面出現較多的困擾,變化亦較為激烈,許多心理矛盾與衝突慢慢突顯出來。同時 由於此時期正處於人生發展的高峰期,需要從環境及與人的接觸中來認同自我、

肯定自我。根據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18~20幾歲此時期的大學生其生命 週期發展任務是「自我統整」對「角色混淆」與「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

也就是說青年期需要發展一種身份的意識,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

透過嘗試各種的社會活動和角色,來探索自己的興趣、喜好、需求、價值信念以 及未來的方向,從而能掌握自己的各種狀況並知道自己將要如何以及該做些什 麼。同時因為情感歸屬和親密的需求,讓個體對異性充滿好奇與興趣,渴望得到 同儕關係肯定與滿足,以建立友愛和親密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許多的職業生 涯發展理論也強調此時期是處於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發展和發現自己的需求、興趣、才能,藉由認識自己、了解工作以及發展自己的 能力等來完成職業陶冶或試探的任務(super,1957;Schein,1974;劉德生,1994)。

以上意味著大學生必須面對許多關乎未來發展的重大抉擇與任務,包括科系 的選擇,規劃學習生活、適應新環境與新的角色任務、未來的職業選擇與人生目 標的規劃、也牽涉個人情感如建立友伴關係和婚姻對象的選擇等的課題,這些都 得靠他們自己去摸索。為此,大學四年的學習經驗與奠定下來的發展基礎,將對

關鍵,因為在進大學之前的十二年中小學教育,幾乎全為進大學而準備,大學之 後的職業生活又必須靠大學時修習的專長知識,因而此時期特別重要(張春興,

1985)。在這過程中,若無法清晰理解到自己的自我意象以及需要,就會出現所謂 的認同危機,而表現出焦慮不安、興趣模糊、目標不定、角色投注不足、缺乏求 學動機等,而導致大學生在生活、學習、情緒以及人際適應方面等產生重重困擾(引 自 黃 欣 妏 、 曹 俊 德 , 2009) , 此 即 Erikson 所 稱 的 「 不 良 的 發 展 」 狀 況 (mal-development),它包括會引起精神官能症的「適應不良」和引起精神病的「有 害的發展」,對個體的人生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基於上述原因促使研究者對 大學生這一群族的關注以及研究的興趣。

宋維村(1991)認為青少年從高中到大學的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心理障礙,亦 即引發輕型精神官能症的關鍵期。美國心理疾病全國聯盟在一項研究發現,美國 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每3位大學生就有1位表示曾長期深受憂鬱症困 擾,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曾有自殺的想法或感覺,另外,有七分之一的大學生出 現不正常的行為。回觀國內,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 教授指出,青春期年齡族群的壓力多半來自於「感情」、「工作」和「學業」三方 面的壓力,面臨繼續升學或是就業的重要抉擇,或進入社會的現實壓力與理想抱 負有落差,或是感情和人際關係不睦,很容易產生挫折感,在沒有適當的紓發、

調整及協助之下,特別容易受到憂鬱情緒或憂鬱症的影響,極有可能出現自殺或 自傷之行為。董氏基金會在2004年所做的一次調查中也發現,19-24歲的青年學子,

自殺率逐年攀升,已是這個年紀的主要死因,另外根據董氏基金會連續五年來所 做的調查也顯示,每4個大學生及每5個青少年,就有一人有明顯憂鬱情緒的困擾,

需要專業協助。回應行政院衛生署(2006)報告的資料顯示,「特定年齡組死亡原因」

的自殺死亡率順位中,以15-24歲的青年組排序最高,佔青年人口主要死亡的第二 位,僅次於事故傷害,顯示這個年齡層對心理困擾可能相對地高於其他的年齡層,

可見現今大學生的心理適應問題以及心理健康素質的嚴重性。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周逸衡曾表示,大專生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有些人能把這個階段的轉換 視為成長,有些人卻無法適應變動而出現痛苦或憂鬱的情形,究竟現今大學生在 面對適應和困擾的問題時,其心理健康程度又是如何?這是值得我們加以關注與 重視的焦點。

二二

二二、、、、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大一新生的適應與關鍵性的適應與關鍵性的適應與關鍵性的適應與關鍵性

在大學階段又以大一學生的問題特別複雜,更需要特別的關懷,在經歷聯考 的壓力與緊張之後,剛進到大學的新生,由於生活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係等 因素與高中時期有著極大的不同和改變,無論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都處於一個適應 的階段,當中可能出現各種的心理困擾或問題,為此盡快協助他們渡過這徬徨、

迷惘與困惑的時期,使其能做好心理與角色的調整以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是 學校以及輔導單位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有項研究指出大一學生在他們的生活裡渴望與人建立親 密關係,對外在的世界充滿好奇,欲圖展翅飛翔、開拓視野,不想受到拘束與牽 絆;同時,他們不喜歡擔當責任,也不願意沉潛努力,最好不必付出、不需再受 鍛練,可是又無法不顧就業現實,大一學生的這些期待有些自相矛盾。在調查資 料中還發現,94 學年度各院校大一學生在大學期間便對未來的生涯發展有相當的 構思與期待(引自葉紹國,2006)。從上述可發現大一學生承受著許多的壓力、困惑、

責任與挑戰,也是相當矛盾、掙扎與衝突的一個時期。

國內有許多研究發現大學低年級比高年級學生有較多適應上的困擾(簡茂發,

1986;洪冬桂,1986;姜立萍、孫乙仙,1995;潘正德,1996;吳正勝,1981;

黃春枝,1999);某國立大學曾對一年級學生以會談及心理測驗方法研究,發現約 有三成大一學生有心理困擾,所遇的困擾依次是對將來出路感到徬徨、能力不夠、

志願不符和功課壓力太大(黃春枝,1999),可見不少大一新生對新環境的適應欠 佳,及其引發的心理或心身症狀(陳慶餘、吳英璋,1987;俞筱鈞、黃志成,1987) 普遍且嚴重。加拿大心理學家Han Selye(1956)認為大學新生出現的這些問題實際上 是心理適應的問題。適應是對突發環境變化的一種心理、生理反應,稱之為“適 應性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新生若不儘快自我調整以適應全 新的環境,將對學習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障礙。可見,新 生在轉換階段的順利與否,將成為學生大學生活成功的關鍵。Upcraft、Gardner與 Barefoot(2005)指出,成功的大學生活大多取決於新生第一年的經驗,而一個「成 功」的大一學生,應該在學術智能、人際、生涯、身心健康、認同、精神生活與 信仰、多元文化、公民責任等多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由此可見學生的心理社會 層面的發展應當被視為是大學教育中的關鍵發展重點。而國內外學者也認為雖然

大學生在生理和智力上已達相當程度的發展,但在心理、情緒上、社會生活上則 未達發展成熟的程度(金樹人,1990;潘正德,1996、2007;張春興、黃淑芬,1982)。

在大學生活中屢屢產生不同程度的適應問題,從心理衛生的立場,增進大學生的 心理健康,成為適應良好的人是大學諮商與輔導的目標之一,也是學校師長們極 需努力協助與輔導的部份,只有當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時,才能因應 離開校園之後所面對的各種人生課題。為充分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困擾以及心 理健康現況,以作為學校相關教育單位與往後輔導諮商實務工作的策略與措施的 擬定參考,即是本研究另一欲探討的動機與目的所在。

三三

三三、、、、發掘發掘發掘發掘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的正向的正向的正向的正向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給健康概念所下的定義(衡量) 是否健康的標準裡提到,除了擁有健康(生理)身體,沒有疾病或病態行為,在其他 方面應該還包括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面對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且感到滿意,不 會感到緊張、疲倦和焦慮;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接受任務與挑戰;情緒穩 定,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有自控感,積極排除阻礙與困擾,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 種變化等,從中可見健康一詞意涵著正向積極的要素。近代正向積極心理學的崛 起與發展,它强調心理學不僅要研究人或社會所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研究人的 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著名的正向心理學提倡者 Martin Seligman 教授,他們認為 每個人若能察覺自己、從正面看到自己、找出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對未來充滿希 望,便會產生正向情緒與能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突破難關(引自郭木財,2011)。

美國心理學家 Marie Jahoda(1958)也提出積極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自我覺察的能 力、自我發展和實現的能力、對現實的覺知與感知能力、統一和整合自我的能力、

自主和自我調控的能力以及掌控改善環境的能力。

自主和自我調控的能力以及掌控改善環境的能力。

相關文件